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播与文化研究
内容
目录

一 传播史论与文化研究

传播学知识论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

试论《庄子》的传播观念

从出土简牍看汉帝国中央的信息发布

——兼评张涛先生的“府报”说

艺术自律性与大众文化时代的乌托邦

文化:作为传播的双向过程

——威廉斯的文化传播观念评述

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

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

时尚的面孔:时装影像中的性、性别与权力

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

信息时代的“数字媒介设计”

符号消费社会的包装设计语义学探析

深圳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史纲(1980—2006)

二 媒体与社会研究

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

——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

媒体·家园·和谐社会

——报纸接受对深圳移民城市归属认知的影响

网络不良信息管理研究

——第三者效果分析之运用

权衡需求理论与网络受众实证研究

规制与竞争

——中国传媒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主题

报业跨地区经营六大难题解析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

关于国产大片和电影市场博弈的思考

超越“西学东渐”

——中国受众研究的本土化模式

三 媒介环境学派研究

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的理念辨析

邂逅伊尼斯

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从芝加哥学派到波斯曼

媒介环境理论的研究框架和范式属性

四 跨文化传播及亚太传播研究

日本对华舆情变动的深层分析

日本受众社会心理构造成因的切片分析

——兼论德弗勒“媒介效果研究”操作模式的缺陷

冲突中的面子和面子功夫

——中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纪录片中的“文化折扣”现象研究

香港免费报纸的经营策略

澳门居民的信息处理机制及传媒影响

——2003年非典期间之调查报告

五 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

广告存在的理论假设

媒体集团化与广告业的困境

软文广告的形式、危害和治理

——对《广告法》第13条的研究

中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机制

品牌个性对消费者心理认知的影响研究

简论区域品牌创新体系及其政策策略

企业赞助的市场效益

本集作者简介

编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从传播史论与文化研究、媒体与社会研究、媒介环境学派研究、跨文化传播及亚太传播研究、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五个大的方面,汇编了近两年国内传播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既有理论前沿研究,也有实践调研成果,既有前辈新论,又有新锐创见。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各位学者近年来的学术论文,其中部分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过,收入本文集时又请作者作了订正或补充。也有部分论文是第一次发表。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建立的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建立后,整合相关学术力量,在传播理论与文化研究、媒体与社会研究、跨文化传播与亚太传播研究、广告与品牌传播研究等方向上开展学术研究。本文集所反映的就是在这些方向上进行学术探索的部分成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播与文化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予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32135
开本 16开
页数 5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5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7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06-53
丛书名
印张 3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