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尔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进展之一。这次译介了他的几本著作:《心灵考古》、《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未知的自我》、《探索潜意识》、《健全社会的蓝图》、《道德的基础》和《性革命的失败》等,这差不多是他关于精神分析的著作的全部。在这些著作里,弗兰克尔广征博引,用他高度的智慧和清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有关人性、人性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宏大画卷。本书是其中之一《性革命的失败》。
图书 | 性革命的失败/精神分析经典系列丛书/弗兰克尔精神分析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弗兰克尔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进展之一。这次译介了他的几本著作:《心灵考古》、《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未知的自我》、《探索潜意识》、《健全社会的蓝图》、《道德的基础》和《性革命的失败》等,这差不多是他关于精神分析的著作的全部。在这些著作里,弗兰克尔广征博引,用他高度的智慧和清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有关人性、人性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宏大画卷。本书是其中之一《性革命的失败》。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乔治·弗兰克尔探讨了性革命的目的及导致其失败的因素。作者超越了放纵主义的肤浅,对性革命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其观点明显带有欧洲激进主义的思想传统。书中阐述了社会压迫与性压抑之间的联系,解释了阶级社会如何成为压抑的心理结构的根源,以及为什么任何局部改良的企图都注定要失败。作者还阐述了性革命本身如何被市场化的社会所歪曲和利用,以及妇女性解放面临的问题,并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某些方面提出了质疑。 该书对我们时代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的性革命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指明了实现真正性自由的新方向。 《性革命的失败》被视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在英国和美国都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革命与背叛 第二章 激进主义学派 第三章 异化的精神分析 第四章 性的商业化 第五章 反光镜——新闻业和性革命 第六章 女性刊物 第七章 色情文学 第八章 浪漫主义 第九章 色情杂志 第十章 政治色情文学 第十一章 性的机制 第十二章 妇女解放 第十三章 男性阳痿的流行病 第十四章 结尾和开始 参考书目 索 引 《弗兰克尔精神分析译丛》简介 试读章节 精神分析疗法给人带来了一场性革命。在一些症状中,性驱力受到压抑并被迫寻找宣泄渠道,最后只好被带入意识并被自我(ego)所接受。为达到情绪健康所必要的改变,患者必须学会了解他的已经与其自我割裂开来的性冲动。他必须将自我与力比多(1ibido)重新结合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在治疗神经症患者中所获得的经验用于解决社会动乱与冲突的可能性成了中心问题。强烈关注社会问题的最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是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他很快意识到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意义,并将其在完善个体治疗法的努力中所表现出的热情投入到为建立一个健全社会的斗争中去。把社会革命与性革命联系起来成为他的奋斗目标。他决心证明社会的非理性行为不仅决定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而且决定于性压抑的人们的心理生物学结构。作为精神分析师以及后来作为植物神经治疗师的工作中,他发现:“只有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爱的能力得到解放,才能征服他们虐待狂式的破坏性。” 赖希试图使马克思主义者相信,如果他们只消灭了资本主义而不改变性否定结构,他们会以其他名义重新建立起一种独裁主义体制。不只是他一个人认为社会革命必然会导致性革命,资本主义道德被推翻必然会被新的自由的道德取代。他加入了共产党,并在许多文章和小册子里强调性压抑与社会压迫之间的关系。他创立了性咨询与性学研究社会主义者协会,并与几位同事在1929年开办了性卫生诊所,该诊所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有关节育、育儿和性教育方面的免费信息。但很快他在共产党内部就遇到了他的书中所描述的某些权力主义体系的抵制。他不仅理想幻灭,并因为不被有些共产主义者所理解而深受伤害,不久后他又遭到了这些人的诋毁与攻击。 从惨痛的经历中,他不得不认识到:“当今的社会斗争是在捍卫利益和肯定生命,是在与毁灭利益和压制生命的力量之间进行的……现在的问题是: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肯定和保护婴儿、儿童、青少年、妇女及男人的自由与健康的生活状态,还是假托各种意识形态之名对他们进行压制与伤害。” (人们常常会忘记在革命之后的俄国,人们对于精神分析的兴趣大增,莫斯科与其他几个大城市都开设了精神分析中心。几年后,在斯大林统治的影响下,这些东西被“正统的”思维逐出门外。) 赖希的工作建立了一个基础,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性否定的性格结构在个体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精神分析是一个彻底的过程,否则会一无所获。它的目的在于找出患者冲突的根源,无论其自我多么憎恨它。它要求患者对于许多关于自身的有意识的臆断给予一种透彻的毫不回避的批判。它必须对压制力比多是正当的这种观点的合理性进行盘问。同样,旨在消除人类冲突根源的精神分析式的社会变革也必须是彻底的,因此,性革命必须意识到它激进的一面,我们必须分清性放纵与基本的性观念革命间的区别。 为了阐明激进主义的观点,我将提到三位欧洲激进主义的伟大代表人物:康德(Kant)、马克思(Marx)和弗洛伊德(Freud),并阐述他们所共有的基本观点。我还将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和弗洛伊德的压抑与分裂概念之间的联系加以说明。 我将要提出的中心问题之一是,革命一再失败的原因、人类对于自由的恐惧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超我(superego)总是占上风。 为了说明“性革命”对于广大公众的影响,我将分析它对于新闻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妇女刊物、商业色情作品以及政治色情作品的影响。我将重新审视对性自由的机械论的态度和关于性的机械论的思维方法,并讨论妇女解放运动的问题和弊端。 本书的大部分不可避免地对现在的潮流进行了批判,我将努力在最后一章指出性革命的真正目的。最后一章是不完整的,但如果它能够引发新的问题,促使人们讨论的话,它的目的就达到了。我确信指出治疗途径并使人们对于何为健康或对社会自由有一种认识是必要的,即使患者最终在我们的文明中会自己发现它。我认为马克思在描述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形上太犹豫不决。可能是这一疏忽导致了共产主义被曲解。倘若他的描述能够更加细致而明确的话,就有可能避免这种歪曲。然而,我由衷地赞成他需要对主流社会进行坚决的批评的观点。他写道: 既然没有为我们的未来制定一个长期的计划,更确切 地说,我们现在必须对现实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不妥协 的意义在于,我们的批判既不畏惧它本身的后果,也不害 怕与现有强权的冲突。 在这样一个发生了如此多的变革,如此多的变革遭遇失败而尚有如此多的变革必不可少的时代,我们寻找人类幸福的根源是合理的。人类幸福的源泉是爱,而性快乐则是社会幸福的基础。因为找不到性快乐的人无法爱,而无法爱的人就不能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 没有性快乐的爱是不可能的,认为爱可以脱离性而独立存在的观点纯属无稽之谈。另一方面,性的快乐不可能脱离爱而独立存在。 一个宣扬性自由的世界就必须重新找到爱与情感的意向,这并非是以身体为代价使人精神化,也不是以牺牲其精神与情感为代价,使人堕落到只是身体反应的机械系统,而是通过重塑整个人的意识,使人在爱的活动中将身心融为一体。 P4-7 序言 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治疗和人文运动之一,弗洛伊德所倡导的精神分析学,把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从传统的意识和行为层面引到了人的早期经验和潜意识层面,为人类了解自己、认识自身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尽管许多结论及其采用的深层的分析技术都还存在着不足与争议,但精神分析理论对二十世纪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与时俱进的。以至于在今天,任何关于人的理解如果缺乏对潜意识的考察都会显得过于肤浅。这大概就是精神分析运动虽然广被诟病、历经风雨却仍然方兴未艾、生生不息的一个重要原因。 弗兰克尔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进展之一。我们这次译介了他的几本著作:《心灵考古》、《文明:乌托邦与悲剧》、《未知的自我》、《探索潜意识》、《健全社会的蓝图》、《道德的基础》和《性革命的失败》等,这差不多是他关于精神分析的著作的全部。在这些著作里,弗兰克尔广征博引,用他高度的智慧和清晰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有关人性、人性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宏大画卷。弗兰克尔继承了弗洛伊德和赖希等精神分析运动先驱的学术遗产,但又超越了他们。他提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关于人的潜意识的起源、潜意识和早期挫败经验对人的行为和精神生活的影响的理论观点,发展了比较系统的、颇具独创性的深层分析技术。非常可贵的是,弗兰克尔的兴趣显然不只局限在从心理学和精神治疗的层面探讨人类的深层心理及行为表现,他更注重对整个人性的了解,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解释。他建立诊所,帮助形形色色的求助者解决心理冲突,使他们获得新生;他更希望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认识社会和指导社会革命,促进建立一个免于冲突和毁灭的、理性和健全的人间乐园。当弗兰克尔如此热情地表达自己向往于人类社会的美好远景时,看来难免有点空泛与抽象,但从一个悲天悯人的心理治疗家的眼光来这样看世界、社会与人际关系,似乎又是完全可以理解与令人钦佩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弗兰克尔是一个实践性的研究者,他的研究取向,让我们想起了勒温所倡导的,但却长期被主流心理学界忽视的“行动研究”的学术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类认识自身,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正如勒温的名言“好理论,最实际”,难道不是吗? 乔治·弗兰克尔生于维也纳,并在那里学习了哲学和精神分析。纳粹对于奥地利的入侵迫使他移居国外,最后他定居在伦敦,并在那里从事了四十多年的精神分析工作。作为一个精神治疗师,他的工作被认为是对精神分析疗法和人类对于潜意识认识的一个很大的突破,为精神分析确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弗兰克尔学识广博,他对精神分析、哲学、史前文化学和建筑心理学都有深入的研究。正因为如此,翻译他的著作是一件颇有难度但又引人兴趣的事情。从2003年立项,到2004年底翻译大致完成,我们的译者、译审和编辑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弄懂一个考古学的术语,我们的译者冒着酷暑跑到周口店请教考古专家;为了确定一段译文,我们的译者和译审在网络上热烈讨论,彻夜不眠。我们的编译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小组,我们翻译了弗兰克尔的著作,而弗兰克尔也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令人激动的精神世界,在翻译结束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发现,我们的收获真不小! 即使这样,但当我们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把这套译丛呈奉到敬爱的读者面前的时候,我们还是忐忑不安,因为比起作者广博且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原书所展示的文化内涵,我们的水平和理解肯定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当然,作者认识事物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也不能完全苟同。好在还有亲爱的读者,我们寄希望于你们指出翻译中的纰漏和错误;好在还有来日,本译丛的再版将为我们改正过失抹去遗憾,提供某种可能。我们期盼,也相信,将弗兰克尔关于精神分析的著作郑重地引进介绍给国内读者,对于我们每个人了解自身一定会有帮助,对于投身或重视我国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人将会有一定的启发与助益。 值此中译本问世之际,愿向一切为拯救与修补人们心灵而默默奉献的劳作者致以最为真挚的问候与敬意! 沈德灿 2005年元旦 写于北京大学西二旗智学苑小区 书评(媒体评论) 弗兰克尔的书是一本难以超越的杰作。 ——《精力与性格》杂志(Energy and Character) 乔治·弗兰克尔最终成了性革命的史学家。他对这一问题的每一方面的论述几乎都富有启发性。 ——《星期日电讯》(The Sunday Telegraph) 这里有一本书……未来辩证法的丰富食粮……一部令人瞩目的著作! ——杰西·施瓦茨教授(Prof.Jesse Schwartz) 于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San Diego,California)弗兰克尔的阐述真是精彩极了。 ——《生命力》杂志(Journal of Orgonomy)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性革命的失败/精神分析经典系列丛书/弗兰克尔精神分析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乔治·弗兰克尔 |
译者 | 宏梅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73343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5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3.14 |
丛书名 | 精神分析经典系列丛书 |
印张 | 14.1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5 |
宽 | 155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03-5350 |
版权提供者 | Open Gate Press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