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胡福
内容
试读章节

唐娴小的时候被锁在家里修读书经之类,囿于唐姓乃属书香世家,虽家财无几,但依靠两世教书先生的积攒,生活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能让唐家自豪的是,唐家的院门外是一道高高的挂着水锈的白墙。这道白墙的顶端设有高耸的雕花饰物,下面有整整齐齐的由黑框包成的一道小门,小门的边上伸出几只黄中带紫的丁香花,近几步,就是青石砌成的河岸,河水总像一面镜子那样反映着这道白墙从来没有被风吹皱过,绕过那里才能看到那条通向外面的小径。这显然是唐家的标志。除了这个特点外,就是家里的各式存书:为人修道、数理计算、说文解字、天文黄历、占卜爻卦、医药典籍,无所不包。只是唐家无男儿,娴父也就将女儿培养为盼,期待以后能继父业。母亲虽慈,与读书人为妻自感到育人的使命,就是男人不告诫在三,她也识得学习关乎未来的重要。终日陪在女儿身边,砚墨背书,母女两个欢乐于摹得一个好字,背熟一篇经典。间或照看那条护院的黄狗。有时她也对着黄狗背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像唱歌那样,那条狗闪动着眼睛似乎在思考,有时索性就疲倦地闭上,只有苍蝇落在上面才不耐烦地眨巴一下。唐娴几乎没出过门,那只黄狗是她唯一的朋友。每每父亲布置好作业,将书笔包裹挎于肩上出门时,都要叮嘱母亲监督女儿习字作文。一个女孩家却也没有什么不安分,日子照常进行着。突然一日的中午,远远地传来笙管之音,那悠扬之声由远及近,尤其唢呐吹得最为响亮,那条黄狗追出门外狂吠不已,唐娴随即放下笔墨也追了出去,她看到前面一簇乐手吹吹打打悠然向前,脚下踩着白色的纸钱,最前面隐约可见像是一座金色的宫殿在缓缓移动,出于好奇她还是跟在后面,这时一个蓄着络腮胡须的人,搭着布麻兜赶来,将散落在地上的纸钱捡起来又装进了布兜。他见到唐娴咧着嘴笑了一下,又歪着头看了看,格格地笑起来,唐娴只管低头不语。她被他吓坏了,连那个黄狗也只在一边失声地叫着,等母亲赶来,才算给她解了围。母亲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胡福,又是哪家人仙逝了?您有很久没到这边来了。”

“一个姓郎的贵妇人,在降世她的贵子时血崩了。”胡福答。

“那,你知道她在那边儿被安排在什么地方?”母亲问。

胡福看来急着想走,就随便说大家都是平等的,临走时告诉母亲会得到一个外孙。母亲听了,迟了很久才向胡福告别,但他很快就消失在那盘树丛后面。这只是偶然的一瞬间,却给幼小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显然心事沉重,回家的路上,即便树荫下传来喧闹的溪水声也没有使她激动,尽管这是第一次发现这里的快乐。

那天晚上,唐娴久久不能人睡,耳畔不停地回响:不知是蟋蟀的欢唱还是胡福那伙儿的笙箫。她像看到了街上由喧闹的鬼魂组成的乐队在堂皇过市,那些家伙身体发亮在由暗红色的火光铺成的景象里欢快地跳跃狂舞。她发现只有胡福那个络腮胡须的男人是真切的,他在不住地向天空抛撒闪闪发光的金片,每一次都博得欢呼,他是街市上的主角。其他的家伙,尽管他们狂欢的厉害却没有记住他们的形象,因为她熟悉了胡福,她开始认识这个家伙。这一夜,她紧张极了,紧紧地将被子裹住头,偷偷地观察着外面的场景,生怕让胡福看到,她希望知道胡福这个秘密,却又对胡福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物充满畏惧。

第二天,母亲要她习字,她却呆呆地望着前面的天空出神,母亲问她是不是不舒服,唐娴没有做出反应,于是便将手拭向她的脑门,看唐娴没有发热,便问:“你怎么啦?”

“那个胡福是谁,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唐娴问。

母亲这才知道她可能是被胡福吓着了,于是,岔开话题要女儿到外面散散心。打开房门一缕阳光温和地照进来,这时,唐娴才感到外面世界的温馨,于是心里轻松了许多。她不过八岁,对世界的好奇要远远地强于她的母亲。不管怎么说,胡福的出现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和那条黄狗随在母亲的身边,过石桥,沿门前的小路散步,湛蓝的天空中嵌着几朵雪白的云,草甸子那边就是由几十棵摆着婀娜枝干的杨榆林,巨大的树冠扑散地层层叠加起来,变幻着四季的色彩:由一抹淡绿逐渐随时间变翠、变浓,然后又如挂满金粉的飞毯,在秋日的辉映下泛着迷人的光彩,偶有冬天的圣洁里那婀娜的枝干黑黝黝寂寞在坦白的丘坡前面。

在闲情逸致的时候,连木讷的母亲都惊讶原来自己的家园如此地美丽,更何况才从读书的兴致中逃出来的唐娴,这种恍如避世的感受简直使她不愿意再回到从前的日程里。慢慢地阳光开始强烈起来,像徐徐揭开的纱帐,天地间逾显明快,她们被吸引到树下,才发现在清冽的溪叉间滚动着一群男童,与时而可见的小鱼争靓。她们愉快地驻足在绿茵问,忘记了由胡福带来的苦闷,即便在这儿谈起他的故事也是轻松愉快的。

“胡福看上去挺吓人的,其实,他的命很苦,到现在也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他的父母是谁。他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后来,邻村大户尤老爷过世他就干起了撒钱人的差遣,这么一来,也不知从哪来的神经他能算命,都非常灵验,后来都传说是阎王赋命于他,也就不再把他看作人,人们都很敬畏他,称他为使者。”母亲一边介绍着一边把目光投向水里,还喃喃道:“奇怪了,胡福多少年来一直那样。”

唐娴没有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在母亲说这些内容上,她的兴趣是被河里的男孩自由无虑的快乐吸引去了。

他们在追逐,击水,溅起的浪花闪着片片银光,“我也想到河里去。”唐娴激动地脱口而出。

“不!你是女孩子。”母亲否定道。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去水里。”唐娴问。

母亲摇摇头:“大概就是这样安排的。”

“娘!你看,那个脑门有一片红记的孩子真的厉害,几个人都抓不住他。”唐娴被那个钱记的男孩儿吸引住了。母亲也看得乐不可支。

正在母女俩陶醉在这乡村风光之时,身后传来了胡福的笑声:

“这个地方美吧!跟你说,这样美好的景象有的是,你们就生活在这样如画的世界里。不过我发现你们这些村民并没有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总是希望到另外的世界去寻找。”

“原来是胡福先生呀。你今天怎么这么清闲,得空到我们这里来。”唐娴的母亲发现胡福在身边,赶忙向他恭敬地问候。那条黄狗没有生气地叫了一声就藏到唐娴的身后去了。唐娴的注意力也从河边转移到胡福的脸上,她没有害怕,只是感到神秘。乱蓬蓬的头发闪着几缕白毛,胡须围住了三分之二的脸,黝黑而油亮的脸使一双嘲蔑的眼睛越发鬼异。幼小的心灵总是愿意将一些未知的东西和一个形象联系起来,现在,胡福就充担了这样的标志。尽管他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然而,她开始产生这样的认识:可能他知道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切。于是,她开始投向她的好感。

“那个带记的男孩一定是个有出息的男孩,她与你们家有缘分。”胡福沉吟了一下,“不过,你家先生定要花功夫教育他,至少这一代会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听了胡福的话唐娴也觉得顺心。只是母亲有些忧虑,她认为姑娘还小,愿望上还是期待找一个城里的人家,但愿望归愿望,城市离这里太遥远了,再说胡福的话应该引起重视。于是,母亲顺应胡福的意思:“是啊,那孩子在这些男孩当中挺争强。”

胡福向河那边看了一会儿,又端详了一下唐娴,然后晃了晃头,叹了一口气就向他们告别了:“我还有事,西坪坝有个苦人死了。他解脱了。”

望着他的背影,母亲刚露出的阳光又阴沉下来。

P2-5

内容推荐

胡福是一个人,一个走失的人。小说是一位女性在寻找胡福,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最后胡福变成了一个意念,一种精神。这是一部梦幻色彩浓厚的小说,它跨越了时空以及古今中外。故事的核心意在唤醒人们在寻求发展的惯性下我们丢失了什么?本小说的特色在于形式全新,个性突出,人类性、哲理性,以写实进入荒诞,一种寓言式的批判。

编辑推荐

胡福的时代是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时代,唐娴就生活在这个时代。由于胡福总是沿着“玄林”后面的小径为小村的人们带去福音,人们非常敬畏他,据说大凡在这个世界上祈福未来的人都是由他带到一个美妙的世界中去的。然而,随着那条小径的消失,原来熟悉而神秘的胡福在唐娴的眼前消失了,是他带走了唐娴家所有的亲人,于是,她决心寻找到丢失的胡福。在寻找胡福的日子里她遇到了厄休拉,得知她也在寻找胡福,她们自认为寻找的是同一个使者,于是踏上了一条充斥着荒唐变故的道路。在路上,她们遇到了自认为是胡福的人,胡福的马车带着她们去寻找由追寻幸福而丢失的故乡,然而,故乡在哪儿……?故事的核心意在唤醒人们在寻求发展的惯性下我们丢失了什么?本小说的特色在于形式全新,个性突出,人类性、哲理性,以写实进入荒诞,一种寓言式的批判。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胡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占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0677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