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赢你的大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生是一个不断产生梦想又不断去验证梦想的旅程。成功的人生需要成功的经营和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关键是如何平衡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如何去处理求学与创业的衔接。本书向大学生们提供了实证的智慧,是助大学生走出发展迷局的宝典。在读本书时要留心两个方面:一是看他如何做事,二是看他如何做人,这两点正是“赢”的根本,也是这本书要告诉你的内容。

内容推荐

如果把高中比喻成独木桥的话,那么大学则是不折不扣的立交桥。走独木桥时,你不需要事先辨认方向,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向前走就能到达终点;走立交桥则不然,如果方向不明确或选择了错误的方向,那么你将无法到达终点,或者即使通过努力到达了终点,却无奈地发现结果并不是你所期待的。

大学不是天堂,不是你可以随意挥霍青春、逃避社会压力的避风港。大学,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奏曲,它需要你认真经营!与其四年后无奈地对自己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这四年的生活,我会……”之类的话,倒不如未雨绸缪,主动规划。

本书记录了17位大学毕业5年内的年轻人真实的心路历程,讲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求职经历、创业故事,展示了他们对待大学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对待学业和职业问题的不同价值观和选择,以及基于这些“不同”所呈现的发展现状:或成功,或失败,或在奋斗,或正迷茫。

数位来自职业咨询和培训领域的资深专家,对17位主人公的大学生涯及职业发展进行了点评,并针对他们在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17位师兄师姐形形色色的心路历程,就好像17面镜子,相信你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数位资深职业顾问的专业声音,相信会使你得到醍醐灌顶般的点拨。

及早地审视自己的未来,更好地经“赢”你的大学!

目录

前言

校园作家VS传媒英雄/1

 “孤独飞翔”的作家梦/1

 铁肩担道义的“内参记者”/3

 应聘北京的敲门砖/5

 职业发展“换汤不换药”/6

 创业感悟/8

 点评:顺着自己的个性做/10

大学:鼓鼓囊囊/12

 电脑奇侠传/12

 它们是一家人/14

 语文家教/15

 时间总是不够用/17

 点评:文理兼备造就竞争优势/19

懂得了珍惜/21

 郁闷的前两年/21

 挣钱真不容易/23

 不太顺的第一份工作/25

 外企的感觉/26

 点评:莫被浮云遮望眼/29

拥有30个网站的大学教师/31

 “高人”领路/31

 初出茅庐/32

 愈战愈勇/33

 涉足商海/35

 留在北京/36

 点评:树立正确的创业观/38

方圆之间的华丽转身/40

 单纯的大学生活/40

 全班惟一的申请者/41

 吃亏是福/43

 及时转身:出国的目的/44

 点评:惊心动魄的“悟”区/47

春风中的心安草/50

 彷徨的大一/50

 轻松搞掂四级/51

 威望最高的年轻老师/52

 郁闷的第一次跳槽/53

 成功的转型/55

 心安草的故事/56

 点评:于平凡之中发现/58

三十而立,头文字T/61

 没有野心的学生会干部/61

 提升最快的科长/63

 第一次“跳槽”/64

 点评:跟道走/67

来,笑一个/69

 忙碌的班长/69

 一对父母和四十个孩子/71

 教室里的特殊座位/72

 记忆中最香的一顿饭/73

 做推销员就是推销自己/75

 点评:经历越丰富,心里越充实/77

校园·公司·江湖/79

 大嗓门的作用/79

 尴尬的校园政治/80

 “院长,我需要8000元”/81

 天无绝人之路/84

 “商人是悟出来的”/86

 点评:英雄出处/88

临门一脚的“帽子戏法”/91

 高考:轻松的临门一脚/91

 自由人的生活:花样百出的疯狂打工/93

 “老外教我讲信用”/94

 顺利求职:关键时刻的再次破门/95

 失落后的再次冲击/97

 点评:代价或许就是经验/99

片刻光年/103

 没谱的大学/103

 写书才毕业/104

 汉堡包理想/105

 “我能行”/106

 老天的厚待/107

 点评:学习的习惯最有用/109

工厂里的研究生/112

 旧意义上的好学生/112

 第一份工作是“跳板”/113

 逃课的研究生/115

 站肿脚跟的日子/116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18

 未来不是梦/119

 点评:态度决定人生/121

波峰·波谷/123

 蓝天之梦/123

 “你是谁啊?!”/124

 六双袜子/125

 校园隐身/127

 信誉机箱/128

 北京的机会/129

 点评:谁主沉浮/131

我爱故我行/133

 玩乐队提高了英语水平/133

 与大音乐家“相处”的日子/135

 IT时代的奏鸣曲/136

 时下流行的时尚是不安分/139

 让兴趣为你导航/140

 点评:模糊但别乱/141

背后的土地/142

 儿时的对话/142

 西晒的阳光改变了命运/143

 争取才有机会/144

 只有走下去才有出路/145

 理想没有终点/147

 点评:一条门槛,两重世界/149

生活永远没有顶点/151

 书虫变成了书商/151

 史上最卖命的学生会部长/153

 “人和”就是生命中的贵人/155

 创业也要量力而行/157

 点评:两耳紧闻窗外事/159

25岁老总的三桶金/163

 第一桶金:当记者的体育生/163

 第二桶金:山穷水尽的打工仔/165

 第三桶金:学会感激/167

 点评:人贵在自知/170

试读章节

世事往往阴差阳错。1995年,当陈海接到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单时,他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喜悦。虽然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但这样的结果却与陈海多年以来的北大梦相距甚远。一直到新生入学,他到学校报到注册,漫步在位于武汉桂子山上风景旖旎的校园时,他的心情才有所平静。学校严谨的学术环境、浓郁的人文气息逐渐填补了他的失落,陈海心怀多年的文学梦开始微微抬头。

“惟楚有才”。湖北是个出才子的地方,方方、池莉、邓一光、刘醒龙、刘继明……无一不彰显着这片土地的人杰地灵。酷爱文学的陈海心怀憧憬地进入到中文系。大学前两年,陈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文学作品的养分,梦想着像家乡的作家们一样,日后能够推出一部有分量的作品。在图书馆,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众多大家的作品,包括后来成为他忘年之交的中国两位名作家的作品。这两位作家,一位是中国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湖北省作协专业作家刘继明,另一位是他到北京后结识的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刘毅然。

1997年夏天,陈海开始创作他的第二部中篇小说《孤独飞翔》。在完成创作的第二天,他便迫不及待地怀揣文稿、抱病直奔湖北省作家协会,准备找熟悉的编辑谈稿。刚进作协大楼,一个披头散发、衣着随意的人迎面走来。陈海乍一看,觉得面熟——这不就是刘继明吗?他曾多次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照片,现在对方如此真实地从对面走来,陈海觉得好像见到了久违已久的朋友,忍不住张口叫住刘继明。

刘继明回过头来,有点惊讶地看着这位素不相识但却准确叫出自己名字的人。陈海上前几步,在自我介绍后,他递上自己的稿子,直率地说希望得到他的指导。刘继明是个开朗而不拘小节的人,他被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执着所感动。刘继明把陈海叫到自己家里,沏上一壶热茶,开始了关于这部小说的对话。谈话结束后,刘继明握着陈海的手,郑重其事地对他道别。

这次毛遂自荐让陈海受益匪浅。刘继明向杂志社推荐了陈海的作品,杂志社也以重磅推出。脾气相投的两个人成了关系很好的朋友,陈海一下子进入了文学圈,见到了许多作家和文学家。大家经常一起讨论文学现象,研讨文学问题。1997年,陈海的这部中篇小说获得了“路遥青年文学优秀作品奖”。当作家,对陈海来说似乎成了最理所当然的事。P2-3

序言

从1999年起,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开始逐年递增,研究生扩招幅度也逐渐加大,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已呈跳跃式增长。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

不断上升的扩招数字,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在校的大学生们必须更早地审视自己的就业之路。激烈的市场竞争,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使得初涉职场的大学生们再度陷入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与困惑。在象牙塔里所进行的传道授业,已不足以解答当今大学生们正在面临和即将面对的职业问题。然而,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进行主动准备和及早规划。学生的身份、生活的阅历使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同样也缺乏对就业及职业发展的危机意识。这样的结果,使得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和就业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一些人甚至因此造成心理问题。

因此,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知识教育固然是根本,但就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样也迫在眉睫。诚然,就业前临阵磨枪的包装以及面试时高超精妙的技巧能够帮助一部分怀着侥幸心理的人“过关”,但其后的职业发展,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更多的成功者,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依靠的则是厚积薄发的实力,积极端正的心态。鉴于当今社会环境及校园教育现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性越发凸现。

我们从现实生活中筛选了17位大学毕业5年内的年轻人,记录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包括他们的大学生活、求职经历、创业故事,展示了他们对待大学生活的不同方式和态度,对待学业和职业问题的不同价值取向,以及基于这些“不同”所呈现的发展现状:或成功,或失败,或在奋斗,或正迷茫。

同时,我们还对17位主人公的经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的建议,为在校大学生适时进行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应该说,这本书是一本指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的素质教育读本,也是一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励志和就业指导图书。17位师兄师姐真实、鲜活、生动的故事,就像17面镜子,相信在校大学生们定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及早地审视自己的未来,更好地经“赢”自己的大学!

书评(媒体评论)

在社会看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就好像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但对每位应届毕业生而言,这种经历却是生命中的惟一。迈出这一步,意味着你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很多所谓专家的理论说教有时难免有些空洞、宽泛,反倒是刚毕业几年的那些师兄、师姐的经验和教训,才更有借鉴价值。本书所讲述的,正是一些源自于现实的、活生生的真人真事。

——孙虹钢,团中央青年就业指导专家,前程无忧《人力资本》月刊执行主编,资深职业顾问

品读本书,你的职业之路将更加宽广!

——周荣,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处长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视野的不同。要做人生突围的先行者,就要有独到的眼光。经营你的大学,赢得人生的辉煌!

——王辉耀,中国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

本书记录了发生在你身边的真实案例,并基于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你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有极大的借鉴作用。我极力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不清楚“我以后要干什么”的同学。

——朱伦,全球职业规划师认证讲师,北森公司咨询总监,CCTV《绝对挑战》节目特约职业专家

人生成功从职业成功开始!职业成功从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本书的17个案例,平凡、真实,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启示。

——程社明,北大、清华、南开、复旦“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课程主讲教授

这是一本极富创造性的实战指南,它通过鲜活的真人实事告诉你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进取,为你正确把握学业、规划职业生涯、成功开创未来指点迷津。

——时健,中国对外人才开发咨询公司人力资源经理

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我建议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们,一开始就培养自己把工作当作乐趣的好习惯,而该书或许能帮助你。

——朱冠舟,长江商学院EMBA,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政府及行业市场总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赢你的大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433028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7.38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