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10环境保护)
内容
编辑推荐

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世界的主人,21世纪是科学、文明、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平衡的新世纪。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本书是《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环境保护卷》,本书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激发起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青少年朋友最佳的课外知识读物。

内容推荐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是一套引人入胜、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自然百科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邀游太空和地球,邀游海洋和山川,邀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体,小到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本书为《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环境保护卷》,既科学严谨,又深入浅出,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来的精神,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目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前言)

◎救救地球◎

一个悲观的警世预言

物质文明带来的种种忧患

尘暴与沙漠化是人为而致

无限勒索森林的惨痛报应

“人为地震”

土壤在呻吟

城市风景——垃圾山

发疯的猫——水污染

遍及全球的重金属污染

从火和烟到大气污染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蓝色的烟雾

天降“酸雨”为哪般?

大气露出了“臭氧洞”

人类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

◎海洋告急◎

海洋成了“垃圾盆”

海洋还是蓝色的吗?

海洋中的“赤潮”和“黑潮”

人类“煮海”的恶果

海狮为什么流产?

海鸟为什么受骗?

“海鲜”为什么不鲜?

爆炸的“比基尼”

◎文明忧患◎

海洋中多了一个洲

全球到处闹水荒

要珍惜水资源

“城市病”传到了农村

“柏油路上的战争”

无缝不钻的电磁波

城市的“热岛现象”

现代消费之子——恶臭

食品污染是健康大敌

“不毛之地”在扩展

噪音污染是隐形“杀手”

◎环保立法◎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环保是我国“基本国策”

人类最早的环境立法

国际环境法

人类环境宣言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

必须学会约束自己

“保卫地球”运动

◎绿色畅想◎

“绿十字”席卷全球

“未来主人”该做些什么?

摩天大厦里的“悬浮树”

扳倒红墙植绿墙

用活树造“绿房子”

将二氧化碳藏人海底

绿化海洋计划

人类重返“伊甸园”

变废为宝的“绿色工业”

春风又绿祖国山水

人造丛林是物种乐园

“我们卖的,我们回收”

美国总统的绿色电脑计划

摘掉“白色污染”的帽子

明日蔡伦——微生物造纸

环境保护做到家里

用音乐抵消噪声

乌金滚滚“自来煤”

用机器人监测环境

变废为宝的“魔杖”

未来的“点金术”

环境科学的魔术师

无污染的胶片

用动物监测环境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大气露出了“臭氧洞”

70年代中期,科学家用卫星对空气中臭氧进行了测定,发现了在南极上空某地,臭氧总量在春季(即10月),浓度约25%一30%,1984年在上述同一时间地点再次测定臭氧,测定结果证实,南极上空形成了臭氧空洞。消息传来,全世界为之震惊。于是,臭氧普查工作在全球展开。北极上空,1984年与1970年相比,已被减薄了19_24千米。美国宇航局发现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苏联、西欧等国上空的臭氧,与1969年相比减少了3%。臭氧层变薄,使太阳紫外光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增强,导致全球皮肤癌患者显著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臭氧层破坏,皮肤癌患者每年增多50万人,其中,恶性肿瘤病例2.5万人,死亡约5000人。科学家们推断,臭氧层厚度每减少1%,就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加2%-_4%,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3%—0.6%。到20世纪末,全球已有1.54亿人患皮肤癌,1800万人患白内障,2/3的农作物因紫外线增加将减产7.5%,海洋中20米以内深度的浮游生物、鱼苗、虾和藻类将减产25%,建筑、绘画、聚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也将相应缩短。

臭氧层破坏引起这么大的危害,那么臭氧层是怎么形成,起什么作用,又是谁之过呢?

如果你手中有一个放电器或紫外光源,请你接上电源,不一会儿,你就会闻到空气中有一种刺鼻的气味,产生这种刺鼻气味的物质就是臭氧。大气中的臭氧也是由天空中放电(雷鸣电闪)或太阳紫外线辐射产生的。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蓝色气体,我们的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主要就是臭氧的贡献。正常情况下90%的臭氧集中在15—50千米的平流层中,即使是浓度最高的地方,它的浓度不到10万分之一。对流层中的臭氧浓度比平流层低1000倍左右,由于臭氧浓度低,它不会对生命造成危害。但如果对流层中臭氧浓度增加到2%时,就会造成臭氧污染。洛杉矶的高烟雾就是臭氧浓度增加造成的。

如果我们把全球的臭氧集中,臭氧形成的气层厚度不到3毫米。你不要小看它,它在平流层中组成了一个天然屏障,犹如一位生命的忠实“卫土”,昼夜不停地为我们工作。臭氧层允许波长大于3000埃以上的紫外线和可见光通过,而对波长2000—3000埃的有害的紫外光则被它无情地吞掉。由于它的功劳才使地球的生命得到保护和繁衍。

臭氧层对地球生命如此重要,可它近年来惨遭破坏,这是谁之过呢?

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与太阳辐射粒子和磁场袭击地球有关;有的认为与火山活动有关;有的认为亚马逊地区不断出现森林火灾有关……

但有一条原因是大家公认的,这就是臭氧层减薄与氟氯烃和卤代烃化合物有关,这些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易贮存、价格便宜,因而广泛用作冷冻剂、稀释剂、塑料起泡剂和喷雾剂。当它们散发到对流层中时,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在对流层中平均可存在100年左右),因此能上升到平流层中,在强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出氯原子。一个氯原子就足以破坏1万个以上的臭氧分子,氯可见其危害之大。如今这些化合物呈增加趋势。为了拯救臭氧层,就必须找到代替氟烃类和卤代烃产品。这些产品除满足正常需要之外,还要保证它们在对流层中的寿命不能太长,这样,它们就无法上升到平流层,对臭氧产生破坏。

古人说:“杞人忧天”,是指人们不必为“天”操心。今天“世人忧天”听起来耸人听闻,但已有科学的依据。

人类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

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在活动。有150万种动物、40多万种植物以及十几万种微生物,这是已经被确认或定名了的。全球实际存在的生物种数当然要比这个数字多得多,比如有的生物学家推测,地球上大约有55—1000万种生物。

芸芸众生之中,只有人类称得上是“万物之灵”,—任何别的生物都不能同人类相比。

每一种生物都是环境的产物,都是经过亿万年的竞争选择保存下来的。它们都对环境有极好的适应,各得其所,但同时又对环境产生着影响,有时甚至是“创造性”的影响。有了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茂盛的植物,可是,如果没有生物活动,没有有机体提供有机质,那贫瘠的沙粒又怎么能变成肥沃的土壤呢?

同样,原始大气以水汽和二氧化碳为主要成分,以后有了生物,特别是有了绿色植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少,氧气越来越多。绿色植物在完成原始大气向现代大气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于树木可使大地添绿,空气更新;蜜蜂能够酿造蜂蜜,传播花粉;田鼠会在地上打洞,危害庄稼……那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有的生物都只是以自己的存在来影响环境。

人却不同,他有发达的大脑思维,有灵巧的双手能劳动。他的强大不是与他的物质的量有关,而是与他的大脑、他的智慧和这种智慧指导下的劳动有关。人能有意识地改变环境,利用和改造“天然自然”,创造“天然自然”所不存在的“人工自然”,让自然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你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人已经使地球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啊!荒山开垦成良田,天堑变成了通途;大坝截断江河,公路开进山区;洪水被用来灌溉发电,矿藏被采出广为利用;这里兴建一座座城市,那儿盖起一个个工厂。人们驯化了野生动植物,为发展农业、畜牧业开辟了道路;人们发明了蒸汽机和其他各种机器,建成了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人们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从飞天走地、呼风唤雨、移山倒海,到乘着宇宙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

但是,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球这个特殊环境的产物,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的。不管科学技术发达到什么程度,自然环境依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以地球为基地来进行,几乎全部的能源和物质资料都取自地球;将来人类的生活仍然离不开自然,只是这种依赖会有新的形式和特点。

因此,我们不能站在自然界之外,凌驾自然界上,离开自然环境去奢谈什么“主宰自然”、“统治自然”。相反,人类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不尊重科学,人类不考虑后果的盲目行动,曾经而且现在仍在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破坏生态平衡。它使自然界的净化功能和资源再生产能力降低,使自然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功能以及维持生命的能力受到损害,这样不仅会危害人的根本利益,甚至会危及人类的发展和生存。

这是大自然对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人的报复和惩罚。

P36-40

序言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前言)

巨人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他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象征。

然而,作为海神波塞东和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战无不胜的秘诀在于:只要他双脚不离开大地——母亲,他就能汲取无尽的能量而所向无敌。

安泰的秘密被另一位英雄赫拉克勒斯察觉了。赫拉克勒斯将他举离地面时,安泰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立刻变得软弱无力,最终走向失败和灭亡。

安泰是人类的象征,地球是母亲的象征。人类离不开地球,就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是由土地、空气、水、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早已存在了,人类后来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文明进程征服了自然世界,成为自然的主人。

近代工业化创造了人类的高度物质文明。然而,安秦的悲剧又出现了:工业污染,动物濒灭,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人口倍增,资源枯竭,粮食危机……地球母亲不堪重负,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人类自身严重的危害。

人类像英雄安泰那样,曾努力依靠科技来摆脱对地球母亲的依赖。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上天,使人类向月亮和其他星球“移民”成为可能;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征服,人类努力寻找除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流传几千年的神话开始走向现实。

然而,对于广袤无际的宇宙和大自然来说,智慧的人类家族仍然是幼稚的——人类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对宇宙时空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任何成功的旅程都始于足下——人类在本世纪仍然无法脱离大地母亲的庇护。

美国科学家“生物圈二号”的实验,企图建立起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的人工生物圈,用以脱离地球后的人类能到宇宙中去生存。然而,英雄安泰式的美好理想失败了,就本世纪可预见的人类科技文明而言,地球生物圈无法人工再造,它将成为人类的伟大梦想而因此付出代代相传的努力!

英雄失败后最大的收获是“反思”。舍近求远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何不珍惜我们现在的生存空间,爱我地球、爱我母亲、爱我大自然,使她变得更美丽呢?

这使人类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虽然主宰着地球,同时更依赖着地球以及与地球万物的共存;如果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世界的主人,21世纪是科学、文明、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平衡的新世纪。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体,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激发起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全球性的“足球热”表达了人类的爱“球”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竞争需要规则,世界需要和谐。

世界上有很多球,人类已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球。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选择!爱地球、爱自然就是爱世界;就是爱母亲、爱人类、爱你自己。让我们从了解母亲开始,珍惜我们的“球籍”,用“爱”来读这套书吧!

方国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10环境保护)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国荣//顾铁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32692
开本 32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5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4-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3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