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曼丽象牙戒指/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庐隐爱情小说的精选集,她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尤其是她后期创作的都市情爱小说,大致都已搜录在本书中。当年庐隐小说深受青年知识男女的喜爱,赢得他们的表睐,唤起他们的同情,触发他们思索,今天是不是仍能为都市知识男女所爱读呢?相信答案仍然是肯定的。

内容推荐

在中国白话文运动之初,庐隐是与冰心、石评梅齐名的文坛才女,在弥漫小资情调、盛行奢靡华丽文风之际,她已经远远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文体。茅盾评价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我们看见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们在书中苦闷地徘徊,我们又看见了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们在书中叫着‘自我发展’。”本书收录的是庐隐的几部爱情小说,包括有: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曼丽、海滨故人和象牙戒指。

目录

导言/吴福辉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曼丽》

《海滨故人》

《象牙戒指》

试读章节

我健全的时候,无时不在栗栗中觅生活,我只领略到烦搅,和疲敝的滋味,今天我才觉得不断活动的人类的世界,也有所谓“静”的境地。

我从早上八点钟醒来,现在已是下午四点钟了,我每回想到健全时的劳碌和压迫,我不免要恳求上帝,使我永远在病中,永远和静的主宰——幽秘之神——相接近。

我实在自觉惭愧,我一年三百六十日中,没有一天过的是我真愿过的日子,我到学校去上课,多半是为那上课的铃声所勉强,我恬静的坐在位子上,多半是为教员和学校的规则所勉强,我一身都是担子,我全心也都为担子的压迫,没有工夫想我所要想的。

今天病了,我的先生可以原恕我,不必板坐在书桌里,我的朋友原谅我,不必勉强陪着她们到操场上散步,……因为病被众人所原谅,把种种的担子都暂且搁下,我简直是个被赦的犯人,喜悦何如?

我记得海兰曾对我说:“在无聊和勉强的生活里,我只盼黑夜快来,并望永远不要天明,那末我便可忘了一切的烦恼了。”她也是一个生的厌烦者呵!

我最爱读元人的曲,平目为刻板的工作范围了,使我不能如愿,今夜神思略清,因拿了一本《元曲》就着烂闪的灯光细读,真是比哥仑布发现了新大陆,还要快活呢!

我读到《黄梁梦》一折,好象身驾云雾,随着骊山老母的绳拂,上穷碧落了。我看到东华帝君对吕岩说:“……把些个人间富贵,都作了眼底浮云,”又说:“他每得道清平有几人?何不早抽身?出世尘,尽白云满溪锁洞门,将一函经手自缙;一炉香手自焚,这的是清闲真道本。”似喜似悟,唉!可怜的怯弱者呵!

P21

序言

大约十几年前,我因编书的缘故,曾经“接近”过庐隐。就是说,差不多翻阅了她的全部作品,包括小说、散文、书信(主要是情书)等;读了关于她的两种传记;写过两篇序言。当年会如此关注庐隐,还有一个直接原因是石评梅。现在的读者对庐隐已经生疏,不要说石评梅了。但庐隐是入文学史的,讲“五四小说”无论如何也会带上她一段,而石评梅只是生前逝后的名声大,渐渐就淡出了。到上个世纪80年代,石评梅遇上一次被“重提”的机会,她与早期社会主义者高君字的恋爱悲剧感动了许多人,作品再版,传记也流传起来。而庐隐与石评梅,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学、北师大附中同事的双重关系。石评梅192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病故,伴其走完人生最后路程的便是庐隐。庐隐的代表作《象牙戒指》以小说为石评梅立传,引得当年许多少男少女跑到陶然亭去寻墓凭吊落泪。于是由石评梅而庐隐,而《象牙戒指》,而五四女性作家,一时间沸沸扬扬,热了几年。

这次又因了编书重读庐隐。一读之下,真是感慨良多。同样是“五四女性作家”,冰心和庐隐一度齐名,但两人的差异是这样大。她们都从写“问题小说”起步,都是早期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庐隐1921年1月4日甚至参加了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召开的文学研究会成立会。所以保存下来的成立会当天的全体摄影,其中唯一的女性便是黄英,即庐隐。不过很快庐隐和冰心就显出了区别。冰心的蓝天大海是如此澄澈清明,礼赞母爱、亲近儿童是多么纯净;庐隐专写青年女性的婚恋经历,却一字一句饱含了忧伤之泪。重读庐隐,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两点:一是女性在社会上寻求个性独立、事业独立的艰难坎坷,其进取、执着的韧的精神令人神往;一是由此引出的女性命运的多舛及性格上的惨痛、孤傲、多虑。人生为伤感之旅,几乎贯穿了庐隐的所有创作,成为她的主音调。

要理解庐隐的伤感,理解这种伤感的历史意义,不因后人的渐渐隔膜而无视它曾经有过的积极内涵和必然的局限,就必须要了解庐隐的生平。这一方面决定了她为何与冰心不同,一方面是打开她抒情自传体写作全部奥秘的锁钥。庐隐这么一个刚刚从旧家庭走上社会的女子,为什么会对爱极的人说出“我爱你太深,便疑你也深,有时在你觉得不经意的一件事,而放在我的身上便成了绝对紧张和压迫了”(《赠李唯建》)这样古怪的话?庐隐小说中的人物更是常说:“我一年三百六十日中,没有一天过的是我真愿过的日子”。(《丽石的日记》里的丽石语)“人间譬如一个荷花缸,人类譬如缸里的小虫,无论怎样聪明,也逃不出人间的束缚”,“履世未久,而怀惧已深!觉人心险恶,甚于毒蝎!地球虽大,竟无我辈容身之地”。(《海滨故人》里的露沙语)这多半与庐隐的“身世”拆解不开。我们不妨列出庐隐一生的主要大事来看:1899年生于福州一个没落官宦之家。1905年6岁丧父,备尝世间冷漠。1919年靠中等师范毕业教书自力积攒学费,插入北京女子高师国文部第一届。1921年解除家中旧婚约。1923年不顾反对,与有旧式婚姻的北京大学学生郭梦良结婚。1925年在生女儿的同一年,郭梦良逝世。1928年好友石评梅早夭。1930年不顾社会舆论,与小自己8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李唯建结婚。1931年发表《象牙戒指》。1934年因难产于上海逝世。——除了最后一个没顶之灾无法写进自己的小说,在《象牙戒指》之前,庐隐已经历了她所能经受的一切灾难。因此,“身世之感”渗透到她全部创作的骨髓之中,是毫不足怪的。

庐隐把自己深深地写进小说,开始发生大的影响的是《海滨故人》。当年在海滨度过浪漫暑假的五位妙龄女生,云青最后是退回了家庭,宗莹、莲裳、玲玉走上社会后的婚姻大部不如意,最主要的人物露沙还在感情的纠葛中挣扎。露沙即是以庐隐为原型的人物。石评梅有《露沙》、《给庐隐》、《寄海滨故人》各文,简直就称庐隐为露沙。到六年后庐隐写《象牙戒指》,本来有素文这个叙述者来讲故事就可以了,还要特意安排露沙既当听者又当讲者(充叙述人时索性称呼为“隐”),使露沙成亲历者。庐隐的小说就在自己的亲历下,表达对“五四”这一时代最强烈的感受。这是个青春的时代,单看这些原本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女性如何勇敢地走上社会,便能嗅闻到高飞的气味。庐隐把女校“富有生机”的早晨盥洗场面,就写成“女儿的黄金世界”:“在那么一间非常长,甬道形的房屋里,充满着一层似雾似烟的水蒸气,把玻璃窗都蒙得模模糊糊看不清楚。走进去只闻到一股喷人鼻子的香粉花露的气息。一个个的女孩,对着一面菱花镜装扮着。那一种少女的娇艳,和温柔的姿态,真是别有风味。”(《象牙戒指》)“五四”还是个探索的时代。讨论人生,是这些女生日日在做的功课。《或人的悲哀》里亚侠说朋友提出“名利的代价是什么”来讨论,“不过这个问题,又是和‘人生究竟的问题’差不多”。《海滨故人》记述教师讲课,“中间有一句说:‘人生到底作什么?’”,露沙“听了这话,忽然思潮激涌”。“五四”当然是一个政治的时代,许多女性一腔热血投入了后来的革命(首先是被称为“大革命”的北伐),但最后收获了失望。比较特殊的《曼丽》写的正是此点。这都是“五四”女性经历的真实记录,其结果是陷入时代的“苦闷”。因时代并不能包办答案,而随着“五四”的迅速退潮,旧的黑暗笼罩上来,走出家庭的“娜拉”进退失据,她们处在了鲁迅所说的从铁屋子醒来却要被闷死的境地。而表现“五四”又是苦闷的时代这一点,正是庐隐胜于其他第一代女性作家的地方。

我们注意到,庐隐表达的“五四”女性的命运主要是在婚姻方面。而这些女性的婚恋对象,往往是已婚的男子。《象牙戒指》的故事基本上与石评梅的经历一致。张沁珠(原型即石评梅)爱上陪她由山西到北京上学的伍念秋,而伍很长时间隐瞒了他有一妻二子的事实。后曹子卿(原型即高君宇)苦苦爱上沁珠,曹也是已婚者。如果再对照庐隐自己的婚姻状况,可以说那是“娜拉”们面对的真实情景。这不仅增加了旧式社会对五四自由婚恋不认可的难度,增加无经验的女性与有经验的男性交往时受骗的可能度,本身给女性带来的精神压力便是巨大的。沁珠知道情感被骗后,仅仅收到伍念秋妻子的一封求哀信,便主动撤离了。曹子卿回故乡“把神龛打扫干净”(指与七八年前包办结婚的妻子离婚),其过程虽经曹信述出,似浸透女性视角,充满了对那个弱女子的同情。沁珠的反应更是“觉得为了我而破坏人家的姻缘,我太是罪人了”,反增添心理负担,无从打发对社会和男子的疑惧。在沁珠反反复复推拒曹,用狂放、自我作践来表明心曲,以至造成两人双亡后,悲剧终于酿成。

现在的青年读者一定会问:明明这些“五四”女性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出牢笼,她们为什么不能争得自己的幸福,却要这样悲悲戚戚以身殉情呢?尤其是《象牙戒指》的沁珠,本来曹已取得了两人合法结合的地位,却要一再推拒,却要在最爱自己的人死后才猛然觉醒,不断地到陶然亭荒丘孤坟前去泣血?实际上,这正是庐隐的全部作品尤其是《象牙戒指》的价值所在。它们从婚恋的角度,特别细腻地向我们展示了“五四”女性的性格、行为、理想、心态各个方面。以沁珠为例,她最后日记的第一页,给自己写明“矛盾而生,矛盾而死”八个字。她朋友总结她说:“你为了一个幻梦的追逐而损伤一颗诚挚的心,最后你又因忏悔和矛盾的困搅,而摈弃了那另一世界的事业,将生命迅速地结束了”,都是准确的写照。沁珠的复杂性在于她出身于旧营垒,要打破囚牢,又不自主地造就心的囚牢,把自己禁闭其中。她的思想拖累,计有:第一,摆脱不掉伍念秋的阴影。她解剖自己,我“已印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这种色彩不是时间所能使它淡退或消灭的;因此无论以后再加上何种的色彩,都遮不住第一次的痕迹”。“我只爱过一个人,我所有纯洁的少女的真情都已经交付给那个人了”。几乎接近于“从一而终”的观念。第二,遗留下旧的贞操洁癖,说“我不愿和一个已经同别的女人发生过关系的人结合”。反复强调“我处女洁白的心”,“清白女儿身”等等。于是第三,对社会、对男性的自负感与负罪感并存。既说“我的个性太顽强了”,“哪一天要是失掉‘自我’,便无异失掉我的生命”。又称“我本身就是个不幸的生物,不幸的人所能影响于别人的,恐怕也只有不幸罢了”!所以,张沁珠们是中国现代女性的祖母辈,她们有极深的新旧过渡的性质,“我是时时回顾着以往,又怎能对眼前深入呢?”我们要了解那个时代人们似新仍旧的思想感情,庐隐小说具有历史参照的功能。

当然,今天的读者在阅读庐隐时,还会觉得她激切、纯真的情绪不免直露;小说的抒情性强,《茵梦湖》的名句和《茶花女》人物的引用显示了开放的风气,但浪漫未免过分;日记、书信的穿插当时会觉得新鲜,今人读多了会感单调等等。但这也是庐隐“五四性”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时代已经逝去,就以为它与现在无关。前面说过“五四”时代有讨论“人生观”的风气,证明这是一个理直气壮建立新信仰的时代。我们现在讨论的兴趣点是车子、房子、票子,可能已经要以谈“人活着作什么”为羞,为幼稚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信仰垮掉的时代,需要的是重建,难道不能从庐隐那里得到一丁点的感悟、启示吗?

吴福辉

2006年5月3日“五一”长假闭关于小石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曼丽象牙戒指/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庐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50622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3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7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