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情渊--双血型人/何家弘作品集/犯罪悬疑小说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铁窗后面的痴情

在几个办公室之间奔走了两天之后,洪钧终于获准跨进了这所监狱的大门。他被带到一间陈设简单但很整洁的房间里。大约过了20分钟,一位管教民警带来一个身穿蓝色棉囚服的人。此人进屋后,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洪钧。洪钧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取出郑建中写给郑建国的信,递给对方。郑建国接过信纸,打开来,站在那里看着。洪钧则借此机会,仔细观察这位当事人。

郑建国身高不足1米60,体重不过100斤,圆圆的头上,有一层新长出来的黑头发茬;在那张又黄又瘦的脸上,长着一对短粗的眉毛、一双细长的眼睛、一个端正的鼻子和一张显得很大的嘴。虽然他今年只有35岁,但是前额上的皱纹和干涩浑浊的眼球都会使人相信他已是向50岁靠近的人了。他用左手拿着信纸,右臂则不太自然地垂在身旁。

郑建国看完信后,抬起头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身材高大但不怎么强壮、相貌英俊但又挺和善的律师,然后神态冷漠地问道:

“我干啥要上诉?” 洪钧让他坐到桌子旁边的椅子上,自己则坐在他的斜对面,然后语气平和地说:“首先,咱们这不叫上诉,因为你的案子在11年前就审结了。现在只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申诉,要求法院重新审理。至于说为什么要提出申诉,那是因为你哥哥说你没有罪、你是被冤枉的。对么?”洪钧尽量用漫不经心的目光观察着对方的神色。

听了洪钧的话,郑建国的嘴角抽动了两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道:“那又有啥用?11年前还不是照样判了?”停了一下,他忽然问道:“我哥在信中说你不是政府的律师。那是啥意思?”

“我是私人开业律师,不挣国家工资。”

“那谁给你钱?”

“我的客户。比方说,在你这个案子里,就是由你哥哥向我支付报酬。”

“他给你多少钱?”

“对不起,这是我的业务秘密。不过,你可以去问你哥哥。另外,是否提出申诉,那是你的权利。”

“你能保证让我出去?”

“我不能保证。我只能尽我的努力。凭直觉,我相信你是冤枉的。我也很理解你……”

“不!你不理解!你根本不能理解!11年啦,你知道我是咋过来的?!我没罪!我没杀人!老天爷,你咋不睁睁眼啊!呜——”郑建国失声痛哭起来。

一位民警推门走了进来,刚要张嘴喊话,但被洪钧的手势阻止了。民警看了看趴在桌子上的郑建国,慢慢退了出去。

洪钧也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如果郑建国真是无辜的,那么这11年的时间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长了。而且,人一生中才能有几个11年啊!于是,洪钧更坚定了要把此案查个水落石出的决心。

洪钧轻轻地拍着郑建国的肩膀。渐渐地,郑建国的哭声变小了、停止了。但他仍然趴在桌子上,就好像一个哭累了的孩子。又过了一会儿,他轻轻抬起头来,看着洪钧的眼睛,诚恳地说:“洪律师,您说我该咋办?我全都听您的。”

“好。我现在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帮我澄清一下。如果你觉得不想讲,也可以不讲。”

“我愿意讲,只要我知道的。”

“你一直很爱李红梅,对么?”

“嗯哪。”

“1979年你受伤以后,你们的关系一度很好。可为什么后来又疏远了?而且,好像是你在故意疏远她?”  “那……那是因为我后来发现自己根本配不上她,而且我发现她只是可怜我,并不爱我。”

“那你知道她爱的是谁吗?”

“是肖雄。”

“肖雄?听说你跟肖雄是好朋友?”

“嗯哪。肖雄可仗义啦,而且他还救过我一次。”

“你是说那次受伤后,他开铁牛送你去医院?”

“不是。是后来。”郑建国停了片刻,似乎是在清理自己的思绪,然后讲了起来——(P25-P27)

目录

楔子

一/与众不同的律师

二/十一年前的冤案

三/铁窗后面的痴情

四/餐厅里面的正义

五/树林深处的猎手

六/偏僻宁静的农场

七/汇聚名流的晚宴

八/关于苹果的推理

九/两个相似的梦幻

十/出人意外的话语

十一/康乐园中的大款

十二/异常奇怪的血痕

十三/十一年后的猜疑

十四/松花江畔的情侣

十五/初次打猎的运气

十六/黑熊洞里的幽灵

十七/车轮声中的思考

十八/情意缠锦的夜晚

十九/密封现场的推理

二十/演北车站的巧逼

二十一/突然光临的男女

二十二/两个可疑的人物

二十三/并非情愿的推理

二十四/春河镇上的棱场

二十五/山神保佑的猎人

二十六/殄藏心底的秘密

二十七/香烟头上的血型

二十八/似曾相识的双眼

二十九/不在现场的证明

三十/令人沉醉的恋情

三十一/无人喝彩的推理

三十二/一封迟到的来信

三十三/马尾松下的坟丘

三十四/人类异化的情爱

三十五/毛骨悚然的夜晚

三十六/神出鬼没的女人

三十七/兄妹重连的难堪

三十八/天地为证的真情

三十九/双血型人的表演

四十/更像开端的结局

序言

我自幼喜好文学,上小学五年级时就曾经写出长达数十行的诗歌,“发表”在学校的黑板报上。“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我在“激情燃烧”之下奔赴“北大荒”,开始了“屯垦戍边”的农场生活。艰辛劳作之余,我仍然喜欢写诗,并偶有诗作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或广播中。然而,我那时尚未把文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除了朦朦胧胧的革命理想之外,我当时还不懂得个人的追求。后来,生活中的变迁与挫折熄灭了我心中的“革命激情”,遂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我选择了文学创作,我要写一部能让很多人记住的长篇小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我坐在“黑土地”的田边构思,趴在集体宿舍的炕头上写作,终于写出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当红霞撒满天空的时候》。然而,无论从思想性还是文学性来说,那都是一部注定不会变成铅字的小说。

在“知青返城”的大潮中,我“逃离”了“北大荒”,回到已经让我颇感陌生的北京城,在建筑工地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在体力劳动之余,我仍然执著地进行着没有任何成效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歌和短篇小说。然而,爱情的力量使我决定改变生活路径并终止文学创作,毅然迈入“高考”那拥挤的考场。这一次,命运眷顾了我,于是,我带着兴奋、好奇的心情步入了法学的殿堂。在十五年的时间内,我把文学爱好置于脑后,一心一意从事法学研习和教学。直到有一天,那蛰伏于心底的文学情结又点燃了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于是,从1994年到1998年期间,我连续写出了五部长篇小说,其中四部是以“洪律师”为主人公的破案推理小说。先在报纸上连载,后由出版社出版,这些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超过了我的那些法学著作。我因此而成为法学教授中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还作为中国的第一位代表到保加利亚参加了“国际犯罪文学作家协会”的第12届大会。

我的小说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1998年。日本一家用中日两种文字出版的报纸《留学生新闻》连载了我的推理小说《人生黑洞——股市幕后的罪恶》。该报的记者周彬先生后来还专程到北京对我进行采访。他在采访我的文章中说道:

我与何家弘先生是初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小说《疯女》,被里面的情节所吸引,一气读完。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的大陆推理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大陆的推理小说称为侦探小说,多案例,少推理,读后让人荡气回肠的不多,百看不厌的恐怕找不到。而这部小说让我不得不回头看一看作者,于是何家弘这个名字走进了我的脑海……何家弘的推理小说所涉及的生命领域是极其广阔的。也许这得益于他的人生经历吧。所有的生活场景都是他经历的缩影。他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对人生的思索巧妙地融入现代的社会背景中,使他的推理小说离每一个读者很近。

1999年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的信,作者是一位名叫玛丽·克劳德的女士。她正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大学中文系攻读比较文学硕士。她读到了我的小说,很感兴趣,决定把我的小说作为她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希望到北京来与我面谈和收集有关资料。有人研究我的作品,那是我的荣幸,何况研究者还是外国人。我很高兴地答应了。后来,她果然来到北京,也果然完成了那篇很厚重也很精致的硕士学位论文。再后来,她说想翻译我的小说,并找到了一家法国出版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她以每年一本的速度,翻译了我的《神秘的古画》、《龙眼石之谜》、《双血型人》、《股市幕后的罪恶》。就这样,我一不留神成为了第一位被介绍到法语国家的当代中国侦探小说作家。据说,我的作品在法国的反响很不错,还上过畅销书的排行榜。法国的《世界报》、《读书杂志》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了不乏褒奖的书评。下面便摘引一段:

我们可以说他(何家弘)既是个有艺术天分的人,而又精通法律、犯罪学和其他有关的知识。很自然,他作为几部非常有时代感而又充分体现他广博知识的侦探小说的作者也就不会令人惊讶了。何家弘是四部“系列推理小说”的作者,这些作品塑造了一个叫“洪律师”的人物。这四部作品中的最后一部——《神秘的古画》成为第一部在法国出版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何家弘像一个国际象棋的棋手一样,以歇洛克·福尔摩斯式的推理和演绎方法安排着各种悬疑。

2004年年初,一位法国记者到我家进行专访,他的中文名字叫苏鼎德。在那篇长达万言、用英文和中文对照方式发表的访谈文章中,他开篇说道:

我们并不是每天都有机会能够遇到优秀的侦探小说作者,尤其是杰出的中国侦探小说作者,更为特别的是,作者是中国目前最优秀的证据学教授。本人有幸见到了何家弘先生,而且获益匪浅……何家弘先生的小说至多属于侦探小说的范畴——情节引人入胜,但情节并不是其小说的一切。他的小说明快有力,具有现代的味道,同时兼有大量的北京方言俚语。读者能从其小说中看到一幅生动的当代中国全景图画——农民、工人、小贩、学生、城市专业人士、冒险的私人企业家,当然还有公共官员,共同组成了何家弘先生的现代化中国的“人生喜剧”,写尽了这个国家的喜怒哀乐……何家弘先生的四部小说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侦探,而是一个从美国归来的律师——洪钧,或洪老师。这个人物不仅折射出何家弘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且还为侦破案件提供了新视角,为中国法律体制提出了一些关键问题。何家弘先生笔下的洪钧既是一个意志坚决的现代人——经常喝咖啡、深信法律程序和条文的合理性,又是一个整合良好、具有人性色彩的中国城市的专业人士,并且不惜一切代价主持公义。他在学术上的诚实仅仅对应于他的倔强,他将自己的人生致力于具人性化特色的法治建设。

2004年11月,我应邀到澳门参加了“文化与法制——中国与西方传统”国际研讨会。来自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美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我应邀担任了其中“文化在法治中的角色”专题研讨的主席以及为大会做最后总结的“圆桌发言人”之一。其间颇有趣味的是,我担任主席时的一位主题发言人是葡萄牙学者伊莎贝尔·莫莱斯女士,她的发言题目是“中国犯罪文学中的法律形象”,而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我的小说。我和莫莱斯女士是初次见面,而且都是开会前一天才得知这一“巧遇”的,自然都有些意外的惊喜。她还请我为她带来的我的法文小说签名留念,使我深感荣幸。她在发言中说道:

……何家弘在法语国家已经成为非常受欢迎的作家。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缺乏法律专家成为犯罪文学作家的传统,因此。当何家弘开始其犯罪文学创作生涯的时候,这是相当令人耳目一新的事情。在何家弘的四部小说中,主人公都是洪钧,一位刑事律师。选择律师作为犯罪小说的主人公是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一项创新。

2005年年底,英国的企鹅出版公司与我签署了版权转让合同,要把我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并在英语国家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一家意大利的出版公司也开始组织翻译我的小说。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香港《南华早报》的记者马女士两次到我家进行采访。在那篇题为《法律是一笔财富——法律精英何家弘是中国人性的极佳评判者》的文章中,她说道:

何家弘的美国教育经历以及有关证据和刑事司法程序的第一手知识使他区别于许多犯罪文学作家。他那富有活力的文字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北京口语,他笔下的人物来自中国大陆社会的各个阶层,这些就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现代中国的全景画面。她在文中还引述了正在把我的小说翻译成英文的吉姆·威尔顿先生的话:

何家弘的著作与西方侦探故事不同。在西方,我们在塑造侦探时有一种反英雄倾向,但洪钧则是一个性格鲜明、道德高尚的人物。没有堕落的性生活,也没有恶痛或异化……其小说的魅力蕴涵于他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之中。

作为一名中国的“业余作家”,我很高兴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介绍到其他国家并受到欢迎。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的作品绝非当代中国最好的侦探推理小说,只不过我讲述的故事较有特色,我这“业余作家”的身份也比较特殊而已。

我的小说主要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作的。当年,《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北京晚报》、《深圳特区报》等多家报刊都曾连载过我的小说并发表了不少正面的评论,但是近十年来,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繁杂的社会活动使我无暇从事文学创作。虽然也有读者问我何时会出版下一部“洪律师推理小说”,虽然我的心中也积累了一些构思和素材,但是我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动笔写作。于是,“洪律师推理小说”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已然是相当陌生了。每当有外国人同我谈起我的小说的时候,每当有外国人拿着我的小说让我签名留念的时候,一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感叹就会从我的心底油然升起。其实,我最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在“墙内香”,因为我的小说是为中国读者写的。然而,我的小说在国内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

近年来,我在国内讲学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人问及我的小说,并抱怨很难找到。于是,我的心底就产生了修订再版的念头。2007年春节前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贺耀敏先生和郭燕红女士光临寒舍,谈及为我出版包括小说在内的文集一事,我欣然应允,并首先着手修订这五部小说。在丁亥年春节的鞭炮声中重读自己十年前编撰的连我自己都感到有些陌生的故事,我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当年创作的激情和感动之中,甚至情不自禁地为故事中的人物命运留下了眼泪。这是一种幸福!为此,我特别要向贺耀敏先生和郭燕红女士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本次修订中,我对故事情节没有改动,只是对文字有所增删,以便使读者能够享受更加流畅、更加轻松的阅读过程。作为系列小说的名称,我没有沿用“洪律师推理”或“洪律师探案”,而是定名为“犯罪悬疑小说”。其实,我一直对于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为“侦探小说”或“推理小说”心存疑虑,而且从本意来讲,我写小说的主要目的还是要探索犯罪与人生的关系,运用设置悬念和推理探案的写作手法,只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和小说的阅读性。另外,这样定名也就可以把《黑蝙蝠·白蝙蝠》纳入其中了。至于“犯罪”与“悬疑”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理解为并列还是修饰?我想,这个问题大概只能等读者看完小说之后自己去回答了。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学术问题。

何家弘

2007年春节写于北京世纪城痴醒斋

内容推荐

洪钧博士从美国回到北京后,开办了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他接手的第一个案子是“郑建国强奸杀人案”。这个案子发生在11年前黑龙江省滨北县,凶手郑建国被判无期徒刑。洪钧首先到滨北县找当事人谈话,他对郑建国的第一印象是,郑建国可能没有杀人。这使洪钧对重审此案充满信心。受滨北县委副书记谷春山之邀,洪钧与谷春山等人一起进山打猎。不巧,吉普车坏了,他们只好在“黑熊洞”过夜。子夜时分,一个披头散发,面目可怖的女人,带着疹人而怪异的叫声,从洞的深处飘忽而过,这一似梦似真的情景,吓坏了谷春山。谷春山的异常反应,引起洪钧深深的思索,也引出了一个悲壮惨烈的故事。

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师为主线的推理小说。书中所设计的情节极为合理,几无破绽。洪钧与肖雪的爱情真挚感人,而肖雄对李红梅的爱,莫英妹对肖雄的爱又是那么刻骨铭心,为人所动。

编辑推荐

《法学家茶座》这样评论何家弘的小说:在欣赏各种风格的文字时,获得与个人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在追寻故事情节的发展时,领略到法学的博大精深;在关注书中的人物命运时,感悟出人生的‘游戏规则’。”

爱可以给人幸福,也可以给人痛苦;爱可以催人奋进,也可以促人颓废;爱可以使人攀上道德的峰巅,也可以使人坠入罪恶的深渊!

洪钧博士从美国回到北京后,开办了一家私人律师事务所。他接手的第一个案子是“郑建国强奸杀人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律师为主线的推理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情渊--双血型人/何家弘作品集/犯罪悬疑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家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080574
开本 32开
页数 3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6
丛书名 何家弘作品集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