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硅谷淘金--中国留学生的创业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硅谷是一个法力无边的巨大磁石,把世界各地的创投资金和科技人才都吸引过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陆留学生也进入硅谷一带工作。近年来,在硅谷创业的留学生愈来愈多,本书讲的就是这群风云人物的故事。从某种角度看,大陆留学生在硅谷的创业活动,正是中国在当前历史转折关头的一个重要结合点,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在硅谷创业的大陆学人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将会通过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多种途径,将代表当前人类最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精神的硅谷经验引回故土,从而促进中国大陆与世界接轨的进程,推动国人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

内容推荐

本书以访谈的方式,报道中国留学生创业的心路历程与成功经验。在诸多受访者中,有人开发网络人际交流,有人玩出电子商务新点子,如买卖撮合服务、多媒体电子商城、人力中介传销、情报军火商。作者也访问在创投界闯荡多年的资深主管,为创业者披露筹资的秘诀,书末还有知名美国学者的访谈,剖析华人在硅谷的竞争力。

目录

引言

一、硅谷的诞生地与硅谷

二、中国留学生与硅谷的历史机缘

第一部 敲开纳斯达克之门

第一章 第一位推开纳斯达克大门的大陆学人:访Viador创办人王犀

第二章 在网络世界中漫游:访GriC创办人、执行官陈宏

第三章 铺一张全球网络人际交流的大网:访WebEx总裁朱敏

第二部 科技在硅谷,市场在中国

第四章 三十而立:新浪网总裁王志东第一印象

第五章 为中国打造网络基础设施的脊梁:访亚信执行官丁健 

第六章 专做中美B2B贸易的“狂人”童家威 

第七章 敲开新经济时代藏金窟之门: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笛八章 无限风光在交易:访阿里巴巴科桔官吴炯

第九章 美国技术+中国市场的战略:访UT斯达康CEO陆弘亮  

第十章 从UT斯达康公司看硅谷IT企业的管理结构:访黄小庆、索菲耶  

第三部 新点子和新技术在硅谷

第十一章 从癌症生物学博士到硅谷制药公司老板:访崔相民  

第十二章 为小企业及自由业者相亲:访ThinKman.Com总裁夏淳  

第十三章 网络技工应运而生:访蓝珍

第十四章 话说多媒体电子商城:访eC-T执行官兼总裁姚勇

第十五章 将俏点子引入网络劳务市场:王亚丁、霍澎涛话传销  

第十六章 “欲知对手虚实,请找我们。” 网络军火商杨镭如是说  

第四部 在创业投资的大潮中冲浪

第十七章 跨越中关村与硅谷的V2V:访叶冬

第十八章 企业创业投资大揭密:英特尔投资经理黄晶生访谈  

第十九章 寻找投资和孵化的最佳切入点:访CIG执行官吴敏春  

第二十章 硅谷人回大陆创办网络公司的大好时机:访Intraware副总裁李安渝  

第二十一章 软件银行中国控股的着眼点:薛村禾告白

第五部 硅谷大舞台

第二十二章 硅谷豪门群英会: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

第二十三章 与硅谷共舞:资深报人亚诺德的感言

第二十四章 旁观者清:美国学者萨克瑟尼安眼中的硅谷华人企业家  

后记

试读章节

      “包打听”也会成为别人的探听目标

记者:下面是与你们公司的生意性质有关的问题。假如正在激烈竞争的对手同时或先后来找你们,他们都希望你们提供对方的情报,而且都希望你们做独家服务。你们将如何处置?

杨镭:我们的确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回答是,RivalWatch只提供竞争对手公开的信息和统计分析。但我们不做咨询服务,即我们不为客户提出具体的策略。打个比方,我们类似瑞士,是一个中立国,不帮助参战的任何一方。我如果偏向你,就会在另一面偏向你的对手。如果有人真想获得我们的独家服务,那只有一种可能——用一笔合理的价钱把我们公司买下来。

记者:你们是一天到晚在探听别人虚实的“包打听”,一定也会有别人在悄悄打听你们的动向吧?我是说,你们也应该有竞争对手吧?而且你们这类公司斗起法来,是不是会别有一番风味?

杨镭: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刚才说过,当时我们自认是第一个创办这种服务的先行者。我们生意开张之后,听说加拿大也有一家公司跟我们的业务非常接近。上网一查,发现这家公司网页的内容也跟我们大同小异。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是抄袭我们。但再查下去,发现这家公司的成立时间竟然与我们几乎是同一天!这家公司不可能是抄袭我们,因为做一个像样的网页和设立一整套服务和管理系统都需要相当的时间和工作量。

我们对这家公司做了非常周密细致的研究。当然,他们也不会对我们等闲视之。从竞争的角度看,我们的业务比较相似,今后大概会有一争。但现在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才刚刚开发,我们两家公司的生意仅占整个市场极小的一部分,很难说目前谁占上风。德州还有一个竞争对手,但他们是卖下载信息的data feed软件,跟我们的业务不太一样。

说起我们自己的竞争对手,我还碰上一个很特别的对手。有一天,我收到一个人的电子邮件,自称是我们的对手,说跟我们做的生意差不多,目前有十几个客户。他希望与我谈一谈合作的事。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此人做的事跟我们不完全一样,而且有吹嘘的成分。不过,在我们这个新兴的市场上,出现一个潜在的竞争者,不是一件小事。因此,我决定到洛杉矶与他见面,设法探出他的虚实。

结果,在我一步一步的套问下,发现这位可能掌握着一批客户的潜在对手获取资料的手法有合法性问题。此人则在我的攻势下从一开始要合作,退为替我们做咨询,最后表示要做我们的销售。我很礼貌地给了他几种选择方案,答应回去后继续联络。结果,不出我所料,此人再没有露面。到目前为止,在我们这个行业中,也没有此人的任何消息。

P210-211

后记

把采访萨克瑟尼安教授的文章放在本书结尾,好像比作者自己写一篇结语式的文章要理想得多。旁观者清,看问题通常会客观一些,角度可能会比较新颖一些,禁忌也会比较少一些。

不过,一篇后记似乎还是不能少。就像一篇文章结尾的句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缺了它就有点停不下来的感觉。一本书的后记,也有些像萍水相逢的人在分手时的道别,纯粹是出于客套,但也不能免俗。

在硅谷采访有新闻价值的企业家,很难。对于非主流媒体的记者,就更难。有时候,一个半小时的采访要等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如果能等到,不论时间多长,都算运气。大红大紫的人物,譬如雅虎的杨致远,公关秘书就有两位,一个管国内,一个管国际。如果你不是在有名气的主流媒体工作,不论电子邮件发过去多少,一定是石沉大海。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有脾气,因为像自己一样要求采访那些大牌企业家的媒体记者实在是多如过江之鲫。在另外一方面,企业家和大公司的高级主管都是大忙人,但他(或她)们又不是分身有术的孙悟空。再说,为什么你没能耐混进谁也不敢怠慢的《华尔街日报》或《商业周刊》呢?

与政界人士和社会活动家相比,企业家对媒体的依存度似乎要低很多。有些著名企业家从不接受媒体的单独采访,真是“刀枪不入”。在政界和社交领域,是不可能出现这类人物的。此外,硅谷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们大多是工程师出身,往往没有受过公关的基本训练。在法制健全的社会中,公司法人代表的企业主管如果不是非常有经验,或非常自信,在接触媒体时一般都非常谨慎,唯恐一言不慎,弄出生意上甚至法律上的麻烦。这些因素,都多少增加了财经记者的工作难度。

还有一件必须交待的事,那就是本书在面世时某些主人公所创办的公司已经“出师未捷”,或“改换门庭”了。有一些公司仍然健在,但创业者们却已“功成身退”。就在笔者写这篇后记时,本书第一个出场的人物王犀,就突然“退居二线”——转任Viador的董事长,不再作全面负责公司事务的首席执行官了。在风云莫测、大浪淘沙的硅谷,这都是极正常的事。据说,全美国的初创公司成活率不过十之一二。

在写人物专访时,我往往喜欢保留一问一答的形式。运用Q&A这种形式虽然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但它还是有一些突出的优点: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现场感;采访对象要对自己的言论负全责;而最重要的是,细心的读者有可能从对话的气氛中悟出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进而对人物作出最有价值的直觉判断。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上海季风图书公司总裁严搏非先生以及笔者过去在e21corp和e21摩奇的几位同事曾在策划和联络方面给予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在新世纪的开端,仅借此机会预祝在硅谷拼搏的华人、所有艰苦创业的炎黄子孙事业有成,并希望本书对有志在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的中国人起一点鼓舞和借鉴作用。

                    作者

                    2000年10月8日一稿

                    2000年10月26日二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硅谷淘金--中国留学生的创业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张炜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37441
开本 32开
页数 3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01-04-01
首版时间 2001-04-01
印刷时间 200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5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5: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