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求生存谋解放的一部最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红军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它特有的战争魅力,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精神力量。本书图文并茂,是一部关于红军长征的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
图书 | 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求生存谋解放的一部最威武雄壮的英雄史诗。红军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它特有的战争魅力,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尽的精神力量。本书图文并茂,是一部关于红军长征的最真实最珍贵的记录。 序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第五次“围剿”而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一一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困境,北上抗日,离开中央苏区,开始实行战略转移。随后,其他各路红军主力也相继撤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苏区,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途中,党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最危急的紧要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英雄的红军指战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和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张国焘分裂主义,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跨过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纵横驰骋l4个省,行程数万里,终于先后到达陕甘根据地,于l936年10月实现了党中央关于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战略计划,取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长征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的方针,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实现全国抗战奠定了基础。 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是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本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200809776004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0 |
宽 | 21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