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丰碑(第3部)
内容
编辑推荐

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定型成民族的丰碑。中华民族五千年古风浩荡,五千年正气长存。每临乱世大难必有英豪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主要媒体联合打造的《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同步介绍一位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本书是这一专栏的内容记录,为第3部。

内容推荐

2005年2月1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主要媒体,同时开展《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同步介绍一位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永远的丰碑》专栏推出后,立即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本书是这一专栏内容的记录,书中介绍的先进人物有刘谦初、杨连第、顾正红、王根英、冼星海、萧华、李克农等。

目录

卷首语 永远的丰碑

曾 生 忠肝义胆写赤诚/1

周建屏 铁骨铮铮抗日到底/3

王殿元等十烈士 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5

周 斌 坚贞不屈矢志不渝/7

冯白驹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9

洪振海 铁道游击好儿男/11

冼星海 人民音乐家/13

邸芝科 雁翎队中一英豪/15

安顺花 宁死不屈女军工/17

庄希泉 永爱中华此志不渝/19

刘黑仔 港九大队短枪队神枪手/21 

贾力更 我们的军需部长/25

符 克 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团长/27

史砚芬 坚贞不屈虽死犹存/29

许晓轩 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31

何宝珍 铁骨铮铮巾帼志/33

李克农 中共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35

徐特立 坚强的老战士/39

陈原道 忠勇为党耀千秋/41

郭纲琳 永当无产阶级勇士的女英雄/43

潘汉年 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45

邓 华 南征北战勇无敌/47

李 敏 浙东的刘胡兰/49

李 达 智勇兼备战功卓著/51

袁玉冰 视死如归铸丰碑/53

田守尧 艰难百战壮山河/55

谢觉哉 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57

萧 华 文武纵横将军魂/59

赵伊坪 烈火中的抗日英雄/61

许世友 出生入死身经百战/63

郭隆真 坚贞不屈巾帼志/65

江上青 矢志不渝救亡图存/67

施 奇 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69

刘绍南 铡刀下不变节/71

李慰农 殚精竭虑为工人/73。

林 青 誓死捍卫地下党组织/75

张叔平 热血喷涌谱壮歌/77

杨 超 忠勇为党愿舍生/79

宣侠父 统一战线留忠魂/81 

周士第 敢打硬仗屡建奇功/85

梁士英 舍身炸敌堡的特等功臣/87

彭明治 屡建战功敌胆寒/89

周保中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杰出领导人/91

姚 喆 出生入死建功勋/95

林基路 丹心耀天山/97

王孝锡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99

刘惜芬 对党的事业热情而忠诚/101

张露萍 党的好女儿/103

郭庠生 救国救民忠烈心/105

韦一平 无产阶级的硬骨头/107

刘平楷 乌蒙骄子/111

刘 英 赤心献革命决然无返顾/113

王德三 陕北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15

李竹如 我党宣传新闻战线杰出组织者和活动家/117

何 云 太行深处编报人/119

邹韬奋 犀利之笔铸丰碑/121

张伯简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贡献/123

王麓水 善战爱兵爱民的模范党员/125

李翔梧 刘志敏 革命夫妇留青史/127

谢祥军 敢打敢拼硬骨头/129

王一飞 工农暴动谱壮歌/131

张元寿 后勤战线立奇功/133

聂 耳 人民音乐家/135

赵基梅 屡建战功壮山河/137

刘谦初 忠勇为党中华魂/139

杨连第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141

施 滉 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143 

孙占元 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145

孙晓梅 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女英雄/147

李殿冰 中国民兵著名战斗英雄/149

顾正红 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151

刘英俊 勇救六名儿童的雷锋式伟大战士/153

陈赞贤 赣南工农运动的领导者/155

邓仕均 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157

李 白 为党的秘密电台英勇献身/159

丁志辉 医疗救护战线上的女模范/161

朱镜我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者/163

彭干臣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指挥者/165

张漫萍 在豫皖苏播撒革命火种/167

朱良才 文武纵横建功勋的共和国将军/169

汪寿华 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171

高成山 敢打敢拼硬骨头/173

高恬波 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175

李天佑 驰骋疆场勇无敌/177

宋绮云 徐林侠 革命伴侣谱壮歌/179

杜凤瑞 英雄飞行员/181

许包野 为党的事业英勇就义/183

吕士才 为党不惜一切的模范军医/185

王根英 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187

朱 瑞 为解放军炮兵建设奠定基础/189

王复生 宁死不屈的共产党员/191

杨育才 英雄侦察员/193

黄 诚 以血肉之躯呼唤抗日救国/195

杨春增 英勇顽强的志愿军战斗英雄/197

周以栗 热血写春秋气节贯长虹/199

试读章节

王殿元带领全班战士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归队途中路过马石山。他们见几千群众被围进了敌人包围圈,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突围。王殿元坚定地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革命战士,生死和乡亲们在一起,我们一定把大家带出去!”夜色中,他们利用事前侦察好的路线,分几批带领上千群众先后冲出了包围圈。

天色将明时,战士们又返回来,准备把困在马石山前的乡亲们也救出去。当护送最后一批群众突围时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的机枪、步枪一齐向突围的人群扫射。王殿元一看情势危急,立即向战友们喊道:“机关枪吸引敌人火力,其他人跟我来坚决顶住敌人!”

就在群众突围的时候,王殿元果断命令全班战士:“同志们,牵制住敌人,把鬼子引到山上去!”战±们将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后,边打边退,上了马石山主峰。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群众大部分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王殿元和9名战士陷入了重围中。

晨曦中的马石山主峰上,六班战士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凭借有利地形,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拼杀了5个多小时,抗住了敌机的几番投弹轰炸,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石头砸,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打死了七八十个鬼子兵,战至最后只剩下身负重伤的共产党员、班长王殿元和另外丽名同样身负重伤的战士,以及最后两颗手榴弹。就在日军再一次冲上阵地时,王殿元用尽全力把一颗手榴弹扔向了敌群,另一颗拉响后与冲到跟前的敌人同归于尽。

战斗结束后,乡亲们来到烈士们浴血奋战的主峰,找到了王殿元、赵亭茂、李贵、王文礼等十勇士的遗体,把他们安葬在山顶那棵平顶松附近,并为十勇士竖立了纪念碑。“马石山十勇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P6

序言

永远的丰碑

2005年2月1日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和各省区市主要媒体,同时开展《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同步介绍一位中国共产党80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永远的丰碑》专栏推出后,立即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丰碑是精神的凝聚、思想的旗帜,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金字塔,矗立在人类社会前行的长路上。丰碑是一个民族的风帆,在历史长河里高扬。丰碑是不灭的精魂,支起钢筋铁骨,筑成一个民族的品格与气质。历史的丰碑,兀立于思想的峰峦,独行在精神的荒原,神圣之光在霹雳中绽放,辉映人类思想的星空。

历史与文化的厚重,积淀成一个民族的性格,定型成民族的丰碑。中华民族五千年古风浩荡,五千年正气长存。每临乱世大难必有英豪揭竿而起,每逢国运多舛总有雄杰扬眉出剑。一路筚路蓝缕,一路风流竞显,一路千古绝唱。满腔热血、一身铁骨,熔铸忠信义勇,百炼成钢,塑成苍凉古道凛凛长风中的千年石雕如阵。那是屈原望楚天山河破碎,长歌当哭后悲愤的旷世一蹈;是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是苏武牧羊风刀雪剑十九载,归心不改的民族气节;是岳飞怒发冲冠仰天长啸,踏破贺兰山缺的得得马蹄声;是辛弃疾吹裂长夜笛把栏杆拍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长吟;是文天祥零丁洋里望长天,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年一叹;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笑蜃楼气烬,无复灰燃”的酣畅痛快;是秋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龙吟虎啸,舍生取义,一幅中华民族壮丽斑斓的画卷,就是一代骁雄建功立业、树碑立传的历史。

理想是经,信念是纬,丰碑高耸直指重霄九。历史长河有多么久远,丰碑之路就有多么绵长;锦绣中华有多么辽阔,丰碑之基就有多么宽广;精神根基有多么深厚,丰碑就有多么高大。巍然屹立,时空无限,那浩然正气和耿耿英魂,牵引着中华民族疾行的脚步,这就是中国丰碑!这是凝重的史记、飞扬的旗帜,是一个在尘土飞扬中昂首奋进的民族方阵,传承着燃烧得噼啪作响的熊熊爝火;是奔腾向前的长河上永不熄灭的航标灯,是长空雁阵高远处最嘹亮的一声长鸣,是冲破寒夜的黑冷在蛮荒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腾的一轮太阳!

丰碑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在险山恶水间指引先行者的脚步;丰碑是炬,点燃熄灭的灯,引来天火燎遍千年洪荒亘古长夜,在焚毁中涅槃,在浴火中永生,唱起壮歌一曲,绽放霞光万道;丰碑是旗帜,崛起于阡陌之中,聚起同志千千万。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坚贞如玉,信仰如山,艰苦卓绝,玉汝于成,血肉之躯化作不朽的丰碑,栉风沐雨,坚如磐石。越是狂风暴雨,越是红旗漫卷、丰碑峙立。

血染的忠诚、如歌的丰碑,是在阴冷潮湿的牢笼里低回,把牢底穿透的囚歌;是扬子江畔那蒙蒙江雾酿出的悲壮的船夫曲,和力的号子;是义勇军进行曲悲壮而激越的旋律伴着镣铐声,发着铿锵的节奏;是在腥风苦雨的长夜里用热血和渴盼绣成的灿烂红星和怒放的红梅;是漫山遍野如炽如炬血一般燃烧的映山红;是唱着国际歌走向阴森刑场的不屈的头颅;是在密林中悄然疾行的游击队员之歌;是目光如电、吼声如雷的大刀进行曲;是黄河大合唱撼天动地的威猛在山河间奋力奔腾的怒吼;是长征组歌在二万五千里征途的一路荡气回肠;是人民纪念碑的庄严肃穆;是共和国旗帜迎着曙光徐徐升起的猎猎之声,和镰刀铁锤紧紧相握进发的力的光芒!

长歌无语,丰碑无字;苍山如簇,丰碑如镞,耸起森森刀戟万万千!前仆后继,义薄云天,丰碑在血光狼烟中熏染洗礼,高入云端。那是毅然走向绞刑架的伟岸,是凛然面对铡刀的英勇,是泰然敢把牢底坐穿的清贫,是坦然赴汤蹈火的勇猛!是饮雪餐草忾然抗日的东北联军,是浴血奋战愤然杀敌的回民支队,是笑向刀丛慨然赴义的刑场上的婚礼,是视死如归在烈火中永生的背影,是托起炸药包的身躯和堵向敌人机枪口的胸膛,是鞠躬尽瘁在盐碱地上植起的绿洲,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一声吼,是雪域高原写忠诚的公仆情怀,是丹心一片映长天的嵩山长霞。挺起来是一座丰碑,倒下去也是丰碑一座!一个名字,一尊丰碑;一串名字,一组群雕。江河万古,日月永恒,他们的名字镌刻在纪念碑上,飘扬在党的旗帜上,铭刻在遥迢长河葱茏大地上,苍生永记,青山不忘!

沙砾上立不起刚壁千仞,水面上浮不起泰山万钧。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没有丰碑,就会在风雨凄迷中失去方向,在鼓角铮鸣刀光剑影中失去斗志。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注定没有出路;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注定没有坚强的脊梁;一个丰碑坍塌的民族,注定走不远、立不久,最终心如散沙、溃不成军。缅怀先贤、告慰英烈,牢记历史、传承遗志,是民族的良心和社会的道德,是太平盛世不可忘却的记忆。

丰碑侧畔,千帆竞渡;红旗指处,万木争春。看星河鹭起,雁阵长鸣,遍地英雄下夕烟,画图难足。中华民族是丰碑如林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如林丰碑的支撑。时时凝望岁月风雨中屹立的丰碑,时时拂拭时光烟尘留下的苍痕,让锃亮发光、熠熠生辉的丰碑,永驻人心、导航引路,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更是面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敬礼,永远的丰碑,请接受我们最隆重的礼拜!

寒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丰碑(第3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办公室//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局//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165404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3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