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散文为何在90年代形成高潮?它与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散文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女性散文在多大程度上展示了女性生命的涌动和主体精神的成长?女性散文研究建立在怎样的基点上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本书正是要通过对大量女性散文文本的分析,来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进而探寻女性散文之于女性自我建构的实践意义。 本书打破了以理论注解文本的套路,从散文理论空缺人手,在文本中发现理论的生长点,体现了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图书 | 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女性散文为何在90年代形成高潮?它与五四以来的现代女性散文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女性散文在多大程度上展示了女性生命的涌动和主体精神的成长?女性散文研究建立在怎样的基点上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本书正是要通过对大量女性散文文本的分析,来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进而探寻女性散文之于女性自我建构的实践意义。 本书打破了以理论注解文本的套路,从散文理论空缺人手,在文本中发现理论的生长点,体现了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内容推荐 《逝者如斯》针对90年代女性散文不同年龄的女作者共时态的横断面结构,首次将”代“的范畴引入女性散文研究领域.发现“时间中的女人在具体的不同或相同的历史际遇中如何把握、创造、承担生命的意义,如何在自我认同和相互认同,在生存并且超越中实现这只有一次的生命的价值”.为女性散文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场。 《女性之思》从女性散文对于历史、文化、爱情、婚姻、生老病死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入手,反思、讨论女性作为思维主体对于女性经验的关注与提升.彰显90年代女性散文精神探索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语言的家园》对女性散文文体摆脱单一的形式学研究,强调女性作为话语主体及其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引入”知性思维”对女性散文思维方式进行概括.是研究女性散文文体的有效切人点。 本书打破了以理论注解文本的套路.从散文理论空缺人手,在文本中发现理论的生长点.体现了文学研究的新趋向。 目录 前言:女性散文的黄金时代 上编逝者如斯 ——90年代女性散文代际代属关系中的女性生命故事 第一章代:女人生命的刻度 一岁月如圆 二身体经验的延伸 三母与女:理解和超越 四“独立成株”:走出宿命的阴影 五亲情启示录:张爱华、李南央散文中的母与女 第二章生命的晚霞 一说出苦难记忆 二高墙内外的妻子们 三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四直面衰老与死亡 五戴厚英:说不尽的“人啊,人” (一)“我不属于这条河” (二)身份的尴尬 第三章“带伤的黎明” 一走出两性之爱的迷思 (一)偶像的建构与轰塌 (二)天国的花园是地上的倒影 二穿越“红海洋”的“个人” 三女人·个人 四王小妮:《目击疼痛》及其他 五胡传永的《沉重的乡土》 第四章网中的飞翔 一“我们的蜗居和飞鸟” 二都市女性的话语狂欢 (一)阴差阳错的“小女人散文”命名 (二)都市女性小品文的特征 三迟子建和林白 (一)美是让人心疼的 (二)以血代墨的飞翔 四杜丽:以语言透彻生活 中编女性之思 ——90年代女性散文主题解读 第五章历史记忆的形式 一“青春无悔”?——难忘“1968” 二筱敏:存在之乡的野草 (一)“德意志暗影”:法西斯摧毁了什么? (二)“遥想法兰西”:1789年的革命原则 (三)“俄罗斯诗篇”:暗夜的星光 三生命对家园的寻找 第六章生命随想:身体对灵魂如是说 一寻找我们的传奇 二“伊甸园”里的日常风景 三女人的船和岸 第七章想像中的真实 一残雪:人·鬼·情的精神映证 二王安忆:体验另一种现实 三灵魂的牵挂 下编语言的家园 ——90年代女性散文文体解读 第八章 自我:女性散文文体的生命线 一女性个人视角:从生命感觉出发 (一)题材:女性自我经验的言说 (二)叙述视角:“我”与“女人”的合 二结构:生命的形式 (一)王安忆的“生活流” (二)斯好:“意识流”结构 (三)马莉:“意象型”结构 (四)李昂:“寓言体”结构 三描写:别一种意义 (一)描写视角与性别 (二)描写方式 第九章偏离与超越:女性散文的文体姿态 一常规及对常规的偏离 (一)匠人的制作:对17年散文的一种解读 (二)个人的言说:女性散文对常规的偏离 二话语方式:个人的标识 (一)修辞 (二)意象 (三)叙述方式:闲谈与独语 三个案考察 (一)方方的反讽与幽默 (二)小思散文:现代都市的诗情碎片 第十章个体经验:女性散文的思维起点 一知性思维:生命体验的知性化 (一)内倾性 (二)直觉性 (三)穿透性 (四)浑圆性 二陈彤散文的反常规思维 三如何写出意义:由王英琦的形而上追求谈起 四想像与虚构:钟怡雯的超现实散文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思谦//郭力//杨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130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4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