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古代小说与城市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古代小说所描写的大量生动的城市图景,乃是古代城市生活形象化的反映。本文侧重对后者的研究。主要以古代小说作为考察对象,探讨其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城市文化。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将唐代至晚清的历代小说中的城市文化作一纵向、历时性的描述,同时采用纵中有横的结构方式,对历代小说中反映的典型城市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分析,而在研究中则尽可能以异质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和西方城市文化为参照系。在方法论上,本文采用文史互证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文献价值的层面来论证小说中城市描写的史料价值,指出这些城市描写所具有的小说个性和艺术价值,尽可能将研究的重点深入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以期从小说的角度揭示古代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内涵。

内容推荐

古代小说与城市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对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古代小说所描写的大量生动的城市图景,乃是古代城市生活形象化的反映。本文侧重对后者的研究。主要以古代小说作为考察对象,来探讨其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城市文化。“古代小说”中的“古代”以文言小说繁荣的唐代为上限,以公元1911年民国之建立为下限,“城市文化”则是对存在于城市生活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称,其内容包括城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质生活、思想观念、审美风尚、制度礼仪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将唐代至晚清的历代小说中的城市文化作一纵向、历时性的描述,同时采用纵中有横的结构方式,对历代小说中反映的典型城市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分析,而在研究中则尽可能以异质的中国传统乡土文化和西方城市文化为参照系。在方法论上,本文采用文史互证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文献价值的层面来论证小说中城市描写的史料价值,同时指出这些城市描写所具有的小说个性和艺术价值;尽可能将研究的重点深入到城市的精神文化层面,以期从小说的角度揭示古代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正文八章。

绪论部分主要在宏观上讨论古代小说与城市的关系问题,介绍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和古代文学对早期城市的描述,进而指出古代城市发展与小说发展的相互关系,即城市发展促进小说的发展,小说反映城市内容。就后者而言,古代小说的城帝『青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绪论中还对本文之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和意义作出说明。

在正文历时性的论述中,第一章以唐代小说中的长安为主要对象,描述展现帝都气象的各种娱乐活动,兼论唐代小说中的“神异之都”洛阳和“富贵仙乡”扬州。第二章写宋元时期,以话本中的双城:东京和临安为对象,展示“南宋移民追忆中的东京梦华”和“作为东京真实映像的临安”。在第三章中,明清小说中的开封和杭州是对前代双城的追忆和重塑,写开封的小说以《歧路灯》为代表,这一时期杭州西湖小说则蔚为大观,本文着重讨论其题材类型与美学价值。第四章讨论《金瓶梅》中的临清,主要研究它的商埠特色和运河文化特征。第五章以明清小说中的南京和北京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红楼梦》、《儒林外史》的“金陵情结”进行比较,其后通过对《儿女英雄传》、《小额》等的分析,论述中国京味小说之初创。第六章论苏州,对于明清小说中的苏州来说,“富贵风流”是它的最大特色,这主要通过苏州的三方面特性:商会特色、山水特色和文化特色来表现。第七章“明清小说中的扬州”,首先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小说的发展轨迹,然后侧重论述《风月梦》作为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所具的文化品格。第八章论述重点是从扬州到上海,晚清小说明显展示了这种都市繁华梦的变迁。在上海成为文化中心之后,随之出现了早期海派小说,并对后世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此外这一章还论及晚清小说中的其他口岸城市如广州、天津等。

结语部分是对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总结和思考。

目录

绪论:古代小说与城市话题

 第一节 城市的出现和古代文学中的城市

 第二节 古代城市发展及与小说的关系

 第三节 古代小说的城市情境概述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一章 唐代小说中的城市文化

 第一节 唐代小说中的长安内容概述

 第二节 唐代小说中的帝都娱乐

 第三节 唐代小说中的其他城市

 附录 唐人小说与长安关系一览表

第二章 东京—临安:宋元话本中的两宋双城记

 第一节 南宋移民追忆中的东京梦华

 第二节 作为东京真实映像的临安

第三章 双城的追忆和重塑:明清小说中的开封和杭州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背景虚化的东京故事

 第二节 《歧路灯》:十八世纪理学视野中的开封生活志

 第三节 杭州西湖小说的题材类型与美学价值

第四章 运河边的城市:《金瓶梅》中的临清

 第一节 《金瓶梅》中的城市背景

 第二节 《金瓶梅》的运河文化特征

 第三节 临清的商埠特色和《金瓶梅》的文化宿命

第五章 南京—北京:明清小说中抹不去的京都之恋

 第一节 明清小说中的南京描写概述

 第二节 《红楼梦》、《儒林外史》中“金陵情结”之比较

 第三节 明清小说中的北京述略

 第四节 《儿女英雄传》、《小额》、《春阿氏》与早期京味小说

第六章 “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明清小说中的苏州

 第一节 水上都会:苏州的水乡特征和商业贸易

 第二节 虎丘风情:苏州的山水背景与城市个性

 第三节 吴中风流:苏州文化的积淀和流布

第七章 淮左名都:明清小说中的扬州

 第一节 明清时期扬州小说的发展轨迹(上)

 第二节 明清时期扬州小说的发展轨迹(下)

 第三节 《风月梦》: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的文化品格

第八章 十里洋场:上海与晚清小说中都市繁华梦的变迁

 第一节 扬州—上海:晚清小说中都市繁华梦的变迁

 第二节 早期海派小说的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晚清小说中其他口岸城市和城市图景的现代性变迁

结语:关于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思考与总结

附录:古代通俗小说与城市关系简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葛永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9042344
开本 32开
页数 4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4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