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龙井茶(西子湖畔茶飘香)/品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茶之世界,其乐无穷。

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峰所产最佳,素有“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称。清代有品茶名家赞誉龙井: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漫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龙井茶优美独特的风味需要通过沏泡与品赏方能感受,只有精深的沏泡之艺,才可充分发挥龙井茶的茶性,使人在品饮之后顿觉心旷神怡,纵使时间流逝,却记忆犹新,乃至回味无穷。

龙井茶在清明前采制的叫“明前”,谷雨前采制的叫“雨前”,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说法;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泡饮龙井茶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澈,幽香四溢。

内容推荐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是杭州的双绝,也是蜚声中外的杭州特色。西子湖畔的龙井茶是我国绿茶中的名品,以独特的“色翠、香郁、味甘、形美”而闻名于世。

龙井茶以产地为名,龙井本名龙泓,旧时人们以为此井必通海,定有神龙居住,因此名之。龙井亦是西湖著名的五泉之一,沿山势而下,涌泉声声动听,其品质更是优异。南宋时期,龙井之名声逐渐扩大,其地所产茶遂名之为“龙井”。至明代,龙井被列为上品,清顺治年间列为朝廷贡品。乾隆皇帝数次游览西湖,曾盛赞龙井,并封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大震。古往今来,无数爱茶之人流连于西湖山水,更沉醉于龙井茶的形色之美,他们纷纷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歌赋,以作为龙井品质之佳的历史见证。

本书编著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龙井茶的发展历史、制作技法和品质特点,精心选取了历代文人的佳作诗词及有关龙井的传说神话以飨读者。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冲泡龙井的方法和龙井茶艺的欣赏,更是希望即使您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正确、方便地品饮龙井茶,享受这自然赐予的珍品。

目录

壹 西子湖畔产茶记

西湖之西开龙井/2

更上一层,风韵犹存/21

贰 龙井问茶

采天地之精华/26

龙井的采摘/29

龙井的制作工艺/33

龙井的包装和储藏/54

叁 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的品种/60

如何挑选优质龙井/65

肆 虎跑龙井两情缘

好水泡好茶/70

龙井的泡法/77

龙井茶茶艺/81

伍 龙井茶话

名茶的传说/88

龙井的传说/94

佳茗自有赏茶人/99

陆 龙井茶韵

龙井茶诗/120

龙井茶联/129

龙井茶俗/133

柒 品龙井游杭州

饮在杭州/136

食在杭州/141

游西湖/147

购物在杭州/152

试读章节

唐时茶圣载茶史

杭州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发祥地和主产区之一,唐代陆羽的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钱塘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这是杭州种茶史上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从“天竺、灵隐二寺”来看,可知此茶种的栽种、炒制和饮用都与佛门寺僧有关,而西湖龙井茶的前身就是唐宋时期杭州灵隐、天竺一带寺僧种植、炒制的“天竺茶”、“灵隐茶”。

据载,陆羽为了撰写《茶经》,曾在杭州西湖、余杭苕溪等产茶区考察,对西湖山水名胜作了全面记录,写了《灵隐寺记》、《武林山记》等文章,在他的《茶经》中,西湖“天竺、灵隐二寺”所产的茶还被评为当时全国名茶之一。

诗人白居易在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出任杭州刺史时常周游于湖山之间,他与当时灵隐寺后面的韬光寺的开山和尚韬光禅师相交甚深,曾策马进山,与韬光禅师汲泉烹茗,吟诗论道。而现在韬光寺内的“观海亭”后、吕公岩前的香案下即为当年“烹茗井”遗迹,韬光寺与灵隐寺地理相接,实属一地,因此,这则故事和烹茗古井遗迹也证明陆羽关于灵隐寺一带产茶的记载的真实性。

以杭州为中心的浙西地区如余杭的径山、吴兴的顾渚、阳羡的荆溪等地在唐朝时就是种植出产名茶的地方。同时,我们在《浙江省茶叶志》上还可以找到有关杭州茶叶运销的最早记载: “唐时浙江茶叶运销贸易和饮用之风日盛。隋开通大运河后,杭州成了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可见,在唐朝,以杭州为中心的浙西地区的茶叶就通过大运河运往他处,遍销全国了。

龙井之名得于宋

北宋时期,杭州产茶已见于经传。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岁贡,见旧志载,钱塘宝云庵产者名‘宝云茶’,下天竺香林洞产者名‘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者名‘白云茶’。”这里的“旧志’’当为南宋临安三志经常引述的《祥符图经》,而被列为“岁贡”,足见北宋时杭州西湖所产之茶已堪称茶中佳品。后世杭州乡邦方志文献中凡涉及茶者,这条记录几乎都被引述载录。而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所产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所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所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

宝云茶

宝云山地处葛岭的东侧,又称“宝云茶坞”,宝云茶就是以出产自宝云山上的宝云庵而得名。当时有诗称赞宝云庵所产的宝云茶,从诗中可以了解到宝云茶在当时已经名声不小。

《谢张和仲惠宝云茶》

宋·王令

故人有意真怜我,灵■封题寄荜门。

与疗文园消渴病,还招楚客独醒魂。

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应无谷雨痕。

果肯同尝竹林下,寒泉犹有惠山存。

《宝云茶坞》

宋·张芬

宝云楼阁入云平。宝云山茶玉碾轻。

山女采荼不归去,杏花深处是清明。

垂云茶

在葛岭上的宝严院出产“垂云茶”。宝严院与宝云庵相近,故所产垂云茶与宝云茶当属同类产品,且是形如雀舌的散茶,怡然以之为礼,送与苏轼,苏轼又以贡茶“大龙团”回礼,足见垂云茶当时不仅仅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宋·苏轼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香林茶

据说,香林洞在下天竺寺后、飞来峰岩下,原有10米多深,人可进出。据《淳祐临安志》记载:“下天竺岩下,石洞深窈,可通往来,名日香林洞,慈云法师有诗:‘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其洞与香林相近。”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得知,香林茶得名来源于其产地的名称。

香林洞在建国后被填塞,今仅存洞口,旁有巨幅摩崖石刻。P4-6

序言

西湖美景,龙井名茶,是杭州的双绝,也是蜚声中外的杭州特色。西子湖畔的龙井茶是我国绿茶中的名品,以独特的“色翠、香郁、味甘、形美”而闻名于世。

龙井茶以产地为名,龙井本名龙泓,旧时人们以为此井必通海,定有神龙居住,因此名之。龙井亦是西湖著名的五泉之一,沿山势而下,涌泉声声动听,其品质更是优异。南宋时期,龙井之名声逐渐扩大,其地所产茶遂名之为“龙井”。至明代,龙井被列为上品,清顺治年间列为朝廷贡品。乾隆皇帝数次游览西湖,曾盛赞龙井,并封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大震。古往今来,无数爱茶之人流连于西湖山水,更沉醉于龙井茶的形色之美,他们纷纷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歌赋,以作为龙井品质之佳的历史见证。

西湖龙井茶分布于狮峰山、梅家坞、云栖、虎跑、灵隐等地,历史上有“狮”、“龙”、“云”、“虎”、“梅”之分,因产地不同,成品虽各显特色,但其品质都十分优异。龙井茶采天地之精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品,儿茶素的含量也是最高的,因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说,龙井茶作为中国高档绿茶中的一员,从来就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忠实伙伴。

本书编著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龙井茶的发展历史、制作技法和品质特点,精心选取了历代文人的佳作诗词及有关龙井的传说神话以飨读者。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冲泡龙井的方法和龙井茶艺的欣赏,更是希望即使您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正确、方便地品饮龙井茶,享受这自然赐予的珍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龙井茶(西子湖畔茶飘香)/品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国嘉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201435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272.5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8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