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的100条硬道理
内容
编辑推荐

管理之道在于以简驭繁,学习管理在于化繁为简。企业管理,员工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经营管理,一百条经典事例蕴含了一百条硬道理,一百条硬道理浓缩了中外管理理论的精华。复杂的管理理论能够通俗易懂,原来繁琐的管理工作也可以得心应手!

内容推荐

《管理的100条硬道理》的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硬道理”的意思是任何企业都可以运用这些管理方法,并且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企业管理硬道理

1/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

2/观念决定成败

3/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4/执行到底

5/设计是管理的"灵魂"

6/先做人,再管理

7/制度是人性最有效的补充

8/物质的效果要大于精神的效果

9/创新是第一位的

10/牢骚虽不总是正确,但要认真对待

11/走动管理,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回报

12/利润分享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13/情感投入管理,感恩心态待人

14/改善管理,从头开始

15/活力=智力×(毅力+体力+速力)

16/学会领导,放弃管理

17/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18/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

19/投资到自己的脖子上面,会赚得更多

20/没有永远的不变,只有迅速的破产

21/管理=勤奋+智慧+知识+心理学

第二章:员工管理硬道理

22/用人不疑,信任是最好的激励

23/只有用好一个人,才能管住一群人

24/员工最好的福利是进行职业培训

25/没有永远的忠诚,只有永远的利益

26/没有钢铁般的纪律,就没有突出的效率

27/相信员工就是相信自己

28/把员工当作合伙人

29/让员工参与管理

30/勤于观察,从细节上辨识人才

31/一切从沟通开始

32/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33/能做好本职工作的人就是人才

34/无所谓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35/有压力,才有动力

36/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绝对的服从

37/要效果,不要理由

38/责骂就等于打造

39/不管正调反调,只要合理就选用

40/不要因人设事,而要因事设人

41/"留才"重于"引才"

42/没有完美的员工,只有完美的团队

43/用做人的准则做事,用做事的结果看人

44/要做就做到最好

45/简单的事做对,就是不简单

46/像训练魔鬼一样打造人才

47/领导关心员工的"小事",员工才能重视公司的"大事"

第三章:质量管理硬道理

48/员工素质决定产品质量

49/没有做不好的事,只有做不好的人

50/高品质不一定要高价格,而高价格一定要有高品质

51/站在对手的肩膀上创新

52/严、细、实、恒

53/引进技术大有必要,"拿来主义"未尝不可

54/宁愿不当第一,但质量要超过第一

55/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56/没有绝对创新,只有率先模仿

57/企业的出路在于产品更新换代

58/质量等于利润

59/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

60/质量管理要深入到每一个员工血液中

61/产品就是人品,次品就是敌人

6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四章:销售管理硬道理

6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64/认真做产品,诚信做市场

65/市场调查是产品生命力的保证

66/诚意具有不可忽视的说服力

67/营销前先推销自己

68/以技术引导销售

69/只做更好,不做最好

70/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锄头,不如乘时

71/市场份额是企业利润的关键

72/审时度势,主动出击

73/不想让消费者失望,就要让消费者感动

74/高科技不等于受欢迎

75/低价格+高质量+优服务=高销售

76/有需求才有销售

77/无法守衡,就无法控制

78/以变应变,顺势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

79/放弃不是目标客户的顾客

80/顾客永远是对的

第五章:经营管理硬道理

81/要么就多卖,要么就减产

82/客户的要求就是市场的需求

83/时间差是利润之源

8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5/以产品的高质量建立信誉,靠技术的先进性赢市场

86/挖掘冷门机遇,把握无限商机

87/销售专业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

88/战略联盟,三思而行

89/一手抓技术,一手抓经营

90/光有"立"是不够的,还必须破

91/营造创新环境,提倡创新精神

92/正确决策是企业命脉

93/摆脱公司的被动局面首先从关键问题入手

94/营销需要调动一切激情和智慧

95/任何宣传皆是好宣传

96/假人之手,从中渔利

97/不做"金刚钻",要做"大蛋糕"

98/谁做得好谁就是主角

99/促进客户进步,企业才能真正发展

100/客户满意度:利润最大化之源

试读章节

某报纸曾举办一项高额奖金的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世界兴亡命运的科学家。

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无数人们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厄运。

第二位是核子专家,他有能力可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战争,使地球免于遭受灭亡的绝境。

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粮食,使几千万人脱离饥荒。

热气球即将坠毁,如果丢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可以使另外的两人得以存活,请问该丢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刊出之后,因为奖金数额庞大,信件像雪片一样飞来。在这些信中,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地阐述他们认为必须丢下哪位科学家的宏观见解。出乎意料,最后的结果。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其实事物本源是很简单的,但人们往往把他们复杂化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要能够对系统的把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从本质上说就是必须具备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一针见血地捕捉问题实质的能力。“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繁忙的企业日常运营中,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会缺乏从具体事务中脱身而出,考虑全局观点的能力。考虑问题都是从自身位置出发,容易导致就问题论问题,而无法跳出问题看问题,想不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只要管理者能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并不复杂,但是这些本身简单的问题却往往被人为地复杂化了,以致到最后找不到方向,越搞越乱,谁也解决不了。

世间之道,说复杂就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人类社会数百年来的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比如马车变成了汽车。但人类生存发展的规律仍然不变。就像驾驶汽车一样,这是个复杂的事物,不仅仅是在驾驶汽车的时候所需要掌握的技能,更要随时应对不确定的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但万变不离其宗,驾驶汽车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方向。如果方向盘把错了,什么都是无效的。

管理之道,同样如此。尽管管理理论、管理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理论认识铺天盖地。然而,管理应当把握的几件事情还是一样没有改变。

管理最重要的也是方向,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对方向的判断,那么决策失误将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倒退甚至破产关闭。所以我们说,企业管理复杂现象中,只有方向把握准了,才能做正确的事情。

管理要讲战略,战略所讨论的问题就是找对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一个领导人要带领一个团队去谋求事业,首先要解决目标问题,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远追求。如战略决策的时候,就不能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得太复杂。因为战略首先是宏观的,其次才是微观的。

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在战略规划的咨询项目里,有的企业把握方向的能力很差,一个问题甚至能延伸出很多问题,自己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宏观的战略能力,这是战略首要的原则。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是否定问题的复杂性,而是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少数企业能享受安逸并有足够的准备来进行经营。谁都想放缓行动的脚步,待有足够的现金流动、稳固的基础、适合的人才、足够的竞争力之后再放开手搏一场,可惜这是不现实的。只要你选择进入市场,那么决定你脚步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市场、客户与竞争对手。而且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人才总是有限的,时间总是不够的,企业的发展永无宁日可言,任何希望通过战略规划体系的严密构建来达到成功的观点都不太现实。

对于企业来说,决定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迅速,要简单化,要大胆,也要有野心。但是美好的愿望必须靠严谨理性的执行体系来支撑,这就需要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体现微观的执行能力。

微观不是不重要,复杂化不是不重要,只是这些都是应该在迅速决策之后才继续跟进的问题。

管理之道,其本质就在于如何化繁为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度”。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是协调统一。宏观问题简单化,微观问题体系化,这是一种企业成熟之美,也是中国大部分企业所应该追求的境界。P3-5

序言

眼下,海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国内众多媒体的炒作也犹如火烧云天。面对跨国公司的“大军压境”,国内的企业如何“与狼共舞”并争得立足之地?中国的企业家们最迫切的愿望之一,就是想提升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在中国现有的社会体制之下,企业管理水平如何才能得到提升呢?本书应运而生。

企业的制度建设是众多中国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它是每个企业主要的基础管理平台。本书作者在与很多企业家及有关经济专家接触后,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们对制度的内涵产生了误解,从而陷入了制度的陷阱当中。例如有的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完善应凭它有多少条制度来衡量;规章制度越多,说明企业管理越完善,企业越有发展潜力。他们将麦当劳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例子,认为麦当劳就是将所有生产经营过程全部制度化、流程化,做到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因此它取得了成功。甚至还认为企业管理中最好不要存在管理艺术,只要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了,企业就会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才是企业管理追求的境界。作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很好地把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捷径,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到底有没有捷径呢?相信读者在看过本书所阐述的100条硬道理后,自然会找出答案。

虽说现在管理理论、管理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理论认识铺天盖地。然而,在本书作者看来,管理应当把握的几件事情还是一样没有改变。

管理最重要的是方向,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对方向的判断,那么决策失误将导致企业的停滞不前、倒退甚至破产关闭。所以我们说,在企业管理的复杂现象中,只有方向把握准了,才能做正确的事情。

管理要讲战略,战略所讨论的问题就是找对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一个领导人要带领一个团队去谋求事业,首先要解决目标问题,既有长远追求,又有短期目标。如战略决策的时候,就不能把所有的问题考虑得太复杂。因为战略首先是宏观的,其次才是微观的。从本书的很多事例来看,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大多数企业决策者都是完美主义者,在战略规划的咨询项目里,有的企业把握方向的能力很差,一个问题甚至能延伸出很多问题,自己给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宏观的战略能力,这是战略首要的原则。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是否定问题的复杂性,而是要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少数企业在享受安逸,想在有了足够的准备后再来进行经营。在现实中,谁都想放缓行动的脚步,等有了足够的现金流动,有稳固的基础,有适合的人才,有足够的竞争力之后再放开手搏一场,可惜这是不现实的。只要你选择进入市场,那么决定你脚步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市场、客户与竞争对手;而且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人才总是有限的,时间总是不够的,企业的发展永无宁日可言,任何希望通过战略规划体系的严密构建来达到成功的观点都不太现实。在企业的管理中如何避免这些不好的现象?如何才能拥有足够的资金、人才、资源、市场等等来支撑自己的企业?本书中的一百条硬道理针对这些现象,给予了较为详尽的阐释。

管理之道,其本质就在于如何化繁为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度”。要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看似自相矛盾,实际上是协调统一。宏观问题简单化,微观问题体系化,这是一种企业成熟之关,也是中国所有企业应该追求的境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的100条硬道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17104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