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恽代英年谱(1895-1931)
内容
编辑推荐

恽代英,中共党史著名人物,早期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的领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学习、宣传、研究恽代英,用恽代英的革命精神激励和教育广大师生。本书介绍的就是这位中国共产党员的生平经历以及先进事迹,以兹对各位读者的鼓励。

内容推荐

恽代英是著名的中共党史人物,我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的领袖,华中师范大学杰出的前辈校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学习、宣传、研究恽代英,用恽代英的革命精神激励和教育广大师生。本书介绍的就是这位著名人物的生平事迹。

目录

第一编 青少年时期

(1895年8月一1915年8月)

第二编 五四党建时期

(1915年9月一1923年12月)

第三编 大革命时期

(1924年1月一1927年7月)

第四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7月一1931年4月)

后记

试读章节

恽代英诞生于湖北省武昌老育婴堂街范家房子恽氏家庭,门上悬有“毗陵恽寓”四个大字,谱名遽轩,其父希望他长大成人后做事能持之以恒,所以又给他起了“子毅”的字。曾用笔名代英、英、天逸、子毅、但一、但毅、子怡、稚宜、FM等。祖籍江苏省武进县(现常州市)小河镇石桥恽家村。

恽家原本姓杨。据武进县小河镇

P1石桥附近出土的恽代英七世祖恽轮墓志铭称:“恽本杨氏汉平通侯恽,其子违难,以父名为氏,”男通侯恽即杨恽。杨恽,字子幼,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司马迁的外孙。汉宣帝时任左曹,因告发霍氏谋反,封为平通侯,升中郎将,后因遭宣帝宠臣太仆戴长乐陷害,削为庶民。“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一年之后,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人孙会宗写信劝诫他:“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誉称。”杨恽未领友人之情,他本“宰相子,少显朝廷,一朝暗昧语言见废,内怀不服”,于是在《报孙会宗书》(见《古文观止》)中说: “窃自私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文中表现出对朝廷的不满,终至杀身之祸(被腰斩)。其兄杨忠全家也受到株连,其子逃难到毗陵(今武进县孟城一带),不敢再姓杨,以杨恽之名改为姓,从此才有恽姓。

据恽仲坤先生考证,恽氏传至宋朝恽方直为四十四世(代)。恽方直膝下二子,长子名绍恩,世居河庄(今武进市孟城一带),次子继恩迁居上垫(清咸丰年间改称上店),恽氏遂分南北两支,世称“北恽”、“南恽”。北支自恽东麓始,迁石桥、西夏墅等地。恽代英的八世祖恽士璜(六十三世),字子谓,号公望,曾任浙江海宁知府、湖南巡抚。七世祖恽轮,字其柄,号印槐,曾任浙江富县知县,海宁知州,诰封荣禄大夫、湖南巡抚。六世祖恽敷,号逊堂,历任浙江临安、定海知县,海宁知州、湖南巡抚。五世祖恽俭,曾任吏部主事,晋赠通议大夫,四世祖恽广德,授登士郎,诰封奉直大夫。恽氏传至恽代英辈,已是七十世(代)。

恽代英的祖父恽元复,字伯初(见恽仲坤:《恽代英的八世祖不是恽南田》,载《恽代英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45页),壮年以候补知县分发湖北,曾任两湖总督张之洞的幕僚。恽元复尤善书画,曾于1924年由中华书局刊印《莲瑞老人花鸟画册》。恽代英父亲恽宗培,字爵三,号乐三,曾以“候补府经历”的资历,在湖北老河口(现光化县)、德安县(现安陆市)等州县官府内任幕僚。因此,恽代英出身世家。

P21919年5月2日,他读到《瓯香馆叙》一书首言“恽氏,世家也”,非常感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余自幼以世家故受人敬爱,亦因缅怀祖德,用以自发其志气,不敢自暴弃。”

P3

序言

恽代英是著名的中共党史人物,我党早期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和青年运动的领袖,华中师范大学杰出的前辈校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学习、宣传、研究恽代英,用恽代英的革命精神激励和教育广大师生。1985年和1995年,在邓颖超、陆定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支持下,曾举办过纪念恽代英诞辰90周年和100周年两次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全党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在薄一波同志的支持下,又由我校首倡并由我校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青年杂志社联合举办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进一步研讨恽代英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弘扬他的革命精神。  

中共党史人物是中共党史的重要载体,研究中共党史,必须研究中共党史人物。只有如此,才能将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在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个革命英烈,他们是一块块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伟大历史丰碑,恽代英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一一中华大学读书和工作期间(1913一1920年春),恽代英就是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武汉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五四运动后,他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92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实现共产主义,献出了自己壮丽的青春。他短暂的一生,留下遗著300多万字,蕴涵着丰富的革命思想,大革命时期,他和李大钊、瞿秋白、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中国社会,对中国革命的性质、革命动力、革命对象和任务,都进行了深入的科学分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他和周恩来等同志是我们党内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在黄埔军校期间,他俩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基础。正如朱德同志所说,研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要从黄埔军校这个老根挖起”。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初步总结了党在闽西苏区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在艰难的白区斗争的日子里,他长期和周恩来同志战斗在一起,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和战友。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同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倾向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吃苦在前,不怕牺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正如周恩来同志1950年纪念恽代英牺牲19周年的题词所说:“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一一恽代英同志牺牲已经19年了,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我从1978年开始研究恽代英,在国家权威报刊和重点核心期刊发表了一批瞩目的科研成果,还多次接待日本、美国来访的恽代英研究者,与他们开展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恽代英生平事迹和思想的研究,今年年初,我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一《恽代英思想研究》并获批准(批准号05BDJ015)。

在申报本课题前,我曾接到国内外好几位朋友的电话,他们向我索要十年前由我与田子渝、任武雄编的《恽代英生平史料简编》(载《恽代英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这使我激动不已,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干脆先编一本比较翔实的《恽代英年谱》,按编年体写法,以历史逻辑为主线,将恽代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全面梳理一遍,为《恽代英思想研究》做准备。我的思路是:凡恽代英生平事迹,尽量详考,有据必录;凡恽代英主要著述已收入《恽代英文集》上下卷的,简要介绍思想观点;未公开出版的或一般读者难以见到的主要著述,则详尽摘录或全录。这既可以供国内外恽代英研究者深入研究恽代英作参考,也可作为《恽代英思想研究》的前期成果。主意一定,便和钟德涛同志商议,组织编写班子立即干了起来。恰逢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前夕,写出了《恽代英年谱》初稿,随后又做了两次较大的修改,遂成为现在的样子,呈献给国内外恽代英研究者及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和研究的同行们。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印刷条件的限制,恽代英的著述原稿有的文字脱落,无法辨认,错字漏字之处也时有所见。本书中凡有这种情况的一律订正在“[ ]”内。

《恽代英年谱》的编写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不敢妄说,这要留给亲爱的读者去评判。我要说的只是,我们编写这本书的态度是认真的,我们努力了!

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薄老,他以97岁的高龄,欣然为本书题写书名,并于5月1日致信我校,对即将召开的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讨论会表示祝贺。薄老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健在的唯一一名中共七大中央委员,他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是对我们的莫大鞭策。我们一定要更加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老人家。

在本书付梓之际,聊缀数语,是以为序。

李良明

2005年7月5日

后记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和鼓励。5月10日,党委召开常委会,专门研究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各项事宜(包括本书和论文集的出版)。丁烈云书记、马敏校长、何祥林副书记等各位常委及党委宣传部、校办、社科处、研究生处、校团委、后勤处及政法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丁烈云书记、马敏校长在会上作了重要指示,为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做了充分的准备。

11月1日,马敏校长亲自批示,出版《挥代英年谱》和《纪念恽代英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支集》有一定的政治和学术意义,并同意将《恽代英年谱》列入2006年出版基金计划。 

恽代英的亲属恽希仲、恽铭庆同志对本书的出版也热心关注,全力支持。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范军、总编辑段维及各位领导满腔热情支持本书出版。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子渝先生审阅了全书。责任编辑力本书的出版,也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李良明

2005年11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恽代英年谱(1895-193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良明//钟德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33800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4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2
出版地 湖北
208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