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响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谁是中国当代英雄,谁对当今中国主流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文汇报·近距离》不以道听途说和猎奇的心态,而是通过“近距离观察,近距离倾听”,尽不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凸现人物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和时代风采。

本书坚持固有的编辑思想,杜绝将文化娱乐化,杜绝将名人庸俗化,杜绝时下媒体惯用的猎奇采访手法,让人物回归理性,让报道在有新闻性和可读性的前提下,选编文汇报报道的《近距离》人物中的一部分,进行深层次发掘,使之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

内容推荐

文汇报报道的《近距离》人物已有——

中外科学家:丘成桐、霍金、杨乐、袁隆平、裘法祖、桂希恩、陈赛娟、谷超豪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格罗斯等;

文化界人士:言兴朋、余隆、傅聪、贾平凹、程十发、樊锦诗、谷建芬、金庸、陈尚君、朱德群、吴冠中等;

体育界人士:刘翔、孙海平、常昊、郎平、瓦尔德内尔、杜威、田亮等;

政界人物:李岚清、龙永图、王毅、章启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等;

平民百姓:阜阳劣质奶粉的揭发者高正、一位平凡的养母罗雪华等。

本书选编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影响力,他们是我们的读者关心的新闻人物。

目录

真诚地倾听真诚地叙述(代序)

·李岚清:古稀之年另一种风采

·走近章启月

·刘翔:我心依旧

·郎平:第三次重扣

·常昊:直面挑战

·十问金庸

·傅聪:黑白键上50年

·谷超豪:人生的加减乘除

·丘成桐:数学之美

·桂希恩:5年影响中国500年

·袁隆平:造福世界人民

·陈尚君:“打捞”唐宋间湮灭的历史

·卢伟光:走进巴西印第安人

·江南春:从文学青年到亿万富翁

试读章节

刘翔:我心依旧

2004年,一个名叫刘翔的运动员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位雅典奥运会110米栏金牌获得者,把传统的“人种论”打得粉碎,他也一夜间从少年高手变成一代大侠,使男子110米栏这个过去并不广为中国人所知的项目,像他的名字一样普及开来。

刘翔的成功不仅填补了中国田径历来缺少明星,更缺少世界级明星的这一空白,而且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田径界。法国国家田径联合会主席阿姆萨勒姆这样评价刘翔:“在外国人眼中,刘翔代表的是影响力逐日递增的中国,是那个遥远国度崛起的象征。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还有谁比刘翔更有号召力?”

现在,刘翔的母亲吉粉花还保持着收集关于儿子刘翔每一篇报道的习惯。吉粉花有好几本剪报,报道刘翔的文章她都会剪下装订成册,尤其是对于刘翔前些年的报道,吉粉花更是像宝贝一样收藏,毕竟这些报道也是对刘翔每一次进步的一种见证。

从蹒跚起步到辉煌发展,从幼稚嫩弱到成熟练达,从风风雨雨的创业到硕果累累的收获,刘学根、吉粉花作为父母亲,亲历了刘翔走过的每一步历程。也正是他们对刘翔的支持、关心、呵护,我们的“世界飞人”才能够跑出一片天地,创出一番事业。

本色不变

“说实话,奥运会回来我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压力,当然从我内心来讲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我感觉自己每天在变,不过再怎么改变,我的本色不会变。”

奥运会回来后,刘翔的业余时间几乎都被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占据,心情开始烦躁。他曾经这样告诉记者:“在雅典夺冠之后,思想上本来有应对诸多社会活动的准备,但是活动的数量之多,大家的热情之高,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刘翔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从北京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人山人海般的场面。据刘学根透露,那天仅在刘翔家里维持秩序的警察就达到了70多名,刘翔从小区门口到家里短短3分钟的路程,居然走了半个多小时,刘翔当时几乎是被架着走进家门的。

应该说那段时期刘翔一度很消沉,不仅身心极度疲劳,个人正常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那些天,刘翔在家里甚至还会发脾气,还说:“如果能够回到像从前那样的自由生活,宁可不要这枚奥运金牌。”

困难时刻,教练孙海平、父亲刘学根和母亲吉粉花给予刘翔最大的支持。刘学根赶紧给儿子做思想工作,他对刘翔说:“你看看孙海平师傅,他肯定比你还忙,既要照顾你、保护你,又要帮你恢复训练,自己家里妻子、女儿都顾不上,连高龄老母住在敬老院里都没有时间去看望,你比师傅境况好多了。”听着父亲的真切话语,刘翔心头的结慢慢被打开了,终于跨过了情绪低迷的那道槛儿。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又难以拒绝的签名、合影的请求,刘翔一度有惧怕情绪。奥运会后,刘翔在武宁路的家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喜爱刘翔的体育迷会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刘翔家的确切地址,找上门来请刘翔签名或者合影。尤其是刘翔家的老邻居,更是逮住刘翔的父母不放,拿出各种签名簿请翔爸翔妈帮忙。刘学根透露,在刘翔出书之后,许多读者通过各种渠道辗转请儿子签名,估计现在刘翔至少已经签了不下3000本书。在出书的前一天晚上,刘翔一下签了300多本,一直签到手发酸。至于其他签名直到现在仍在继续,这些签名也已经达到了10000多次。有时刘翔回家,刘学根会问他:“今天累吗?”如果不累,那么趁刘翔高兴的时候,老刘就会说:“来,签两个字!”说着拿出本子,让儿子签名。现在,刘翔明白,满足体育爱好者的签名和合影,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回报社会、感谢社会的重要方式。

刘学根曾经担心频繁的社会活动和高密度的荣誉称号会影响刘翔的情绪,不过他的担心现在已烟消云散。刘翔会安慰父亲,他说:“爸爸,你放心,我现在的心态挺好。”

老刘说,奥运会后,我们刘翔确实变了,变得更懂事更成熟了。刘翔说:“爸爸,说实话奥运会回来我每时每刻都在承受着压力,当然从我内心来讲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我感觉自己每天在变,不过再怎么改变,我的本色不会变。”

孝心弥笃

拿了奥运金牌,刘翔依然是家中的孝子,孝顺长辈之心弥笃。

今年上海的冬天很冷,得知爷爷刘志宽身体不太好,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正忙着冬训的刘翔特地托人买来一条价值1300多元的羽绒被,在周末亲自送到了爷爷的家里,并替老人家盖上被子。

刘翔和爷爷很有感情,当年为了送小刘翔赴少体校训练,70多岁的爷爷不顾年老体弱学会了骑自行车,每天用辆破旧的自行车接送小孙子。刘翔曾多次说过:“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爷爷顶着寒风送我去训练的情景。”

刘翔对爷爷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去年从奥运会回来后,刘翔看到爷爷颈椎不好,他用平时训练之余学到的按摩手法,挽起袖子,为爷爷按摩放松了一个多小时,爷爷感动地连夸孙子孝顺。

在忙着为爷爷张罗的同时,刘翔注意到了外婆家里没有空调、老人家冬天怕冷的情况。为此,刘翔帮外婆买来了空调,考虑到老人有经常看电视的习惯,还特地购买了一台大彩电送给外婆。

从15岁开始,刘翔就有了外出比赛的机会,每次外出少不了给家里的每个人都捎上礼物,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给刘翔父亲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2002年7月,刘翔在瑞士洛桑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后,回到家里受到了亲戚朋友的祝贺。当时刘翔在众人面前拿出了他在瑞士买的一块天梭名表,告诉父亲这可值3000多元呐!父亲看到刘翔第一次买这么贵重的东西,马上让他小心放好,不要弄丢了。刘翔说,放好做什么,这块表是买给你的呀!见儿子把最贵的礼品送给了父亲,刘学根顿时感到孩子长大了。在给父亲戴上手表的时候,刘翔还不忘说上一句:“爸爸,以后我会买很多很多好东西的,你不要尴尬!”刘学根非常看重儿子给他买的这块手表,直到现在仍戴着它,舍不得换。

儿子的礼物更是少不了妈妈那一份。每次外出比赛回来,刘翔经常给妈妈送上香水、化妆品和新款时装。刘翔出国比赛之后给父母买的礼物更多,父亲的意大利皮鞋,妈妈的日本化妆品,只要有外出购物的时间,刘翔经常转着圈地给家人买礼物。不过,在雅典奥运会拿到金牌后,刘翔由于忙着接受各种采访,无暇逛街,所以那次是刘翔第一次没有给父母带礼物回来,但吉粉花说:“翔翔拿了奥运金牌,这是他给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现在刘翔最快乐的是每次训练回家能够吃上妈妈为他做的家常菜肴。从北京冬训回来,妈妈吉粉花为刘翔准备了红烧鲫鱼、梭子蟹、炒羊肉、两个蔬菜和老鸭汤,看着刘翔开心地吃着,妈妈差点掉泪。

当年刘翔的家境并不宽裕,而刘翔每次训练运动量又特别大,担心儿子身体顶不住,吉粉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让儿子保持充沛的体力,吉粉花在下班之后总会烧上排骨、鸡蛋等刘翔爱吃的菜,骑着自行车送到普陀区少体校,亲眼看到刘翔吃完才安心离开。

如今,刘翔不必再担心吃饭的问题,但刘翔还是想念妈妈做的家常菜。“其实,妈妈做的菜在平常人眼里很一般,更说不上高档、精致,但刘翔是吃着妈妈做的菜长大的,吃惯了,到哪儿都改不了这个习惯。”父亲刘学根一语道出刘翔爱吃家里菜的原因。

爱心日甚

作为中国体育界目前人气最旺的运动员,刘翔非常乐于参加各种社会慈善活动。印度洋海域发生地震海啸之后,刘翔与师傅孙海平在北京、上海数次参加捐款。

在雅典赢得奥运会金牌的当天晚上,刘翔就通过上海的媒体宣布了日后拍卖自己奥运纪念品捐助困难学生的心愿。

刘学根在接受采访时披露,刘翔在奥运会决赛赛场上穿着的那件印有1363号码的红色运动服,2004年已经在杭州以3万多元的价格被拍卖出去。刘翔是在上海拍卖他在奥运会上平世界纪录的金牌跑鞋。刘学根说,拍卖跑鞋的钱款将和拍卖运动服的款项一起捐赠给慈善基金部门。

在从北京回来的一段时间里,刘翔抽空拍了几个广告,尤其是前一阵拍的可口可乐广告,整整花了两个半天时间,以至于刘翔不得不在星期天也要加班训练。而刘翔的肖像也被印在可乐罐上,不过这部分的可乐罐将是限量版,数量很有限。

关于儿子拍广告,刘学根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他认为只要选择合适时机,恰当穿插在相对单调的训练过程中,这样的活动也可以帮助刘翔放松一下。当然把握这个量是非常重要的,参加一切活动都有个宗旨,就是绝对不可以影响训练。

在广告的内容上,老刘对儿子也提出了要求,即必须拍那些积极向上,反映青春气息和健康运动型的广告,以及充满爱心的公益广告,至于其他类型的广告,他还是希望儿子少拍为妙。

P32-38

序言

真诚地倾听真诚地叙述

——代序

陈启伟

作为主流媒体的人物专刊,文汇报《近距离》注重报道对社会有影响力的新闻人物,它不以道听途说和猎奇的心态来采访新闻人物,而是通过“近距离观察,近距离倾听”,展示新闻人物的喜怒哀乐,凸现新闻人物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和时代风采。

对这些新闻人物的关注,体现了文汇报致力于宏扬人文精神的传统特色。

文汇报报道的《近距离》人物已有——

中外科学家:丘成桐、霍金、杨乐、袁隆平、裘法祖、桂希恩、陈赛娟、谷超豪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格罗斯等;

文化界人士:言兴朋、余隆、傅聪、贾平凹、程十发、樊锦诗、谷建芬、金庸、陈尚君、朱德群、吴冠中等;

体育界人士:刘翔、孙海平、常昊、郎平、瓦尔德内尔、杜威、田亮等;

政界人物:李岚清、龙永图、王毅、章启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等;

平民百姓:阜阳劣质奶粉的揭发者高正、一位平凡的养母罗雪华等。

这里,我们选编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影响力,他们是我们的读者关心的新闻人物。

文汇报《近距离》推出的新闻人物,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这些报道纷纷被网络转载,被外省市媒体转载,被《新华文摘》等文摘类报刊转载,其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一个媒体、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和地区,它通过不同的媒介,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

在策划和采写《近距离》人物时,作者和编者坚持固有的编辑思想,杜绝将文化娱乐化,杜绝将名人庸俗化,杜绝时下媒体惯用的猎奇采访手法,让人物回归理性,让报道在有新闻性和可读性的前提下,进行深层次发掘,使之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这就是读者在厌烦了媚俗加恶俗的名人报道后,喜欢《近距离》人物报道的真正原因。

2005年10月22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响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69478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6
15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