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约瑟夫·富谢--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德汉对照)/德语国家文学名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风风火火的法国大革命和睥睨一切的拿破仑旋风以席卷之势涤荡欧洲的旧秩序,造就了无数璀璨一时的政治明星: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罗兰夫人、拿破仑……他们得意时,光芒四射,众人仰望;失败时,身陷囹圄,身首异处;命运跌宕起伏,令人瞠目结舌。

约瑟夫·富谢正是那一时代曾经影响过世界历史的一位不容忽视的幕后人物。世事变幻急遽,他却岿然不动。吉伦特党人全部倒台,富谢不倒;雅各宾党人被逐,富谢留下;督政府、执政府、帝国、王国,后来又是帝国,全都消逝,归于毁灭,可是每次富谢都留了下来。茨威格以其历史学家鹰一般的慧眼和利爪捕捉到了这个猎物,不惜笔墨为其立传。他分析入微,画龙点睛,夹叙夹议,笔墨酣畅。一气读完,富谢的政治肖像活灵活现宛在眼前。 本书中德文对照,适合中国广大德语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法国历史上一位政治人物约瑟夫·富谢(1759—1820)的传记。他在1790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修士,1792年却成为教会的强烈抨击者;他曾坚决主张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可几年后却成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他曾是法国大革命的战士,但后来却成为拥有贵族头衔的奥特兰多公爵;法国大革命初期,他站在温和的吉伦特派一边,而在决定路易十六国王生死的时候,他却投票主张将国王送上断头台;他曾与罗伯斯庇尔是朋友,但后来却成为死敌,并在殊死的政治较量中用阴谋诡计战胜了强敌,使之成为阶下囚,命丧断头台;他曾几次下野,却能很快地东山再起;他担任过法国大革命时期督政府的公安部长的要职,却能摇身一变成为波拿巴执政府的公安部长;当拿破仑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警察大臣;拿破仑失败后。他竟然又为路易十八效命……

作者茨威格详细讲述了富谢奇特的政治生涯,细致分析了这个典型的权术家的性格,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法国大革命时期及其前后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出版说明

作者介绍

导读

Vorwort

前言

ErstesKapitel

Aufstieg 1759—1793

第一章青云直上(1759--1793)

Zweites Kapitel

Der Mitrailleur de Lyon 1793

第二章“里昂的刽子手”(1793)

DrittesKapitel

Der Kampf mit Robespierre(1794)

第三章与罗伯斯庇尔的斗争(1794)

ViertesKapitel

Minister des Direktoriums

und des Konsulats 1799——1802 

第四章督政府和执政府的部长(1799--1802)

Fiinftes Kapitel

Minister des Kaisers 1804—1811

第五章皇帝的大臣(1804—1811)

Sechstes Kapitel

Der Kampf gegen den Kaiser 1810。

第六章反对皇帝的斗争(1810)

Siebentes Kapite!

Unfreiwilliges Intermezzo 1810——1815 

第七章并非自愿的插曲(1810--1815)

Achtes Kapitel

Der Endkampf mit Napoleon 1815

 Die hundert Tage

第八章和拿破仑的最后斗争(1815百日)

Neuntes Kapitel

Sturz und Vergangnis 1815——1820

第九章下野沦亡(1815--1820)

试读章节

1759年5月31日约瑟夫·富谢——还远不是什么奥特兰多公爵呢——出生在港口城市南特。父辈是海员、商人,祖上尽是海员,因此不言而喻,这个长子也该去当航海家。不是去海外经商,便是当个船长。可是这个体弱多病、贫血而又神经质的丑陋孩子,从小便显得对这种无比艰苦,在当时确实是英勇豪迈的行业极不适合。离岸两海里,他已经晕船,跑了一刻钟,或者游戏十多分钟,他已觉得疲倦。做父母的不无忧虑地盘算,这个娇弱的孩子该怎么办。1770年时的法国,对于思想上业已觉醒,并且进取心切的市民阶级还没有合适的地位呢。法院里、行政机关里,每个衙门每个地方的肥缺全都留给了贵族。在宫廷里当差得要伯爵的纹章,或者像样的男爵爵位。即使在部队里,出身市民阶级的人,熬白了头发,也不过混上个排长。在这腐朽没落的王国里,第三等级还处处受到排挤。难怪二十五年后,第三等级要用拳头来夺取他们长期以来伸手乞求而遭到拒绝的一切。

剩下的只有教会一途。这个千年帝国,在人情世故上不知比各个王朝高明多少,也比它们聪明、民主、心胸博大。它总是启用一切才俊,即使出身极为卑微,也被吸收进它那无形的帝国。小约瑟夫在奥拉多修会学习时,已经成绩斐然。毕业后,他们自然乐于让他担任数学和物理学教师,担任学监和校长。奥拉多修会自从耶稣会被逐后,在法国各地领导天主教会的教育。富谢二十岁时,便在这个修会里任职,虽然职位卑下,难以发迹,可毕竟是所学校。他在这里,自我修养,边教边学。

要他发了做神父的愿心,原本可以爬得更高,当个神父,也许还能当上主教,甚至红衣主教。他初涉人世刚刚起步,本性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显现出来。那就是不愿完完全全、无可挽回地把自己和某人,或某事拴在一起。这可是约瑟夫·富谢的典型作风。他身穿修士的衣裳,剃着神父的头,和别的神父一样,过着僧侣的生活。在奥拉多修会过的十年里,富谢从外表到内心,和一个神父毫无差别。但是他不受更高的圣礼,也不发任何誓愿。无论在什么环境里,他都为自己留着退路,留着顺风而变的可能性。他投靠教会也只是权宜之计,并非完全投靠。以后投靠革命、督政府、执政府、帝国或者王国,均是如此:约瑟夫·富谢,对上帝尚且不肯答应终身效忠,更何况对一个普通人了。P375-376

序言

《约瑟夫·富谢——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这是法国历史上一位政治人物约瑟夫·富谢(1759—1820)的传记。比起拿破仑、罗伯斯庇尔,约瑟夫·富谢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非常陌生,而且在一般的历史学家眼里,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只有巴尔扎克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富谢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最有趣的人物。他在1790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修士,1792年却成为教会的强烈抨击者;他曾坚决主张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可几年后却成为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他曾是法国大革命的战士,但后来却成为拥有贵族头衔的奥特兰多公爵;法国大革命初期,他站在温和的吉伦特派一边,而在决定路易十六国王生死的时候,他却投票主张将国王送上断头台;他曾与罗伯斯庇尔是朋友,但后来却成为死敌,并在殊死的政治较量中用阴谋诡计战胜了强敌,使之成为阶下囚,命丧断头台;他曾几次下野,却能很快地东山再起;他担任过法国大革命时期督政府的公安部长的要职,却能摇身一变成为波拿巴执政府的公安部长;当拿破仑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他被任命为警察大臣;拿破仑失败后。他竟然又为路易十八效命……

在这部传记中,茨威格详细讲述了富谢奇特的政治生涯,细致分析了这个典型的权术家的性格,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法国大革命时期及其前后的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此部传记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茨威格传记中的人物通常是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但他在这个特定时期选择这样一位特定的反面人物,目的是为了告诫世人警惕一切权术家,一切没有道德信仰的政客。可惜诗人的警告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众多富谢式的政客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在德国和欧洲的肆虐起了很大的辅助作用,留给历史又一个沉重的教训。

张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约瑟夫·富谢--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德汉对照)/德语国家文学名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斯台芬·茨威格
译者 张玉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79089
开本 32开
页数 6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0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中德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39.4:K
丛书名
印张 2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9
11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