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日谈(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十日谈]十天讲述了100个故事,有悲欢离合的爱情纠葛,也有古往今来的离奇曲折的事件。其间,对于封建礼教的批判、对于禁欲主义的谴责以及对人文主义的宣扬,一直贯穿于全书始末。意大利近代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认为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个时代。

内容推荐

本书开创了西欧短篇小说的先河,书中由讲了100个故事,来源非常广泛,分别取材于意大利中世纪的《金驴记》,法国中世纪的寓言和传说,东方的民间故事、历史事件、宫廷里的传闻,以至街头巷尾的闲谈和当时发生在佛罗伦萨等地的真人真事等。  本书对后世的文学家影响深远,莎士比亚《辛白林》、济慈《伊莎蓓拉》、拉封丹《故事诗》等均取材于《十日谈》,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玛格利特·德·那伐尔《七日谈》则借鉴了其框架结构与艺术构思。  薄伽丘是14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意大利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学者,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早期文艺复兴三杰”;因《十日谈》创作的成功,他还被誉为“欧洲近代短篇小说之父”。

目录

原序/3

第一天/17

第二天/57

第三天/147

第四天/222

第五天/279

第六天/342

第七天/375

第八天/427

第九天/501

第十天/545

作者跋/619

试读章节

“瞧,我们一开头就大吉大利,命运把几个谨慎、勇敢的年轻人带到了我们眼前,只要我们接纳,他们一定乐意充当我们的向导和侍从。”

内菲莱正是三个青年之一的情人,她羞红了脸说:

“天哪,潘皮内娅,瞧你说的!我很了解刚来到的那三个人,他们都是没得说的好青年,我相信比这更重要的事他们都能对付。我还认为他们品行端正,别说陪伴我们,即使陪伴比我们更美貌、更高贵的女士也不会辱没她们。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和我们中间的几个人相爱,我担心的是,如果由他们陪伴我们,尽管他们和我们都没有过错,诽谤和指谪仍然会落到我们头上。”

菲洛梅娜插嘴说:

“那没有关系,站得正不怕影斜,只要我自己问心无愧,随别人怎么说,天主和真理会保护我的名誉。啊,要是他们愿意参加进来就好啦!那时候,就应了潘皮内娅的金口,我们就可以说命运助我们成行了。”

女郎们觉得这话说得在理,非但没有反对意见,还一致同意过去招呼那几个青年,把她们的打算讲给他们听,并且向他们表示希望他们同行。潘皮内娅不再多说,起身朝青年们走去,原来她还是其中一个的亲戚。青年们站住,只见她笑容满面向他们行了礼,说明她们的决定,并以姐妹们的名义请他们以兄弟般纯洁的感情陪伴。青年们起先以为这是同他们开玩笑,但见那女郎说得十分恳切,随即愉快地答应同行。为了不迁延时日,双方分手前就谈妥了出发的准备工作。该做的事都有条不紊地布置好了,打算前往的去处也派人预先通知了。第二天,星期三,天刚破晓,女郎们带着几个使女,青年们带着三个侍从,出城上路。他们走了两英里不到就抵达事先选定的地点。P13

序言

意大利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文艺复兴运动先驱之一乔凡尼·薄伽丘生于1313年,是佛罗伦萨一个商人的私生子,母亲是法国人。关于薄伽丘的出生地点,后世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法国巴黎,有的说是意大利的契尔塔多或佛罗伦萨。可以确定的是,作家的童年时代是在佛罗伦萨度过的。

作家生活的年代正值西方资产阶级兴起时期。当时意大利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城邦,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但因处于地中海和其他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航海、贸易、工商、金融、银行各业发展迅速,北部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城市经济尤为发达,居欧洲之冠。作家的父亲薄伽丘·德·凯林诺作为实力雄厚的巴尔迪经济集团的代表被派驻那不勒斯,带了少年薄伽丘同往,指望把他培养成商人。但薄伽丘自幼喜欢读书,对商业活动不感兴趣,父亲便送他进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法律和教会法典,历时六年之久。

当时的那不勒斯国王罗贝托·德·安齐奥比较开明,除了封建贵族之外还结交了不少文人、学者、商人、航海家等,薄伽丘跟随父亲经常出入国王宫廷,接触到一些杰出的诗人、神学家、天文学家、法学家、神话学家,激发了研读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的兴趣,并开始写作诗文。

薄伽丘的第一部长篇传奇《菲洛柯洛》写于1336年前后,它以西班牙宫廷为背景,叙说了一对地位悬殊、信仰不同的青年男女历尽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带有自传性质,写作手法已相当成熟。

《菲洛斯特拉托》(1335—1338)和《苔塞伊达》(1340—1341)是两部八行体的长诗,分别从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特洛伊传奇》中汲取素材,歌颂了现实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欢乐,开意大利骑士史诗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先河。

1340年冬,薄伽丘的父亲在经济上遭到挫折,从那不勒斯返回佛罗伦萨,坚持要薄伽丘也回去从事他所不感兴趣的商业活动。佛罗伦萨当时经济情况不很稳定,政治斗争激烈,薄伽丘回佛罗伦萨后站在共和政体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制度,多次受共和政体的委任去意大利各城邦和法国等地处理外交事务。1351年,他曾去帕多瓦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大学任教,两位卓越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从此过往甚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薄伽丘回佛罗伦萨后,在写作《十日谈》前,曾有四部作品问世:《佛罗伦萨女神们的喜剧》(1341—1342,后改名《亚梅托的女神们》),是一部牧歌式传奇,用散文体和三韵句交错写成,书中七个仙女向青年牧人亚梅托叙说各自的爱情故事,结构上和《十日谈》有相似之处;《爱情的幻影》(1342—1343)是一部长达五十歌的三韵句隐喻诗,赞颂纯洁的爱情,各行首词首字母能连成句子;《菲亚梅塔的哀歌》(1343一1344),是一部散文体的传奇小说,女主人公用第一人称叙说了热恋时的幸福,失恋时的痛苦,以及企图自杀的内心斗争,该书由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被誉为欧洲第一部心理小说;《菲埃索勒的女神》(1344—1346),是一部长篇叙事诗,描写青年牧人阿弗里科和仙女曼索拉相爱,遭到女神狄安娜惩罚的悲剧,一对恋人被罚变成两条小河,但最终在阿尔诺河相会结合。这些作品虽然取材于古典神话,但充满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抨击了禁欲主义,人物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充满现实生活的激情。

薄伽丘最重要的作品《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写于1349—1353年问,历时五年之久。作品开头有个楔子,叙说1348年佛罗伦萨鼠疫流行,罹病丧生者不计其数,全城惨雾密布,十室九空,一片凄苦恐慌。有七女三男原本相识,商定离城避难。他们带了几个仆人、使女和必需物品来到佛罗伦萨城外穆尼昂河畔的一座别墅,游玩宴乐,消磨时光,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十人讲完故事后,由一人唱歌作为结束。十天里他们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唱了十首诗歌。除了第一天和第九天没有统一命题外,八天的故事分别在一个主题下展开,形成浑然一体的框架结构。但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全书生动活泼,并无呆板之嫌。

《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东方民间故事(特别是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故事,如《一千零一夜》、《七哲人书》、《马可·波罗游记》等),传奇轶闻和街谈巷议兼收并蓄,熔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十日谈》的一百个故事塑造了大量人物,有王公贵族、骑士僧侣,也有贩夫走卒、市井平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欧洲文学史中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如此广阔的生活画卷,薄伽丘可以说是第一人。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1817—1883)评论薄伽丘的《十日谈》时,把它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

《十日谈》里的人物林林总总,情节多姿多彩,但贯穿全书的是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是13—16世纪欧洲希腊、罗马古典文艺和学术的复兴运动,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文艺复兴以前的一千多年中,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统治地位,对它称之为“异教”文化的古典文化进行残酷的摧残。古典文化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现世主义,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权衡,现世的幸福生活是“至善”;基督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则是神权中心和来世天国,主张人在尘世应禁欲苦行。

资本主义生产在意大利发展较早,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摆脱阻碍它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宗教信条和中世纪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重视现世生活,宣传以“人”为本,文艺复兴运动便应运而生。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三位意大利文学奠基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在《神曲》里把许多天主教的教皇和大主教打入地狱,让他喜爱的罗马“异教”诗人维吉尔引导他游历地狱和净界,让他青年时代钟情的贝雅特里齐引导他游历天堂,这充分表明他对天主教会的憎恨,对禁欲主义的反对,以及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肯定。彼特拉克在他最优秀的作品《歌集》里冲破中世纪禁欲主义和神学思想的束缚,表达了以人与现实生活为中心的新世界观和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薄伽丘的思想比彼特拉克更进一步,他在《十日谈》的许多故事里批判了天主教会,讽刺教会的罪恶和黑暗,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表达了当时平民阶级挣脱教会和宗教枷锁的要求;对封建贵族的腐化堕落也予以无情的暴露和鞭挞。《十日谈》用不少篇幅描绘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谴责禁欲主义,赞美爱情是聪明才智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赞赏平民、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的机智,宣扬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但薄伽丘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期,不可能完全摆脱中世纪思想意识的影响,作品中也有一些糟粕,有些故事渲染情欲,格调不高,反映出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生观;另一些故事则宣扬宽容顺从,进行封建说教,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对中世纪道德观念的让步和作家世界观的矛盾和动摇。

《十日谈》故事结构紧凑,文笔简练,语言诙谐,在心理刻画和性格塑造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为意大利艺术散文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诱术形式。该书出版后立即被译成西欧各国文字,对16、17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产生很大影响。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马格里特·德·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之作。拉封丹、洛佩·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都曾在作品中引用过《十日谈》中的故事。

薄伽丘最后的一部文学作品是传奇《大鸦》(1355),作者在书中诅咒爱情的罪恶,声明他今后要埋头研究学问,表现了他后期思想的动摇。薄伽丘晚年潜心钻研古典文学,在佛罗伦萨讲解和诠释《神曲》,用意大利文写了《但丁传》,用拉丁语写了《异教诸神谱系》。

薄伽丘于1375年12月21日在契尔塔多去世。  这个中译本根据意大利米兰里佐利出版社1984年版《十日谈》译出,原书附有罕见词词汇,对于了解佛罗伦萨地区方言和薄伽丘时代的意大利语言习惯很有帮助。

译 者

后记

高贵的女郎们,我在本书卷首就向你们作出承诺,说是要给你们消遣解闷。靠天主的帮助,我终于完成了这件艰巨的任务,我认为天主赐给我恩典并不是因为我有什么功德,而是由于你们虔诚的祈祷。因此,我首先要感谢天主,其次要感谢你们,然后让我的秃笔和疲倦的手略事休息。而我在搁笔之前还想就你们或者别人虽没有明说,但可能存疑的枝节问题作一些简短的解释(我确信自己没有免受非难的特权,早在第四天开始时我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你们中间或许有人要说我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过于放肆,往往让女人说出或者听到正派女人不该说的或者不该听的东西。这一点我不能同意,因为只要用语得当,再不正派的话也不会招致反感,而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假定你们说的有理(我不想同你们争论,因为你们总是占上风),我马上可以举出许多理由为自己的做法辩解。

首先,假如我叙说的故事确有可以指责之处,那也是故事的性质决定的。行家只要通情达理,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我不想离题,就只能用那种方式来叙说。有些弄虚作假的女人认为语言比行动更为重要,不管自己骨子里怎么样,表面上装出冰清玉洁的样子。在她们看来,我写的故事里某些段落或字句过于放荡,不堪入目。对此,我要说的是,即使有这种情况,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如实写来的我,而是那些把“洞孔”、“钉子”、“舂臼”、“捣杵”、“腊肠”、“香肠”之类的字眼整天挂在嘴上的男男女女。

再说,我手中的笔和画家手中的笔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画家笔下的圣米迦勒杀死巨蛇的形象有的持剑,有的挺矛。他们描绘圣乔治屠龙,刺中的部位也不尽同。他们把亚当画成男人,把夏娃画成女人。在画为了拯救人类而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时,脚背上的钉子有的是一枚,有的是两枚,可我们对画家从不加以非难干预。此外,大家很清楚,我书中的故事不是在教堂里讲的,在教堂里当然要怀着崇敬的心情,使用圣洁的语言(尽管圣经故事里也有不少情节和我说的相似);不是在哲学家的经院里讲的,经院里当然要求严肃认真;不是教士或者哲学家之间的谈话,而是在花园和消遣游乐的场所,在年轻人之间讲的。这些年轻人心理已经成熟,不至于受到言语的误导,何况当时时值非常,只要保全性命,最体面的人头上裹着裤衩在街上行走也不会招人耻笑。我的故事和一切事物一样,可以有益也可以有害,完全取决于听故事的人。谁不知道适量喝酒对人有益,钦奇廖内和斯科拉约①以及许多别的人都这么说,可是对于害热病的人却是有害的呢?难道由于酒对于发烧的人有害,我们就说它是坏东西吗?谁不知道火的功用大极了,人类不能一日没有它,但有时火会烧毁房屋、村庄,甚至整个城市,难道我们能因此而说它罪大恶极吗?武器的情况也如此。人们要过和平生活,就得用武器捍卫,但武器往往能杀人,不是武器本身有什么过错,而是使用武器的人用心险恶。

心地龌龊的人听到什么话都往坏处去想,心地光明的人即使听到不太正派的话也不会受到感染,正如朝太阳扔泥块并不能损害太阳的光辉,地上的丑恶无损于天空的辉煌。有什么书籍、语言、文字比《圣经》更神圣,庄重,严肃的呢?可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了《圣经》的内容,害得他们自己以及别人的灵魂万劫不复。每一件事物或多或少都有可取之处,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许多危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存心要从我的故事里面挑坏主意、坏榜样,当然不能阻拦他们。即使挑不出来,他们也可以牵强附会,无中生有。另一方面,谁想从我的故事里汲取有益的东西,当然也能如愿。这些故事是在一定的场合讲给一定的人听的,只要时机和对象合适,听的人肯定得益。至于那些晨鼓暮钟整天念天主经的人,不必去打扰她们,追在她们背后缠着她们非看不可。即使那些貌似虔诚的人也有她们的悄悄话要说,有自己的事要做。

有人会说,某几篇故事不收进集子就好了。就算他们说得有理,但这件事由不得我,我只是有闻必录,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写。我不是创造这些故事的作者,即使我是作者,我也会毫不惭愧地承认这些故事不是篇篇都好,因为除了天主之外,世上没有一位能把什么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的大师。帕拉丁骑士团的创始人查理大帝①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物色到帕拉丁。纷纭复杂的事物不可能质量划一。种植得再好的庄稼地里难免不混进一些大荨麻、蒺藜或荆棘。此外,听我讲故事的大多是像你们这样的年轻单纯的女郎,我殚精竭虑斟字酌句地讲一些玄妙深奥的话题也不明智。读者遇到不感兴趣的地方不妨略过,光挑喜欢的看。好在每篇故事开头都有简单的说明,交代了它的内容,谁都不会上当受骗。

也有一些人会说某几篇故事失之冗长。我对他们的答复是手头有别的事可干的人看这些故事(即使比较短的)也不够明智。自从我开始动笔到现在完稿为止已过了好久,但我并没有忘记当初辛辛苦苦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给有闲的妇女解闷的。为了消磨时光而看书的人不会嫌长。爱惜光阴的学者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而不是消磨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短的东西比较合适。你们的情况不同,你们除了谈情说爱之外没有别的事可干,有的是时间。再说,你们中间谁都没有到雅典、巴黎或者波洛尼亚去留学,和见多识广的学者不同,和你们谈话时说得详尽一些为好。

我相信还有人会说我的故事里调侃戏谑太多,严肃庄重的人不应该这么写作。说这种话的人是出于对我的名誉的关心和爱护,我得向他们表示感谢。我要回答的是,我自问是个严肃的人,生平也受到不少女子的器重,但是我要对一些从不器重我的妇女说我并不庄重,而是轻浮得可以飘在水面上。今天的教士们敦促人们改恶从善,说教时往往机智诙谐,妙语连珠。我的故事是供妇女们消愁解闷,采用同样的方式并无不当。如果有的妇女笑得太多,只消看看耶利米的哀歌①、救世主的受难和抹大拉②的忏悔马上就能收敛。

毫无疑问,肯定还有人会说我在书中谈到教士的时候赤口毒舌,过于刻薄。我原谅说这种话的人,并且认为他们有正确的理由,因为教士是好人,出于对天主的敬爱才逃避尘世的束缚,别人耕耘,他们收获,从不泄露天机,假如不是身上带有一股羊膻味的话,还相当可人。不过我得承认,世上一切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的舌头也不例外。我不相信自己的判断,遇到有关我本人的事总是尽可能不发表意见,但前不久一位邻居太太说我口角春风,嘴巴是世上最甜的。有她这句话,我对自己写的书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对于那些评头论足的人,我的回答到此为止。

不论人家怎么说,怎么想,我现在该搁笔了。我恭顺地感谢天主的帮助和指引,长年的辛劳终于结束。可爱的女郎们,愿天主保佑你们平安多福。如果你们看了这本书感到些许愉快,请不要忘记我。

书评(媒体评论)

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推荐的“世界名著100种”书目。  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日谈(彩色插图本)/名家名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乔凡尼·薄伽丘
译者 王永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813570
开本 32开
页数 6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7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46.43
丛书名
印张 2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9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