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龙盘虎踞,千年王者气象;白鹭青天,一座诗意城市。本书收录了描写南京历史上人、事、物的二十几篇散文。作者通过南京历史上的人和事,反映出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同时也反映出南京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城市魅力。

内容推荐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南京应该说是一位鹤发童颜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曾经的繁华烟景、血雨腥风,凡夫俗子的聚散离合,英雄豪杰的事业勋名,所有这一切,在他眼里,无非掠眼而过的烟云。他曲折的身世中,随便抽出一段,都有动人的故事,都呈现与众不同的个性……本书是描写南京历史上人、事、物的一本图文书。

目录

一、旧时燕

二、金陵王气

三、虎踞龙盘

四、青骨成神

五、旧时王谢

六、六代乌衣

七、贵妃之死

八、霜深高殿

九、岩壑栖霞

十、有女莫愁

十一、奠愁“变脸”

十二、烟雨楼台

十三、骑鹤扬州

十四、高阁临江

十五、百斛金陵

十六、细数落花

十七、叶落半山

十八、爱住金陵

十九、名士风流

二十、有“足”自随

二十一、痴人说梦

二十二、俗眼看“花”

二十三、美酒生涯

二十四、沆瀣风流

插图目录及说明

后记

试读章节

实质上,“龙蟠虎踞”就是金陵王气说的异变,也可以说是它的形象化、具体化。六朝人对此很信服,史传中也津津乐道这一类祥瑞。《南齐书·祥瑞志》记载,萧齐祖上的旧茔在常州武进彭山。据说那里山陵岗阜相连,绵延数百里,山上常有五色云气,有龙出现。宋明帝很是忌讳,派相墓工高灵文专程前去占视。没想到高灵文与萧道成早有深交,考察回来,就蒙骗宋明帝,说那地方没有什么了不起,顶多出个方伯;背后却偷偷把“贵不可言”的结论泄露给萧道成。宋明帝心里还放不下,干脆派人在墓附近校猎,又用长五六尺的大铁钉钉墓地的四周,镇压可能的王气。与宋明帝的心虚不同,定都建业的孙吴听到“龙蟠虎踞”,应该是很乐意的,说不定也飘飘然而壮志凌云了。

不过,即使诸葛亮、刘备确曾到过秣陵,似乎也犯不上用“龙蟠虎踞”之类的话来恭维东吴。当时,三国鼎足之势虽然还没有确立,但以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大势力。都有志逐鹿中原统一天下,一番智慧和实力的较量正等着他们。未知鹿死谁手。曹丕称帝后,孙权称藩,受吴王之封,表面上装做心悦诚服,内心里只是把这当作缓冲的战略,以退求进。况且,这个吴王有自己的正朔纪元,有自己的百官公卿,在自己的疆土内发号施令,决非等闲藩王可比。在强劲的对手面前,说什么“龙蟠虎踞”,只能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双方都很需要社会凝聚力,需要号令一方的政治旗帜,此时吹捧对方有“龙蟠虎踞”的形胜,无异于倒持太阿而授人以柄,何苦来哉?再说,孙权未迁治秣陵之前,只有金陵邑,还没有所谓石头城,“石城虎踞”一句,不是落空了吗?

诸葛亮没有实地考察过秣陵的地形,不会说这句话;刘备有可能到过秣陵踏勘地形,即使劝孙权迁治秣陵,原话也不会是这样。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东吴自说自话,是又一次巧妙的政治宣传攻势。打着诸葛亮的旗号,当能最有广告效应;即使打起刘备的旗号,也显得比较客观公正,事半功倍。这段话的始作俑者,可能是吴地土族。孙吴建国初期,百端待举,都邑迁徙未定,这段话的出笼,至少有利于朝野上下坚定建都秣陵的信心。

P24-25

后记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作一个人,南京应该说是一位鹤发童颜而精神矍铄的老人。曾经的繁华烟景、血雨腥风,凡夫俗子的聚散离合,英雄豪杰的事业勋名,所有这一切,在他眼里,无非掠眼而过的烟云。他曲折的身世中,随便抽出一段,都有动人的故事,都呈现与众不同的个性。骚人墨客,名流佳士,面对这座沧桑之城,面对这个千年老人,都情不自禁地诉说着自己的想象和感觉,历干百年,直到二十世纪,犹不绝如缕。吸引他们的,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性情吧。

这些人的诉说,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为城市的诉说。从古代,到今天,有许多人与南京缘悭一面,可是,每当他们提起这座城市,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文学的情怀,平添一阵古典而浪漫的激动。诱发他们的。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性情吧。

我曾表示过,如果要评选最古雅、最有文学性情的城市,我愿意投南京一票。若干年前,我甚至“心痒难忍”,在南京大学讲了一学期的“文学南京”课程,后来,又在讲稿的基础上,整理成一组文章,题为《城市传奇》,在《古典文学知识》上发表。现在想来,在后面驱动我这样做的,大概也是这座城市的性情吧。

有性情,就有传奇的一生,这样的城市怎么不令人喜爱?虽然从根本上说,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对于这座城市的现在,我不过是个流寓多年的外乡人。

那么,南京的性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前些时,曾经应邀为南京城市形象规划写过几句话,大致采用对偶形式,也许说出了我潜意识中的城市性情。有一条是:

悦目赏心的城市

千年莫愁的家园

不用说,这两句双关赏心亭和莫愁湖,我想突出城市的人居环境及文化氛围,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还有一条是:

金陵埋藏古今财富

集庆汇聚南北吉祥

金陵之名通行千年,贯穿古今;元代南京称集庆府,元人北来,文化上融合南北。南京地处南北要冲,到今天也还可以说是交通枢纽。在全球经济化的时代,自不免凑个热闹,说几句财富、吉祥之类的应景话头。不过作为文化古城、江左名都,南京最值得珍惜、骄傲的还是它的文化资本。比如说:

钟山巍峨,紫气东来

石城雄峙。凤凰西飞

从地理形胜中突出祥瑞,从紫气当中突出王都的高贵身份。都说凤凰能够浴火新生,南京二干多年,起起落落,今天仍然有日新之德,就像凤凰。古典文脉和现代南京相结合,可以说:

三山二水,绵延千年文脉

江东河西,变换旧貌新颜

当然,如果只注意它的历史身份和地理环境,也可以说:

十朝都会繁华地

佳丽江南第一州

如果突显现代意识,突出这里有广阔天地,可以大展鸿图,再结合南京的地理位置,可以说:

大江东去,英雄乘风破浪

南天寥阔。事业鸿鹄高飞  或者说:

钟阜巍峨,高山仰止

江天寥阔,新燕远飞

钟阜的中山陵,当然让我们高山仰止,而亘古常新的燕子矶,令人有振翅欲飞的冲动。

南京向来有“山水城林”和“城市山林”的称号,我用鸢尾格嵌字法。写了两组文句。一组是:

一城名山

几湾绿水

千年古城

处处园林

另一组是:

千年名城

江南都市

几座名山

多少园林

也算是对这两个称号简单的“名词解释”,顺带突显了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区域定位。

说到历史传统,还有:

龙蟠虎踞,千年王者气象

白鹭青天,一座诗意城市

上一句是要呈现南京的帝都气象,虽然有些陈旧,不过有足以矜夸的老资本也不是坏事。李白的诗句,人们耳熟能详,青天白鹭的意象唤起的是诗意的联想。这是一座诗意的城市。

单讲地理形胜的话,可以说:

江淮如带,山河壮丽

冈峦起伏,气象雄浑

或者说:

江河行地。扬子涌动雄毅之气

日月经天,钟山闪耀博爱之光

这么说,南京不仅有人文性情,还有雄健气魄呢。

城市不仅是一种地理的概念、空间的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时间的概念。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形象,自己的韵味。历史上真真假假的言说,都在重复和深化这些城市论述,谁管是虚是实。

历史本来是琐细的、复杂的、生动的,但通常的叙述一落言诠,则难免概括、抽象的描述,失掉原汁原味。我期望换一个角度,从文学的诉说中,从文化的图景里,看一看城市的形象。让城市来叙述文学和历史,代替那些常见的英雄主角;同时反过来,也让文学和日常生活故事来叙述一个城市,代替那些枯燥的数字统计。

历史,有多种多样的谈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太史公的谈法;“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诗人的谈法。“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渔樵的谈法。还有……无论哪一种,我总觉得,谈论文学与历史,应该可以再多一点感性,多一点故事性、趣味性。每座城市都有许多典故,有很多传奇,有很多故事。这是城市文化精魂的凝缩,是城市的根。数典述祖,就是城市的文化寻根。

稍微有些历史的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景观,标名为十景、二十景、二十四景,乃至四十八景、六十景,层层累加,越积越多,往往蔚然壮观。清代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每个景点后面都有传奇故事,洋溢着人文的温馨。我很喜欢这些名称。它们平仄谐调,用辞讲究,富有古典韵味。很可惜,今人新命名的景点不讲平仄,岂止略输文采,简直辜负先人的一片苦心!我更喜欢清人徐虎画的金陵四十八景图,所以为这本书配图的时候,全部采用。文不够,图来凑,我显然没有免俗。文字之书辅以图像,是期望悦目之外,更能赏心,刺激一下被这迟钝的文字麻木的神经。我不敢自诩图文并茂,却奢望有人理解配图之时的丝微用心。

伦敦有个餐馆,就餐前一律灭烛熄灯,据说是要让食客不受视觉的干扰,一心一意地品赏美味。读书毕竟不同于用餐,虽然书也常常被人比作精神食粮。读书首先是眼睛的活动,岂可视而不见?再说,视觉时代的洪流是不可阻挡的,渺小如我,自然不敢螳臂挡车,那就顺水推舟吧。

这二十几篇文章,只是原计划的一部分。因为喜欢金陵四十八景,所以东施效颦,篇名都用四字格,平平仄仄,调谐起来并不难。令我沮丧的是,忙活了几年,到今天完成的,却才有四十八景的一半。惭愧,惭愧。

程章灿

2005年8月26日

记于石头城对岸之龙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章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0087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3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