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构女性话语/汕头大学学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进的文章,大都是作者的硕士毕业论文和发表在学术刊物的十多篇华文文学的评论文章,还有在媒体工作期间写的部分时尚书评和影视评论,大部分文字,都涉及到作者对各种女性话题的审视和探讨……

目录

华文文学研究专题

重构女性话语--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11)

一部长篇小说和几个评论关键词

--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的《青山不老》(50)

比较《金锁记》与《怨女》的异同

--兼论张爱玲的小说艺术观的嬗变与坚守(64)

被逼疯的知识女性--对《雷雨》的繁漪与《黄色墙纸》

的"我"进行女性主义个案比照(78)

被欲望追逼的"城市困兽"

--评青年女作家锦璐的小说作品(87)

女性写作:宣泄与超越--梦莉散文写作心理探秘(98)

古典与现代的两难--评钟晓阳的小说世界(105)

传媒时代的爱情故事

--关于虹影小说《绿袖子》的文本分析及炒作前后(111)

剃刀边缘的失婚女人

--解读张艾嘉的女性文本《20、30、40》(117)

拼却性命的情场女英雄

--评苏伟贞的成名作《陪他一段》(122)

是"疯女人"还是"勇敢的女人"?  "

--论《中国式离婚》女性文本中的男权烙印(126)

传统女性的爱情模式

--析柔密欧·郑爱情短篇的女主人公形象(129)

诗人和他城堡里的女人

--评杜国光的诗集《城堡》(134)

机械复制时代的诗人--评刘以鬯的小说《酒徒》(141)

精巧·动感·新颖--评王一桃的《热带诗抄》(146)

诗人的忧愤--评米军的《热带诗抄》(152)

影视评论

当红男导演新作中的女性之美(159)

自由爱情落入"十面埋伏"(164)

不是手机的错(165)

从《玉观音》看许鞍华的女性视角(168)

失语·钢琴·情欲(170)

看《西点揭秘》毁灭背后的隐痛(173)

三·八邂逅弗里达(175)

看《烟雨红颜》比窦娥还冤(178)

《新十字街头》只选对了刘若英(180)

《漂亮妈妈》不漂亮(182)

《说好不分手》让我比较烦比较烦(183)

《一声叹息》中,女人比男人强(184)

《u57l》--英雄胆怯时(186)

《小城之春》新版胜旧版(187)

《龙旋风》重现"龙"的传奇(189)

《卧虎藏龙》:李安式的文艺武侠片(190)

饿肚子看《天下无双》首映式(192)

《闪灵凶猛》:又糟又烂的吓人闹剧(194)

《画魂》:唯美的女人戏(196)

《谁可相依》:"姐妹情谊"最感人(199)

《浪漫的事》--倪萍本色彭玉夸张(201)

《大明宫词》:华丽辞藻里寻觅大唐盛世(203)

《橘子红了》的人文理想:追求恋爱自由(205)

《日出》里受不了徐帆(207)

《天平天国》开篇太沉闷!(209)

《美丽传说》丑陋不堪(211)

《乱世英雄吕不韦》:不伦不类好牵强(212)

芭蕾版"大红灯笼":张艺谋对往昔的可笑模仿(214)

有争议就不是好作品? (216)

《还珠》要拍第三部(218)

经典碟评

《海上花》:花自漂零水自流(223)

《疯女胡安娜》(《Mad Love》)一代女王的悲剧(225)

《恋恋风暴》(she"s s0 lovely):暴力激情沉淀后(226)

《向日葵》:真爱不流泪(228)

《霸王别姬》:张国荣的戏梦人生(229)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诡异的宗教情结(231)

《三轮车夫》(cyclo):描摹粗砺的越南底层(233)

《忧郁星期天》:大时代的忧伤爱情(235)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迷失的青春岁月(236)

《芝加哥》(Chicago)滚滚红尘名利场(237)

《钢琴师》(the Pianist)--为时代伤痕作证(238)

《间接伤害》预示9·11(239)

《黑道刺杀令》:法式黑帮经典(241)

《黄昏清兵卫》:淳朴的武士爱情(243)

书评及其他

凋零的野兰花(247)

聪明反被聪明误(251)

《沙床》就是情色小说(254)

男人与玫瑰(256)

品读丁玲(258)

描述一种现实(260)

体验荒诞(263)

潮汕女人和日本太太(265)

潮学研究面临思想转型(267)

画家眼中的女人体(269)

寻找舞蹈语言的诗情画意(272)

后记(275)

试读章节

在传统男权文化圈中,女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女人在文学中通常成为被描写的客体,而不是创作的主体。要实现进入世界和历史的愿望,女人必须重构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迥异于男性的、显示自身价值和创造性的女性话语,打破“菲逻各斯中心”(男权话语中心),解构“男权至上”论。

20世纪初,西风东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加诸在女性身上的层层禁锢也受到怀疑和脱挣,中国社会出现了兴办女学、大学开女禁、招收女留学生等教育制度的重大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封建父权意识形态受到猛烈的摇撼,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第一个现代女作家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成果之一是人的发现和女性的发现。应该说,女性的发现是人的发现的具体化。它的理论前语境是尊重人的价值和个性的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女性命题的出现和探讨是摆脱尴尬的失语状态、重构女性话语的初步。而女性写作则是使女性突破沉默的失语状态,从而实现女性主体性的一种可能的途径。女性主体性的张扬必须通过冲破和摧毁男权的藩篱,解构男权文本中失真的女性形象,同时在展望和设计新型的审美观念中不断涌现自己的话语——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话语。

台湾女性作家拿起笔来从事女性写作,是从日据时期的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台湾新文化运动的开创期,女性的发现契合了人的发现主题,便有一些知识女性投身到白话文的写作行列中,如黄璞君、张泪痕、张丽云、玉鹃、紫鹃等人。她们的书写主题多是对妇女自身处境的描述,以及由于“人权”概念的引进而萌生了“女权”的初衷,主要表现在对自由恋爱的憧憬和对传统无爱婚姻的恐惧。如张泪痕在她的《回忆小时的她》一文中,描写了一个幼时活泼可爱的女伴,她的青春和红颜在不自主的婚姻中变得苍白褪色。

20世纪20年代台湾女作者中具有突出成绩的是玉鹃。她连续在《台湾民报》上发表了近十篇作品,以她的先觉女性意识,用流畅、有力度的白话文,剖析了台湾的女性问题。在《猛醒吧!黑甜乡里的女青年》一文中,将传统观念内化为自身道德追求的女人从烟幕弹式的美梦中唤醒;在《旧思想的吊钟——彰化“恋爱问题”的回响》文中则公然表示,受了周围伦理关系干涉的男女如果是真心相爱并互相尊重,那么私奔是解决问题和寻找幸福彼岸的有效途径。她还在《印度无鼻猿与卫道家》中辛辣地讽刺了反对自由恋爱的卫道者,说只因为他们所见的猿猴都没有鼻子,于是当见了有鼻子的猿猴时便少见多怪地嘲笑本来正常健康的事物,甚而竟因恐慌而蓄意破坏。玉鹃多用杂文的形式承载她前卫的女性观念,体现了她在反叛传统时的勇气和胆识,且在五四时期个体主义运动中众多的男性呼声里,吹响了一支虽然微弱但仍不失顺畅清亮的女性号角。P12-14

序言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肌体,科学研究则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游离于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就像游离于肌体的灵魂,无法为大学教育注入新的生命,也无法成为整个大学教育的一个有机构成成分,而脱离开科学研究的课堂教学则像没有灵魂的肌体,缺乏新鲜的生命,缺乏创造的活力,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吃别人嚼过的馍,炒别人吃剩的冷饭,教师感觉不到创造的乐趣,学生也得不到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根,它扎在地下;科学研究则是大学教育抽出的叶、开出的花,它长在树冠、开在枝头。根深蒂固才能叶茂花盛,叶茂花盛才看得出它的根深蒂固。

所以,一所大学不能忽视平时的课堂教学,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科学研究。

我们汕头大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但正因为年轻,才应当有活力,有朝气。向外,我们应当向国内外名牌大学学习;向内,我们则应当充分开发自己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尽快出成果,尽量多出成果。学术重积累,但更重创造。只有勇于创造,才能有所积累,才能迅速积累。我们除拥有国内其它大学共同具有的有利条件,还有李嘉诚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我们没有理由跟在别亦步亦趋地爬行,我们应当发展得更快些,做得更多些,更好些。

汕头大学学术丛书是在汕头大学学校领导和李嘉诚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出版、发行的,准备每年出版10~20种,凡是汕头大学教师的科研学术著作(暂时仅限于文科各系),都在资助出版之列。它是我们汕头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我们参与民族的和世界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希望汕头大学文科各系的教师更加焕发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热情,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撰写更多更好的科研学术著作,使我们这套丛书出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后记

《重构女性话语》这本书收进的文章,包括我的硕士毕业论文和发表在学术刊物的十多篇华文文学的评论文章,还有在媒体工作期间写的部分时尚书评和影视评论。

从20岁读研究生那时起,我慢慢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中心,就是写作和对女性主义的关注。毕业论文的题目“重构女性话语”一直是我心中没有放弃的梦想,而此书稿里的大部分文字,都涉及我对各种女性话题的审视和探讨,所以我将它作成“书名”,希望可以引领自己继续朝该目标深入下去。

2003年可以说是我的一个转折期。我告别了记者生涯,转行开始了学者的道路,生活方式有很大改变——从整日里忙碌奔波到天天蛰伏在寂静的校园,我心里常常充满挣扎与困惑,不知道自己的重新选择和重新出发是否可以有所收获。期盼这本书的出版是某个终点,也成为另一个好的起点吧……

2005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构女性话语/汕头大学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庄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368056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53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5
15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