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镜头里的故事--聚焦中国艾滋病
内容
编辑推荐

红丝带、暖色镜头,构成了本书的封面,它形象地传达出这样的一种信息:本书对艾滋病患者世界的表现,远离恐惧和绝望,充满了温情。全书以对艾滋病人的理解、爱意、关怀构架情感脉络,并以全新的图文书的形式,突破了有关艾滋病读物的既有形式。

内容推荐

本书是广西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一本厚重之作,由王新伦、曲静、李潘主编。其源头是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于中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二十年之际,联系举办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影视作品征集展播活动;活动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四集特别节目《直击中国艾滋病防治二十年》,其中有代表性的事例,便在第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汇成了本书。红丝带和暖色的镜头,构成了本书的封面,它形象地传达出这样的一种信息:本书对艾滋病患者的世界的表现,远离恐惧和绝望,充满了温情,全书以对艾滋病人的理解、爱意、关怀构架情感脉络,并以全新的图文书的形式,突破了有关艾滋病读物的既有形式。

目录

第一章 失乐园里的生活

 一小步一大步  

 逐日  

 阳光总在风雨后  

 星星的一家,

 与艾滋相伴成长  

 艾滋病的救赎

第二章 性爱的挑战

 “一千分之一”到底有多远

 有一种爱,超越艾滋

 天堂相信“无辜”吗

 我们的小树  

第三章 撑起爱的蓝天

 苍生大医

 炼狱中的盗火人  

 “我们永远是乡亲”

 关爱,让时间走开

第四章 和你在一起

 特别的“艾”情  

 幸福是什么

 一位慈悲的勇士  

附 录

 一 世界艾滋病大事记

 二 中国艾滋病大事记

 三 历年世界艾滋病日中\英文主题

 四 艾滋病相关网站资源  

 五 常见艾滋病术语 

 六 艾滋病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

 七 领导重要批示及讲话  

 八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九 预防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

 十 全国艾滋病防治优秀影视作品名单 

 十一 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

试读章节

        一只艾滋病“老虎”

比“艾滋病”这个字眼更令子亮惊恐的是,当他挑着行李回到村里时,村民们那热情熟悉的眼神已经不再,而是变得分外冷漠,充满着恐惧、怀疑,甚至一些敌意。

这些眼神,陌生得令他惊异,冷淡得令他绝望。

但是,一向坚强的他,努力地挤出难看的笑容,冲每一位父老乡亲亲切地打招呼。

霎时间,所有围观的村民呼啦啦一下全都无了踪影。可是,当他回过头,又有无数目光正在灼灼地盯住他,令他毛骨悚然。

他咬着牙,一步一步朝家中走去。他觉得,纵然自己是“老虎”,也不能被剥夺回家的权利。

幸好,妻子没有嫌弃他。

天真的她,怎么也不能从丈夫健壮的体魄上看到一丁点儿病兆。于是她开始死命地维护丈夫的尊严,并淋漓尽致地发挥农村女人的泼辣,对所有“污蔑”丈夫的人进行诅咒。

然而,“艾滋病”这个字眼却像长了腿似的攀上了子亮。不多久,他的第二次检查结果出来了,千山万水地自动找上门,在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证实了这样一只艾滋“老虎”的存在。

子亮的生活彻底被改变了。

他再也不愿意出门,可即便干坐在自家庭院里,也有一些村民经常在他家院门口,又惊恐又好奇地盯住他瞅。

走在集市中,他似乎被以自己为圆心,数米为半径地画了一个圆。圆内,空无一人;圆外,人头攒动。每个人都围着他指指点点,甚至有些人直接表示:“应该把他关起来!”

他去小卖铺买东西,店主不卖给他,也不收他的钱,怕钱上有艾滋病病毒。

他去打电话,所有的电话都如出一辙地“坏”掉。

他成绩优异的两个儿子,被安置在教室里一个远远的角落。冷落、隔离、歧视,令这两个听话的孩子无数次地放弃继续念书的勇气。

就连他田问里的青菜,刚刚冒出嫩芽,便被村民无缘无故地连根拔掉……

一时间,村庄里的气氛剑拔弩张。

终于,妻子的信念崩溃了。当一次洗澡时被众多泼辣的女人从澡堂里赶出后,善良的她终于收拾行囊,黯然离去。

这一次,命运抛给子亮三个孩子、一个破碎的家,还有一个携带着艾滋病病毒的身体。

刚开始,子亮曾赌气地想:“走了彼此清静,省得我拖累你。”

但是,没几天,面对凌乱的家、冰冷的灶台、孩子们一声接一声“妈妈”的哭叫,他心碎了。于是,他无奈地带着女儿,到妻子亲戚家挨家寻找。

但是他没有找到,不但没有,反倒被这些亲戚赶了出来。

夜色中,他一手抱着女儿,一手开着机动三轮车回家,伤心绝望,泪流不止。就在这走投无路的境况下,他竟然戏剧性地遇上了打劫。

当时,已经麻木的他甚至有些欢喜:“我只有这个孩子,她妈妈走了。你们最好杀了我,反正我是不想活了。”

当然,他没有被杀,贼人把他放了。面对这样一个绝望求死的人,连“杀”都有些不值得了。

回到家中,子亮消沉地躺在床上,任凭三个孩子哆哆嗦嗦地跪在床边,泣不成声地喊着“爸爸、爸爸……” 

命运抛弃了他,他也打算抛弃命运。

然而,最终,他还是没有。没过几天,坚强的子亮再次站了起来。这一次,他用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怀抱女儿,用衣襟拉扯着两个儿子,在全村人茫然麻木的目光中,静静离开。

他曾经发誓:即便他们用鞭子抽,我也不离开家。但最终,这一家还是走了。因为往往,目光比鞭子更厉害。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子亮的路,蜿蜒着,谁也不知道这条路通向何方。

P8-10

序言

艾滋病是人类历史上所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它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威胁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自1985年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扩散蔓延,其流行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传入期(1985~1988年)、播散期(1989~1994年)、增长期及局部地区快速增长期(1995~2000年)、局部地区集中发病期(2001年以来)。截止~2005年8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3254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0158例,累计死亡‘7643例。专家估计,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O.07‰,从总体上看,艾滋病的流行呈现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对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防治工作处于关键时期。  

面对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挑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关系民族兴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2004年7月9日,在第十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召开前夕,温家宝总理发表署名文章《全社会共同努力,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同年11月,温家宝总理就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政府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要统筹各方面力量,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政策和措施,突出抓好防止性传播、打击贩毒吸毒和非法采血等重点环节,切实做好疫情严重的重点地区综合防治工作。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增强全民防治意识,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决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2005年6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九项措施。

为消除社会歧视,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多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2004年11月30日,在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北京佑安医院,看望正在住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务人员和志愿者。2005年春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深入河南省艾滋病疫情高发农村,看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和因艾滋病致孤的儿童,与他们共度除夕夜。吴仪副总理也于2003~2004年期间,多次深入医院、艾滋病流行严重乡村和地区,视察艾滋病防治工作,看望艾滋病患者和医务人员。

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和《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2004年4月)》等重要政策文件,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基本策略,采取了多项防治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病死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治愈的药物,但是可以预防。

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为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影视媒体在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国家广电总局于中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二十年之际。联合举办了全国艾滋病防治影视作品征集展播活动。这次活动既是对现有艾滋病防治影视作品乃至我国艾滋病防治历程的一次集中盘点,又是对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提高防治意识的一次重要宣传。活动共征集作品上千部,最终推选出四十一部兼具政策性、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影视作品,这些作品包括专题片、纪录片、科普片、公益广告、综艺节目、电视电影等,从专业机构能力建设、科普知识和反歧视宣传、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全社会参与等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是中国人民与艾滋病抗争二十年历程的缩影。

作品征集结束后,中央电视台制作了四集特别节目——《直击中国艾滋病防治二十年》,将作品中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发人深省的事件展现给了广大观众。为使这些作品更好地发挥普及知识、引导大众的作用,我们选择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事例。组织编写了《镜头里的故事一聚焦中国艾滋病》一书。于第十八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奉献给广大读者。这些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真实地阐述了因各种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们复杂的心理冲突和艰辛的生活境况,反映了战斗在艾滋病预防控制一线医护人员可歌可泣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展现了为艾滋病防治默默付出的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揭示了零距离采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媒体工作者的内心震撼……

我们希望将艾滋病防治影视作品中展现出的令人备受鼓舞的精彩片断以及背后相关联的鲜活的故事和人物,与所有关注艾滋病和致力于艾滋病防治的朋友们共同分享。希望读者能通过这样一个窗口。较为真实和全面地了解艾滋病流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了解哪些途径传播、哪些途径不传播艾滋病;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免受艾滋病威胁;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对理解、尊重、关爱的憧憬;了解当前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的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是长期和艰巨的。然而我们深信,每个人都能够为战胜艾滋病作出一份积极的贡献。关注艾滋病、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保护自己不感染艾滋病。就是保护我们这个社会。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人类最终能够战胜艾滋病。

                      王新伦

                     2005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镜头里的故事--聚焦中国艾滋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新伦//曲静//李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54765
开本 24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8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18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