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著名红学家胡文彬所作,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作者的评论是:林黛玉之死使贾宝玉由情悟走向了“情绝”,即由“渐悟”的积累到了质变而“顿悟”。这种悟是植根于18世纪“没有自由意志”的文化土壤之中,悟的结局也只能是“悬崖撒手”。因为贾宝玉失去了唯一的知己、唯一的希望,“一贫如洗”。他无路可走,只好、也只能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去一回归大自然。
图书 | 胡文彬点评红楼梦/红楼大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由著名红学家胡文彬所作,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作者的评论是:林黛玉之死使贾宝玉由情悟走向了“情绝”,即由“渐悟”的积累到了质变而“顿悟”。这种悟是植根于18世纪“没有自由意志”的文化土壤之中,悟的结局也只能是“悬崖撒手”。因为贾宝玉失去了唯一的知己、唯一的希望,“一贫如洗”。他无路可走,只好、也只能回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去一回归大自然。 目录 《红楼梦》与中国家族文化 《红楼梦》与中国园林文化 《红楼梦》与中国戏曲文化 《红楼梦》与中国服饰文化 态能生辉 ——《红楼梦》人物情态透视 今古未见之人 ——贾宝玉之“痴”与“悟” 情心妍态几千般 ——林黛玉之“哭”与“笑” 外冷内热两样情 ——薛宝钗之“识”与“时” 霁月光风耀玉堂 ——史湘云之“憨”与“豪”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王熙凤之“威”与“谀” 伤心,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元春“三哭” 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之“敏”与“怒” 画梁春尽落香尘 ——秦可卿之“病” 堪叹古今情不尽 ——妙玉之“洁”与“空” 寿天多因毁谤生 ——晴雯之“死” 参透情天证佛天 ——鸳鸯之“忠” 一部鲜为人知的清代抄本《红楼梦》 ——试魁手抄《红楼梦诗词选》的特别报告 走向世界的《红楼梦》 ——《红楼梦》在国外的流传与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胡文彬点评红楼梦/红楼大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文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14174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2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