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高中部分修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本书所收录的三十篇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各小说异彩纷呈,既有欧美各国应时的众多流派,又有前苏联以及受其影响的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国家流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更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灿烂辉煌,锦簇花团。

内容推荐

点击20世纪的外国文学版图,作为主体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的时空版块既清晰又模糊。三大思潮的小说家们大多能长中短篇多管齐下,因此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虽不及长篇小说的灿烂辉煌,却也不乏锦簇花团。本书精选了包括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巴比塞《十字勋章》、卡夫卡《判决》等在内的三十篇二十世纪的有名短篇小说。

目录

导读 

知识链接 

印 度

泰戈尔

 喀布尔人

新加坡

拉贾拉南

 虎

日 本

芥川龙之介

 鼻子

志贺直哉

 清兵卫与葫芦

川端康成

 伊豆的舞女

水上勉

 桑孩儿

阿川弘之

 蜡笔画

美 国

欧·亨利

 精确的婚姻学

杰克·伦敦

 寂静的雪野

福克纳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海明威

 印第安人营地

辛格

 傻瓜吉姆佩尔

塞林格

 献给爱斯美的故事

冯尼格

 这次我演什么角色

卡波特

 圣诞节忆旧

法 国

巴比塞

十字勋章

埃美

穿墙记

比利时

蒙塔尔

 纸癖的故事

冰 岛

拉克司内斯

 青鱼

英 国

休斯

 雨中马

爱尔兰

萧伯纳

 皇帝与小姑娘

乔伊斯

 阿拉比

德 国

诺沃特尼

 童年的苹果

奥地利

茨威格

 日内瓦湖畔的插曲

卡夫卡

 判决

意大利

卡尔维诺

 阿根廷蚂蚁

西班牙

希龙纳亚

 海之死

前苏联

纳吉宾

 冬天的橡树

阿根廷

博尔赫斯

 小径分岔的花园

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巨翅老人

试读章节

喀布尔人

[印度]泰戈尔著

黄志坤译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1878年赴英国学习,1880年回国,从此献身文学事业。191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泰戈尔一生的著述非常丰富,有诗集五十余册,中长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百余篇,剧本二十几种,还有文学、哲学、政治论文和回忆录、游记i书简等著作。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剧本《红夹竹桃》、《邮局》等。他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他的小说则是深刻的现实主义,在情节布局、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小说《喀布尔人》(1892)通过小商贩与富有之家的一个小姑娘之间的亲密交往,展现了一种超越民族、社会地位和年龄界限的真垫的爱。

我五岁的小女儿米妮,整天叽叽呱呱不停嘴。她出生后只花了一年时间,就学会了讲话。这以后,只要没有睡着,她简直就没有安静过一分钟。她母亲怎么骂她,也不能使她少说几句。可我却不这样。假如米妮沉默不语,我就觉得很不自在,时间一长我就难以忍受。因此,米妮与我聊天,总是津津有味,神采飞扬。

一天上午,我正忙着写一部小说的第十七章。米妮来了,说:“爸爸,看门人罗摩多亚尔把‘乌鸦’叫成‘老鸦’。他什么都不懂,是吗?”

我还没有来得及向她解释——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时候,她已扯到另一个话题上去了:“爸爸,你说说,博拉讲天上有只大象,它鼻子一喷水,天就下雨了!你看,她怎么能这样胡说八道呢?她就会唠叨,白天黑夜的唠叨!”

她不等我思索片刻发表意见,又突然问道:“爸爸,妈妈是你的什么人?”

我默想——她是我亲爱的……但对米妮却搪塞道:“米妮,去跟博拉玩吧!我正忙着呢!”

米妮没有走,就在桌边我的脚旁坐下来了。手不停地敲着膝盖,小嘴像说绕口令似的念念有词,自个儿玩了起来。在我小说的第十七章里,主人公普罗塔盖·辛格在漆黑的夜晚,正抱着女主人公卡乔玛拉,从监狱很高的窗户纵身跳到下面的河水里!

我的房间面向街道。忽然,米妮不玩了,跑到窗前叫了起来:“喀布尔人,啊,喀布尔人!”

街上一个高个儿喀布尔人,拖着疲惫的脚步经过这里。他身着污秽宽大的衣服,头缠高高的头巾,肩上扛着一个大口袋,手里拿着几盒葡萄干。我的宝贝女儿看到他后,很难说有什么想法,但她开始大声地叫唤他。我想,这扛大口袋的又是一个灾难,我小说的第十七章再也写不完了!

听到米妮的叫唤,喀布尔人微笑地转过身,朝我们家走来。米妮看到这情景,急忙跑到里屋,躲藏得无影无踪。她可能有一个稀里糊涂的想法——那大口袋里藏着几个和她一样活蹦乱跳的小孩。

喀布尔人走到我跟前,面带笑容地和我打招呼。我心想,尽管小说主人公普罗塔盖·辛格和卡乔玛拉的情况,是那样的紧急,但是,既然把小贩叫到家里来了,不买点什么总是说不过去的!

买了点东西后,我就开始和喀布尔人聊了起来。我们从阿卜杜勒·拉赫曼①、俄罗斯人、英国人一直扯到保卫边界的政策。他动身要走的时候,问道:“先生,你那小姑娘哪里去了?”

我设法打消米妮毫无根据的恐惧,把她从里屋领了出来。米妮靠着我,以疑惑的眼光,看着喀布尔人和他的大口袋。小贩从袋子里掏出一些葡萄杏子等干果,递给米妮。但她什么也没要,反而倍加疑心,更加紧紧地挨着我。他们首次会面就是这样的!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我刚要出门,忽然看到我女儿坐在门口的长凳上,正和坐在她脚边的喀布尔人滔滔不绝地说话。小贩满脸堆笑地听着,间或也用蹩脚的孟加拉语发表点自己的想法。除了爸爸之外,在米妮五年的生活经历中,她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耐心的听众。我还看到,她那小纱丽的衣角上堆满了杏子和葡萄干。我对喀布尔人说:“你给她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请不要再给了。”

说着,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半卢比的硬币,交给了小贩。他心不在焉地接过钱来,丢进了口袋。

回家后,我发现,那枚硬币引发了比它价值多一倍的麻烦!……P1-3

序言

导  读

点击20世纪的外国文学版图,作为主体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大文学思潮的时空版块既清晰又模糊。三大思潮的小说家们大多能长中短篇多管齐下,因此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虽不及长篇小说的灿烂辉煌,却也不乏锦簇花团。

20世纪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与时俱进,异彩纷呈,既有欧美各国应时的众多流派,又有前苏联以及受其影响的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文学和社会主义国家流行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更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20世纪的反战小说、平民主义小说、社会小说、心理小说、历史小说和乡土小说等不同类型中都有现实主义创作,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家是法朗士、巴比塞、莫洛亚、莫里亚克、阿拉贡、杜拉斯等。法朗士是跨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克兰比事件》(1901)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短篇小说杰作。著名心理小说家莫里亚克的现实主义创作已融人现代主义的特色,《苔雷丝求医》(1933)、《苔雷丝在旅馆》(1933)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也已取得巨大成就,但短篇小说创作贫乏,直到20世纪才迎来蓬勃发展的态势,著名的长篇小说家如威尔斯、高尔斯华绥、劳伦斯等都留下了不少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甚至出现了以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赢得最高荣誉的毛姆,以及主要创作短篇小说并标志着英国短篇小说艺术成熟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现实主义文学在20世纪美国贯穿始终,涌现了欧·亨利、厄普森·辛克莱、杰克·伦敦、德莱塞、斯坦贝克、约翰·契佛、菲茨杰拉尔德、海明威等作家创作的大批优秀短篇小说。世纪初,首先是豪威尔斯的大力倡导,为现实主义文学在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欧·亨利与爱伦·坡一起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欧·亨利的主要成就则在于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功实践为美国打响了20世纪文学的头一炮。他以莫泊桑式的曲折情节、结尾出人意料的精巧构思、对小人物的关注赞美和“含泪的微笑”的幽默风格,博得了平民读者的广泛欢迎。二三十年代美国文学迎来了20世纪头一轮繁荣期,虽然现代主义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使美国文学深受世界瞩目,但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等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也不容忽视。海明威被视为“美国式”作家典范,拥有最多的青年读者。《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是他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是他最杰出的短篇名作,都典型地体现了海明威创作的“硬汉子”气魄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二战后,现实主义由于对战争苦难的根源刻意于心理、道德的探索而被称为“道德现实主义”。至7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纷呈,战争文学、犹太文学、黑人文学、南方文学和妇女文学等先后出现。绵延至世纪末的美国现实主义思潮不断发生着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的变化,其中也不乏优秀的短篇小说创作。

现实主义是俄罗斯20世纪文学的主流。早在“白银时代”(1890--1917),托尔斯泰、契诃夫等老作家和魏烈萨耶夫、库普林、蒲宁和安德烈耶夫等文坛新秀的活跃,标志着跨世纪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生机蓬勃。安德烈耶夫创作了《红笑》(1905)、《七个绞刑犯的故事》(1908)等一批优秀的短篇小说,形成了在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尔基和鲁迅的高度肯定与赞扬。而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等人的新型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出现和成功,则宣告了20世纪俄苏无产阶级文学——社会主义文学的隆重登场。在斯大林时代,由于“拉普”的极“左”幼稚病干扰以及日丹诺夫主义的政治高压干预,前苏联作家陷入了长期的文学暗淡年代,这种暗淡甚至延续至斯大林去世后的“解冻”时期。尽管如此,阿.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左琴科、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等一批作家在恶劣的艺术处境中,依然成就了自己的现实主义文学事业。左琴科从20年代起发表了一大批短篇幽默讽刺小说,由于在小说中揭露了苏联社会的黑暗面,因而不断招来激烈批判。1946年发表的《猴子奇遇记》被日丹诺夫指责为“仇恨苏维埃制度”的“毒草”,作家因此被禁止发表作品,生存也陷入了困境。1958年帕斯捷尔纳克因为在境外发表作品并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前苏联作协开除会籍,在全国性的大批判和驱逐的威胁下,被迫表示拒绝到瑞典领奖。索尔仁尼琴则在1974年背着“持不同政见者”的罪名被驱逐出境。相比之下,肖洛霍夫却是一个幸运者,他在20年代以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进入文坛,斯大林逝世后的“解冻”时期又以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开拓了以深沉的人道主义视角反映战争的“新浪潮”文学模式。尽管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静静的顿河》(1928一1940)曾被怀疑抄袭而引发长期争议,他的小说中也有对苏维埃制度缺陷的暴露,但这一切都并不妨碍他在国内连获殊荣,身居要职,而且在国外也广受欢迎,摘取了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20世纪拉美的文学思潮异彩纷呈,有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和心理现实主义等不同流派,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充满神奇、夸张、荒诞的“魔幻”色彩。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从30年代出现,60年代达到高峰。代表作家由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智利的伊沙贝尔.阿连德等人,几乎都有长、中、短篇小说创作。其中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和短篇小说《巨翅老人》(1970)都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奥地利的茨威格、印度的泰戈尔等人也是20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创作有出色的短篇小说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在19世纪末起源于法国,20世纪上半叶兴盛于欧美,随即流行于世界各国,它不是单一的思潮或单一的流派,而是相当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多个思潮或多个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体现出强烈的反传统、非理性的特征:在内容上热衷于描写世界与人生的荒诞,强调物质环境对人的压抑,注重于抽象意念的表现,着力于人的内心世界——意识流尤其是潜意识的开掘;在艺术上运用深层象征的艺术形式,摆脱传统理性观念、写实手法的束缚,用非理性的心理真实取代传统的理性把握的外在真实。

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等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但其中最有代表性而且在短篇小说创作上成就也最突出的是表现主义、意识流和存在主义。

表现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20年代。表现主义反对摹写客观世界,主张表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揭示人的灵魂;反对对外在事物的再现,而致力于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和永恒真理。他们认为所谓事物的本质并非客观的,而是主观的感受和幻象,是主观感受的真实。表现主义在艺术上常用象征的形象表现强烈的抽象感受,以极度的夸张抒发狂热的激情,作品中充满荒诞的境遇导致的压抑、忧郁、悲哀和痛苦。表现主义的文学成就大部分是戏剧创作,但奥地利的卡夫卡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变形记》(1912),是表现主义经典作品之一。

意识流既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又是现代主义作家普遍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意识流文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詹姆斯、柏格森和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意识构成与运动形式的观点,作品一般通过描写意识的多层次流动尤其是潜意识的活动过程来表现作家对社会和人的本质的新认识,特别是对人的意识和心理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夸大主观,强调本能,非理性、非逻辑地自由联想、梦幻、独自、时空跳跃……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主要特点。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伍尔夫、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都是意识流小说大师。伍尔夫和福克纳除了长篇小说的成就之外,也创作了典型地体现意识流特点的短篇小说。例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1917)。

存在主义作为文学思潮或流派的形成,得益于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家萨特的创作示范和积极倡导。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们之间互不相容,不可沟通,“他人就是地狱”。因而存在主义的文学创作既揭露世界的荒诞丑恶,又表现人的不幸和被毁灭的命运,极力渲染人们的孤独、焦虑和恐惧。萨特的文学成就除了戏剧、长篇小说外,还有短篇小说集《墙》(1939)。除萨特外,加缪和波伏瓦也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  

日本在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照搬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感觉派,否定客观现实的真实性,主张表现自我“感觉生活”的主观真实。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等人创作了一些日本的现代主义短篇小说。但川端康成始终没有放弃对日本古典传统美的继承和追求,即使在接受现代主义的新感觉运动期间,他还创作了在表现日本古典传统美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取得了卓越的创作成就,成为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虽然时髦却十分复杂、众说纷纭、难以定义的术语。一般认为,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就是这种社会文化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现代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后工业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技术统治的时代,信息化、高技术化、传媒主导化、消费化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文化借助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而迅速技术化、商业化、日常消费化,但文化的这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扩张泛滥,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它本身昔日具有的神秘性、神圣性和优越地位的丧失,昔日的文化观、审美观、价值观、知识体系都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甚至否定,“反传统”、“反文化”、“反美学”、“反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文学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潮或流派,既没有统一性的组织,更无共同的纲领或宣言,因而它不是一群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的指称。因为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反对任何统一化的企图”,主张多元性,差异性、包容性。所以,“反规范”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普遍特征,后现代主义小说在内容上,反对传统文学观要求小说应有的价值、意义、深度和“真实”,在形式上则否定传统小说的结构、体裁和话语表达方式,成为名副其实的反规范、反美学、反结构,反体裁的“反小说”,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后现代小说家对小说的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不感兴趣,不再追求小说的社会意义、道德功能,不为社会也不为读者而创作,甚至主张作者也必须在作品中消失。时空倒置,前后矛盾,无人物,无情节,无标点,不分段……都是后现代小说的拿手好戏。后现代小说发展到极端,就出现了把各种非文学体裁和表达方式都带进小说,例如车票、广告、档案材料、文件表格、设计图纸、商品说明书、化学分子式、数学符号公式……都成了小说的构成部分,甚至于出现了马可·萨波尔达的《作品第一号》那样的活页小说,即整部小说无页码,不装订,就像扑克牌一样,怎么组合都行,爱从哪看都可以。虽然后现代小说曾轰动一时,有的作家还摘下了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但由于不堪卒读,后现代小说很快失去读者,必然地走向衰落,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八十年代后逐渐回归现实主义。

30年代出现,50年代成气候的法国“新小说”作品的后现代主义属性较为明显,较有代表性。主要作家包括娜塔丽·萨洛特、罗伯一格里耶、西蒙、布托尔等人。其中创作新小说时间最长,年纪最大的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的短篇小说创作很突出,她是法国“新小说”的先驱。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二00六年三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二十世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高中部分修订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向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56514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7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4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03
13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