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向往是超越的绝对,然而实际的宗教却是一个文化现象,与现实的政治、社会结构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书收录了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的精神主旨,介绍了宗教与宗教相互对话的成果,供相研究者阅读参考。
图书 |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文明对话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宗教的向往是超越的绝对,然而实际的宗教却是一个文化现象,与现实的政治、社会结构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关系。本书收录了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的精神主旨,介绍了宗教与宗教相互对话的成果,供相研究者阅读参考。 目录 自序:对话时代来临 一 宗教信仰与世界和平 (一)宗教的矛盾和普遍性 (二)与儒家合辙的天主教神学家 (三)不同宗教须寻求共同标准 (四)宗教间的和平是国际和平之保障 二 世界伦理与文化差异 三 起草《世界伦理宣言》的波折 ——第二次世界伦理会议剪影 (一)《世界伦理宣言》计划的产生与进程 (二)英、德学者相继登场,两国学风适成对比 (三)两位前总理作报告,强调建立全球性秩序 (四)孔汉思提责任宣言,望为联合国接纳 (五)美国学者讲文化平行,反对草率提出宣言 (六)弗莱霞克成箭靶,孔汉思打算即时离去 (七)与道德非对立,民主法治也非万灵药 (八)用宋儒“理一分殊”来面对世界伦理问题 (九)中国学者谈儒家伦理,伊斯兰理念备受议论 (十)哲学的冷静与宗教的热情角力 四 从当代新儒家观点看世界伦理 (一)前言 (二)新儒学观点与资源运用 (三)建立既融合又独立的文化特色 (四)“五常”的现代意义与阐扬 (五)以“存异求同”与世界伦理对话 五 宗教情怀与世界伦理 ——以史威德勒为例 六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 ——以亚伯拉罕信仰为重点 七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 ——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八 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 (一)引语 (二)全球的危机与共同价值之探索与追求的努力 (三)联合国的“普遍伦理计划” (四)《二十一世纪伦理学之共同间架》 九 “理一分殊”的规约原则与道德伦理重建之方向 (一)“理一分殊”的含义 (二)当代新儒家的处境 (三)世界伦理建构的探索 (四)现代危机的体认与回应 (五)“理一分殊”规约原则的指引 (六)道德伦理重建的方向 十 世界伦理与传媒操守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文明对话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述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20430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6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27 |
宽 | 152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