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学智慧--走近西方小说(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分"西方小说的文学史命运"和"小说研究与叙事学"两章。前者回顾了西方小说的兴起和发展过程,后者则有重点地介绍了叙事学以前西方作家、学者对小说的研究以及叙事学与小说研究。下编共五章,以构成小说的要素(如故事、人物、视点、时间与空间、结构)为纲,涉及并辨析了关于小说艺术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更从特定的角度将理论用于分析所选定的小说文本,揭示作家作品的艺术独创性。本书在小说理论和小说艺术分析两方面均有独到造诣。

目录

緒 言

上  編

第一章:西方小說的文學史命運

一 何謂小說--"給不能下定義的術語下定義"

二 西方小說的興起

三 十八世紀的西方小說:對它,昆德拉滿懷鄉愁

四 十九世紀:小說的世紀

五 應對挑戰:二十世紀文化語境中的西方小說

第二章:小說研究舆叙事学

一 西方文學批評中的小說: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晚期

二 西方文學批評中的小說: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

三 關於叙事學

四 價值与局限:叙事學与小說研究

下  編

第一章:素材、本事、故事及情節分布

一 小說與故事

二 素材、本事、故事

三 從兩部小說看故事與情節分布

四 傳統小說中的故事:巴爾扎克式的故事和福樓拜式的故事

五 現代小說與故事(一):非現實化與神話化

六 現代小說与故事(二):故事要素的有意義缺失

七 現代小說典故事(三):荒誕與故事的解體

第二章:小說与人物

一 故事重要還是人物重要:早期小說

二 人物的外部標志

三 關注人物的心理世界:以三個女性的内心戲劇為例

四 外部世界與内心世界:司湯達怎樣寫人物

五 托爾斯泰:展現人物"心理過程本身"

六 現代小說与人物

七 意識流舆人物意識描寫的深化

第三章:小說的叙述視點

一 作者與小說的叙事人

二 叙事視點種種

三 外视點:"無所不知的叙事人"和"受限制的叙事人"

四 亨利·詹姆斯的"意識中心"

五 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的叙事人視野和人物視野

六 内梘點,主人公或見證人的叙述

七 一部奇書:《嫉妒》的視點

八 視點和人稱,關於"第二人稱",也談《變化》

第四章:小說的時間與空間

一 "空間的藝術"與"時間的藝術"

二 傳統小說如何"重建時間"

三 心理時間与現代小說

四 現代小說中的時序倒錯和時間密度:《追憶似水年華》中"不由自主的記憶"

五 現代小說的空間形式:《尤利西斯》和《弗蘭德公路》

第五章:西方小說的結構

一 結構在西方小說中的特殊意義:廣義的結構和狹義的結構

二 《人間喜劇》结構的再解讀

三 "鎖結"和結構:天衣無缝的《安娜·卡列尼娜》

四 "傳統"與"現代"的结合:弗朗索瓦莫里亞克的一部小說

五 從《酒吧長談》看"结構革命"

六 現代小說結構的開放性:《法國中尉的女人》與《寒冬夜行人》

七 現代小說结構的不確定性:《哈扎爾辭典》

主要参考文獻

後 記

试读章节

西方長篇小說興起於何時?

一種意見認為,長篇小說作為一種用散文寫成的叙事性文類是西方古代文學中早已存在的文學形式,對此最具說服力的例子就是《薩蒂利孔》和《金驢記》。相傳為一世紀羅馬作家該尤斯.佩特羅尼烏斯(?-66)創作的《薩蒂利孔》是一部長篇叙事作品,它長期失傳,直至十七世紀中葉纔被重新發現,但新發現的衹有原書的第十五、十六兩章和可能是第十四章的殘片(估計全書約二十章)。從殘存部分看,它相當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羅馬上層社會的生活。作品采用詩文間雜的所謂“墨尼波斯文體”(墨尼波斯是前二世紀用希臘語寫作的叙利亞作家)。“薩蒂利孔”的原意就是詩文混雜。雖然作品中有一些描寫得相當細緻、生動的生活場面,但全書情節駁雜,結構鬆散,顯然是隨意信筆寫出的。《薩蒂利孔》從成書到被重新發現為止的長時間中,幾乎無人提及;就是在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由於所存衹是殘卷,產生的影響自然也很小。不過,它對二世紀羅馬作家阿普列尤烏斯(約124—170)以後的散文叙事作品《金驢記》却產生過直接影響。《金驢記》共十一卷,保存完好,寫一個貴族青年魯巧因誤用魔藥變成了驢以後的傳奇式經歷。作品中的一些細節很可能來自作者自己的真實生活,同時,作者又大量取材於神話和民間傳說,特别是在書中引用了帕特雷的盧巧的《變形記》(已佚)中的不少材料。作者以串聯和框套的手法把一些本身并無多少關係的情節组織到文本中。被串聯到故事中的許多小故事,可能在《金驢記》之前就獨立存在,并廣為人知。我們認為,《薩蒂利于乙》和《金驢記》這樣内容駁雜、在寫法上很接近故事的古代作品,和在新的社會與文化環境中形成的近代小說有很大的距離,雖然有不少人稱它們為“小說”,但嚴格說來它衹是處於原始形態的“原始小說”。從歐洲文學發展的歷史事實來說,以後的歐洲小說也并非承襲它們;最多,它們以及與之類似的作品衹不過是歐洲小說“史前史”的一個組成部分。P18-19

序言

本書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分“西方小說的文學史命運”和“小說研究与叙事學”兩章。前者以自己對西方小說史的理解回顧了西方小說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的大關節,并試圖回答一些頗值得探索的問題,如:為什麽西方小說發端於文藝復興時期?是哪些條件使十九世紀成為小說的世紀?在二十世紀新的文化現實中西方小說面臨的嚴峻挑戰,它如何走出了困境?筆者還在這種歷史性回顧中比較了傳統小說與現代小說,對在以後部分略而不論的、各時期西方小說的社會歷史意蕴作了概括性的介紹、分析,意在使讀者對西方小說這個“全局”先有一個總的認識,以免見木不見林。“小說研究與叙事學”一章則有重點地涉及了叙事學以前西方作家、學者對小說的研究以及叙事學与小說研究,它們的一些具體内容將在下编各章里較充分地展開。總之,上編是下编的基礎。從篇幅說,下編是本書的主要部分,共五章,以構成小說的各種要素(如故事、人物、視點、時間與空間、結構)為綱。在下编各章中,我們既要涉及和辨析關於小說藝術一些重要的理論問題,更要從特定的角度將理論用於分析所選定的小說文本。我們是先談傳統小說再過度到現代小說,以便讓讀者更具體地看到西方小說藝術在各個方面的發展。本書各章節均選擇了一些重點作品作較深入細緻的分析,希望從一些方面揭示出作家作品的藝術獨創性。作者對此格外看重,認為不這樣本書的意圖就要落空。但顯而易見,它和一般的“賞析”性文章,特别是和那些模式化的評說相去甚遠,這是滲透着現代小說理論意識的對實際文本的有個性的解讀。筆者希望本書在小說理論和小說的藝術分析兩方面均能對讀者有所幫助。在浩如烟海的西方小說中,作者對選擇哪些小說用於分析頗費思量。歌德曾告誡愛克曼:“鑒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觀賞最好的作品纔能培育成的”,“我衹讓你看最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礎,你就有了用來衡量其他作品的標準”。讀者可以看到,本書論及的“古典”小說全是經受住了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在現代小說中也儘可能是獲得廣泛贊譽的傳世之作。

以上是筆者對本書的主要設想;至於這些設想是否恰當,又是否實現,這就要由讀者來評說了。

后记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曾多次為四川大學中文系世界文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開出“西方小說研究”,留下了一部40多萬字的講稿;1997年我又承擔了“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現代西方小說研究”,項目早巳按計劃完成結題,但未能及時出版。在前述成果的基礎上,我寫成了一本小書。它在我的電腦裹却一躺又是幾年,最近有機會出版,我纔擠出時間把它重新校閱了一遍,作了些不大的加工,主要是按照字數的要求壓縮了部分内容。造就是現在的《文學智慧——走近西方小說》。

在本書出版之際,謹向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和巴蜀書社的負責同志表示誠摯的謝意。

我誠懇地期待讀者對本書的批評。

龔翰熊2004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学智慧--走近西方小说(精)/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翰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7231
开本 32开
页数 47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4
148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5: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