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康熙乾隆两帝与西湖(西湖全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清代康乾盛世,两代帝王都在执政时数下江南,这是清王朝统治中国两个半世纪中的政务大事,也是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韵事。本书是康熙、乾隆西湖览胜最权威、典型、内容完备、体例科学的历史纪实。

目录

导言/1

一、南巡起因/3

二、南巡目的/12

三、行程遗事/19

四、临幸杭州/24

(一)行宫胜概/24

(二)西湖览胜/36

(三)凭吊古贤/101

(四)佛国巡礼/112

(五)巡阅海塘/160

(六)巡视政事/166

五、南巡评说/168

后记/181

试读章节

二、南巡目的

清代,康熙朝在尽灭明裔、平定叛乱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反清复明”的思潮此起彼伏,还时时出现义民为反对官僚地主巧取豪夺而举起义旗。面对文人士大夫的反抗思潮,顺治时曾颁发《大清律》,禁止文人结社。玄烨继位后,他借鉴的都是前朝明代“宽猛相济”的策略。一方面大兴文字狱,如《明史》之狱、《南山集》之狱等;另一方面宣扬“治平”,提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词科等笼络人心。同时重视水利,奖励农垦。为稳定社会,调整满汉关系,玄烨开始数下江南。

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玄烨初巡杭州,在《泛舟西湖诗》中除盛赞西湖景色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云:

此行不是探名胜,欲使阳和遍九垓。“九垓”,指的是九州八极的华夏大地。玄烨十分欣赏梁简文帝《南郊颂序》中提出的“九垓同轨,四海无波”的境界,但愿华夏各族思想文化“同轨”,不但“四海无波”,而且希望和煦的阳光遍照大地。这种愿望随后就成了康熙、乾隆屡下江南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每次清帝南巡,除“巡视政事”、“阅兵校射”、实施“赏罚信明”、安抚军心外,大量活动都从稳定民心的政治需要出发,“禅山谒陵,蠲租免税”。他们先后祭祀孔庙、明陵,拜谒历史名人陵墓,召见江南名士,擢选汉人入朝为官,并迎合汉地习俗,参庙礼佛,斋僧赐物。他们都曾在各地宣诏蠲免赋税、漕粮,甚至截留原应上缴的漕粮平粜给百姓,以示“皇恩浩荡”。至今塘栖还保留着乾隆蠲免漕粮的御碑,有些寺庙志书也有类似的记载。

对于南巡,弘历在《御制南巡记》中称:“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两事,一日西师,一日南巡。”而他的南巡比之其先祖康熙帝则潇洒超脱得多,他自称:“偷闲游佛国,问景憩僧寮。”(弘历《昭庆寺作》)而且巡礼寺庙之多,逗留时间之长,吟诗题咏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

康、乾两朝历时均约六十年,两位清帝先后下江南巡视亦均为六次:

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玄烨初下江南江宁(今江苏南京)巡视后回銮。

康熙二十八年(1689)春,玄烨第二次南巡来杭。

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玄烨第三次南巡来杭。

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玄烨第四次南巡来杭。

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玄烨第五次南巡来杭。

康熙四十六年(1707)舂,玄烨第六次南巡来杭。

乾隆十六年(1751)春,弘历初次南巡来杭。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弘历第二次南巡来杭。

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弘历第三次南巡来杭。

乾隆三十年(1765)春,弘历第四次南巡来杭。

乾隆四十五年(1780)春,弘历第五次南巡来杭。

乾隆四十九年(1784)春,弘历第六次南巡来杭。

后人称清帝南巡之举为“巍巍盛典”“熙朝盛事”,昭示了“德威”。其实,南巡的意义要深远得多。清帝南巡,对于改善满汉关系、安定人心、稳定社会、巩固清朝统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清帝南巡足迹到处,留下了大量题字吟咏,丰富了各地的文化,并使这一珍贵的人文遗产留传后人,成为宝贵的文化资源。(P12-18)

序言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人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恣壮采的交响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以及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冷印社,胡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初衷,还得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是为序。

王国平

2004年9月

后记

康熙、乾隆几下江南,临幸杭州,西湖览胜,有关这一历史盛事的编著,一直受到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关注,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一番努力,此书现已成稿。从所辑录的内容上看,基本上还历史本来面貌,可读可研。

在成书过程中,为丰富形象、图文并茂,从平时积累的大量图片资料中选取部分作为配图,以清乾隆年问编纂的《西湖志纂》为主要参考依据,从灵隐三志等各种古籍志书中寻取材料作为佐证。当然,本书仍不免有挂一漏万之处,敬祈读者补充指正。

2005年4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康熙乾隆两帝与西湖(西湖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冷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337905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00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9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1
14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0: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