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会教孩子吗--习惯与性格是培育出来的(Ⅲ)
内容
编辑推荐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孩子一生的命运其实就掌握在你的手中。本书作者在总结东西方家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可供中国父母借鉴的有益启示,着重讲述了父母在培养孩子习惯与性格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父母们培养孩子走向成功的好帮手。

内容推荐

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是每一个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阶段的孩子,可塑性极强,各种习惯和性格都有待培养和完善。抓住时机。是父母为孩子存储一辈子受用不尽财富的关键。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各种良好习惯,他的一生都会受益。

马克思说过:“父母的职业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进而使孩子拥有好性格。一个人的反复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了其独特的性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目录

上篇 怎样培育孩子的好习惯

第一章 培育孩子从好习惯开始

1.好习惯将使孩子受益一生/4

2.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9

3.让孩子学会理财/14

4.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19

5.怎样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23

6.父母是孩子爱心的直接播种者/28

7.培养孩子的孝心/33

第二章 不断强化孩子的好习惯

8.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动手操作者/40

9.不要扼杀孩子的创造性/44

10.给孩子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49

11.不要给孩子的求知欲泼冷水/53

12.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不自觉”的帽子/57

13.不断强化孩子积极参与的意识/61

14.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习惯/65

第三章 培育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5.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72

16.鼓励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77

17.劳逸结合才不会让孩子成为“病龙”/82

18.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86

19.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90

20.孩子按计划做事就不会手忙脚乱了/95

21.让孩子在玩耍中长见识/99

第四章 让好习惯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22.教孩子从倾听中获取财富/106

23.别怕劳动会累着孩子/111

24.正确的表扬能使孩子信心百倍/116

25.批评孩子要让他清楚自己错在哪里/121

26.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126

27.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31

下篇 怎样培育孩子的好性格

第五章 帮孩子播下良好性格的种子

28.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138

29.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143

30.让孩子变得更坚强/148

31.怎样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153

32.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159

33.让腼腆的孩子变得落落大方/163

第六章 给孩子一片快乐的天空

34.让快乐伴随孩子左右/170

35.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175

36.提升孩子的受欢迎度/180

37.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185

38.天真活泼的孩子人见人爱/190

39.培养孩子的幽默细胞/195

第七章 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

40.别怕宽容的孩子会吃亏/202

41.谦虚的孩子才会努力上进/207

42.让善良融入孩子生活的细节中/212

43.孩子不善解人意怎么办/217

44.点燃孩子乐于助人的热情/221

45.帮孩子拔除嫉妒的毒瘤/226

第八章 好性格成就好人生

46.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232

47.孩子不听话怎么办/237

48.孩子老是粗心大意怎么办/242

49.果断的性格使孩子更接近成功/246

50.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251

51.让孩子明白1+1>2的道理/255

试读章节

爱心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习惯性心理倾向。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婴儿一岁前就对别人的情感有反应,如果旁边有孩子哭,他会随之一起哭;一两岁时,孩子看到别人哭,就会拿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安慰,这表明他己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试图减轻别人痛苦的本能,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到了五六岁时,孩子开始进入认知反应阶段,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时候该让他独处。

这些都是孩子爱心的自然表现,但如果后天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那么他的爱心就会逐渐消失。因此,孩子有没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给孩子树立关心别人的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最有效的。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

有一对知识分了父母,他们深深地懂得父母的言行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总是以身作则,并以此来引导孩子。

他们孝顺长辈,在家里,总是给长辈倒茶、盛饭、搬凳子;逢年过节给长辈买东西、送礼物,父母总是让孩子知道,还常常请孩子发表意见该送长辈什么礼物。逢到单位组织旅游或搞活动,如果能带家属的,他们总是带上孩子和长辈,这样既能让孩子与长辈都能开阔眼界,更重要的是,又能让孩子从中体会到父母对长辈的关心。

他们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总是温和、体贴,还常常与孩子进行情感的交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他们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在餐桌上,总是不忘给爱人夹对方爱吃的菜;每逢出差,在给孩子买礼物的同时,总不忘给爱人也买一份;吃东西的时候,他们总会提醒孩子给爸爸或妈妈留一份。

他们还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着急,我来帮你!”“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等。这样,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也学会了去爱他人。

2.教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爱心培养还需要教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例如,看到小朋友摔倒了,可以启发孩子:“想想你摔倒时,是不是很疼?小弟弟一定很难受,我们快去扶起他,帮他擦擦脸。”这样,孩子的同情心不知不觉就培养起来了。

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他人是爱心的一种体现。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只顾自己的快乐,而无视别人的痛苦,甚至会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孩子养成这种习惯是很可怕的。有同情心的孩子往往比较会关爱他人,因此,父母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父母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从侧面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关心动物。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出现动物弱肉强食的画面,父母可趁机对孩子说:“多可怜呀,人可不能这样子!”

人们发现,幼年时期饲养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细腻,心地比较善良。相反,从小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孩子感情比较冷漠,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时表现为冲动易怒,出口伤人,行为粗鲁,并且会欺负弱小的同学。因此,只要孩子愿意养小动物,父母应尽司能允许他去养。在家中养一些小狗、小猫、金鱼等小动物,或者养一些花花草草,让孩子去照顾,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

P28-30

序言

家庭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深刻的老师。马克思说过:“父母的职业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进而使孩子拥有好性格。

一位在事业上不得志的父亲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到酒馆里喝酒,以此来麻醉自己。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径直走向酒馆。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他的后面,当他转身时,发现不满八岁的儿予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孩子天真无邪的话使他为之一震,心想:“我要到酒馆喝酒,儿子却在踩着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习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孩子。做父母的虽不可能是完人,但最起码不能把自身的坏习惯“遗传”给孩子。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个旅行者,他每到一地,都有寻找奇异的小石了作留念的习惯。有一次,他在一座山下的一条融雪汇聚成的冰一样的溪流里,发现了一颗硕大的钻石。可以说,好习惯就是指引我们不断发现成功钻石的寻宝图。

有的父母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认为“树大自然直”,这种“自发论”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孩子成长的岁月之海上,坏习惯就像生活在孩了理想巨轮上的老鼠,早晚有一天会把船底啃穿。

一个人的反复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其独特的性格。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性格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事业是否成功、家庭生活是否幸福、人际关系是否良好。对于孩子来说,健全的性格就是他通向成功的护身符。

没有健全的个性,要么成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要么受一点挫折即趴下,再也直不起腰,悲观失望;要么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洋洋自得,完全看不到前进中可能有的曲折和艰险一一这样的孩子很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心理学家曾一再告诫世人:改善你的性格,健全你的性格,扼住命运的咽喉,做命运的}人。做父母的要改善孩子的性格,健全孩子的性格,前提是要认识孩子的性格,找到孩子性格中尚存的缺陷,对症下药,为孩子明天的成功铺一块基石。

为了满足父母们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作者在总结东西方家庭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搜集了大量可供中国父母借鉴的有益启示,特意编写了本书,着重讲述了父母在培养孩子习惯与性格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希望它能成为父母们培养孩子走向成功的好帮手。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那就赶快打开此书,着手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性格做起吧!

作者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会教孩子吗--习惯与性格是培育出来的(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正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5449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59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