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大墓
内容
编辑推荐

2009年“曹操墓”惊现河南安阳。

曹操高陵、刘备惠陵、孙权蒋陵,疑云重重,昔日英雄今何在?

从幕前到墓后,从质疑到悬疑,现实的表象≠历史的真相,公开质疑“曹操墓”第一人倪方六,为您解开埋藏千年的三国大墓之谜!

72疑冢,9大理由,3省之争,1具碎骨,“曹操墓”真耶假耶?盗墓史研究专家倪方六公开质疑,认定“曹操墓”是“被出土”!并联合考古专家,解开埋藏千年的三国大墓之谜!

内容推荐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安阳西高穴村发现“曹操高陵”。此消息一出,各界震惊!

本书作者首开先河,公开质疑其真假,“曹操墓”顿成2010年第一大社会热议话题。

作者依据其多年研究经验,众采各家说法,广集权威资料,重重推理,为读者演绎了一出精彩迭出的三国大墓传奇。

目录

序:曹操墓到底是不是“被发现”

前言:我为什么做了操蛋派

曹魏篇

 日韩头条新闻:曹操墓找到了!

“西高穴墓葬”是这样变成曹操墓的

曹操现身:证明墓主身份的关键物件出土了!

“九大理由”+“四次论证”敲定“曹操墓”

 曹操墓“惊世现身”背后的故事

村民徐玉超一直没有领到奖励

除夕炮响,炸开曹操墓“冰山一角”

盗掘曹操墓第一人

这则联合通告很有意思

市委书记被说动,曹操墓“被考古”

 曹操墓难解之谜:历史的谎言再次上演

“树流血”预言曹操之死

历史的谎言:曹操“七十二疑冢”

DNA技术真能验明曹操真身吗?

两具女骨之“哥德巴赫猜想”

“反盗墓高手”手艺原来很一般?

曹操为何没有“阴问身份证”?

曹操对风水宝地真的无所谓?

大面积勘探陪葬功臣墓

 PK曹操墓“九大理由”

令人费解:“曹操墓”是两个方形墓室?

曹操修了间“毛坯房”?

“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另有隐情

此“西门豹祠”非彼“西门豹祠”

来源不明:旁证不可作为直接证据

“魏武王”不止一个

埋地雷:“希望不是造假的文物”

一块头盖骨引发的年龄谜团

薄葬墓中为何“宝物”频出

 “海选”西高穴墓主

候选人提名大会

善“格虎”、常用戟的冉闵

最正牌的“魏武王”——姚襄

最可能获赐“魏武王常所用”兵器的夏侯惇

死曹操气死活于禁

 曹操墓三省之争

河南之说,源远流长

河北之说,成竹在胸

安徽之说,深谋远虑

曹操墓外传:山东之说

 曹操家族中的男人们

曹操亳州家族墓地:规模庞大,无一完好

曹腾:史上唯一被追封为皇帝的宦官

曹嵩:墓砖作证验明正身

曹丕:从妹婿手中抢得皇位

曹叡:违背祖训埋下祸根

曹芳:有罪之君,死无葬地

曹髦:虽知司马昭之心,却无回天之力

曹奂:末代皇帝,十足傀儡

曹植:尸骨身份未明,便已离奇失踪

 曹操家族中的女人们

曹操皇后卞氏:曹魏第一女人出自倡门

曹操女儿:三个姑娘“共用”一个姑爷

曹丕的旧爱与新欢:“洛神”与“女王”的战争

曹叡的红粉军团:美女莫问出身

曹芳怀皇后:一个幸运的女人

蜀汉篇

 二陵一坟今安在

刘备:老宅风水保佑“卖履小儿”终成霸业

刘禅:乐不思蜀是种“生存智慧”

敬哀皇后:张飞女儿原是绝色美女

 惠陵的前世今生

惠陵与诸葛亮的渊源

遥想当年汉陵庙

诸葛亮的防盗措施猜想

两位皇后如何合葬

生前积德阴宅得保

 刘备也有三疑冢

惠陵“弓剑冢”言之凿凿

与甘氏生同寝死同穴,刘备葬奉节也有“铁证”

彭山“九龙回头望”,风水宝地有皇坟

 传奇诸葛亮的传奇身后事

最后一条锦囊妙计

孙吴篇

 九大皇家陵墓暗藏多少玄机

孙钟:仙人指点得宝地

孙坚:生时不共戴天,死后共用一名

孙策:苏州安徽二选一

孙权:南京帝陵NO.1

孙登:南京的太子不好当

孙和:被“野蛮女生”拉下马

孙亮:生于安乐,死于小人

孙休:被盗墓贼精准定位

孙皓:带棺乞降的末代皇帝

 孙权墓五大未解之谜

精密仪器出马,神秘地宫初露端倪

“梅花山说”与“大金门说”之争

东吴大帝为朱元璋“看门”?

蒋陵是否能幸免于盗墓

孙权墓内有佳人之谜

外篇

 三国疑冢成因

史料原因:《三国志》埋下了后人争议的空间

时代原因:盗墓贼给现代考古出难题

葬俗原因:四大特殊葬俗迷住了历史的双眼

附录一:三国名人葬地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和引用文献

后记:学术观点可以不同

试读章节

最早锁定曹操墓位置,是在1998年。当年,作为认定曹操墓依据之一的“鲁潜墓志”出土了。

在西高穴村西北一里外,有东西两块地势较高的土地,东边那块当地人称为“大城岸”,西边的叫“小城岸”。鲁潜墓志就出土于小城岸(小方池)那块地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西高穴村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也开始了一轮以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为主体的改革,与五六十年代的土改相比,俗称“新土改”。由此,农民的经营方式逐渐多了起来,在西高穴村附近陆续出现了几家砖瓦厂,有乡里办的,也有村民办的。

村民徐玉超也开办了一家砖厂。1991年,徐玉超家承包了村西北的小方池那块台地,因为浇不上水,无法耕种,便用来取土烧砖。而恰恰在这块台地上,出土了日后让学术界惊喜万分的“鲁潜墓志”。曹操墓址到底在哪儿,第一次在出土物中发现了线索。

西高穴村一带土质并不好,土壤里常含有杂质,烧出的砖质量不好,每块砖的价钱都要比其他地方的窑厂便宜几分钱。在制砖坯之前,要先把土里的碎砖烂瓦挑出来。

1998年4月23日傍晚,第二天制砖坯要用土,徐玉超便与妻子一起,照例在要起土的陡坡上放了一个土炮,把土炸松,方便挖掘。当他用铁棍向下撬土块时,发现一个石板埋在下面。

这一带,取土时不时会露出一些古砖旧瓦什么的。当地有心人便经常在工地逛逛,捡点好玩的拿回家。附近渔洋村当年的会计龙振山,因此迷上收藏,家里到现在还开设了一间私人收藏室。龙有个习惯,附近几个砖厂一烧窑取土时,他都会等在现场,捡点“古董”,每次都会有所收获,能从灰土里找到一些东西,如带着铜锈的刺钩、刻着铭文的瓦当,还有一些用于占卜的骨头之类的东西。

石板发现地点在距离地面一二米的坡上,当时徐玉超还以为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呢,便将石板从土里挖了出来。此石板一尺见方,黑不溜秋的,擦掉泥土,发现上面有字,徐觉得可能值点钱,便把石板带回了家里。

徐玉超发现好东西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据说当时曾有人上门收购此石,出价从一开始的300元人民币,涨到后来的3万元。徐玉超也搞不懂是什么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便让当时在外地的大儿子回家,看这事怎么办。大儿子于是去了趟安阳,找到安阳文物局,把发现刻字石板的情况说了,询问是不是文物。

文物局很快来人到徐玉超家。文物局的人看完石板,便将它带回了安阳,说要研究研究。

初步研究后,专家肯定这不是什么石板,而是一方墓志。上面铭文内容太重要了,竟然透露出了久寻不得的曹操墓址信息。这方墓志高20.7厘米,宽31.50厘米,厚4.50厘米,系青石雕凿而成。

字体是魏书,文有14行,满行9字:

赵建武十一年大歳在

乙巳十一月丁卯朔故

大仆卿驸马都尉勃海

赵安县鲁潜年七十五

字世甫以其年九月廿

一戊子卒七日癸酉

葬墓在高决桥陌西行

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

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

帝陵西北角西行卌三

歩北回至墓明堂二百  五十歩上党解建字

子奉所安墓入四丈神

道南向

根据志文,墓主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名叫鲁潜,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员,属于当时朝廷的重臣了。最重要的信息在后面几句:

“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廿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

曹操葬在哪一直是历史谜团,这志文却在无意间泄露了“天机”。曹操墓研究学者自然要惊喜万分。这块对寻找曹操墓有极为重要参考价值的石板,后来被定名为“鲁潜墓志”。

有意思的是,当时安阳文物局收走石板后还对徐玉超表示,如果真有价值,政府会给予奖励的。但直到曹操墓发现时,徐玉超也没有领到什么奖励。不过,文物局做了一份墓志的拓片,留给徐玉超当纪念。P013-015

序言

序:曹操墓到底是不是“被发现”

2009年,大家感觉最没有被代表的一次调查,就是选出“被”作为年度汉字。

听证会“被代表”,工资收入“被增长”,工作状态“被就业”,生活状况“被幸福”,心理状态“被开心”,还有“被自杀”,“被认罪”,“被捐款”,“被明白”……此种语法看似滑稽,却也恰恰讽刺了“被时代”的荒谬、荒唐、荒诞、荒芜和无知无能、无情无义、无道无德、无耻无赖,即四荒八无。反正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切都处在“被”的状态。

现在,曹操墓又“被发现”了。

“被发现”的曹操墓注定要引起争议,真伪讨论不可避免,我也“被圈入”了这场讨论之中。与方六先生的相遇相识,就是因为曹操墓的“被发现”,在年前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辩论曹操墓真伪”节目录制现场,我与方六先生、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震云先生,都是作为“反方”被请来的嘉宾,因此结缘。做完节目后,我们就分开了。年后接到方六先生从南京打来的要我为他新书《三国大墓》作序的电话,十分惊喜。惊在方六先生成书之快,求真之执著;喜在“反方”可以系统地把意见和观点充分表达出来,以正视听。

我与方六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凤凰卫视的节目中,方六先生说:“希望曹操墓是真的,但是你要人家相信最好铁证如山,至少也要做到证据确凿。”我也是这个观点,我支持方六先生。西高穴墓葬的主人究竟是不是曹操,并不是研讨会上讨论出来的,也不是考古圈内的权威说是就是的,所谓的考古学认定凭的是干货,不能有一点水分。

在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情况下,西高穴墓葬主人的身份只能存疑。急急忙忙下结论,如同急急忙忙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曹操墓发现一样,都是有悖于考古本质和学术精神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是需要时间的,“真的迟早都是真的”。考古是查验历史,校对真相,更须谨慎和细心!不只在曹操墓上要这样,以后在孙权墓、刘备墓等所有墓葬的考古认定上,都应该持这样的态度。

个人认为,曹操墓急急忙忙“被发现”,掺杂了许多地方利益、圈子利益、学术利益。发展地方经济不能靠“皇帝”,考古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看是否挖到了“名人墓”,是否评上了“新发现”。曹操死了近一千八百年,想利用他和他的墓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学术影响,本身就是很龌龊的事,靠挖死人的墓、古人的墓、前辈的墓来发展,既不是科学的发展观,更不是高尚的伦理观。

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都出了大问题的今天,公众普遍质疑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也说明学术界公信力在下降。当学术和学人自身丧失独立性,为地位诱惑,被金钱收买,沦为权力的奴仆、地方需要的工具,那是一件很可悲,也很可怕的事情。现在包括考古界在内,存在这样一种学术现象:“抬头向前看,低头向钱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谁请专家,专家就替谁说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专业权威和社会问责应该统一,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每一个自由和负责任的公民必须具有良知和常识。

佛教名山九华山上有一副对联,叫“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方六先生这本书写得很有意思,把严肃的学术争论当新闻故事来讲述,字里行间露出的都是非学术腔调的家常话,这才是真正地给读者写书的态度,一流的专家学者就是要让老百姓、非专业人员都能听懂自己说的话,看上自己写的书。

相信读者在觉得方六先生这本书可读耐读,有趣有货的同时,也会用良知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西高穴墓葬的“考古学认定”是否存在问题,曹操墓到底是不是“被发现”!

周孝正

2010年3月20日

(作者系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

后记

后记:

学术观点可以不同

写这篇后记时,我刚看完本书的大样。

在之前,我结束了在本书动笔前便计划好的“学术旅游”活动,刚回到南京三天。

我的初衷是调研考察,之所以称“学术旅游”,是因为时间较紧张,只能走马观花。期间,我访问了洛阳、安阳、商丘、永城等地,又去了河北的临漳、江苏的徐州。每到一地,尽量多与当地历史、考古界人士进行交流,主题是“看墓”。

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墓葬,我这次看了几十座,重点是汉魏间已考古发掘的古墓。我最感兴趣的是考古学上具有标本意义的“曹魏正始八年墓”,此墓现在已整体原样搬迁至洛阳古代艺术馆内(原洛阳古墓博物馆)。我看得很仔细,还与博物馆李胜军主任聊了一番。之后,赶到安阳,“参观”西高穴墓葬——所谓新发现的曹操墓。

在考古队员的陪同下,我绕着墓葬转了几圈。看了二号墓,又看了紧邻的已挖成大坑的一号墓。有特警形影不离地跟着我,我的相机、DV被“集中保管”。我来到西高穴,最大的希望有两个:一是走下墓道,进入墓室看看;二是看看出土原物,以辨真伪,从而校正我书中的观点。但这根本不可能。临走时,我索要他们给我拍的“参观照片”时,也没有得到答复。所以,有同行问我,看了西高穴墓葬后能否得出墓主真是曹操的结论时,我只有摇头,再摇头。明确地说,我现在无法改变我书中的“新发现曹操墓是疑冢”的观点,我坚持我的质疑,我不赞成“西高穴墓葬主人是曹操”的考古定论。

在西高穴,我与主持墓葬发掘的潘伟斌先生见了面。我对潘先生的印象很好。潘先生似乎很忙,他忙着接受安徽亳州老家媒体和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组采访,无法深入交流。就我的质疑,潘先生给了这样的回答——“学术观点可以不同!”

其实,这正是我后记中想说的一句话。

倪方六

2010年4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大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倪方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61829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8.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