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本书将2001--2003年3年间由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立项资助的涉及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课题成果,经筛选和系统化、逻辑化处理,是一本较好的参考用书。
图书 | 促进农民增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对外开放的全面扩大,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本书将2001--2003年3年间由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立项资助的涉及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课题成果,经筛选和系统化、逻辑化处理,是一本较好的参考用书。 目录 编者说明 综述/1 第一章 农民收入增长的趋势、制约和对策/14 第二章 农民收入支持的政策演变和国际经验/88 第三章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154 第四章 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187 第五章 农村消费和农民的生计发展/227 第六章 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障和新社区建设/279 第七章 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理论、评价与对策/350 试读章节 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又直接关系到能否启动国内市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而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农村居民生活基本进入小康阶段。然而,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且不利于加快实现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推进。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围绕农民收入主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多。从研究角度和方法看,已有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①从农民收入来源和结构角度,对农民收入增长特征和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最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研究报告。这种方法有助于人们了解农民收入的结构变动特征,但对其影响因素通常不能做出定量分析;②从行业角度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具体因素和对策措施。最有代表性的是农业部有关研究报告。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在综合研究方面显得不足;③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方法通常利用有关指标(如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对农民收入差距进行描述,对造成农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解,有助于帮助人们认识不同因素对收入差距造成的贡献大小,但没有在宏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分析不同宏观经济条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和作用;④从经济增长角度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GDP增长的影响(人均GDP反映了国民收入大小)。这种方法利用发展经济学理论来揭示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相同的轨迹(即趋同性),为本项课题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框架。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对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判断。多数研究结论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正常反应,这种趋势将保持一个较长时间。但也有人认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长期二元经济和城乡分割的结果,制度性的因素更为关键。二是关于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方面,则将农民收入增速减缓归为农业创收能力下降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回落。进而提出调整农业财政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乡镇企业实施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政策建议。存在的不足是,这些研究结论需要通过进一步定量分析来探讨未来农民收入增长潜力、可能性、影响因素等,从而更好地回答下列问题:①农民收入进入低速增长时期,那么,这个时期有多长?②造成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的因素是多方P21 序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是农业部软科学研究2001—2003年成果汇编。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曾编纂《农业软科学研究丛书》,收录1994—2000年间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该丛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1—2003年,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共计安排154项课题研究,2001年44项,2002年42项,2003年68项,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不少课题研究成果通过编刊《决策参考》、《农村经济文稿》、《专题调研报告》等形式供中央和有关部门领导参阅,对决策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农业软科学成果的社会影响,现将这三年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继续公开出版,供读者工作和学习时参考。 编辑《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的工作由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在全面整理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2001—2003年资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出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按内容归集,分别编纂形成6册专集。即: (一)《促进农民增收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包括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方式与科技进步、农村消费、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与新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加快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推进城镇化与壮大县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包括建设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法律体系、农业产业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四)《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五)《加入世贸组织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包括加入WTO与我国农业管理体制、加入WTO对我国农业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不同部门的影响、加入WTO与中外农业合作问题、WTO有关规则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六)《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包括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户融资、民间金融、民营银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村财政、农业保险与渔业保险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为方便读者阅读和参考,各专集编纂人员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遴选,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整理与编排,并对入选研究成果作了内容综述。此外,为了保证《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的质量,编审人员做了认真细致的审校工作。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促进农民增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软科学研究新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晓华//张红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909874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0 |
出版时间 | 2005-07-01 |
首版时间 | 2005-07-01 |
印刷时间 | 2005-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9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323.8 |
丛书名 | |
印张 | 2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