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教授是深谙诗词理论的学者,又是兼擅诗词创作的诗人,故这部《学诗札记》具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善于把理论的阐释和诗的描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理论和作品的互渗、交叉、圆融,在理论阐释中显隐着诗的描绘,在诗的描绘中凸显理论的光芒,从而表征为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概括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诗学与诗美的统一。所以,读了本书后,既使人感到含有诗学的哲学深度,又使人体悟到诗美的文学魅力。
图书 | 学诗札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何教授是深谙诗词理论的学者,又是兼擅诗词创作的诗人,故这部《学诗札记》具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善于把理论的阐释和诗的描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理论和作品的互渗、交叉、圆融,在理论阐释中显隐着诗的描绘,在诗的描绘中凸显理论的光芒,从而表征为抽象与具象的统一,概括性与形象性的统一,诗学与诗美的统一。所以,读了本书后,既使人感到含有诗学的哲学深度,又使人体悟到诗美的文学魅力。 目录 序(王明居) 一、文与诗之区别 二、善作与善读 三、炼句炼字 四、诗到真时见性情 五、云乎?人乎? 六、灵襟慧口 七、李白与月 八、咏炭诗 九、似琐屑实真率 十、全用曲笔 十一、写景逼肖 十二、物同情异 十三、触目会心有异趣 十四、六朝诗四病 十五、入境为上 十六、陶诗琢句 十七、以景境烘情境 十八、眼高手低 十九、“锁二乔”之妙 二0、应酬诗 二一、游览诗 二二、“晨钟云外湿”的“湿” 二三、学究解诗 二四、诗画结合 二五、传神的“望” 二六、情到极处反无言 二七、说诗趣 二八、为友改词 二九、七言舒缓,五言简劲 三0、乱评一例 三一、何满子一首剥皮诗 三二、谢榛乱改古诗 三三、直浅婉深 三四、理趣入诗 三五、梅兰芳自作戏联 三六、模仿拙与巧 三七、似异实同 三八、一种春风两样情 三九、对比见情 四0、松柳不可互换 四一、李白佚诗 四二、忌六气 四三、活脱 四四、妙在构思 四五、点铁成金 四六、体物入微 四七、施愚山佚诗 四八、三者孰优 四九、一字一泪 五0、《寒食》析 五一、捕捉眼前景 五二、易道难言 五三、逆光摄影 五四、组合成画 五五、学诗浑似学参禅 五六、描写逼真 五七、戴石屏奇对 五八、陆游咏恋情 五九、杏花诗 六0、拙起巧收 六一、《大风》与《秋风》 六二、长篇叙事诗典范——《孔雀东南飞》 六三、“瑟瑟”解 六四、当句对 六五、险诨句 六六、描写邻舍诗 六七、“一点”与“一照” 六八、太白与古乐府 六九、三句体 七0、杜诗夺胎之妙 七一、杜甫论诗 七二、孟郊《四婵娟》诗 七三、古诗二言至十一言 七四、乱改古人诗例 七五、山林真趣 七六、不知所咏何物 七七、山谷诗病 七八、“自家语”最须下力 七九、有形病与无形病 八0、师友渊源 八一、双声叠韵 八二、以花比人和以人比花 八三、七律典范 八四、写雨佳句 八五、作诗准则 八六、人以诗名 …… 附录 陶渊明名句小笺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诗札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庆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0303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