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走进亚马孙
内容
试读章节

过了一会儿,王志恒和罗予豪两个小朋友在候机处突然打了起来。罗予豪虽然年龄和个子都小,但却是一副不甘心吃亏的样子,一边往上扑一边挥动着小拳头。我赶紧把两人拉开,后来问了一下原因,原来是王志恒想看罗予豪的游戏,而后者“死活不同意”。两个小朋友“激战”之后不到半小时,便又腻在一起了。我和罗予豪的爸爸谈到此事,都禁不住笑了。

下午3:15,又是一个多小时的延误之后,AF0480终于起飞了。赵小苓女士继续记录道:这段航程也是12个小时左右,我坚持没有在飞机上睡觉。原因是到达利马的时间是晚上,为了尽快顺利地倒时差。真像是飞往贫穷国家的航班,机上厕所里(不知是用完没有及时补充,还是被人拿走)没有手纸,没有马桶垫圈纸;食物难吃。原想到12个小时的航班应该有两顿餐,但是第二餐左等右等都不来,还以为没有了呢。因为饿得恼火,便吃了自己带的点心。结果离到达利马还有两个钟头时,第二餐终于送来了。

但同样的飞行,王晶却找到了乐趣:大多数人都觉得在长途飞机上的时间不好过,在飞往亚马孙的第一段飞行时间里我就是坐着睡觉度过的。但是在法国转机后的第二段飞行时间里,我找到了意想不到的乐趣——观云。可能所有坐过飞机的人都在高空看过窗外的云,白茫茫一片,看一会儿就视觉疲劳了。但是这次我在飞机上,11000米的高空,观察到了从上午到正午、从正午到天黑,大西洋上空云层的全变幻。上午,阳光斜照,云朵还有些暗色,有时疏有时密,疏松时能看到大片的蓝色大洋,密集时能把海洋覆盖,但是云层较薄。正午时分,云朵不再有暗色,通体都是雪白色,蓝天、白云、蓝海,颜色纯正而透彻,多么希望我们的城市上空也能这样干净!这时,我发现很多云朵好似精心雕琢的塑像,眼里不再是毫无生气的片片白云,而像是进入了一座庞大的雕塑公园,看到无数的雪雕:有的像雄狮、神龙、大象、鳄鱼、松鼠;有的像人像,或是仰面朝天呐喊,或是平视凝神思索;有的像群雕,麦田、珊瑚礁、石林。我最喜欢的是看到一个舞池,很多人在结伴跳舞,其中一对男女跳着探戈,像极了。渐渐地,云色变暗,转入下午,此时云层越积越厚。到了傍晚,已经完全看不到海洋,浓密的云层酝酿着什么。天几乎黑了,突然,一道闪电出现在远处最厚的云团里,我以为看错了,但接着又看到了云团里不时放出电光。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在这半天时间里,我对着窗子拍摄了很多照片,可是回来在电脑上看时,却不像真实看到的那么形象、立体、鲜明。发现闪电时天色已黑,相机无法拍摄。这段美妙的时光,只能留在我的记忆里了。

又是大约12个小时的飞行,晚上9点钟,飞机终于抵达了秘鲁首都利马。秘鲁位于赤道以南,国土面积在南美洲排名第三,地理上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类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了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秘鲁宣布独立,现在的国家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安第斯山脉纵贯其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为干旱的平原,东部是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的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和矿业,人口大约为2800万,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其实,秘鲁的国徽基本上典型地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特征:盾面左上方是一头骆马,代表国家的动物资源;右上方是一棵金鸡纳树,代表国家的植物资源;下半部为一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矿藏。

后记

最近三年,我带学生和一些成年人去了三次北极、两次亚马孙,做这种集科考、摄影、游玩于一体的旅行,有苦也有乐。其中最大的快乐之一,就是会结识一些特别棒的学生和家长。此次亚马孙之行的成员杨呈杰的妈妈这样告诉我她的心境:我知道我在孩子面前应该从强势妈妈逐渐退居后面,默默观望和支持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成为男子汉。这次孩子一定收获不小,谢谢!

另一位特别棒的团队成员就是李健女士,她这样描述此次行程:在此之前,我已不跟团旅游很多年了,但接到罗伟发来的邮件时,立即决定报名,事实证明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这是一次贴心与专业服务的vIP享受。五星酒店,服务彬彬有礼,让人感受到尊重,而在“亚马孙之星”号上,不仅有五星品质的服务,还有宾至如归的温馨;南美人热情浪漫的性格,配上难得的细心、用心,让探险之旅轻松愉悦;碰面时热情洋溢的“Hello”、探险归来沁人心脾的iuice、每日床头有趣的毛巾折叠图案……一次午休后,我们的墨镜找不着了,可当探险归来,打开门时,不禁会心一笑:整洁的床上,一只毛巾狗,戴着墨镜,酷帅酷帅地迎接我们。真正的物有所值,则在于“亚马孙之星”号的专业服务;探险领队usiel体格健壮,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他喜欢像大将军般站在行进的船头搜索,犀利的眼神常让我们惊叹:几十米开外,与密林浑然一体的小动物,且是在行进中,他是如何发现的?在他的带领之下,我们看到了美洲鬣蜥、夜鹰、松鼠猴、树懒、麝雉、僧面猴、凯门鳄、亚马孙河豚、红吼猴,还有王莲、含羞草、炮弹树……惊喜连连,大饱眼福!带给团员们物超所值体验的,则是本团领队张树义教授。我喜欢探究,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张教授则如同大自然的翻译,将她的秘密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什么会在白天看见蝙蝠?蝙蝠有哪些奇特的本领?犰狳和穿山甲是否有亲戚关系?亚马孙粉红河豚为什么是亚马孙河独有的物种?树懒有什么习性?炮弹树有什么奇特之处?什么是植物的绞杀,什么又是附生?蜘蛛屋为什么独特?特别地,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倾听到了红吼猴原始而野性的吼叫……这道探险大餐,有滋有味!

还有一位不愿意透露自己身份的团队成员,这样写道:可能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国内国外出差,我对旅行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那种憧憬和激动;以前去过巴西和墨西哥,对南美洲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次亚马孙之旅的成行也是很偶然地在两周内就决定了。我主要的目的是陪着孩子和家人一起度个假期,也就没有对此行抱有太多的想法。出发前感冒发烧,白天完成工作后,匆匆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出发了。在机场和团友照个面,认识了张教授,就找了个位置睡觉,没有太多的交流和认识新的朋友;在飞机上休息得还好,没有继续发烧,就这样到了利马;南美异国的情调和城市没有带给我任何的好奇和新鲜感;但对团队中的几个孩子感觉很好,他们都很有礼貌,很有个性,他们和我们这群成年人交流起来也很成熟;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我觉得这批小朋友能代表国内大城市目前的教育现状:有个性,有见解,也很独立。一切的改变从来到伊基托斯,登上“亚马孙之星”号开始。热带雨林的感觉对于生活在大城市、温带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亚马孙宽阔原始的河流,充满神秘感的热带雨林,大量不知名的动植物,这一切都是自然界给我们这个地球的宝贵财富。亲近自然,让身心融化在这自然之中,点燃深埋在心中的激情,人会情不自禁地被这一切所吸引,忘却了时间,忘却了城市的喧嚣。每天登上冲锋舟都有全新的发现和体验,对旅游也有了别样的认识。自然赋予了我们新的生命内涵,那种久违的憧憬和激动又回来了。我感受最深的是当地的向导,他们除了英文流利外,都是当地的动植物专家。伊基托斯有5条这样的科考游览船,我们这条是服务和专业性最强的。两位向导都曾与大量的科学家在亚马孙丛林里参加过科学考察,并充当向导。他们对于这里的一切了如指掌,有了他们我们的考察活动有惊无险。我们戏称其中的一位usiel为“犀利哥”。船上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丝毫没有感觉无聊和枯燥。直到回国后,我最怀念的日子还是在亚马孙船上度过的时光。在这里要感谢张树义教授组织了这次科考活动,以后有机会一定继续参加。

冯乐程的妈妈李颁女士后来这样回忆道:结束秘鲁亚马孙之旅回到上海已过一周,那一片青翠葱葱,漂浮在水天相连汪洋之中的森林却一直晃动在我的眼前,望不到底,穹顶之上有透明的蓝天。亚马孙之行,让我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带着孩子体验科考的母亲,那些色彩缤纷、形态多样的动植物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更深刻的体会则来自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他们清澈明亮的眼睛,自然和善的笑容,面对艰苦环境从容生活的气魄,给予回到城市生活的我们一种焕然如新的感受,一种坚韧不拔迎接各种挑战的莫大鼓励。

其次,还有居住在树丛中的村民。我们参观了几个村子,拜访了两个家庭,他们的茅草顶房子里面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非常简陋,在远离城市的丛林里物质缺乏是一种常态。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母亲,容貌秀丽,茅屋里有她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坐在吊床上玩耍。通过向导翻译和她聊天,说她看上去美丽又年轻,她笑着告诉我们她生了9个孩子,5个已经长大离开家,还有4个留在身边。在这样物质匮乏的丛林中,只能靠种植点玉米、水果,捕鱼,要养大9个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但她的脸上你看不到那种艰苦和疲惫,只有一种淡然的沉静,还有和善的笑容。船上向导们把早上野餐多余的水果食物送给她,她平静地叫大女儿拿箱子装起来。当我们一行人参观完她的房子准备离开时,我看见她把一锅经过处理洗干净的鱼不动声色地递给船上的向导,估计本来是她们的晚餐食材,她回赠给向导们做晚餐了。他们没有说话,但那一刻,他们之间那种朴实自然,和谐的关系深深地打动了我,茅屋陋室中也有美好和幸福。她是_二个温柔强大的女人,幸福的母亲。

最后,难忘的还有在大船上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们。白天他们是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和酒吧侍者,服务专业到位;等到夜暮降临,他们换上民族服装,摆好乐器,吹拉弹唱,就是一支超一流乐队,I-Jsiel和Segundo也加入其中,usiel则做鼓手。在南美欢乐的旋律中,LMel跳起欢快的舞步并邀请大家一起跳,看没人去我就上去和他对跳,拍手转一圈,节奏越来越快,非常尽兴。后来湖南来的电视摄影大哥跟我说——还好你跳得不错,给咱中国人长脸了,否则他们以为我们中国人不会跳舞呢。哈哈,在白猫黑猫向前冲的时代,跳舞也能为国争光,真是荣幸啊。那些美妙的音乐,还有他们发自心底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一直感染着我。当我驾车飞驶在上海钢筋水泥的高架桥上,音乐从他们录制的碟片里飞出来,带给我美好的一天又一天。

总之,2015年亚马孙之行成为一段美好的记忆,也是送给小乐儿最好的生日礼物。在小船飞驶水面的某个黄昏,小乐的笑脸背映着晚霞,一瞬间,小学时父亲带我过三峡那两岸的漫山红叶的情景也涌上心头,鲜艳无比,温暖如春,犹如那粉红海豚偶尔跃出水面一样,让你惊喜,让你珍惜。

整个科考与摄影之旅其实分成两个部分:第一是亚马孙河;第二是马丘比丘。感觉得到,绝大多数团员更喜欢的是前者。罗雅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美女,她这样回忆亚马孙:亚马孙之行真的结束了。脑海中像影片放映一般,此行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泪水也忍不住夺眶而出。我不是个矫情的人,但亚马孙带给我太多直击心底的触动。我是在母亲河——湘江的哺育下长大的孩子,但我对于湘江的热爱(保护)远不及亚马孙河沿岸的居民以及在亚马孙河上工作的segundo和usiel。当我们还在向母亲河索取时,亚马孙的孩子们正在尽他们的绵薄之力保护着她;当我们还在抱怨母亲河所带来的灾难时,亚马孙的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行动去改善着她。我们拥有良好的教育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我们缺失的是那一颗纯朴、奉献和感恩的心。谢谢你,亚马孙!

带着美好的记忆与回忆,2叭5年春节亚马孙之旅结束了。但我每年寒暑假组织的科考与摄影之旅,还将继续下去,目的地是全世界最值得去的地方。从亚马孙回国后的三个月,我收到消息,罗雅丹等三人拍摄的纪录片《探秘亚马孙》,获得了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赵诗晨关于亚马孙的摄影作品和游记文章,在《舟山日报》连载刊登。我相信,亚马孙之行会给每位同行者带来更多深远和美好的影响。

目录

Day 1

上海浦东机场,出发前的序曲

Day 2

途经巴黎,抵达秘鲁首都,

Day 3

利马、伊基托斯、亚马孙之星

Day 4

鬣蜥、水豚、河豚、王莲

Day 5

犰狳、村庄、燕鸥、鹦鹉、树懒

Day 6

麝雉、僧面猴、凯门鳄

Day 7

畅游亚马孙河,小分队有大收获

Day 8

玩皮划艇,拜访神医

Day 9

逛农贸市场,丛林徒步

Day 10

两个猴岛,两个印第安部落

Day 11

秘鲁古城库斯科

Day 12

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马丘比丘

Day 13

库斯科酒店、太阳神庙和大教堂

Day 14

利马一日游

后 记

序言

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曾先后六次去南美亚马孙热带雨林。前两次是在1991—1993年,我在法国巴黎居里大学就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在法属圭亚那原始森林里生活和工作了19个月,开展生态学研究;第三次是2002年,陪同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到巴西,洽谈中巴科学院之间的合作;第四次是2008年,带领万科董事长王石先生等一行到我曾经工作过的生态站和巴西旅行并考察;第五和第六次分别是2014年和2015年的春节,带队去亚马孙上游的秘鲁,开展科考、摄影和旅行活动。

本书介绍的是第六次去亚马孙上游国家秘鲁的旅行记录。每次去亚马孙,看到的东西都不完全一样,感受也不尽相同。比如说,我前五次去亚马孙,都未能进入土著印第安部落,第六次才终于得以跟他们一起跳舞、试用他们的吹管箭。

可以说,亚马孙那片热带雨林,成了我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我曾经在《野性亚马孙》一书中这样写道:这片热带雨林是“古朴的美、绝妙的诗、醉人的梦、神奇的谜”。我曾经出过几本书,也写过一些科普文章,但我的叙述方式通常是平铺直叙,没有华丽的词汇和过多的文学修饰。以上十六个字,可能是我使用过的最有“情调”的表达了。说她古朴,因为她是在纯自然状态下经过亿万年时间进化而来的;说她绝妙,是因为在这片雨林里形形色色的物种不仅多样,而且很多很多是充满了美和奥妙;说她醉人,是因为徜徉在这片雨林里,呼吸清新湿润的空气,听各种鸟语,闻大地和植物的味道,你会陶醉其中;说她神奇,是因为她浩瀚无边又千变万化,尤其是雨过天晴之际,水汽从森林里渺渺升起、瞬息万变,宛若仙境一般。

亚马孙热带雨林,不知我还能否再去第七次!

内容推荐

张树义著的《走进亚马孙》是一部亚马孙河上游的科学探险旅行日记。作者身为动物生态学专家和科学探险专家,带领一队高中生和湖南卫视相关摄制组赴亚马孙河上游进行14天的科学考察和旅游,书中记载了每一天的见闻和收获,珍贵的旅行中充满了惊奇、震撼、感动,也包含大量对该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生态、动植物等描述和介绍,真实生动又科学严谨,是一部极为难得的科学游记。

编辑推荐

张树义著的《走进亚马孙》是一本游记式的科普书,作者像科学导游一样,将每天看到的动物、植物和人文等以科普讲故事的方式描绘出来。另外,书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每个人观察和描写的角度都不同。这种形式在国内是张树义教授率先开始的。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沿着时间的线条,看到什么介绍什么,其中不排除一些“突发事件”;同时,由于是很多人共同的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是真实、平和、容易接受。本书的内容包括了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大量的植物(包括炮弹树、气生根、附生植物等等)和动物(包括食人鱼、鸟类、树懒、猴子等等),与印第安部落的互动,到马丘比丘考察印第安人遗迹,内容丰富多彩,读此书仿佛跟作者们一起旅行了一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走进亚马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树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794170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6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6083757
中图分类号 S717.1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