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影视高考速成攻略(胡考必胜)
内容
编辑推荐

1987年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的胡小钉,已辅导多名学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本书公开了他短期强化培训艺术院校影视专业考生的方法。“胡考”是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代称。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精炼的特异教学法专著,主要供有志报考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考生学习。

作者胡小钉是1977年的四川省高考文科状元,1985年的全国青年电影评论大奖赛一等奖第—名,2005年的柏林亚太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获得者。他自1987年北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以来,研修出—套独特的影视高考教学方法。

本书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直言不讳的、一针见血的分析,对广大考生调整考前心态具有耳目一新的启迪作用的益智效果。

本书是—部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总汇,也是一部对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使之成功考入高等艺术学院实际过程的深度纪录。本书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应变智慧,对于广大考生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条件下“临阵磨枪”,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

本书所阐述的独具一格的影片分析与影视故事的写作理念与技巧,对于广大高等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也高于参考价值。

目录

胡小钉来了(关于本书作者的另类传奇)

胡考何能必胜(前言)

第一部分:开窍篇

第二部分:影评篇

第三部分:故事篇

第四部分:表演篇

第五部分:常识篇

附录1:闻入中戏之路

附录2:小钉影评

附录3:小钉故事

叫声老师不容易(后记)

试读章节

通常,报考影视编导专业的考生难以像专门报考表演专业的考生那样,经过长期的表演方面的训练,诸如形体、台词、声乐等等,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表演能够满足考官的要求呢?

事实上,在你准备参加表演考试的时候,你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已经无法改变,你所有的关于表演的经验也无法改变,那么,唯一可能调整的只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你外在的形态;第二,是你内在的心态。

(一)关于外在的形态

首先,需要明确,表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表演者本身既是表演的创作者,又是表演的工具,最后,还是表演的完成品。

一个人画画,他本身是创作者,他的工具是画笔、颜料、纸张或画布,最后可以看到的完成品是一张画。在这里,创作者、工具与完成品是分开的。然而在表演艺术中,这三方面是统一的。这就是为什么表演者的形态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原因。因为你表演的最后的成品,就是你的形态本身。你的形态都不行,那基本上就没有过关的可能。

然而,对于参加表演考试的考生来讲,自身的容貌与形体也已经是不可更改的了,一切先天的基础与后天的修炼,在参加考试的时候都已定型。那么,唯一可能调整的也只有两点:第一,就是你的化妆;第二,就是你的衣着打扮。

化妆与衣着打扮,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分析,因为这两者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这两者必须是相互统一的。很难设想,一个化妆非常到位,而衣着打扮却完全相反的考生,或者一个衣着打扮非常到位,而化妆却非常糟糕的考生能够侥幸过关。

那么,化妆与衣着打扮这些外部形态的因素,应该统一在什么样的基点上呢?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重要的因素必须予以重视和强调的呢?

我想,可能有下面几点,需要考生注意。

1.干净,整洁,本色,自然

首先说干净、整洁。这一点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很难设想:一个考生满头大汗、头发蓬乱,也没洗脸,一张开嘴那牙缝里还塞着一小块芹菜……这样的尊容能够获得主考老师的青睐。

所以,对于一个考生来讲,即使不带化妆盒都不可怕,但必须要在自己的小书包里放上一个塑料袋,里面要放上梳子、毛巾、牙刷、牙膏,甚至还要有牙签或牙线,这样,你至少可以在进入考场之前抽点时间找个卫生间,把脸洗干净,把牙刷干净,把头发梳整齐,这样就能给考官一个清洁、整齐的印象。

然后,要做到本色、朴素,就切忌画浓妆,切忌过分怪异、艳丽的化妆打扮。因为所有的主考老师都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你。所以,任何过分的修饰和雕琢,都只能破坏主考官对你的初步印象。

2.风格传统,规矩大方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就像我前面讲过的那样,担任考核的那些老师,年龄基本上都比考生要大,有的还要大一轮以上。他们的思想倾向、情趣爱好相对于考生来讲,基本上也更倾向于传统,或者说保守。所以,考生应当采取的策略也应该是我前面所讲过的“保守中的积极”。基调是保守,但并不意味着过分地死板,也要有一些明朗和青春的色彩。

因此,无论男生女生都不应染发,也不应留着过分怪异的发型。同时,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讲,穿着不应过分暴露。目前在社会上那些追逐时尚的年轻人圈子中所流行的露着大块肚皮的短上衣,露着半截屁股的牛仔裤,或者内衣外穿,把乳罩套在上衣外面之类性感的打扮,都是不可取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主考老师的心理着手,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是女教师,她们一般是中年教师或者年纪更大的教师,就算是年轻教师吧,也比学生要大很多。她们对于考生特别是女孩子们过分暴露的穿着,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和抵制的倾向。她们会认为,你是在取悦那些男性的考官。这容易使她们感到窝火。

而对于那些男性的主考教师来说,他们对这种过分暴露的装束,容易产生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会有瞬间的感官上的愉悦和欣赏,然而更会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冷静的理性的排斥。从人的本能出发,可以略带夸张地假设,在一般男性考官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女学生的倾向。当然,绝大多数的男性考官都不会将这种倾向发展下去。因为他们一般都有一种身为教师的传统的尊严和一种在长期的规范运行的教育环境中所养成的自律倾向。不过,从这一倾向出发,他们必然会更欣赏那些内在修养胜于天生丽质的女生。因为,只有在内在修养或者说内在素养这一基点上,他们才更有吸引女生的优势。因而,对于那些打扮得过分艳丽、性感,甚至充满挑逗色彩的女生,这些男性的考官基本上是很难欣然接受的。他们会想:这丫头虽然可爱,但这么张扬、不稳定,谁又能号得住她呢?所以,基本上可以断言,如果你打扮得过分地妖娆可爱、性感迷人、脸上流光溢彩、眼圈亮波闪闪、肌肤鲜嫩欲滴、指甲描红画绿……的时候,这些男性考官们必然会抑制住自己瞬间的快感,而毫不犹豫地把你打入另册。

上述分析对于男生同样适用。

  P125-127

序言

中国高考的铁门坎,对许多考生来讲似乎都是一盘望而生畏的死局,就是颇具灵活性的艺术院校影视专业考试也不能例外。打破死局,有人靠运气,有人靠勤奋,有人靠热情,有人靠勇气。但运气非人力所能控制,勤奋也需要时间的积累,盲目的热情和勇气更是无济于事。在时间紧、压力大的备考阶段,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的训练方法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自从多年前我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从事教育工作以后,陆陆续续地便有一些朋友请我为他们的亲朋好友进行考前辅导。我的态度基本上是对症下药,也就是根据这些考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我对考试过程的实际认知,制定最有效的方略对其进行短期强化培训。结果,断断续续地便有数十名考生经过我的训练和引导,分别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学习。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

高放,原成都市学生,经过我的短期辅导,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高放后来出国深造,现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吴琼,原长春市高中生,经过我不到两个星期的封闭式强化训练,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吴琼现从事艺术教育工作。

刘畅,原成都市中学理科生,经过我不足半个月的当面辅导和不足三个月的远程指导,于2005年春成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现为影视编导专业本科生。

于是,就有一些朋友希望我将自己辅导这些考生的方法整理出来,以供更多的学生参考。我一开始出于私心,不愿将自己的一些“锦囊妙计”公诸于世。但后来一想,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能帮助的学生也寥寥可数,不如将自己的训练方法全面公开,让那些有志报考影视专业的学生少走一些弯路,也许真是一件有益的事。于是,便有了这本《胡考必胜》。

“胡考”就是说不遵循一般市面上常见的辅导教材所提供的常规的学习方法,而是完全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完全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也会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一些坦诚的、直言不讳的、有时甚至是一针见血的分析。所以“胡考”其实是一种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代称。

胡考何能必胜?也许,答案不仅存在于我已经辅导过的学生心中,也将存在于每一个阅读此书的考生心中。

作者

2006年9月26日

后记

我很小的时候就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不去当老师。因为在我看来,老师是一个很不好的职业。他们每天的工作单调、死板、无聊,他们又因为职业的缘故,经常不懂装懂,喜欢摆个架子,虚伪,空虚。

我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些概念,是因为我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充满教师的环境里。我的父亲做过中学的语文教师和政治课教师,后来还担任过中学的校长、党支部书记之类的职务。我的母亲做过小学教师。我的二姨是幼儿园的教师。我的一个大姐、一个小妹也一直是小学教师。我的大妹妹、大妹夫做过大学教师……

当然,我对于教师职业的厌恶,最主要的还是来源于我对于我父亲的观察。关于他本人的思想与行为,我在我所著的长篇小说《来了》(民族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中做了充分的描述。书中“贾爸爸”的行为,基本上写的就是我对他的感受。由于他给我的总体印象带有某种虚伪、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以及小气、狭隘、暴躁等等特点,导致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的基本状态乃至整个教育环境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很深的怀疑和反感。

然而,命运却阴错阳差地把我推向了教师的岗位。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的身份还是《北京青年报》的一名记者、编辑,当我发现有一个机会能够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做老师的时候,我出于对电影导演这一职业的向往,便选择了这个机会。于是在1987年底,我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带过几届导演进修班的学生,讲过题为“名片解读”之类的一些课。

虽然,我从小就不喜欢教师这一职业,但当自己真正地当了教师之后,我想,尽管自己最初的动机仅仅是想把教师这份工作作为一个阶梯,使自己去实现从小就有的拍电影的愿望,但既然真的做了教师,就不能像过去自己所看到的那些教师一样,至少必须跟我见过的那些虚伪的混饭吃的教师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我给自己立下了两条原则:第一,要讲真实的东西,绝不讲那些连自己都不相信或搞不明白的东西。第二,要讲新鲜的东西,绝不要鹦鹉学舌,只会照搬那些现成的书本、现成的材料、现成的观点和思想。因此,虽然我上课不多,但花的心血却不少。我阅读了多本关于影视创作理论的英文原著,还经常去图书馆的外文阅览室,阅读一些最新的影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每当要讲一部影片的时候,我就把能收集到的中外的材料都尽量收集起来,并且将那些英语材料自己翻译过来,反复研究。最后,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

这样,总的来说,我讲的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欢迎。那些学生好多都是在影视创作单位中很有经验的导演、编剧、摄影等等,还有一些研究生、留学生,也喜欢来听我的课。有的研究生私下告诉我,我讲的课对他的启发比带他的导师要大得多……

当然,这样做的结果把我自己也搞得很累。经常为了讲一部影片,我要做三个月的案头准备。我讲“名片解读”的时候,我对每部影片至少都要提出几十个思考题,分析问题之细,一开始好些学生都接受不了,甚至举众“造反”,也就是向有关领导反映要罢我的课。然而,当他们学业结束的时候,一位组织“造反”的学生主动找到我向我道歉,并表示还是听我的课最有收益。甚至许多年过去以后,一些我教过的学生告诉我,回想起来,还是听我的课收获最大、记得最牢,因为我那些细致的分析给人印象很深。

后来,我渐渐离开了教学岗位,因为总感到自己不拍出一部像样的影片,老是在导演系给人讲课,总是有点底气不足。于是,我踏上了筹资拍片的漫漫长途。由于我寻求的是一种相对自由的创作状态,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就难以言表。这样,直到2003年,我才真正完成了一部基本上按照自己意志创作的影片,这就是我担任编剧和导演的影片《来了》。

由于我担任过教师的工作,时至今日,仍然经常地被学生们称为胡老师,尤其在自己辅导他们进行学习或参加高考的时候。每当我听到“老师”这一称呼,我的心里便有一种光荣与惶恐交织的心态。我从小就看不起老师,而自己现在似乎身为老师,却也不愿意让学生看不起自己。我想,我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学问和品行,去赢得学生们的尊重,但至少有两点,我还是可以努力去做到的,这就是我在上面所提到的两条原则:第一,不讲假话,第二,不讲废话。

这便是我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也是我在完成这本书的时候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作者

2006年9月2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影视高考速成攻略(胡考必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小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同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63657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40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