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临床心理学家该如何着手发展出一种治疗方法?这本书可以作为—个很好的入门指导。这种思考旨在发展出一本适用于很多人的治疗手册,也可以说是为了让个体来访者接受治疗而需要改进治疗方法。本书具体包括了:当情绪和想法共同阻碍看到可替代的观点时、通过躯体来发挥作用等内容。
图书 | 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个临床心理学家该如何着手发展出一种治疗方法?这本书可以作为—个很好的入门指导。这种思考旨在发展出一本适用于很多人的治疗手册,也可以说是为了让个体来访者接受治疗而需要改进治疗方法。本书具体包括了:当情绪和想法共同阻碍看到可替代的观点时、通过躯体来发挥作用等内容。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关于作者 前言 致谢 第1部分 抑郁的挑战 导言 第一章 抑郁症:问题的范围 早期对抑郁症治疗的乐观看法 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的、易复发的疾病 怎样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和再现 心理疗法作为一种维持性治疗方法 第二章 认知、情绪以及抑郁复发的本质 发展认知治疗的维持治疗版本 认知治疗的长期效果 复发的认知易感性 复发的路径更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激活 穷思竭虑 认知治疗是如何减少抑郁复发的?: 内观 与马萨诸塞大学减压治疗中心的交流: 第三章 发展基于内观的认知治疗第一印象 要谨慎从事的原因 注意力控制训练 在内观减压疗法中指导者在做什么? 我们方法的含义:去中心化的本质 教给人们一种对待自己体验的新方法 内观认知疗法 第四章 内心的模型 问题是什么? 理解抑郁复发:一个工作模型 是什么使旧有心理习惯发挥作用? 改变心理模式 核心技能 作为核心技能的内观 内观认知疗法的结构 第2部分 内观认知疗法 第五章 八周课程计划——使用的方法及原因 实践问题 内观认知疗法概述 指导练习 内观认知疗法的核心主题 总评 第六章 自动引导:课程一 葡萄干练习 觉知的训练:将躯体作为焦点 为正式的内观建立一个环境:常见的问题 反应和回答 通过家庭作业进行学习 对日常活动的内观 结束课程 第七章 处理阻碍:课程二 作为班级基础的练习 对练习的态度:“我做的正确吗?” 疼痛的躯体感觉 “状态不太对劲” 心理游移和心理的重复习惯 在现实世界中的练习… 抑郁的认知模型与想法和感受练习的联系 觉知愉悦事件 结束课程:静坐呼吸 第八章 内观呼吸:课程三 内观静坐冥想练习 心理游移 通过控制想法来处理它们 身体不适感 识别自动思维的模式 当强烈情绪爆发时怎么办 愉悦事件日历表 练习的扩展:三分钟呼吸空间 身体就像心理的窗户 内观散步 记录不愉快事件 第九章 活在当下:课程四 灵活的接触 探索体验:依恋与厌恶 缩小和扩大注意力的焦点 蜜月期与困难的任务 自动消极想法和抑郁症状:了解疾病的疆界 站在另一位置 在课程中进行三分钟呼吸空间 结束课程 第十章 允许/顺其自然:课程五 培养一种不同以往的对待体验的方式 接纳的好处 为什么说培养接纳/允许/顺其自然是重要的? 我们如何培养并运用接纳/允许/顺其自然 故意让内心面对困扰/问题 但它是困难的 通过躯体来发挥作用 接纳是为了矫正事物吗?或者它是一种矫正事物的聪明做法吗? 呼吸空间 内观和慢性疼痛 尾注 第十一章 想法不是事实:课程六 认知治疗和内观认知治疗中的想法应对 伴随着想法只是想法的静坐练习 站在瀑布般的思绪背后 了解“内心的磁带”是什么 当情绪和想法共同阻碍看到可替代的观点时 那么第一步是什么? “对待想法的另一种方式”并不只是反驳它们 为将来做准备 第十二章 如何能最好地照顾自己?:课程七 对抑郁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照顾自己 注意活动和心境之间的联系 采取行动:集中于掌控和乐趣 情绪低落时采取行动的一些建议 识别复发迹象 应对复发威胁的行动计划 用家庭作业来为课程结束做准备 第十三章 运用所学应对未来的心境:课程八 回顾 期待 复发预防行动计划 给自己一个坚持练习的理由 简单中的力量 结束课程 第十四章 内观认知疗法实验 随机化的检验力 随机控制实验和内观认知疗法 我们关于MBcT的临床实验 对实验的看法 第十五章 进一步了解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抑郁症的内观认知疗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辛德尔·西格尔//马克·威廉姆斯//约翰·蒂斯代尔 |
译者 | 刘兴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2867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0 |
出版时间 | 2008-02-01 |
首版时间 | 2008-02-01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749.4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3 |
宽 | 164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6-5367 |
版权提供者 | The Guilford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