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浪漫法兰西/文化欧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法国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3篇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145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法国的艺术文化,涵盖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和人文文化。如果说书中的散文是以文 学随笔记述法国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法国艺术文化。

内容推荐

《文化欧洲》丛书是图文并茂的有关欧洲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兼具三个特点突出文化内涵,书写实地体验;呈献亲拍图片。它凝结了作者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涵盖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民俗和宗教。

目录

序言

建筑艺术

法兰西建筑艺术

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

浪漫的宫殿和城堡

艺术之都

在巴黎欣赏绘画

在巴黎欣赏雕塑

塞纳河艺术之光

人文文化

马赛曲

法国影星演绎浪漫

单身女性

法式餐饮

阿尔萨斯和蓝色海岸

阿尔萨斯

蓝色海岸

摩纳哥公国

圆梦文化人生

试读章节

从圣母院正门进入主堂,让人感到震撼的首先是它_主严宏伟的建筑风貌。主堂里两排粗壮的圆石柱支撑着数座高大的尖拱,尖拱支撑着哥特式拱顶,拱顶像是自然垂下的花瓣,垂落在尖拱上。主堂两侧的数扇圆彩窗绘满了题材缘自《圣经》的绘画,从圆彩窗投射过束束幽幽彩光,洒落在主殿供奉的圣母像上。围绕着主堂尚建有小教堂和唱诗班,与主堂交叉,形成了十字型建筑格局,具有强烈的天主教色彩。殿堂圣坛上供奉着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和圣徒的画像或雕像,圣坛上还安放着弥撒用的金银器皿和圣事用品,高悬的烛灯和圣像前永不熄灭的微微摇曳的烛光映照,洋溢着圣殿的神圣和肃穆气氛。

雨果在赞扬巴黎圣母院“至今仍然是座庄严、宏伟的建筑,尽管经历沧桑,它依然葆有美貌”的同时,他严厉地,可以说是愤怒地批判了那些对巴黎圣母院这一人类艺术瑰宝做了愚蠢践踏和破坏的人,其中包括建筑师和艺术家。雨果认为,使巴黎圣母院遭受损伤和破坏的有两种因素——时间和人。P44

序言

《文化欧洲:浪漫法兰西》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法国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3篇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145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法国的艺术文化,涵盖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音乐和人文文化,有选择地描述了法国著名城市和海岸风光。如果说书中的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法国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法国艺术文化。

建筑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建筑艺术发眨史,如同西方艺术发展史,概括地说,同样经呖了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哥特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罗可可、新古典主义、现代艺术等不同的厂力史时期。12世纪中叶,法国在继承发展希腊艺术、罗马艺术、罗曼艺术的基础上,在世界上以建造圣德尼(St.Denis)大教堂为先河开刨了新的建筑艺术——哥特建筑艺术,圣德尼大教堂成为从罗曼建筑艺术向哥特建筑艺术过渡的典范,此后,雄伟、壮丽、挺拔、高雅的哥特艺术风格建筑在法国和欧洲迅速崛起,哥特艺术风格主导地他一直持续到16世纪。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作家。雨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和他的成名作《悲惨世界》一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小说中还精辟地阐述了巴黎圣母院的建筑艺术和建筑美学问题。本书对法国的建筑艺术做了,综合的叙述,结合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和实例对哥特建筑艺术风格的特征以及从罗曼建筑艺术向哥特建筑艺术风格的过渡做了阐述。

巴黎是艺术之都,巴黎的魅力在于艺术,在巴黎欣赏艺术堪称人生幸事。在巴黎,最让人留连的是卢浮宫。卢浮宫是一本喂开的生动的绘画和雕刻艺术教科书,它汇集了占希腊、罗马、埃及艺术,欧洲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艺术以及东方艺术,在卢浮宫可以学习欧洲及世界艺术史。西方绘画和雕塑艺术史,依笔者见解,就是历史不同发展阶段艺术大师们个人艺术生涯谱写成的历史,换言之,艺术大师们书写了西方绘画和雕塑艺术史。

在卢浮宫人们可以看到大师们的艺术精品。在绘画方面,譬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天才一一意大利的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德国的丢勒等的绘丽;巴洛克浪漫主义风格时期法国画家普桑的绘画;巴洛克浪漫主义风格绘画代表人物弗兰德斯的鲁本斯的绘画;17世纪荷兰画派代表伦勃朗的绘画;为法国大革命风暴激动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们(例如大卫)的绘画;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安格尔的绘画;新古典主义艺术时期法国著名画家席罩柯、德拉克洛瓦、米勒的绘画。

在卢浮宫、巴黎奥塞博物馆、巴黎马蒙达博物馆、巴黎印象派博物馆等地可以欣赏到善于捕捉光线作用于客体上瞬间印象的法国印象派画家,像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塞尚、毕沙罗、西斯莱等的绘画作品,以及在美术史上也被称为印象派画家、善于运用光和彩色的荷兰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

在卢浮宫,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绘画珍品,还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罗丹、吕德等大师的雕塑作品,譬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垂死的奴隶》和《被俘的奴隶》。人们还可以欣赏到发掘自梅罗岛占希腊世界最著名的大理石雕《梅罗的维纳斯》。在巴黎罗丹美术馆人们可以欣赏到罗丹雕塑大师的《思想者》、《吻》、《巴尔扎克》等杰作。在巴黎,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在塞纳河畔、桥头、高地、公园、街角……到处能见到大理石艺术雕像,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法国的人文文化是十分丰富的,书中点击到法国人的革命精神、单身女性心态和法式餐饮文化。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人以“自由、民主、博爱”为理想,高唱马赛曲,以不屈不挠和牺牲精神谱写了光辉的革命历史,正像马赛曲的故乡斯特拉斯堡在法围大革命时期许多桥梁上挂起的大幅标语书写的那样——“自由国度从这里发源!”

法国电影以浪漫、诙谐、轻松、趣味见长,法国影星成就了法国电影。法国近代影星中最漂亮、性感的女星是苏菲·玛索(SophieMarceau),最潇洒、英俊的男星是阿兰·德隆(Alain Delon)。苏菲·玛索在电影舞台上演绎法国女人的浪漫,阿兰·德隆在人生舞台上演绎法国男人的浪漫。

欧洲单身女性,包括法国浪漫的女性单身族,她们立足于社会,自由着,带着几分渴望;独立着,带着几分孤独;欢乐着,带着几分忧伤;忙碌着,带着几分凄凉;寻觅着,带着几分迷茫。上帝并不偏爱她们,但它是爱她们的。

法国餐是西餐的主流之一,法国人也是“民以食为天”的。法国人讲究享受用餐的过程,用餐时专注而肯花时间。在暗淡和徽微摇曳的烛光下,家人、朋友或者俊男靓女悠闲地饮酒和品尝佳肴,享受用餐的过程、意境和情愫。

“读书行路,认识世界,激发豪情,谱写人生。”在法国沿着莱茵河畔和弗山山麓的“阿尔萨斯酒路”游历,会为醇香的葡萄酒、美妙的乡村自然风光所陶醉。在大城市住久了的人,有机会时到阿尔萨斯(Alsace)小城小镇,到葡萄园和酿酒庄园走走,小住些日子,会留下难忘的记忆。

蓝色海岸(Cote d'Azur)是指法国的士伦、戛纳、尼斯和摩纳哥公国一带的地中海沿岸。它以风光著称,人们喜欢那里的大海、沙滩、阳光,文学家、哲学家来这里写作,画家来这里作丽,影视人来这里角逐金棕榈奖,旅游者来这里观光,王公贵族来这里享受自然、享受人生,鸟儿也喜欢在这里栖息。

若将地中海北海岸譬喻为一缕蓝色的丝线,那么西班牙巴塞罗那,法国马赛、戛纳、尼斯,摩纳哥公国摩纳哥,意大利热那亚、那不勒斯就是这缕蓝色丝线串起来的粒粒璀璨珍珠,而摩纳哥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摩纳哥公国虽然很小,它却像摩纳哥王妃格雷丝·凯莉(Grace Kelly)一样美丽迷人。

愿将这部《文化欧洲:浪漫法兰西》呈献给热心了解法国艺术文化的读者,诚挚地希望翻阅过它的读者能从这部集子中获得对法国艺术文化的初步认识,获得对于法国著名城市、自然风光的感性知识,从而增进对法国文化和法国人的了解,增进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理解会带来宽容,友情会带来和谐;祝愿世界的明天,多点鲜花、友情和爱。

后记

心怀重年梦想,

终生追逐未来。

这是我的一首题为《生命闪光》诗的最后两句。所有的童年梦想都是美丽的,我在童年时梦想过飞行,像鸟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及至少年时代,梦想清晰起来,那是两个梦呢:一个是文学梦,一个是科学梦。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是陈竹影女士(散文家朱自清的夫人陈竹隐之姊),在她的教导下,我喜欢上了语文课和作文;与此同时,在学习了道尔顿原子学说和读了波兰出生的法国伟大女性、卓越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传略《居里夫人》(艾芙·居里著)之后,还想往科学研究。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吹响,我终于选择了学习科学,考入北京大学,期盼以居里夫人为榜样,未来从事物质的放射性科学研究。

清楚地记得北大的第一堂普通化学课,傅鹰教授谆谆教导我们年轻学子,首要的是要做一个人,然后才是做一名科学家。接着他还不忘告诫我们,可能的话,在大学时找到一位女友。北大六年,给了我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坚实的科学知识,这段人生经历总是让人怀念,也正是在北大,我结识了我的夫人。

1980年,我不惑之年,在北京半导体器件研究所工作期间有幸获得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bert StifttJng)资助,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访问学者迈出国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欧洲一流的德国马·普协会固体研究所和弗朗霍夫协会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晶体生长和生长理论研究工作逾十年,与研究组负责人伊丽莎白·鲍泽尔博士(Dr.Elisabettl BaLlser)等同事,在著名的国际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26篇,做过有益的贡献。其间在马·普协会固体研究所工作逾8年,研究所教授所长对我的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份评语上写善“卢因诚先生在斯图加特期间,做为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科学家我认识了他。他表现出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特殊的才干,从而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认识和进展,并且已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如果这种特别好的德、中两国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的话,我将非常欢迎。”

一个人一生中能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是幸运的。在经历了动荡、蹉跎岁月之后我尚能有逾十年的时光与多国科学家一同从事科学研究,我是幸运的,我由衷地感激人生,感恩于养育我的父母和抚育我成长的祖国。可以说,我已经圆了我少年时代的科学梦!

1996年底,在我“耳顺”之年,我终止了我的科学研究生涯,然而,我仍不能安宁,不敢停下人生前行的脚步。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在心中萦绕,它像蓝天的白云,忽而飘来,忽而浮去;像夜幕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迷离。在人类进入第二个千年之际,我终于做出了人生旅途上的另一个抉择我要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2003年我的第一部文学著作《旅欧十年》出版,接着开始了《文化欧洲》丛书的写作。

《文化欧洲》丛书得以写作和纳入出版计划,关键的一步是首先得到了中国画报出版社主任编辑李春生和发行部主任史文良的首肯,继而得到社领导房永明和曲克明的决定性支持;在该丛书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编辑部主任李小红、责任编辑杨辉和设计师谭征春的鼎力相助;在丛书写作过程中得到刘家珊、卢迪、贺捷、贺友芄的热情关怀和持续鼓励,贺捷先生、外国朋友和有关使馆还为本丛书提供了一些彩色图片,藉此机会一并表示感谢。

《文化欧洲》丛书是图文并茂的有关欧洲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兼具三个特点突出文化内涵,书写实地体验;呈献亲拍图片。它凝结了我在欧洲逾十年的文化人生中对欧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涵盖建筑艺术、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民俗和宗教。

我无法知道,上天能慷慨地给我多少时间让我继续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和我有生之年能否圆了我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无法知道的事情还是不想为好,我会继续写下去,我会“心怀童年梦想,终生追逐未来”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浪漫法兰西/文化欧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因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249891
开本 其他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