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会师
内容
编辑推荐

展现三军会师的壮阔场景,透视党内斗争的历史风云,讴歌红军将士的血火历程,传承革命前辈的不朽精神。

50年后,一座高大的塔楼在会宁县城拔地而起。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向人们昭示,会宁会师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汇聚在一起的那片璀璨耀眼的星群,永远不会在历史的风涛中沉没……

内容推荐

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战争的洗礼,沐浴斗争的风雨,大会师中的星群,有的坠落了,有的暗淡了,有的粉碎了,有的仍在辽阔的天际间运行着……无论他们的结局如何,都曾在中国的天空闪耀过璀璨的身影。会宁会师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汇聚在一起的那片璀璨耀眼的星群,永远不会在历史的风涛中沉没……本书展现三军会师的壮阔场景,透视党内斗争的历史风云,讴歌红军将士的血火历程,传承革命前辈的不朽精神。

目录

第一章 初会懋功

1.毛泽东和红军战士以雪当梯,滑下夹金山/1

2.当掩护部队想夺取松潘时,胡宗南已先我占领/14

3.从总部到机关,人人都在捻毛线,织袜子,织毛衣,迎接中央红军/23

4.在懋功天主教堂,毛泽东受到年轻军政委李先念的热情招待/27

第二章 川西云涌

5.中央决定北上陕甘,张国焘却提出了南退西康的计划/37

6.两河口,毛泽东和张国焘实现了阔别八年之久的拥抱,虽不乏热烈,却颇感生疏

7.中央慰问团处境艰难,张国焘提出“必须解决组织问题”/56

8.两军迟滞川西。毛泽东说:张国焘拥兵自重,不给个职务是不

  会动的。周恩来让出了“红军总政委”位置/61

第三章 草地风疾

9.张国焘提出改组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愤怒地拍了桌子。

  周恩来感叹:怎么比过湘江、大渡河还难/70

10.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悲壮、最为罕见的行军:头顶,是变幻莫测

  的天空;脚下,是凶险无比的陷阱……/77 

11.当红军的旗帜插上大戒寺,远在峨眉山的蒋介石顿感万念俱灰/82

12.站在“查尔斯顿剧院”式喇叭庙门口,毛泽东平静地对四方面

  军同志说:你们南下,我们欢送;你们北上,我们欢迎/86

第四章 挥师甘陕

13.在俄界一座藏族经堂的门上,林彪端端正正写上“毛泽东”三个大字。

  这间屋子里,产生了中央政治局决定:《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94

14.“天险门户”腊子口,终于被红四团打下来了/104

15.在距出发之地瑞金万里之遥的哈达铺,中央红军找到了长征的落脚点——陕北

16.进入吴起镇,红军战士像回到了故乡。毛泽东告诉大家,陕北

  不仅有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还有红二十五军,他们也是从鄂豫皖长征过来的

第五章 “童军”远征

17.晚霞映照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火红的旗帜

  和一张张带着稚气的脸庞。红二十五军开始了战略转移/126

18.徐海东神色严峻地说:桐柏山已经不适于做根据地了,部队得继续前进/133

19.黄埔出身的唐旅长跟踪追击到桃花岭,才发现自己拿命运和毛孩子们开了个玩笑

20.徐海东思考再三说:既然打听不到中央的消息,

  我们应该立即挥师北上,到陕北会合刘志丹/143

第六章 奠基西北  

21.这是一块产生贫困、产生激情、产生叛逆精神的土地/149

22.徐海东紧紧握住习仲勋的手,似乎怕他飞了一般/154

23.毛泽东说: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最首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团结”/162

24.从甘南传来消息:红二、四方面军已出腊子口,向陕北开来/171 

第七章 南下受挫

25.张国焘脸色阴沉下来:中央的旗帜打出来了,却没有一个人站到旗下/182

26.张国焘立即给毛泽东发报:天芦战役胜利……是南下进攻路线的胜利/187

27.蒋介石目露凶光:有退出百丈关者,无论军阶,格杀勿论/192

28.从川、滇边传来消息,红二、六军团也将北上/198

第八章 蛟龙腾飞

29.贺龙冒雨奔袭彭水县,取得千里转战的第一个胜仗/205

30.在贵东印江木黄村,贺龙、关向应和任弼时、肖克、王震会合了/211

31.敌军中一阵乱骂:陈耀汉那龟孙子,一听贺龙来了,吓得掉头就跑/221

32.蒋介石摸着冒汗的光头,不知贺龙要干什么。贺龙却从石鼓渡过了金沙江/229

第九章 并肩北上

33.朱德对贺龙、任弼时说:你们来了,我的腰杆子也更硬啦/243

34.任弼时心里明镜一样清楚:关键是团结;核心是北上/254

35.张国焘忧郁地望着落日,对陈昌浩说:你们都好说,我怕过不了这一关了/259

36.在陕北保安窑洞内,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报,发出三军大会师动员令/264

第十章 会宁会师

37.蒋介石杀气腾腾下令:在西安、兰州布置lOO架飞机升降设

  备,把炮弹、炸弹、毒瓦斯全运过去,让第一军作先锋,完成

  第六次“围剿”大业/273

38.毛泽东兴奋地吟哦: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283

39.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军事史都会记住这个日子:1936年10月10日;

  记住这个地方:甘肃会宁;记住这个伟大事件: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了

40.山城堡战斗胜利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

  国革命最艰难的岁月过去了/296

结语 星汉璀璨/306

试读章节

25.张国焘脸色阴沉下来:中央的旗帜打出来了,却没有一个人站到旗下

1935年10月5日,一向偏僻冷寂的川西小镇卓克基,忽然间变得热闹起来。

一大群军人涌进了卓克基。

狭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地穿行着军人;简陋陈旧的百货店里,挤满了军人;镇外山地上不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不一会儿,街口又会出现几位行色匆匆的军人。

这些军人有的穿灰色军装,有的穿黑色军装;有的头上戴着小五角帽,有的头上戴着大五角帽。脸上表情也不一样,有的沉重,有的紧张,有的兴奋。有的却无所谓……

一切都显示出,这里将举行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

此刻,会议的主人张国焘,正闹中求静,一个人躲在一座喇嘛庙内。

他像和尚人定一样,排除一切杂念,坐在一张斋桌边,最后一次修订一份文件。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两眼炯炯有神,眉心拧成一个大结,嘴中不时地念念有词。飘忽的酥油灯光,把他高大的身影忽长忽短地投射到墙壁上,使这间斋堂显得十分阴森神秘。

突然,他站起身,双臂向上舒展一下,在斋堂来回走了几步,又伏下身子,埋头于文件那些稔熟的词句中。

这是一份即将在会议上通过的《决议》。

其实,不用念稿子,文件的内容条款早已深深地刻在张国焘的脑海中:

  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洛甫撤销工作,开除中央委员及党籍,并

下令通缉。杨尚昆、叶剑英免职查办。

    ……

这个《决议》的腹稿,张国焘在刷金寺就开始酝酿了……

对毛泽东带一、三军团北上,张国焘不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因为,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也是他一手促成的。试问,在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来之前,在毛泽东到来之前,偌大川陕根据地,偌大红四方面军,谁不唯张主席之命是从?!可以说他张国焘一声咳嗽,四方面军8万人马都要为之一颤。也有不听话的,像曾中生,仗着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巨大影响和威信,经常和张国焘意见相悖,便被张国焘扣上“AB团”的帽子,先是拷打审讯,尔后用一根绳子勒死在密林中。

好景不长。党中央来了,红一方面军来了,张国焘的极权受到制约,他的自尊心也受到极大伤害。两河口镇外与毛泽东拥抱时的那点真诚,渐渐被失意、怨愤所削弱以至淡薄了。

但是,张国焘并不甘心也不会退缩,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在党内斗争的风浪中已经滚打了十几个年头,有的是耐力和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手中还有8万人马,这是他与中央争权的极大筹码。

于是,从提出改组政治局开始,他导演了一场又一场好戏,向饱受长征风尘之苦的党中央频频发难,直至使出最后一招,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迫使毛泽东等紧急出走,导演了中共党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幕。

遥望毛泽东瘦削孤单的身影和一、三军团不足万人的队伍,渐渐北去,张国焘的心里像暑伏天吃了一块西瓜一样,充满了清爽和快意。

没有人能够束缚他张国焘了!况且,他的编制序列表上,还增添了两个军团,近2万人马……

在与党中央的这场斗争中,张国焘觉得自己是个大赢家:一个人打败了一个政党。

他要放开手脚大干了!立即命令部队,回师阿坝。

阿坝对于张国焘,不亚于一个天堂或者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  它坐落在川西草原的南部,是川西藏族的中心。高大精致的喇嘛庙辉映着夕阳,成百上千户的人家飘着炊烟,一排一排店铺鳞次栉比,清澈的大金川穿流而过,河两岸种满了青稞,更远处,则是花红草绿的草原。

张国焘一边欣赏着川西草原晚秋的景色,一边在阿坝最大的喇嘛庙——一格尔登寺大殿召开川康省委及红军中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批判毛泽东,批判党中央。会场外,高悬着张国焘亲自书写的大横幅“反对毛、周、张、博北上逃跑”。

陈昌浩率先发言。他脸色严峻,唾沫飞溅,声严色厉地控诉了毛泽东等人和一、三军团“私自逃跑”的经过。

黄超则显得特别活跃,在陈昌浩发言时,他不时举起拳头,高呼口号。

P182-183

后记

       结语 星汉璀璨

山城堡战斗胜利结束,为会宁会师画了个句号,也为红军长征画了一个句号。

红军在长征中一共有过七次会师:

1934年10月,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政治委员、粟裕为参谋长、刘英为政治部主任的红七军团(即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德兴的重溪,与方志敏领导的新红十军会师,是为第一次。

1934:年10月24日,以任弼时为中央代表、肖克为军团长、王震为政治委员、李达为参谋长、张子意为政治部主任的红六军团,在印江的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会师,是为第二次。

1935年9月18日,以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的红二十五军,在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是为第三次。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在懋功县达维镇,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是为第四次。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陕北甘泉,与红十五军团会师,是为第五次。

1936年6月,红二方面军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是为第六次。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在会宁,与红二、四方面军会师,是为第七次。无疑,会宁会师是红军长征中最为壮观,最为重要的一次会师。

它既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是迎接革命高潮的新开端!

它既是各路红军的大会师,也是人民武装力量的总融会!

会宁会师不久,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即于12月7日发布了扩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

 命令决定:

  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项

英、林彪、王稼祥、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关向应、叶剑英、陈

毅、肖克、董振堂、徐海东、聂荣臻、郭洪涛、张云逸、王维舟等23

人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国焘、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7人

 组成军委主席团。

以毛泽东为军委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

以朱德为红军总司令,张国焘为总政治委员。

以刘伯承为军委总参谋长,叶剑英为副总参谋长。

以王稼祥为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总政治部副主任。

以林彪为红军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罗瑞卿为教育长。

这是一片灿烂的星群。

无疑,这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辽阔苍茫的天宇间,最为明亮的星群!

随着岁月的流逝,经过战争的洗礼,沐浴斗争的风雨,这片星群中的星座,有的坠落了,有的暗淡了,有的粉碎了,有的仍在辽阔的天际间运行着……

无论他们的结局如何,都曾在中国的天空闪耀过璀璨的身影。

50年后,一座高大的塔楼在会宁县城拔地而起。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它向人们昭示,会宁会师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以及汇聚在一起的那片璀璨耀眼的星群,永远不会在历史的风涛中沉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会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献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534317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6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