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讲述一个叫林夕梦的女人,从怯声怯气的文静少女,到情场老手的风情少妇;从情场老手的风情少妇,又到情真意切的性情女人;从情真意切的性情女人,又到去追求事业成功的自立女人,这样的心理路程,在江铃墨笔下一路写来,浩浩荡荡,酣酣畅畅,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情、爱、憎、妒、性、善、恶、美、丑、欲,全部剖析展示开来,贯穿成有滋有味的让人不忍释卷的长篇小说。

内容推荐

女人成为男人追求事业成功的精神刺激源,没有这个刺激源,绝少有男人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支撑下去。女人用纯洁而炽热的情爱滋润、慰籍着男人,使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可是,女人们怎么办?尤其成为情人的女人怎么办?《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是江铃墨对于这些问题形象化的探讨。

目录

正文

后记

试读章节

谁也没有料到,从小怯声怯气、性格内向的林夕梦,十七岁就踏上了情场。这一踏不要紧,她在上面又是云里,又是雾里,折腾来,折腾去,再也没有下来。当她遇到樊田夫的时候,早已经是久经情场的老手了。

林夕梦第一次见到樊田夫,是深秋的一个傍晚,她刚从外面采访回来,风尘未洗,蓬头垢面,一件黑色紧身羊毛衫扎在白色宽松裤里,外面披件牛仔风衣,斜背黑色皮包,那头浓密的长发胡乱地束在脑后。她走进新世界酒店三楼,轻轻叩响柳大光告诉的房间,听到一声“请进”,她走了进去。樊田夫双手背在身后,笔直地站在铺有猩红色地毯的屋子中央。他三十几岁,精修的边幅,考究的西装,风度优雅,气度逼人,浑身上下弥漫着一股勃勃的生命气息。他那张英俊的面庞上,一双深邃的眼睛正含着笑意,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般地等候在那里。

在那一刻,林夕梦突然有一种感觉,就像去商店闲逛,猛然看见一件久已想买却一直没有遇到的东西,兴奋得刚要不顾一切地买下,却发现自己口袋里没钱。

她恨不得立刻钻到地下去。

猛然间,林夕梦痛恨起那些在此之前遇到的所有男人。那些男人曾使她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打扮自己啊。然而,那简直是一些蠢猪,一些混蛋。如果不是这些蠢猪和混蛋耗尽她的激情,弄得她心力交瘁,她林夕梦怎么可能用这副尊容,来赴约如此一位生动得光彩照人的男人呢?她甚至在心里咒骂起柳大光来,这个该死的柳大光,为什么不事先向她介绍一下这个人的情况呢?他是存心要她难堪的。

一定是这样,否则,否则……

否则面前这个男人能用这种眼光来审视自己吗?

然而,无论如何,逃是来不及了。

林夕梦硬着头皮,自我介绍道:“我……我……我就是林夕梦,是……是……是柳大光的朋友。”

林夕梦从小有口吃毛病,但在陌生人面前,由于她特别谨慎,语调非常缓慢,便很少打结,陌生人也就听不出她有这个毛病。可是今天,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情景下又出现口吃,这种丢人现眼不亚于小时候在集市上看到的一位头面干净却将半截裤腰带露在衣服外面的少妇,所有人都望着那位少妇,而那少妇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当时目睹这一情景,替那少妇万分尴尬。长大以后,每当出门,她最要紧的是将裤腰带扎好。而现在,她的口吃无疑成了那少妇的裤腰带,无遮无掩地暴露在这人面前。

林夕梦满面通红,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地站在那里。

樊田夫似乎没听见,双手仍背在身后,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牢牢地审视她,似乎她这副形象既出乎他意料,又在他意料之中。

林夕梦虽然接触过各式各样的男人,但被一个男人用这种眼光牢牢地审视,还从未有过。她的眼睛迅速地躲避着他的目光,心猿意马地正不知把视角投向何处,慌乱间却被一样东西给截留住了视线。

一顶军帽。

一顶闪耀着红五星的黄色军帽,非常惹眼,精心地摆放在一座造型优美古色古香的根雕上面。她疑惑的眼睛刚闪亮一下,樊田夫便缓慢地伸出一只硕大丰满的手掌,稳健地走前两步,握住她手,彬彬有礼地说:“您好!”

林夕梦意识到樊田夫这种自我介绍似乎完全是为她而准备的,如此地文质彬彬,如此地恰到好处,然后又热情得恰如其分地请她坐到圈椅上。林夕梦矜持着,刚刚坐定,就有一位个头不高,斯斯文文的中年男人,双手端着一盘洗好的各种新鲜水果,毕恭毕敬地送上来放在茶几上。樊田夫站起来,说:“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林老师,梧桐三十九中学语文老师,学识深厚,见识过人。这位是范工,我们红星装饰公司的工程师,是装饰行业的专家,工作起来可是一丝不苟的。”

范工迅速伸出双手,热情地同林夕梦握手问好,并谦逊地说:“是樊经理不嫌弃我,把我从白浪岛带过来。今天能够认识林老师,真是感到太荣幸了。”

林夕梦被范工的热情感染着,真诚地微笑着,用同样的热情回答:“您好!范工。认识您我也很高兴。”

两个人又相互客气一番,范工朝向樊田夫,毕恭毕敬地询问:“樊经理,没有事了吧?”P1-4

序言

《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是女作家江铃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堪称女性成长史的小说,既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小女人对男性最隐秘的体验,又彰显着成熟女性在男权面前的自尊与决绝。或情或商,情商交融,荡气回肠;抑或男欢女爱,风情万种,又归于天高云淡,一页页地读下来,我为作品中女主人公林夕梦起起落落的命运激动叹婉,又为她深陷于情爱的纠葛中而焦虑,更为她终于走出情季而欣慰。还记得十年前作者携这部长篇小说书稿到鲁迅文学院进修时的情景,她曾把这部书稿送到我处,我读后虽感到小说的叙述技巧尚不够娴熟,有些情节安排也不尽合理,但小说中涌动的情感是真切的,文字是流畅婉约的,而对走出情季这样的感情经历的总结也是有认识意义的。于是我鼓励她再做些认真的修改,争取让其面世,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修改意见供她参考。没想到,这部书稿一搁就是十年。十年,这是一个可以把石头变成金子的时间,这是一个可以把文字变成文学的时间,这是一个有无数种可能的时间。十年的风霜雨雪与人生经验,使江铃墨把她本已沉甸甸的书稿变得更加厚重,掩卷之后,作为一个关注这部书稿命运和作者文学生涯的师长与朋友,怎能不感到由衷的高兴呢?

小说写的是一位风姿绰约且才华横溢的女子林夕梦走进情季成为一个有妇之夫情人以及最后终于理智地既走出无奈的婚姻又同情人分手的故事。简括点说,小说写的是一个女人同两个男人情感纠葛的故事,当然在写情场的同时,也写到商场。这种把情场与商场糅合在一起的写法,便于作者挥洒笔墨,把情写得更真,更酣畅淋漓,也便于在变化无常的商场中把人性写得更透彻。当然,像《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这样的小说所写的婚外恋情以及商场变幻的故事,在当下林林总总的小说中并不鲜见,我读这部小说,看重的是小说中把情写真,写透,把爱写得如此热烈,如此美好。林夕梦爱上了樊田夫,可以为此奉献出一切;后来,当她发现这样做无异于是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淖时,又毅然走出情季,去追求成为一个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自立的女人。在小说接近尾声时,作者借林夕梦的反思说了这么一段话,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是她第一次抛开感情色彩,运用理性来思考她的人生之路,竟然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轻松自如。从前,她是自己感情世界的奴隶,一切受感情支配,整年整月整日地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为爱而生,为爱而活,为爱而死。现在,猛然醒悟,从感情世界里一下子站立起来,抖落掉那一身沉重的情感,用理性去主宰这些情感,竟然发现自己成了感情的主人,不仅可以享用这些感情,而且可以享用到支配这些感情的权利。这不仅没有削减从前感情世界里的幸福,而且奇迹般地扫除了从前感情世界里的一切痛苦。

小说女主人公林夕梦在走出情季后的这种反思与感悟颇有哲理意味,是耐人咀嚼的正因为小说既写了林夕梦走进情季时的几近疯狂的情感喷涌与对情爱的审美观照又写了她走出情季后的理性的反思与感悟所以这部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

小说中着力刻画的几个人物形象,包括女主人公林夕梦、樊田夫、卓其等等,他们的形象不仅个性突出,形象也相当丰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读这部小说,我还喜欢作者那种有如行云流水、不拘一格、感情奔放、笔墨流畅的语言。文如其人。这种无拘无束的语言一如作者本人的性格,行云流水,飘逸自然,不时地闪烁着一个才女的智慧与精致。因此,从另一方面讲,这部小说更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

作为作者的一位师长和朋友,我感受着《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给我带来的愉悦与快乐,也祝愿江铃墨在今后的文学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走得更加美好和精彩。  是为序。

何镇邦

2006年6月15日于北京

后记

这本书是十年前完成的。

要为自己十年前的一部小说稿写一篇后记,我不知道还有谁这样做过,只是对于我,我感到是过于困难了。

原因是十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十年似乎是过于漫长了,漫长得使我已经完全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小说里虚构的那些人和物、是和非、美和丑、情和欲、善和恶,曾经是那样热烈而刻骨地撞击着我的心扉,曾经使我那样的心潮澎湃豪情万丈,而今,十年过去了,那一切的一切都逝去了。我生命里那些饱满的原以为足可以奢侈一万年的热烈的财富,似乎被一个又一个深爱过的人带走了。

第一个席卷我财富的是现实生活里让我除了生命本身,把生命里的一切挚爱、热烈、思念、灵魂……全部为之奉献的一个男人,八年前当他从我的生活里消失的时候,带走了我生命里最珍贵的一切。

再次席卷我财富的是我天使般的妹妹淑芹,两年前一次意外事故使她平静而安详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句话。她是那么年轻,那么善良,那么美丽,那么孝顺,除了天使,我不知道有谁还比她更善解人意!2003年12月3日午夜,当我接到弟弟从老家打来的电话时,我脑海里分明听到一声擎天柱崩裂折断般的轰闷的声音,这个声音直到今天还时常回荡在耳边。生命如果可以交换,我宁愿自己死去而将我妹妹换回来!

我们家兄弟姊妹五人,淑芹是兄弟姊妹五人的中心,她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我们从小生长在一个亲情浓得化不开的家里,都说兄弟姊妹是手足情,我们家的兄弟姊妹何止是手足情!我来北京已经十多年了,每次回到老家,各类应酬事务一堆,难得坐下来与姊妹们倾心深谈,于是我和姊妹们约定,现在我们还都年轻,先各忙各的事业,以照顾好父母为第一要职,然后是家庭、孩子,还要关照好身边方方面面的亲朋好友,我们将来有的是时间可以厮守畅谈,聚面倾诉,我们甚至物色了在鳌山一带建造别墅的地方,设想等我们年老些的时候,不像我们的父母这样儿女一人群,我们中有给提供丰足物质的,有给提供开“精神的,还有专门问长问短的。我们的孩子太少,大多是独子,所以年老些的时候兄弟姊妹几家人住在一起,既便于相互关照,又可以天天厮守玩乐,畅谈倾诉。

可是,我们都错了!年轻的我们根本不懂得,生活是不会按照人的心意设计的那样去走的,生活里意料不到的事情太多了。首先料想不到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打击对父母来说是致命的。为了避免触景生情,埋葬完淑芹,兄弟妹妹们在我的指挥下立刻把父母专车护送到北京来了。以前淑芹是这个大家庭的中心,淑芹走了,我义不容辞地接替了她。我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告诫自己不能垮下去。我甚至告诉家人,是淑芹太孝顺了,太热爱我们了,她先行一步去那个所有人都要去的世界张罗安排去了。平日里她总是怕所有亲人在任何时候受到任何委屈的。那个永恒的世界,她先去了。

第三个席卷我财富的是小说里卓其的原型,生活里的他在几个月前也走了。他走的还算从容,不像淑芹那样不给任何人一丝心理准备。他与癌魔战斗了整整五年,但还是走了。2006年元旦那天,他给我打来电话,他的声音已经嘶哑,语句时断时续,对我这些年来给予他的帮助除了感激,还是感激,除了祝福,还是祝福。两个星期后,当我在北京居所得知他走的消息时,我已经很平静。泪水全给了第一个席卷我财富的男人,号啕全给了再次席卷我财富的妹妹,卓其走时我没有什么了。我唯一的感觉足爱我的人走了!那个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我的人走了!我平和地在淑芹的坟墓旁给他购置了墓地。上个月清明节时,他的骨灰已经安葬在我妹妹淑芹的坟墓旁。这是卓其生前向我提出的最后的愿望。他害怕孤独。

总之,创作这部小说时的那个世界已经远离了我,无论我愿不愿意,情不情愿,它们已经消逝在时间的长河里,无影无踪,无声无息。十年来,这部小说稿跟随我居所搬动了无数次。我一直不敢再去翻看它。我已经害怕接触那些曾经朝夕相处过的人、事、情、物。甚至于有相当长的年月,每当我看到身旁的朋友带着自己的情人,或我的女友充当了别人的情人的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不寒而栗。

我曾是追求永恒的一个偏执狂,而今我终于领悟了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的真谛,同时也彻底领悟了人生的短暂,甚至无常。这算是促使我最后下决心出版这本书的原因吧。当然,如果可能,我真的想告诉身边那些正沉浸在做有妇之夫情人的女友,在情季里是幸福的,走出情季是幸运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做情人不是一个女人最终的归宿。许多年前当我发出“昨日之我不可再,明日之我尚未来,是是非非皆怨我,今日之我又非我。天生我,天怜我,天要灭我我奈何?”的哀号时,我已经清楚地明白了这一点,

现在,我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有自己的公司、研究所、网站,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把自己的能力挥洒得淋漓尽致,也算是干得轰轰烈烈,颇有成就。当然,一个女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事业的成功已经是很表象的东西了,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也就是感到最大的成就,是我现在的家庭,“吾之有宇,犹如江河之有岸。”这是我写给我父母亲的一句话,是用来评价我先生宇的。如今,江河里已经诞生出一条健康聪明的美人儿鱼来。我们的宝贝女儿都已经四岁多了,谁能不说这也是我的成就呢?

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梦想,曾经的热烈,曾经的欲望,曾经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远离了我。

不久前有朋友问我:你是否后悔走过的路?我想了想,告诉说:如果让我再活一遍,我还是要这样一路走来的。

这倒不是因为在外人看来我现在所拥有的,而是在拥有这些之前,也就是说在失去那些生命里最宝贵财富的过程中,我已经死而无憾了。

江铃墨

2006年5月21日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我始终认为,别看同是用铅字排印的文章,有的有生命,有的却无生命;有的能放射出诱人的光芒,有的却死寂一片。《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没有太多的形式感和雕琢感,由于内藏着火热的真诚,我看时受到了感染。这是从作者心底流淌出来的语言,所以它有密码,有撞击力,我甚至感到了心灵的震颤。

——雷达

我读这部小说,看重的是小说中把情写真,写透,把爱写得如此热烈,如此美好。……《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这部小说独特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在于它不仅写了主人公走进情季时几近疯狂的情感喷涌与对情爱的审美观照,而且写了她走出情季后的理性的反思与感悟。

——何镇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铃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4077490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29
15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