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泠印社1963/品味西泠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泠印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耀眼奇葩,更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骄傲和自豪。因为金石篆刻艺术,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浙江乃文化大省,篆刻艺术乃其耀眼一页,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杭州不负历史文化名城之誉,秀丽山水哺育出“西泠八家”、“晚清六家”等名家巨擘,涌现出众多举世瞩目的艺术精品。篆刻艺术绵延传续,代有风采,经久不衰。西泠印社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集各派篆刻艺术之大成,领一路风骚,被誉为“印坛重镇”。

本书为“品位西泠印社丛书”中的一本,在广泛聚集零散资料的基础上,细微反映西泠印社在1963年的60周年社庆活动,最大限度网罗第一手资料,为社史及其他门类的研究和编撰提供可资参考、评析的依据。

内容推荐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1937—1949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西泠印社命运颠沛,曲折坎坷,几度濒临生存危机。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西泠印社部分庭园建筑得到修缮和保护,但它有组织、有影响的各种学术活动几乎停止了。

公元1963年,旧历重阳节,天高气爽,孤山放歌,西泠印社从此新生。新生的西泠印社以60周年庆典活动为特殊象征,耸立起百年史上的一座丰碑,并以其特殊的重要意义载入史册,揭开了篆刻艺术发展的新纪元。

西泠印社的新生,是艺术家们的幸事,是篆刻艺术事业的幸事,是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幸事。

本书从新的视角,图文并茂地反映了1963年恢复西泠印社的社庆活动中的特殊人、事、物,史料翔实,足以证信。此外,这本书所载史料,多为首次披露,值得一读。

目录

总序/魏皓奔

序/高式熊

题/刘江

题/陈洁行

一、引言/1

二、再度酝酿全面恢复西泠印社/5

三、恢复西泠印社的最初方案/7

四、第一次专题讨论恢复工作的座谈会/1 3

五、杭州书画社发展前景看好/17

六、正式启动全面恢复西泠印社的准备工作/22

七、申请返还西泠印社原有保管、使用物品/24

八、张鲁庵捐献印谱、印章/26

九、全国范围内调查社员基本分布情况/32

十、社员代表会议的主要议题拟定及经费筹划/34

十一、提请讨论的“庆祝西泠印社创建60周年筹备委员会”候选人名单/36

十二、社员代表会议(座谈会)延期召开/38

十三、座谈会后布置的三项重点工作基调/50

十四、社庆活动主要内容的细部素描/52

十五、加紧社址修缮及组织展品和文化艺术品供应/57

十六、金石书画艺术家历史性的聚会杭城/67

十七、西泠印社第一届理事会组成名单/96

十八、首次通过的《西冷印社章程》的主要精神/99

十九、杭州城尽情享用文化艺术大餐/101

二十、各路名家纷纷为社庆发表纪实评论/113

二十一、些许遗憾,留待后世评说/126

二十二、1964年,值得后人铭记的两件事/134

二十三、1963年举办社庆活动的重大意义/138

二十四、结束语/146

二十五、后记/149

试读章节

张鲁庵(1901--1962)字炎夫,号幼蕉、咀英。浙江慈溪人。闻名沪浙两地的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社员。富收藏;又以善制“鲁庵印泥”名驰遐迩,匹敌京城制泥高手徐正庵,时有“南张北徐”之雅誉。他本是杭州私营“张同泰药店”的最后一任老板,同时在上海南京东路慈淑大楼还置有“益元参店”。张鲁庵虽身在商海,但他的主要心思并不在药店经营上,而格外喜好书画篆刻。一生癖好收藏历代印谱、印章,尤以印谱为最多最佳,达400余函,积年累月,广搜博集,可谓集印谱之大成,少有与之抗衡者,时称“海内第一家”。据传,他收藏的历代印章最多时达4000余方,其中有何雪渔治印20方,并拓之成集;所藏“放情诗酒”一印,原系杭州城著名金石收藏大家魏稼孙旧物。他早年受业于赵叔孺(时桐),治印始学浙派,后以邓完白(石如)印风为依归,以致不惜重金购得邓氏“燕翼堂”五面印,宠之备至。张鲁庵在印学领域也才华出众,有多种编著行世。

1959年西泠印社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金石书画大展时,张鲁庵应邀亲自护送他的藏品到杭参展。其间,他目睹印社同仁办展之热忱,珍品收藏之真诚,多次表示愿将其一生珍藏全部归宿西泠印社。

          P26-P27

序言

    序

我与西泠印社之交往,屈指算来六十年了,挚爱至深。六十年间,西泠印社变化之大,成就之多,深感欣慰。作为一个老社员,见证了印社来之不易的艰辛创业历程。我不只一次的讲过,要珍惜现在,勿忘过去,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遥忆一九四七年秋重阳节,创始人王福庵先生、丁辅之先生邀我和童大年先生等一起赴杭参加西泠印社补行四十周年庆典。小住孤山数日,有幸拜结诸位前辈,探讨印学,切磋技艺,获益匪浅。并赖福庵师之提携,我庆幸成为西泠印社的一员。这年我二十七岁。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数次来杭,参与张鲁庵先生藏品捐献移交,并参加座谈筹备西冷印社创建六十周年庆典活动,非常重要,意义非同一般。虽然已过去四十多年,那盛况依然历历在目。

社友王佩智同志拿来编著《西泠印社一九六三》,给我审读,不敢推辞。他在公务之余,广搜博集,对这段史实进行梳理,史料翔实,足以证信。其用心于社史研究,精神可嘉,看来他是下了功夫的。今又邀请我们四位(刘江、孙晓泉、张英田)参加过六十周年庆典的老社员相聚孤山,再忆当年。他还邀请参与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起座谈,帮助提供史料,落笔十分慎重。因此,这本书所载史料,多为首次披露,值得一读。

是为序。

        丙戌夏四月初八日高式熊书于沪上

后记

在接触西泠印社的以往史实中,我有无数次地感受:应当大书60周年庆典,因为它标志着西泠印社的新生。更因为在这座历史丰碑的内核深处,埋藏着许多已经远去的逸闻掌故。广泛地搜集和挖掘这些鲜为人知的史料,探究这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用文字语言和特定的时间语言记录它,并希望有机会客观地反映它的基本面貌,正是笔者孜孜不倦的动因。

还有,从1959年至1979年的20年间,西泠印社一直在杭州书画社的编制内开展工作。1979年9月经杭州市批准,撤销杭州书画社建制归西泠印社作为门市部。从这时起,西泠印社才开始从体制上以独立的姿态面对社会。在此前的20年间,虽然经历了众所周知的严重干扰,但60周年庆典活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让它受益匪浅,不断创造着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都值得深思和借鉴,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需要细致地勾画那一刻。

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尽管它还存在许多不足;尽管还不能说是它的全部;尽管可能还有人有话要说——历来对西冷印社的解读,不同的人有不同观察视角,不同的人有不同演绎版本。但这或许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还有机会补充,还有机会商榷。

掩卷沉思,感慨无限。可以说,这里落墨的每一个标点,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感谢浙江省兼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学会秘书长陈洁行教授,笔者和他有缘于一次杭州市政协组织的委员视察活动,虽然初识,但他不鄙后学,把保存30年的60周年社庆原始记录资料馈赠予我。这些不起眼的发黄的长短不一的毛边纸,萌发了我往深处探究的念头。参加过西冷印社60周年庆典的老社员孙晓泉(89岁)、高式熊(86岁)、张英田(83岁)、刘江(81岁)先生,不顾年迈,欣然接受笔者之邀,相聚孤山,畅谈40多年前庆典盛景。并应允审读本书草稿,亲自动笔斧正,提出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设性意见,提供相关史料佐证。高式熊、刘江、陈洁行先生还欣然为本书作序、题辞,褒奖有加。王萍(74岁)、郁重今(78岁)、朱德班(76岁)、吴锡瑶(66岁)、姜振华(78岁)等参加过60周年庆典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邀相聚,再忆当年。他们是这一历史镜头的见证者,有些人还参与过恢复之前和之后的许多重要来宾的接待工作,甚至参加过当初谋划西泠印社的恢复计划和具体的工作讨论,并为此奔波,付出了鲜为人知的背后辛劳。对西冷印社的昨天,他们拥有发言权。同事邓京担纲特邀编辑,张朝晖、孟欢等同事帮助查阅史料,为此书增色多多。褚树青、黄天梅等杭州图书馆同仁为资料查阅尽力提供方便。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诸位领导大力支持社史研究,为奉书成行大开绿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笔者阅读史料有限,更才疏学浅,本书肯定挂一漏万,且难免有误,稽首前辈校正。同时本书更有抛砖引玉之意,以期广征新的史料,及时予以补充订正,使这段史实更趋完善。

           作者2006年6月10日于四照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泠印社1963/品味西泠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佩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51177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39.22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9
163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