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闲话晋商
内容
编辑推荐

  晋商,改革开放后被山西官员百姓不断挖掘的一段尘封历史……晋商,市场经济中令无数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一门社会显学……晋商,当代职场上让公司老板员工彼此益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书由二十篇关于晋商的随笔组成,内容涉及山西省晋中地区现在已为旅游景点的那些老城区以及让人流连忘返的晋商大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闲话晋商》是一部关于晋商的作品,它由20篇关于晋商的随笔组成。这些随笔或由历史写起,或由民间传说切入,或由当代商界的一些现象引出,是对晋商一个多侧面多角度的描述和全景式的透视,而其内容,又涉及山西省晋中地区现在避为旅游景点的那些老城区以及那一幢幢让人流连忘返的晋商大院,可谓虚实结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凡对晋商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无论地处天南地北,是否去过山西晋中一带的晋商旅游景点,本书一定会给您带来收获。

目录

生子有才可经商

 ——闲话晋商之一/1

草原传奇大盛魁

 ——闲话晋商之二/13

双赢同利诚为本

 ——闲话晋商之三/23

票号汇兑通四海

 ——闲话晋商之四/31

英雄保镖走天下

 ——闲话晋商之五/41

商人几点思乡泪

 ——闲话晋商之六/51

他律自律义当先

 ——闲话晋商之七/67

识真辨假学手艺

 ——闲话晋商之八/79

预测未来买树梢

 ——闲话晋商之九/87

可怜秦家何处觅

 ——闲话晋商之十/97

漫漫茶道铸品牌

 ——闲话晋商之十一/109

驼铃远去留遗恨

 ——闲话晋商之十二/119

老乡偏爱武财神

 ——闲话晋商之十三/129

将军理财在山西

 ——闲话晋商之十四/139

光宗耀祖买官衔

 ——闲话晋商之十五/151

仁义相伴经商路

——闲话晋商之十六/163

英才无奈大厦倾

——闲话晋商之十七/173

皇商何以命多舛

——闲话晋商之十八/185

银鞘废弃百年后

 ——闲话晋商之十九/193

晋商齐心赎晋矿

——闲话晋商之二十/201

后记 闲话是这样开始的/211

试读章节

20世纪80年代,我在《城市文学》杂志做主编时,有太原煤气化公司的小说作者任东生给我讲过大盛魁的故事。他搜集了不少历史资料,说想创作一部以大盛魁盛衰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他与我曾多次交换想法,我也将自己的所知所想说与他听,希望对他下笔时有所帮助。

大盛魁的那些个故事,确实是写小说的好素材。别的不说,单说大盛魁的创始人吧,就极有传奇性。清康熙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要御驾西征噶尔丹,山西右玉县的杀虎口,便是大军由内地通向蒙古大草原的必经之路。山西太谷县武家堡村的王相卿和祁县祁城村的张杰、史大学三人,原本都是走村串户的挑担货郎,一番商定之后,便挑起货郎担,结成伴儿,尾随朝廷大军,从杀虎口也走进了蒙古大草原。朝廷的军事行动被写进了正史,而这三个山西小商人的行动,却开创了一段晋商在草原上发展的民间历史。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大获成功后,杀虎口成了军事重地,一应辎重粮草都要在那里集结,以保证前方长驻将士们的衣食住行。山西的三个小商人,于是也在杀虎口创办起一家小商号,起名吉盛堂,根据朝廷驻军和需要,贩运起粮食和各种生活用品来。由货郎担到经营起商号,这三个山西小商人分明是由小本经营,开始做大一些的生意了。再往后,他们的商号改名为大盛魁,总号也移到了归化(即今天的呼和浩特)城中。1999年我担任18集电视专题片《晋颂》的总撰稿人时,请拍摄人员去呼市找大盛魁总号的旧址,他们不但找到了,还拍回了不少这处旧址的画面。

晋商在合伙经营时,都采用股份制的形式。出钱的称银股,出力的称身股或力股。但在大盛魁,还有财神股和狗股两种股分形式。相传吉盛堂刚刚挂牌后,一年下来,三个山西的小货郎也没有赚下钱。到了除夕之夜,只好熬了一锅小米稀粥守岁。室外大雪飘飘,室内唉声叹气。这时有一位蒙古人拉着一头骆驼和一只狗来敲门投宿,三位山西小货郎以自个的粥饭热情接待。饭后蒙古人说是出去找朋友,却一去不归,留下了骆驼背上的驮子和狗,驮子里是一笔数量不菲的白银。直到来年春暖花开,三人也没有寻访到这位蒙古人的下落。他们认定这是财神爷化装成蒙古人来让他们经商发财的,也是财神爷让他们好好和蒙古人做生意的暗喻,于是商定,将这笔银子作为商号资本,另外计息,设专账待还。这就是大盛魁的“财神股”。“财神股”参与分红后的利润,自然成了公积金,可以用来扩大整个商号资本的运营,而那个美好善良的传说,我想实在无须去究其真伪。或许说,那只是三位精明的山西商人为自己制造出的一段神话,借以向员工们表达一种天意,也同时向所有的蒙古人表达一种感恩和亲善吧。

那只狗忠于新主人,屡屡立功,于是三位东家也为所有养狗的员工专门设立了“狗股”。关于设“狗股”的原因我想还有许多。狗是忠于主人的宠物,且有护卫主人的能力,商人们要在茫茫大草原上行路,狗还能领路使主人不迷失方向。员工们养一只好狗是需要花钱的,设立“狗股”参与分红,实际上是大盛魁对养狗员工们的一种奖赏。

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家和文化学者们,将长城形容成北方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分界线。王相卿和张杰、史大学三位生于山西中部的生意人,他们当时一定不懂得这两种文明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但是他们了解南方的茶叶和丝绸、中原的铁器和其他手工业品,是北方大草原上的蒙古兄弟们最喜欢也最需要的物品,而草原牧民们手中的牛羊皮革、药材和奶酪,只要运过长城,也能大大地挣钱。这正是身为商人的一种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而伴随着这种意识的商业行为,则需要有一种服务精神去支撑。大盛魁商号在沟通两个文明的商业活动中,他们的服务精神极大地开拓了市场。牧民们喜欢喝砖茶,大盛魁就专门在茶叶生产地组织加工,从牧民们手中收购下的皮革,则就地硝熟加工,然后按汉人的不同用途,再销往内地的各种皮货行。根据草原上普通牧民和王公贵族们不同水准的生活用品,如皮靴、木盆、木碗以及灯台和木桌等,则在内地组织工匠制做成不同档次的产品以适应不同档次的需求。……P14-16

序言

请读者先浏览的几段话

我决定自个为自个的这部书稿写几段话,权作自序。

也曾想请一位官员,或者同行中名望更大的作家或学者,为本书写一篇序言。那样做,与我,与我的这部书,肯定都能得到一些意料中的溢美之词。然而,我明白,拉大旗是可以做虎皮的,但那虎皮终究不会长在自己身上。作为一个专业写作者,我深知,任何作家笔下文字的好与坏、作品内容的深与浅、能否带给读者一些益智、可否让读者喜欢、谁说了也不算数,还得请读者们自个去体会和认知才行。再说了,若以体制内的作家级别而论,我也于多年前就有了所谓的一级职称,并做过两届太原市作协主席的闲官,还忝列在太原市的优秀专家群中。因了这些身外之物,那些充满赞赏而缺失引导的捧场之作,我就为他人写过。深知那种序言,多被友情驱使,好话多多,只是为说与邀你作序的朋友听,与读者而言,那些文字其实读不读均可。基于自个为文多年的这种经验和认识,我想还是以自序的形式,将写作的初衷和这本书的特色,先坦诚地告诉读者。

当我们国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后,晋商作为一段尘封既久的历史,渐渐成为当今国人探寻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山西,仅仅晋中一带的晋商旅游景点,便有榆次老城区;榆次车辋村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祁县老城区及城区内的渠家大院和渠家茶庄旧址、灵石静升村王家大院、太谷县北洗村曹家三多堂大院、平遥古城及城内晋商票号的开山鼻祖日升昌旧址等等。一年四季,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这些景点中川流不息,好生热闹。无论是穿行于古老的街巷,还是驻足于深深的庭院,曾在明清两朝由兴而盛,从盛至衰的晋商历史,就成为一个韵味十足,耐人品咂的传奇,让身处商品经济中的当代人,不得不为之感叹和猜测。当年的晋商何以能富甲天下?何以又会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带着这种疑问,游客们在这些景点上,可以买到宣传各自景点的旅游图书,也许还能见到几本大部头的晋商史论,或者有关晋商的经济学专著,但用来了解和破译那段韵味十足、耐人品咂的传奇,前者未免显出单调,而后者又多深藏了一些专业的高深,往往使大众读者感到遗憾。

《闲话晋商》是一部关于晋商的作品,却有别于上述的那两类作品。它由20篇关于晋商的随笔组成。这些随笔或由历史写起,或由民间传说切入,或由当代商界的一些现象引出,是对晋商一个多侧面多角度的描述和全景式的透视,而其内容,又涉及山西省晋中地区现在避为旅游景点的那些老城区以及那一幢幢让人流连忘返的晋商大院,可谓虚实结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这种文字特色,源于我写这些文章的初衷,那就是想让更多的大众读者们,能在愉快的阅读中得到精神享受,接受我的写作服务。凡对晋商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无论地处天南地北,是否去过山西晋中一带的晋商旅游景点,对这种服务都是需要的。

您如果因为浏览了上面几段文字,愿意成为这部书的读者,我相信,我的劳动,加上责任编辑的精心编排,一定会给您带来收获。

后记

闲话是这样开始的

从太原沿太旧高速公路去北京,经平定县城外到旧关再翻过太行山,就是河北大平原了。再往北去,则要经由定县。定县古城历史悠久,过去的级别比现在要高一些,早在隋代,这里就是繁华的城市。唐代在这里设州制,定州由此得名。一直到清代,这座背靠太行山,面对河北大平原的古城,都是州府衙门所在地。我至今没有去过定县的县城,但每当有事坐车进京,在高速公路上经过定县的那一刻,脑海中总能画出一副图景。我想象着,有一位商人不断地翻越着太行山,或由平定古城前往定州古城,或由定州古城前往平定古城。他的后脑勺上,那条既黑且粗的大辫子渐渐地变细了,变白了,原先挺拔的身架骨,也渐渐显出了老态。我只是看不清他的面孔。我从来也没有见过他的面孔,哪怕是一张发黄的照片或者是褪了色的画像。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爷爷是平定人,他从小到河北定州一家山西商号的分号学生意,由小伙计熬成了分号大掌柜,在积攒了钱财的同时,也在故乡购买了土地,使自己在平定城里,有了一个商人兼地主的双重身份。

生活在晚清的爷爷,属于他的那个时代与我已经十分地遥远了。

知道我爷爷情况的唯有我的父亲,而我的父亲,当我爷爷将他送上读书成才之路后,他却因时代的巨变踏入官场,几经沉浮,终于在1949年之后,成了新旧政权交替中的留用人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父亲离开人世之前,关于我爷爷商人的身份和经历,是我们父子间一个敏感的话题。我问过了,父亲说过了,便都默契般不再多言。对我,一切只能藏在心底。爷爷那地主的身份已经让他的孙子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何苦自己再公开给自己背上一个资本家后代的包袱呢?

中国终于改革开放了。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明清两代曾经崛起于民间的晋商与徽商的历史兴衰,竟然成了一北一南的两个热门话题。在山西,研究晋商的专家和学者越来越多,各种学术专著也时有出版。在晋中,继祁县的乔家大院首开先河之后,更多的晋商大院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一个由晋商大院组成的文化旅游区正在形成并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我是个舞文弄墨、编故事写小说的作家,那些大院我也先后去过,但从来没有写过一部以晋商为背景的小说。从1986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长篇小说《朱衣道人》,到199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我的《龙族》,再到新世纪的2004年5月北京的大众文艺出版社推出我的《麻雀》,我已有了出版14部长篇小适的经历。但对于晋商题材,却不敢贸然下笔。因为,无数山西商人的拼搏,使明清两代的山西成了全国最富的省份,在晋商们上下五百年、踏遍全国、又纵横亚洲和欧洲几万里的历史背景下,对这个群体的把握以及让其成为典型化的文学人物,实在并非易事。写历史小说而仅凭虚构或戏说,我是不赞成的。我很早就开始留意各种有关晋商的历史资料,阅读当代人对晋商的种种研究,并后悔当初没有从父亲的口中,更多更具体地了解一些爷爷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故事。

2004年的春天,有文坛朋友受中央电视台所约,要创作一部以晋商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拉我入伙一道执笔。我还没有写过什么电视剧,虽然写小说爬格子爬的头发都白了,但进入创作电视剧这种行道,还是个新兵。于是就抓紧再去山西那几个有名的晋商大院去采风,并开动记忆的轮盘进行搜索和思考。然而,我这新兵毕竟是奔六十的人了,尚未上阵就败下阵来。刚刚执笔参与写罢电视剧的分集提纲,便意外地发生了腰椎间盘突出急症。写电视剧的剧本是有时间规定的,打那种歼灭战,需要体力,我突患急症,绝不可因此而延误朋友们的计划。只好在腰部疼痛难忍准备治疗休养时,向一道合伙的朋友们道一声遗憾,主动退出了这次创作。

多年的职业习惯,让我在病情刚好的养病期间,又生出了一种写作的欲望。得感谢太原晚报的专刊部主任杨进先生,这期间他约我助阵,为他主管的专刊理财版上,写点可读性强的文章。晚报的文章不能长,每篇也就是千把字左右为宜,在杨进的鼓励下,我便写起了不太累人的这种小文章,并以“闲话晋商”作为统一使用的副标题,在太原晚报的理财版上开始了每周一篇的连载。先前为了参与那部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在脑子里翻搅起来的许多积累和想象,比如我曾经去过的晋中地区那些现存的晋商大院、曾经了解的有关晋商的一些历史和传说、曾经看过的专家学者们对晋商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加上我的一些认识和随想,就成了当时陆续写作的内容。之后的日子,身体渐渐复原,便将这些文章重新整理修删,遂有了这20篇关于晋商的闲话。

何为闲话?因为它们既不是学术论文、历史考证,也不是小说。这些闲话,大约可以归类于随笔和散文吧。但我现在依然想将它们称为闲话,当初在太原晚报上补白时,就是想围绕晋商说点闲话,既为闲话,便没有什么定制和规矩,就可以写的随便和随意一些,对于想对晋商有所了解的读者们,这些文字大概也就有了读起来不枯燥的感觉。考证和研究晋商发展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那是经济学专家们的事,而向读者们说点这种有趣的闲话,则注定是我这号小说家的事了。

如果这些闲话能让您读得愉悦,并在这种愉悦中对晋商的历史能有个初浅的了解和认识,我愿足矣。

孙涛乙酉年初冬于太原汾河畔滨河花苑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闲话晋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97936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