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温泉幽禁岁月1946-1960)
内容
编辑推荐

纪念一位至诚爱国的千古功臣,记载一段世人关注的情感历程。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的囚禁生涯。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将军人生“大起大落”的转折点。在国难当头,他用枪扣押了“上司”,逼其抗日;又抱着牺牲自我的精神,经受了遥遥无期的“管束”,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本书挑选了一批张学良、赵一荻1946—1960年幽禁生活期间的珍贵图片,并根据张学良的日记、口述梳理编撰成册。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真实记录,可以让海内外所有关心张学良、赵一荻的读者了解到他们是如何相依相伴度过那段人生苦旅的。

内容推荐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的囚禁生涯。

他是出生于绿林家族的长子,一位英气逼人、威震东三省的少帅,一位曾经厮杀疆场的年轻将军,他曾经拥有东北广袤的森林与黑土,他曾经背负“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国仇家恨,让他夜不能寐。1936午12月12日,他与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天捅了个窟窿”,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胆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当他“负荊请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便失去了自由。他有一腔热血,却无缘再上战场,在“严加管束”下不停地迁徙与跋涉,抗战胜利后,又被送往人烟稀少的台湾井上温泉,在群山环抱中饱尝十余年与世隔绝的软禁之苦,幸好身边有一位知音相伴。张学良与赵一荻相濡以沫,携手一同度过了无数的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往昔的荣辱已渐行渐远,在台湾幽禁期间,读书成了张学良唯一的爱好。读书之余,游历于青山绿水间。他的前半生是用刀枪书写的戎马人生,而他的后半生则是用笔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喜欢拍照,用相机为自己及家人保存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图片资料。

斯人已逝,风采依旧。这段被尘封的山中岁月,世人知之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挑选了一批张学良、赵一荻1946—1960年幽禁生活期间的珍贵图片,并根据张学良的日记、口述梳理编撰成册。本书所选用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的图片,均为首次发表。此次出版的《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仅仅是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幽禁生活的一段,以后还将根据图片资料整理的情况,陆续分册出版。谨以此书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纪念这位中国近现代的传奇人物——张学良将军。

目录

前言

记忆中的大伯大妈 张闾蘅

我与大伯大妈有约 张闾芝

一 辗转重庆 飞越海峡

二 陈仪造访 感慨良多

三 山中困境 莫老情深

四 “两张”汇报 宽严皆到

五 “总统”下野 张赵南迂

六 重兵看守 屈居兵舍

七 “夫人”牵线 大洋家书

八 友人重逢 礼轻情重

九 互赠书画 回馈友情

十 疾病袭来 两地挂念

十一 奉命“笔耕” 夜不能寐

十二 呕心“杂忆” 告别井上

十三 “总统”召见 “管束”依旧

十四 安排家事 “夫人”操心

卜五 信奉基督 教堂“亮相”

十六 台北购地 营造“新居”

张学良台湾幽禁期间读书影相

试读章节

1946年,对于已被囚禁10年之久的张学良来说,真是不平静的一年。

八年抗战终于胜利了,1945年8月,张学良听说日本投降了,真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家仇国恨,终得雪耻,长夜难眠。此时似乎能看到恢复自由的一丝曙光。

新年伊始,张学良在日记中写道:“前几年的日记,每年的开头统由九一八起,今年我又把它改回来了。九一八的问题虽然是有了结局,可是东北尚未得到自由解放。那块土里还是埋藏着大量的炸药,不晓得哪一天它还是会爆发的。可是,不只是东北哟,中国全国还不是一样吗!”让人几分欢喜,几分忧愁。

张学良的心情自然是不平静的,作为军人,他感到惭愧,没能为抗战出力,现在抗战胜利了,他却仍被关在贵州偏僻的“夜郎国”中,不知什么时间才能离开。

在贵州关押期间,他的活动范围仅限在两三百米内,白天在刘乙光等人的“陪同”下,尚可到附近走走或垂钓,一到夜晚,便只能待在屋里。囚禁地的内外圈,均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军统特务把守着,不允许任何外人擅自闯入。这种孤寂的囚禁生活,唯一可以慰藉的是,当收到各种报刊杂志,获悉外界的各种消息时,焦急心情才会慢慢平静下来。

1946年1月10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亦参加,并提出释放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周恩来在小组会和大会上多次提出应立即释放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他说:要是张、杨两先生释放了,西北与东北父老乃至全国人民,谁不欢欣……这一提议得到了许多与会代表的赞同。

但蒋介石不以为然,不为所动。直到会议结束,仅释放了叶挺、廖承志。

张学良无法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内情,他只能将报上的报道剪下,存在日记本中,因为参加会议的人,有许多是他所熟悉的。他在日记中写道:“政协完成,和平建国纲领甚好,但愿不要只成为一篇好的文献文章,但无论如何,中国总算有进步。”

当年,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将蒋扣押,是否释放蒋介石,是否要蒋介石签字保证、画押,各方争执不下。最后蒋介石仅以“领袖”的口头承诺作为担保得以脱身。现在“和平建国纲领”虽好,有各方的签字,但谁敢保证它不会成为“一纸空文”。后来形势的发展,恰恰被张学良言中。

贵州的3月,阴冷潮湿。3月29日,张学良从报上获悉,戴笠于17日在南京因飞机失事被烧死。戴笠之死,对囚禁中的张学良、赵一荻来说,会有不大不小的震动。他们太熟悉这位执掌国民党特务系统的“老板”了。

西安事变时,戴笠亦被扣,但张学良并未太为难他。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遭扣押,实际上一直是交戴笠负责“严加管束”。囚禁期间,戴笠每年总要去探视一两次,并顺便带些生活用品或食物、信函等。张学良在贵州桐梓囚禁地就是戴笠选定的。这是一个天然的山洞,原是国民党兵工署下属的兵工厂。戴笠巡视后,认为此地自然风景好,方便车辆进出,又方便警戒,方案报蒋介石批准后,就在兵工厂蓄水池附近盖了一排房,将张学良与赵一荻从修文阳明洞迁来。戴笠每次来,总要陪张学良聊聊天,或四处看看,有时也会派人送信或送些罐头、水果来。张学良寄出信函则由刘乙光带出交戴笠转呈,从两人信件往来的称呼上看,戴笠称张学良时有“副司令赐鉴”、“汉公赐鉴”,而张学良的去信是称“雨农兄”。大家都是客客气气。作为看管者,戴笠从生活上给予了张学良照顾,这其中也有蒋夫人、宋子文的关照。但戴笠不时也会“警告”张学良,来信“请勿书明现在之住址……以公之声望与晚(戴笠信中均称自己‘晚戴笠’)之处境不得不慎重将事耳……乞深居简出,为国珍重”。蒋介石不想让人知道张的秘密囚禁地。戴笠突然摔死,国民党军统局顿时乱成一锅粥,连看守张学良的刘乙光一时也不知所措,一时间张学良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很快,1946年4月15日军统派了李肖白处长陪东北元老、参政员莫德惠进山探视张学良,顺便将积压的信件一起带来,在桐梓住了五天。这是得到蒋介石的首肯的。面对一大堆信件,张学良看得“头晕眼花”。这五天的时间,让张学良百感交集,尽管每次与莫德惠交谈,刘乙光总是“陪伴”着。听到东北同乡寄望的厚情,张学良“五内酸痛,真欲泪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白天与莫德惠聊天或一同垂钓,晚上畅叙至深夜。直到行前才急急陈铺素纸,一一回信。家信自当必回,同时给蒋介石、蒋夫人及一干老友一一回信,根据莫的提议还给何应钦、陈诚、徐永昌各书一函,莫德惠希望通过他们向蒋做些工作,争取早日“解禁”。张学良在“给同乡诸友一函未书上款”。囚禁中的张学良仍不愿意自己为“同乡”带来麻烦。

莫德惠离去后,张学良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写了许多的回信和家信交他们带去。因这几天累了,追忆。”戴笠走了,莫德惠来了,这些信件发出去了,如果是“投石问路”也该有些回应吧!

            P047-P053

序言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的囚禁生涯。

他是出生于绿林家族的长子,一位英气逼人、威震东三省的少帅,一位曾经厮杀疆场的年轻将军。他曾经拥有东北广袤的森林与黑土,他曾经背负“不抵抗将军”的恶名,国仇家恨,让他夜不能寐。1936年12月12日,他与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把天捅了个窟窿”,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胆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由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当他“负荆请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他失去了自由。他有一腔热血,却无缘再上战场,在“严加管束”下不停地迁徙与跋涉。抗战胜利后,又被送往人烟稀少的台湾井上温泉,在群山环抱中饱尝十余年与世隔绝的软禁之苦。幸好身边有一位知音相伴。张学良与赵一荻相濡以沫,携手一同度过了无数的日出日落,潮涨潮落。往昔的荣辱已渐行渐远。在台湾幽禁期间,读书成了张学良唯一的爱好,读书之余,游历于青山绿水间。他的前半生是用刀枪书写的戎马人生,而他的后半生则是用笔记录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喜欢拍照,用相机为自己及家人保存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图片资料。

斯人已逝,风采依旧。这段被尘封的山中岁月,世人知之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本书挑选了一批张学良、赵一荻1946—1960年幽禁生活期间的珍贵图片,并根据张学良的日记、口述梳理编撰成册。本书所选用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的图片,均为首次发表。此次出版的《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仅仅是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幽禁生活的一段,以后还将根据图片资料整理的情况,陆续分册出版。

谨以此书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纪念这位中国近现代的传奇人物——张学良将军。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学良赵一荻私人相册(温泉幽禁岁月1946-196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闾蘅//张闾芝//陈海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6231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5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