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专门讨论历史语言学理论的书,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全新的语言观及语言演化观,即“语言是人类表达认知世界的方式,语言演化是语言随着社会演进、人类表达认知世界的方式的变化以及所引致的语言符号体系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语言系统演化论”理论体系,并全面阐释了语言的系统演化性质,包括语言历史演化涉及的系统状态,语言关系和结构要素关系、起变原因、演化的条件、演化的方向、演化的速度,以及参与演化的要素和演化的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语言演化模型。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主要以汉藏语系语言为研究对象,全面讨论历史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论著。作者认为历史语言学的目标不是单纯地建立语音对应关系、揭示语音演变规律和构拟原始母语,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历史研究要关注语言的演化过程,通过对语言演化过程的研究,探索语言群体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历史。因为,决定语言演化的力量来自语言系统状态并最终来自社会系统状态,而这种状态是由语言群体所处时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所构成的。语音的变化蕴含着系统状态属性,不同的音变类型反映了不同的音变性质和音变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语音变化的性质推断社会系统的状态,甚至体察到语言群体的历史面貌。

本书提出的“语言系统演化论”包含三个基本层次:一是语言观,即作者对世界图景的认识、对语言和社会关系的透视、对语音材料(物质、符号)与语言群体及其历史文化关系的把握。并由此提出“语言的演化是其随着社会演进,人类表达其认知世界的方式的变化以及所引致的语言符号体系的变化”。二是在这种语言观基础上所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包括社会系统状态、语言系统状态、非线性复杂性思维和语言白组织机制观念。三是以上观点、理论和方法的形式化表述,即建立多种类型的语言演化历史音变模型。

本书阐述了汉藏语言元音、辅音、声调的多种基本演化原理,如元音空间演化轨迹原理、元音长短特征属性原理、辅音强度等级原理、音势等级原理,以及响度等级原理、浊度等级原理和自主调控嗓音机制原理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音弛化音变模型与封闭社会系统状态相联系,语音有序化音变模型、耦化音变模型、熵化音变模型、特征投射音变模型与开放社会系统状态相联系。这样的研究把语言系统跟社会系统联系起来,也就是把语言与使用语言的人民联系起来,把语言的历史与使用语言的人民的历史联系起来。

作者认为,语言的有序演化在历史进程中不可能是偶然的行为,必定有某种稳定的组织行为所使然,而且不能设想有某种外力,包括人自身在内,来担负这种组织职责。语言演化有其自身的动力,这种动力一方面来源于语言符号系统自己组织了自己的演化行为;另一方面来源于它的环境,即发展着的社会。只有社会系统的发展、社会系统状态的变化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语言的变化。至于社会推动力来自何处,显而易见,来自社会的发展、来自社会的进步、来自文化的升华和来自历史的前进。因此,在方法论上,本书将非线性科学和系统论的自组织分析技术和观念全面融人语言历史研究,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的分析概念和方法。包括:复杂性与演化、开放状态与封闭状态、对称与对称破缺、平衡态与远离平衡态、有序与无序、非线性相干作用、涨落现象、内在随机性、微观状态与宏观属性、熵的概念等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相当完整地解释语言历史演化的各类现象。

本书最显明的创新之处在于打通语音与社会、与文化、与历史的关系。在历史语言学近两百年的历史上,人们对语言究竟为什么演化的原因和演化的方向以及演化动力众说纷纭,难下结论。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初步阐明其中的基本原理,而且希望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能进一步运用到具体语言的词汇、语法等其他领域,并最终揭示出语言演化之谜。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 言

全书内容提要

第一章 汉藏语言同源探索: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汉藏同源命题与汉藏语系假说

 第二节 非语言学的汉藏同源研究

 第三节 汉藏语言同源研究的进展与困难

一 研究方法的嬗递

二 研究方法的检讨

三 研究方法的更新方向

第二章 演化过程探索:从比较法到词汇扩散论

 第一节 历史比较:语言演化的时间推断

 第二节 空间分布:语言演化的地理阐释

 第三节 词汇扩散:语言演化的过程分析

第三章 语言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第一节 语言结构:层次、对称、同构与组织

 第二节 复杂性观念与演化的复杂性

 第三节 有序与无序:微观状态与宏观属性

 第四节 语言系统状态:开放与封闭

 第五节 社会系统状态与语言系统状态

 第六节 语言系统状态:关系及其表征

 第七节 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过程

 第八节 语言演化:原因与目的

 第九节 语音材料与语音表达方式的演化

 第十节 共时音变模型与历时音变模型

第四章 元音演化模型1:特征与条件

 第一节 元音音系空间

 第二节 周边性元音与非周边性元音

 第三节 元音的长短特征

 第四节 韵母的长短特征

 第五节 音节的韵律特征

第五章 元音演化模型2:链移演化

 第一节 元音上移和下移的演化原理

 第二节 元音复音化的演化原理

 第三节 元音前移的演化原理

 第四节 元音央化的演化原理

 第五节 元音的链移演化

第六章 辅音演化模型1:特征衰减与弛化

 第一节 辅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强弱性质

 第二节 辅音的相似性、相关性以及演化方向

 第三节 辅音演化的弛化模型

一 辅音特征的衰减变化

二 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衰减类型

三 辅音演化的弛化模型

第七章 辅音演化模型2:序化与耦化

 第一节 有序化:语音演化的方向

一 嗓音起始时间与清、浊的等级性

二 有序化:浊音的清化

三 有序化:有标记向无标记转化

 第二节 辅音演化的耦化模型

一 音素之间的非线性相干作用

二 辅音演化的耦化模型

三 涨落与音变的随机性

第八章 辅音演化模型3:熵化与特征投射

 第一节 辅音演化的熵化模型

 第二节 辅音演化的特征投射模型

 第三节 语音演化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第四节 系统状态与演化模型

第九章 声调演化模型:起源与嗓音机制

 第一节 声调问题与声调发生学

 第二节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元音与声调

一 元音松紧与声调发生

二 元音长短与声调发生

三 元音固有音高与声调发生

 第三节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声母辅音与声调

一 声母辅音清浊与声调发生

二 声母辅音丛与声调发生

三 送气辅音声母与声调发生

 第四节 声调与线性音段的关系:韵尾辅音与声调

 第五节 声调产生的嗓音发声机制

一 嗓音发声类型实验

二 嗓音声源的自主与不自主调控属性

第十章 语言系统演化论

 第一节 语音的系统演化方式及其类型

 第二节 语言演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参考文献

征引语言方言名称

再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历史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文学语言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荻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03935
开本 16开
页数 5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6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0.6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4-09
丛书名 文学语言研究系列
印张 3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