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惯于赞同(美国象征建构的转化)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对美利坚的概述开始(第一、二章),继而描述清教徒们如何创造出一套适应他们需要的辞令(第三章),以及对美国第一部史诗的作者科顿?马瑟的生平著作的详细分析(第四章)。随后的两章讲的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经过革命到杰克逊时期清教辞令的转化。主要人物是大觉醒的领袖乔纳森?爱德华兹和民族历史学家乔治?班克洛夫特,后者的著作提供了新共和国初创几十年中神话塑造的主要源泉。我接着转到更为复杂的对神话的文学处理问题。在霍桑的《红字》(第七章)中我读到了美国共识的象征方法的经典程式。在麦尔维尔《皮埃尔》(第八章)中,我看到了我们对那象征学的最深刻的批判。在爱默生的散文(第九章)中,我探索了美国方式最有影响的方面——个人主义理论——的发展,我称这些问题更为复杂是因为它们呈现在艺术作品之中,仪式和意识形态可以很容易地连在一起理解,但文学想象为分析加上了另一维度。

目录

中译本前言/钱满素译

第一章 引言:美利坚乐曲/盛宁译

第二章 舆论仪式/陈永国译

第三章 清教主义言辞的宗旨/黄梅译

第四章 科顿·马瑟与美利坚的远景/王守仁译

第五章 使命的类型学:从爱德华兹到独立战争/马海良译

第六章 持续革命:乔治·班克洛夫特和演化过程的神话/王逢振译

第七章 海丝特·白兰的回归/姚乃强译

第八章 《皮埃尔》,或美国文学史的含混/王玉括杨金才译

第九章 爱默生、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异议/钱满素译

第十章 歧异时代的意识形态问题/申慧辉译

注释

主要人名英汉对照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惯于赞同(美国象征建构的转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萨克凡·伯克维奇
译者 钱满素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38205
开本 32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6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71.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3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04-592号
版权提供者 Routledge,part of Taylor & Francis Books,Inc.
定价
印数 33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