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围绕着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其中的学术论文大都见解独到,论证翔实。从论文的研究角度、方法方面体现出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们已不仅把地域理解为文学创作、作家活动的客观背景,而且看作渗入到文学内质中的能动因子,这是对地域与文学关系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重新审视、继续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演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图书 | 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围绕着地域与文学的关系问题展开了集中讨论,其中的学术论文大都见解独到,论证翔实。从论文的研究角度、方法方面体现出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们已不仅把地域理解为文学创作、作家活动的客观背景,而且看作渗入到文学内质中的能动因子,这是对地域与文学关系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对于重新审视、继续发现中国古代文学演进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录 序言 地域空间与文学的古今演变 神话西王母浅说 西域神话地貌 汉代河间儒学对《毛诗》学派形成及传播的影响 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唐诗繁荣的西部因素 边塞诗派的成熟兴盛与大西北 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 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 新疆风光和壁画对唐人边塞诗与变文的影响 岑参诗与唐轮台 胡商·胡马·胡香:唐文学中的外来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 唐代诗化的音乐和西部乐器 西域传入的乐曲与词牌雏形考论 论唐五代敦煌边塞词 论唐人使蕃行记 论初唐时期的京洛文学 唐代诗人的南贬与屈贾偶像的树立 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寒山诗在日本的传播研究之一 论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辽金元文学与北方地域文化关系概论 元代杭州刊刻《大藏经》与西夏的关系 耶律楚材与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文学 文人话本与吴越文化 清初泰州遗民诗群的社会结构与创作特征 西北方志中八景诗词述论 神奇的艺术世界:纪昀笔下的西域风情 杨廷理西域诗浅论 “《文学遗产》西部论坛”综述(代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学与地域风情(文学遗产西部论坛论文选萃)/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薛天纬//朱玉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270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0 |
| 出版时间 | 2005-12-01 |
| 首版时间 | 2005-12-01 |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8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1 |
| 宽 | 175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