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本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到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本书回顾了周口店遗址20世纪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简要评述了相关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并对新世纪的前景作出展望。
图书 |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遗址/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20世纪是中国文物与考古界开始科学探索的时代。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翻开本书,重温那些重大发现不断、研究成果迭出的激动人心的岁月,也许就能看到奋斗的足迹,也许就能触动智慧的火花,也许就可以在学术前沿开始一轮新的接力…… 本书回顾了周口店遗址20世纪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简要评述了相关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并对新世纪的前景作出展望。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遗址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重大发现之一。本书回顾了周口店遗址20世纪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简要评述了相关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并对新世纪的前景作出展望。本书配有彩图8幅、插图68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前言 一 周口店遗址的发现与发掘 (一)跨世纪的寻觅 1.“从猿到人” 2.寻找“缺环” 3.邂逅圣地 (二)开局顺利 1.最初的两颗人牙 2.筹备工作紧锣密鼓 3.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三)系统发掘 1.正式发掘开始 2.第一个头盖骨 3.辉煌的十年 二 周口店遗址群 (一)周口店第13和15地点 (二)山顶洞遗址 (三)鱼岭 三 世界遗产 (一)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 (二)动植物化石 (三)地质剖面 四 周口店研究热点 (一)北京人的年代 (二)北京人的生活环境 (三)北京人的进化位置 (四)北京人石器的制作水平与技术传统 1.石器的制作水平 2.石器的技术传统 (五)北京人制作骨器问题 (六)北京人用火问题 (七)北京人以洞为“家”问题 (八)北京人打猎问题 五 周口店的厄运与新生 (一)北京人化石失踪之谜 (二)周口店的新生 六 走出周口店 (一)黄土地质考古带 1.鄂尔多斯高原 2.汾渭地堑 3.泥河湾盆地 (二)红土地质考古带 1.云贵高原 2.百色盆地 3.长江地堑 七 重上龙骨山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遗址/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慰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01748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8.0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