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美(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美?明媚的笑,淘气的眼神,期待的目光,沉思的头,丰盈的意志,纤细的腰,天使的纯洁,空灵的优雅,羞涩的谦柔……中国人对美女自有一套衡量标准。本书是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全书运用美学、文学、医学、营养学、色彩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第一次用审美的心态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系统地总结和论述了中国美女的内涵和标准。

内容推荐

“什么是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所有女性,中国女性尤其还要而临“西方美”的误读与挑战,努力展示出“中国美”的独有风采。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女情有独钟,因而环肥燕瘦的传说才如此美丽动人。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手指纤巧,肩圆胸阔,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纳吸收,和谐包容,既有自我创新的尚美能力,又有贯通中西的尚美雅量。

有人认为“高高的个儿、雪白的肌肤、充满青春活力的身躯”就是美的化身。有时,一个特别的眼神或一种特具的嘴形会使我们感到格外地动情,而其他的人却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很难用语言说得清。

什么是美?什么是中国美?什么是中国女性美?

这是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本书作者运用美学、文学、医学、营养学、色彩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第一次用审美的心态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系统地总结和论述了中国美女的内涵和标准。全书倡导淹没于物欲世界的“中国美精神”,这种精神既赓续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同时也在新的多元化时代开创历史新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脸

脸的类型

瓜子脸的美学原理

影响脸型美的因素

酒窝和羞涩之美

第二章 眼

世界美眼标准

中国特色的双眼皮

大眼MM

电眼美女

第三章 眉

眉毛的结构

美眉的历程

美眉的式样

眉的美化手段

第四章 鼻

鼻部的位置

民族性与鼻部美

第五章 唇

唇的基本概念

唇的美学基础

美唇全方位

第六章 齿

齿的基本概念

齿的美学基础

第七章 耳

耳朵的装饰美

第八章 发

头发的美丽参数

发美的历程

发的形式美

发的健康美

第九章 胸

胸美的生理基础

胸部的美学基础

中国历代胸美观

第十章 腰

腰的基本概念

杨柳小蛮腰

形体美与腰部美

腰部的修饰美

第十一章 臀

臀部基本概念

说不尽的美臀

臀部的修饰美

第十二章 颈

颈部的生理基础

颈部的线条美

颈部的质感美

第十三章 肩

对称之美

肩部的质地美

肩部的装饰美

第十四章 臂

臂的静态美

臂的动态美

臂的装饰美

第十五章 手

人的第二张脸

手的装饰美

第十六章 腿

腿之色泽和比例

腿部的静态美

美腿的科学解释

腿部的生理结构

第十七章 足

足部的生理基础

足部的触觉美

足部的嗅觉美

足部的动态美

足部的装饰美

第十八章 肤

皮肤的生理基础

皮肤的色质美

国色天香

皮肤的装饰美

结语

从“美容经济”到“美容文化”

附录一:“中国式美女”百年百人榜

附录二:“中国式美女”代言国际著名化妆品牌

附录三:“中国式美女”最关注的八个整形部位

后记

试读章节

眉的形式有:云纹眉、蝶翅眉、柳叶眉、蝠形眉、螳螂眉、鸳鸯眉、花眉、直眉、环眉、刁眉、方眉、尖眉、点眉、鸭蛋眉、棒槌眉、葫芦眉、火焰眉、寿字眉等。唐明皇令画工画的《十眉图》名称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等,这些名目显得很有文学特色。

汉代在贵族妇女中流行以长眉为基本式样的眉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的特点是长、阔。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密妃之徒……靓妆刻饰……长眉联娟”。长眉即把眉画得很纤长,晋人崔豹《古今注》亦说“魏官人好画长眉。”所谓长、阔也是相对的,汉代蛾眉在宫廷贵夫人中仍流行,《汉书》载:“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汉代除了蛾眉外,尚流行八字眉、远山眉、惊翠眉、愁眉等。

晋时还有翠眉,当时很流行的面妆就是“翠眉警鹤譬”。(见崔豹《古今注》)我们从江淹的《丽色赋》及多首唐诗中都可以看到咏翠眉的文句。翠眉已成为美女的代称。此外,还有柳叶眉,或称柳眉,指画成纤长的秀美之眉。

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的女子眉式有两种,一为细长倒八字眉和上翘细长眉,如西魏第285窟的供养比丘就为此眉。这就是梁简文帝《咏美人妆诗》中的“散黛隋眉广,胭脂逐脸生”的描述。另在顾恺之的《列女图》中亦可见到。另一种为阔一字眉和阔八字眉。一字阔眉,眉形粗阔,眉尾稍翘。如北魏第254窟,尸毗王本生中的飞天,北周第428窟,中心柱北向龛坛沿供养人,和第263、431、435窟以及北周第296、297中女子眉饰。阔八字眉,这种眉型以阔为主,两眉距离较近,尤其眉头接近,眉尾翘,双眉为八字底。如西魏第285窟诸天女眉饰。此眉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女子八字长眉近似。

隋代相继出现了画眉史上的高潮,隋炀帝重金从波斯进口大批螺黛,以供后宫女子画眉之用。颜师古《隋遗录》载:“由是殿角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黛五斜,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绎仙得赐螺子黛不绝”。可想而知,昂贵的螺子黛,亦使“黛螺”成为眉毛的美称。隋炀帝巡幸江甫,其中有位名叫吴绎仙的女子,因画长眉而显美貌,为隋炀帝宠幸,并招至后宫,因而佳人群起仿效,最后螺黛竞供不应求。隋代莫高窟壁画中也绘有长眉女子,如第62窟西壁龛顶北侧持拂天女。敦煌此时除了长眉,尚有阔、短一字眉和两眉双连阔柳眉,如第305窟北壁下部供养人等。此外,敦煌隋代洞窟中还出现了一种上挑寿眉,如第313窟北壁说法图中飞天;还有八字阔眉,如第303窟中心柱座东向西供养人。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P30-31

序言

对于美丽的女性,我们的眼睛永无倦意。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说:“每个美女都是一个美的造物,又是一个美的整体。明媚的笑,淘气的眼神,期待的目光,沉思的头,丰盈的意志,忧悒的情绪,掠人的眉宇,疑惑的樱唇,神秘的额头,野趣的行为,茂盛的睫毛,起伏的胸脯,丰满的臀,小巧的脚,纤细的腰,天使的纯洁,如梦的渴望,空灵的优雅,不可言语的叹息,羞涩的谦柔。这个美女是上天惟一造成的美女,任上帝有天国,我只愿拥有她。”

美女是人类文明用之不竭的思想中灵性的源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更有自己对美的理解。

英国男人看重贵妇人式的女人:做事稳重,既掌握分寸,又不紧不慢,具有端庄、严肃的气质。法国男人青睐文雅娇柔、韵味十足的女人。她们举止严谨、服装雅致,与人交谈讲究语言艺术,待人接物时有风度。对美国男人来说,牛仔裤、运动鞋,加上一双蓝眼睛、黝黑的皮肤、适中的乳房、滚圆的臀部的女人,能吸引任何一位美国人。西班牙女人要有一头长长的秀发和一身隆胸美腿的衣服,她应该高傲倔强,会用眼睛去吸引人。意人利女人个个都化妆和使用香水,脖子挂项链,手戴镯子,当然还有诱人的裙子,酥胸细腰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女神。日本女人端庄而温和,笑容和体态都温柔无比,而且日本男人十分看重女人的体型,强调脸蛋和脖子是否性感。

如果有人问亚里士多德:“人为什么渴望形体的美?”他的回答是:“只要他不是瞎子,就不会问这个问题。”

美俘虏人的心灵,魅惑人的思想,激起人感情上的熊熊烈焰。从柏拉图“形而上”的哲学到现代画匠笔下“形而下”的各种美女招贴画,人体美的描绘已将人类对美的渴望与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我们翻查一下古往今来的文献资料就不难发现,人类对于美的追求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标准的美女形象应当是:椭圆形的脸,平滑的额头,笔直挺起的鼻梁,扁桃形的眼睛,微微鼓起的胸部。除此之外,向往崇高的古希腊人还觉得美丽的女人应当显得表情宁静,甚至略有些严肃。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毕达哥拉斯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提出了“万物皆数”的重要观点。他发现“和谐能够产生美感效果,和谐是由一定数的比例关系中派生出来的。“黄金分割率”就是和谐比例关系的其中之一。他发现1:1.618和1:0.618这种固定的比例十分优美,因而称之为“黄金分割率”。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人们普遍认为美的比例,而且是对数字、艺术与人类自身关系的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标准的面部形象在达·芬奇看来,应当是脸的最宽处等于唇至发际距离的长度;嘴的宽度等于唇到下颌距离的长度;唇到下颌的距离是脸长的四分之一;两眼之间的距离等于一只眼的宽度;耳内的长度与鼻子的长度相等;鼻梁正中到下颌的距离为脸长的二分之一等。

中国人对美女也自有一套衡量标准。

汉唐时代,人们崇尚健美,所以那时的美女往往都是宽颐肥体,肩圆胸阔,显得雍容华贵。到宋代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渐渐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纤足。

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饱满的瓜子脸,眉毛细长如弯弯的新月,四肢和手指纤巧,皮肤细腻,白里泛红。

中国人也很看重相貌和身体的比例,首先是面部的3庭:发际到眉际为上庭;眉际至鼻的下端为中庭;鼻的下端至颏底线为下庭;这3庭基本相等,是面孔美好的起码标准。其次是5眼:脸的宽度等于5个眼睛的宽度;两眼之间宽度等于一个眼宽度,两眼左右各有一个眼宽。此外还要3匀:即左右面颊各有一个嘴的宽度。至于美好的身材,又有站7的概念:站立时身体高度相当于7个头的长度。

《诗经》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对温婉善良的美丽女子的赞誉。还有“硕人其颀,衣锦襞衣”的句子,表达对身材长窈而匀称,体态丰满而轻盈的女子的欣赏。同时还有“彼其之子,硕大且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的诗句,表明了当时的男子也喜欢丰满高大而性格火辣的女子。魏晋美女洒脱飘逸的风骨,唐朝美女雍容华贵的丰腴,乃至明清女子鞋弓袜小的病态之美,我们都可以从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诗辞歌赋、书画塑像中得到验证。

《洛神赋》中对美女有“禯纤得衷,修短合度”的描述,这个“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丽的标准。离这个度越接近,就越接近美丽。宋玉的《登徒子赋》中也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的词语。这样对美丽的描述令人何等神往,她就是美的标准,美的化身,增减一分都会损害她的完美。

除了容貌身形,美女的举止,气质,装扮,香蕴无一不至关重要。曹植在《美女篇》中写道“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王干。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描写一位采桑女子,容貌艳丽,性格娴静,动作优美,体态婀娜,身姿曼妙,装扮得体,神情生动,顾盼生姿,吹气如兰,何等的美妙。这些都是美女所必须具备的。

清代张潮说:“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也许这样的美人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但在古人的诗句中,又往往可明明感受到她们的存在。或许至美的容貌只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想象中吧。

中国100年来美女标准变迁的轨迹是:

20世纪之初,洋货、传教士、大众传播媒介把西方生活方式传人中国。一本倡导女权运动的书《女界钟》应运而生,该书不仅措辞激烈,极力攻击缠足,而且主张妇女“剪发、读书、参政”。这是一个新陈代谢期,至少在青年人的心中,崇洋与爱国之间是可以划上等号的。

在世纪之初稍微开了个头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妇女解放运动首先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始,新式婚礼在都市里流行开来。“新文化运动”对这个时期的女性影响很大,这个时期的女子着装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裙,下穿黑色长裙,衣衫比较朴素,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少用。

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像一阵清劲的风,一下子给曾经压抑沉闷的社会注入了新鲜空气。新诗人刘半农就是在这个年代之初,开创性地将“她”这个汉字增添进中国文字,那首为了宣传“她”字而创作的白话新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成了这个时代的音符。

30年代巴黎的新款飘洋过海,几个月的工夫上海就开始流行,其后,全国其他城市也开始流行。各大报刊杂志也开辟了服装专栏,请著名画家配画时装插图,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图更是为文明新装的流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0年代在物资贫乏,人心仓皇的时候,又谈什么时尚或时髦?战争使生命轻于鸿毛,连美女也不例外。

50年代随着新中国建立,女人成了半边天。一大批女性走出家庭桎梏,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些女性受到社会的一致赞誉。不计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工作环境、个人志趣而愿意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军人、工人或者农民的女大学生形象,也成了时代的美丽形象。  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世界从二战的阴影中恢复过来,转而生出一派无拘无束的性感。不过那都是在国门之外。在国内,60年代是一派的整齐划一,甚至整齐到没有了两性区别。男女的关系简化为“同志”、“战友”、“阶级关系”,美丽女性已经被“铁姑娘队”、“女子采油队”这些词来替代。

70年代当被扼杀的男女情爱后来在知青群落中慢慢苏醒,其标志是爱情歌曲与爱情诗的流行。从1969年以后,传唱爱情歌曲、传抄爱情诗歌一直都是知青群落中的时尚。但是,那是秘密的。

80年代“物质文化”开始显现其力量,时尚第一次有了不菲的标价。东方美女不再追求简单的讨人喜欢,与身俱来的个性与魅力才是最厉害的武器。

90年代是信息爆炸的年代,每一个人为了美丽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经典美女形象已成为过去,评判美女的标准也不再那么整齐划一,化妆手法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只要不惜代价,每个人都可以是美女。

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全球化。一个通达的中国人应该掌握两种审美标准,一是我们本民族一脉相承的标准,一是西方人的标准,因为经济的全球化要求我们必须知己知彼。

遗憾的是,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有生活在一个以丑为美的时代的危险,美之存在的道德意义已受到怀疑,而丑却展现出一种少有的“魅力”。马丁·路德·金说:“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不公义都是对所有地方公义的威胁。”

媒体不断地为我们开辟新的欲望渠道,同时将我们的爱好范围大大地缩减。公众追捧的形象成了楷模,“美”的后面跟着一大群模仿者,模仿者的身后又跟着新的模仿者。

一个社会最糟糕的状态不是它已经身陷粗俗,而是它沉湎其中不想摆脱。而要摆脱,嘲讽绝不可能作为惟一的武器,它的伤害性可能比建设性要更显著。重建的重任只能赋与那些智力与情感上的真正精英之士,他们是一个社会的头脑,这个头脑提供方向感,“电激”你的庸常状态,提供新观念,进行负责任的思辩,在一片噪杂中提供清晰、富有审美意义的声音。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为人类文化做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近现代的中国遭遇到“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后,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位置被严重改写,中国文化也在不良变局中失去重心,或崇洋,或自大,或发烧,或自闭,下行之旅,找不着北,运动不已,摇摆不定。

现在我们面临的首先是一个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问题,只有经济和文化相互因应,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促进,才能不断创出新的有益于人类的价值。

如何清晰地看待自己,既消除狂妄的“赶超”心理,又避免文化的“自卑”情结,成为清除自我文化镜像焦虑的关键。只有破除这种阐释性焦虑,使自己获得正确的阐释角度、健康的阐释心理,以及对对象(西方)和自我(东方)的正确定位,才可能真正进入“确认身份”时期。在新世纪,中国人对这个问题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新的看法:对“中学西学”不再拘泥于二元对立,而是学不分古今中西;对西方的器物类、制度类的先进体系能够“拿来主义”式地接受,而对思想和宗教信仰问题也能够展开多元文化对话。

《中国美》是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全书运用美学、文学、医学、营养学、色彩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第一次用审美的心态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系统地总结和论述了中国美女的内涵和标准。倡导淹没于物欲世界的“中国美精神”,这种精神既赓续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同时也在新的多元化时代开创历史新篇。既追寻和发现蕴藏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中的“美丽精神”,又重新发现和定义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反复上演的中国式“美丽精神”。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美”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意义既不是“美在中国”的夜郎自大,也不是“中国+美”的概念图解。“中国美”就像中国的方块字一样,也是一种独特的、形象化的、思想的语言。

《中国美》相信全球化不是全球单一化,而是一个学会尊重差异性的过程,是东西南北五洲百国习惯自己成为多元和谐世界中之一元的过程。相信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吐纳吸收,和谐包容,既有自我创新的尚美能力,又有贯通中西的尚美雅量。相信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凝聚力,加上中兴时代的开放胸襟和气象,具有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大胆地面向世界,谦虚地兼收并蓄,既能“拿来主义”,又有坚持自我民族的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成熟地走向全人类文化并为其作奉献的愿望和特质。

我们完全可以向整个人类贡献东方智慧,以新的更大的跨国际语境来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诚恳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眼量、共生互补的思想面对东方和西方。任何单一模式的独断和垄断都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完全可以坚持开门开窗学习西方现代中好的东西,并在西方的现代话语体系中,注入中国文化中的优美成分,从而体现出一种人类家园意识和资源共享意识。

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创造、生成自己的关键词和关键命题,寻求审美共识,将中国文化的审美内容溶人国际相对具有共识感的审美形式中,从反传统的怪圈中走出来,从“审传统”走向“审自己”,正确地面对决裂与选择。

对美的倡导和重新发现,对内在“美丽精神”的开掘和提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而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发展正是整个社会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根基。

后记

一切开始于2000年秋天的那场世界超级模特大赛,大赛让中国大跌眼镜:一个小眼睛、塌鼻梁、扁平脸、厚嘴唇,外加不少雀斑的女孩荣获亚军,一夜成名。这是中国人在世界超级模特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吕燕,颠覆了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美女概念。从此,她成为国际时尚界一个跳跃的中国符号。她在人们的争议声中,悄悄地走遍了世界各大T型舞台,让国际众多著名时装设计师惊艳不已,上演了一幕麻雀变凤凰的好戏。

有人说她美得惊艳,也有人说她丑得“登峰造极”。作为以发掘、呈现和传播美丽为己任的《中国美容时尚报》,有责任和义务用审美的心态和发现美的眼睛,追寻蕴藏在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中的“美丽精神”。这样,研讨和写作一本探讨“什么样的美女才是中国式美女”的计划开始酝酿于心。

今天,历时五载的《中国美——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数易其稿,终于付梓。记得初稿完成后,我们曾向全国数十位著名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专家们的热情鼓励和卓越见解。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与新浪、搜狐、腾讯等全球著名中文门户网站联合推出的“中国式美女标准”评选活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响应。仅仅十余天时间,参与评选的网民达29094人/次(其中新浪网13916人/次,搜狐网15178人/次)。另外,搜狐网在进行“谁是最能代表中国美的美女”评选中,参与网民达52695人/次。网民的公众投票使本书无论从结构框架还是标准遴选上都丰富不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首次提出的“中国美”这个崭新概念,引起了众多社会名流的垂注。他们以各种方式纷纷发表观点,或参与网络聊天,或接受专访,或亲自撰文讨论,都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是:作家海岩、张抗抗、苏童、余华、程乃珊、陈小川、赵波、冯唐、张弛,音乐人崔健,时尚人士靳羽西、李小白、于西蔓、毛戈平、吉米、李东田、唐毅、徐全有,艺术家艾未未,李敖之女李文,影视明星张曼玉、濮存昕、刘嘉玲,名模周双健、姜培琳、刘多,主持人李湘、陈晓楠等。

业界同仁和朋友们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自始至终地关心和支持着本书的创作和出版,尤其是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法国诗婷国际美容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军先生的合作与鼎力资助,令我们感动并铭记于心。本书的创作和出版也得到了《中国美容时尚报》社全体同仁的帮助和鼓励,长久以来,我一直为我们这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写作期间引用的参考素材(包括文献和图片),都尽可能做到明确标注,也尽可能和大多数作者取得联系并得到许可。如果在版权上不慎有所遗漏,敬请作者和我们联系,联系邮箱fasilionrIeWS@sotlu.com。

一本书一旦出版,它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命。生命不息,探索便无止境。由于种种原因,本书中的论点、材料会有一定的错误和疏漏,即便是理论和结构本身,也会有一些瑕疵。在此,诚挚地希望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张晓梅

2005年10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早已“扬弃”了所谓“完美女性“的理想。完美就是最大的不完美。事实上,世界上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女性。现代审美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在我看来,变化着是美的。

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女性获得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有了审美选择的自由,女性首先要“扬弃”的就是以前的社会审美规范强加于女性的标准。而希望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周边环境,从而使自己得到更多的自由。

我更看重“中国美”那种无形无状的神蕴,无法言传。

——作家张抗抗

我所欣赏的女性美,尽管外表可以很帅气,但性格上仍应比较温婉、自然,不能过于粗放。美是一种整体,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五官都既不美又不丑,性格气质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

21世纪以简约为美,这种趋向体现在女性美上,即为中性美。中性美一定程度上是纯粹女性心理审美的体现。但是这种审美倾向一般集中在青少年时期,人到中年后,传统的审美观又会重占主导地位,因为女性毕竟是女性,过了心理反抗期后,一切又会重归传统。

——作家程乃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美(中国第一本美女标准粉皮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72344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5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8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