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获。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离开潜水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水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终于逃脱,终将这一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图书 | 海底两万里/新悦读之旅 |
内容 |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获。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离开潜水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水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终于逃脱,终将这一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所著的著名三部曲小说的第二部。这部小说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通过阅读本书,能使广大读者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目录 一 飞逝的巨礁 二 赞成与反对 三 随先生尊便 四 内德·兰德 五 向冒险迎去 六 全速前进 七 不知其种属的鲸鱼 八 动中之动 九 内德·兰德的怒火 十 海洋人 十一 鹦鹉螺号 十二 一切都用电 十三 几组数字 十四 黑潮 十五 一封邀请信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 十七 海底森林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米 十九 瓦尼可罗群岛 二十 托雷斯海峡 二十一 陆上几日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 二十三 强制性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 二十五 印度洋 二十六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 二十七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 二十八 红海 二十九 阿拉伯隧道 三十 希腊群岛 三十一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三十二 维哥湾 三十三 失踪的大陆 三十四 海底煤矿 三十五 马尾藻海 三十六 抹香鲸和长须鲸 三十七 大冰盖 三十八 南极 三十九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 四十 缺氧 四十一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 四十二 章鱼 四十三 墨西哥湾暖流 四十四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 四十五 大屠杀 四十六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 四十七 尾声 试读章节 看完这位尊敬的海军部长的信之后三秒钟,我便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真实心愿,我平生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捕捉到这个令人焦虑不安的怪物,把它从这个世界上给清除掉。这可是与我返回祖国的道正好是反方向的呀。 “孔塞伊!”我不耐烦地喊了一声。 孔塞伊是我的仆人。他是个忠心耿耿的小伙子,我每次旅行他都跟随着我。由于同我们这些巴黎植物园的学者圈子中的人经常接触,孔塞伊耳濡目染,渐渐地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觉得他都快成了专家了。他对博物学的分类非常精通。不过,他的学问也仅限于此。他对分类掌握得十分娴熟,其他方面就不行了。小伙子三十岁;我今年已年届四十。 不过,孔塞伊也有个缺点:他过分地拘礼,跟我说话都客气得过分,使用第三人称。 “孔塞伊!”我又叫了一声,一边在准备行装。 孔塞伊来了。 “先生叫我?”他边走进屋里边问。 “是呀,小伙子。帮我准备一下,你自己也准备一下。我们两小时后出发。” “随先生尊便。”孔塞伊平静地回答。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把我所有的旅行必需品,衣服、衬衫、袜子等,不用数了,尽量地多拿,往我的大箱子里塞。赶快去弄吧!” “那先生的标本怎么办?” “以后再说吧。” “怎么!先生的那些原始兽类、蹄兔目兽类、羚羊属动物以及其他动物的骨骼标本都怎么办呀?” “先寄存在饭店里吧。” “那先生的那只活鹿豚呢?” “我们不在时,请别人给喂喂吧。另外,你让人把我们的那些用于研究的动物想法运回法国去。” “这么说,我们不回巴黎了?”孔塞伊问。 “你知道,我的朋友,事关那个怪物……就是那头深海独角鲸……我们要把它从海上清除掉……我是《海底的秘密》这本四开两卷本一书的作者,是不能不随法拉格特舰长一起出海的。这任务很光荣,不过……也是个危险的任务!我们不知道要跑到哪儿去寻找它!这种动物可能变化多端,反复无常!可我们仍然得去找它!好在我们有一位胆大心细的舰长!……” “先生去哪儿,我跟你到哪儿。”孔塞伊回答道。 “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的好!我实不相瞒,这种远航很可能会有去无回的!” “随先生尊便。” 一刻钟后,我们的箱子收拾停当了。然后,我们到了一层。在大柜台前,我结清了账。我交代饭店的人把用稻草填塞好的动物标本和风干的植物标本邮寄到巴黎。我还留下了些钱,足够让人代喂我的那头鹿豚的。这之后,孔塞伊随我上了一辆马车出发了,到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停泊的码头。这艘驱逐舰的两个大烟囱正在冒着浓烟,升火待发。 我急匆匆地登上船去,询问法拉格特舰长在哪里。一名水手领着我来到艉楼,我看见了一位气宇轩昂的军官,他向我伸出手来。 “是皮埃尔·阿罗纳克斯先生?”他问我道。 “正是,”我回答道,“您就是法拉格特舰长?” “是的。欢迎您,教授先生。您的舱室已经准备好了。” 水手把我领到为我准备好的那间舱室去。 林肯号是为了此项新任务而专门挑选并加以改造了的。这是一艘快速驱逐舰,配有高压蒸汽机,蒸汽可达七个大气压。有了这么大的气压,林肯号的平均时速可以达到十八点三海里。这一速度已经非同小可了,但要与那头鲸类动物搏斗,尚嫌逊色。 驱逐舰的内部装备符合这次远航的要求。我对我的那间舱室也很满意。我的舱室在舰的尾部,对门就是军官们的休息室。 我让孔塞伊留在舱室把我们的箱笼固定好,我自己则上了甲板,看看起航的准备情况。 这时候,法拉格特舰长正下令解开把林肯号拴在布鲁克林码头上的最后的那几条缆绳。这么说,要是我晚到一刻钟,此舰就会不等我就开走了,我也就错过了这次特别的、奇妙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远航了。说实在的,对这次远航,即使真实地记录下来,也将会有人表示怀疑的。 法拉格特舰长一天、甚至一个小时也不想耽搁,以便尽快地驶往那个怪物近来出没过的海域。 “起锚!”法拉格特舰长大声命令道。 命令通过压缩空气装置下达到轮机舱。轮机员接到命令,立即让机轮运转起来。蒸汽带着哨音冲进半闭半合的进气阀。横向排列的长长的活塞发出噗噗的声响,推动着机轴的连动杆。螺旋桨的叶片速度在加快,有力地拍击着水面。林肯号在站满着送行的人的成百只渡轮和小艇之间,威然地起航了。 布鲁克林码头,埃斯特河沿岸,全都挤满了好奇的人们。五十万人齐声三呼“万岁”,声震云霄。成千上万条手绢在黑压压的人头上方挥动着,向林肯号送别,直到该舰驶入哈得孙河口,到达构成纽约城的长形半岛顶端看不见为止。 送行的渡轮和小艇一直尾随着驱逐舰,直到信号灯船处才离去;信号灯船上有两盏灯,标明那里是纽约航路的出口处。 此时正是午后三点。驱逐舰添煤加火,螺旋桨更快地在拍击着水面。它正沿着长岛那低矮的黄色海岸行驶。晚上八点,长岛的灯光在西北方向消失了,驱逐舰在大西洋那昏暗的海面上全速前进着。P6-8 序言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而享誉全世界。 19世纪最后的25年,人们对科学幻想的爱好蔚然成风。这与这一时期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了大量的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志趣高尚的人。他们全身心地献身于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物质利益。这位科学幻想小说体裁的创始人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他是在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描写,体现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反映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资产阶级的那些一心在投机钻营、贪赃枉法的人的不同。 凡尔纳不同于那些脱离生活的书斋学者,他力图将那些集高度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人作为自己的正面人物。譬如他的长篇小说《神秘岛》(1874年)里的中心人物——工程师史密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所喜爱的浪漫主义的英雄人物——尼摩艇长也是这样的人。他笔下的英雄人物富于人性,没有种族偏见,憎恨殖民主义者,同情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从他的作品中,读者不难看出,他是这样的一个民主主义作家:在他所选择的冒险小说体裁许可的情况之下,他尽可能地去表达自己对于压迫者的憎恨,以及对于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平等原则上的团结一致的幻想。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赴美参加科学考察活动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驱逐盛传的海上“怪物”。然而,博物学家等人非但未能驱逐掉“怪物”,反而被“怪物”所俘获。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潜水艇。他们虽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们离开潜水艇。因此,博物学家一行被迫随潜水艇游历各个海洋。后来,他们几经艰险,终于逃脱,终将这一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陈筱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底两万里/新悦读之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凡尔纳 |
译者 | 陈筱卿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59882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6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 |
CIP核字 | 2014127486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