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留在北京--20位留在北京的北漂人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全景展示留在北京的北漂人的情感生活的纪实作品。该书以20位在北京买房或拥有北京户口的外地人为对象,用事实记录的形式描述他们如何选择北京、怎样成功地留在北京的故事。采访的20位人士在23-45岁之间。目前市面上关于北漂一族的图书很多,但专门以描写北漂族中留在北京的人为对象的图书,本书还的唯一一本。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20位留在北京的北漂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作者魏家东用事实纪录的形式精心采写而成,而且每个故事都倾诉着北漂一族的真实心声,他们在北京经历着种种的坎坷之后,到最终在北京都有所成就的留下。正如作者序言中写道:留在北京的不需要理由,爱上北京也不需要理由,你可以恨北京,也可以爱北京,但是,你最终选择了,留在北京。

目录

1 看不完二环的流光异彩

成功,在北京的七年零八个月/3

幸福定会像花儿一样/15

拼搏,才有留下的机会/24

甩程序的代码编织希望/33

2 舍不得三环的古韵新律

选择北京忘记寂寞/45

生命总是让我沉醉/57

在影像的空间里述说自己/70

做幸福的小女人/79

3 写不完四环的锦绣文章

一个想买北京的人/91

当青春不再飞扬/99

下一站,成功/111

游弋在高级社交圈的男人/121

4 赏不完五环的山情水秀

在北京的舞台上激情舞蹈/133

因为他,她爱上了这里/142

青春已过花开时/152

温暖,在那个冬天里/162

5 道不尽新贵的闲情雅趣

婚姻美好幸福不少/173

玩儿够了好好生活//83

小老板的大智慧/194

生活依然诗情画意/203

后记 站在风景中央看美丽风量/213

试读章节

北京,一个美丽的舞台,很多人在这里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也有很多人在这里覆灭了自己的希望。

孙宇童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住在一个地下室里,那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每一天都能看到新的面孔,变幻间让人感到竞争的压力。”

也许北京的快节奏会让人感到窒息,这种生活决不是当初生养自己的山清水秀的家乡所能比拟的。但对孙宇童来说,他更喜欢这种快节奏,他说:“在家乡工作很舒适,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融洽,那时侯在大学里当讲师,应该是当地很不错的工作了。如果不离开那里,现在也能混个副教授了。”

每当说起自己的过往青春,他总是笑笑了事。

我告诉他,你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真正让孙宇童喜欢的就是北京的环境,从生存环境到生活环境,他感受了京城这个古老且博大的城市给他的热情。

孙宇童说:“北京人对外地人的判断经常是‘普通话有口音’,不过山西人的普通话,北京人一般都听不出来。北京人讲话很快,南方人讲普通话比较慢,口音重的话北京人会懒得听清楚,有时还会被嘲笑,不过也没什么恶意。北京人是乐天派,比较有幽默感,笑完别人笑自己。还有北京人讲话特礼貌,‘您’不离口。总感觉受到尊重一样,心里很舒服。”

孙宇童是一个有着学究气质的人,大学读的中文专业,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读了研究生,他经常说读书给了他一种力量。

来北京学习是家乡的学校推荐的,如果学完后继续回校任教,将有可能晋级加薪,如果不回学校,就要自付来北京学习的学费了。

孙宇童来北京之前,一直想着等学业有成后就回家乡报答父老乡亲。

他说那时的他不喜欢北京,这里干燥、有沙尘暴,人还特别多。

两年后,当他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变了。

让他想法改变的原因,恰恰是这个他曾经不喜欢的城市给了他更多的惊喜。

他说:“北京是一个处处都有文化的城市。北京有很多就业的机会,而且那些职业是我的向往。”

有时候人要懂得放弃,舍得之间孕育了更多,不一定是什么禅理,而是在把握之间得到了成功的空间与时间。

当孙宇童决定留在北京的时候,他放弃了很多。

放弃了原本安稳的工作,放弃了家乡舒适的环境。

那个时候他的眼前还没有一条宽阔的路,但是他知道他的未来是宽阔的,在北京这个大舞台上,他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是能力,抑或是才华!

在北京,孙宇童说:“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就连那些草木,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文明的气息,在这里没有了陌生,人和人之间显得很亲切。比如公交车上,经常坐的那几路,售票员就不坐,每站都下来招呼,热情得好像请大家去她家吃炸酱面,都不好意思不上车。我一路坐下来,真担心大姐她累坏了。觉得北京的服务比较‘人性化’,是率性而为!即使你有很多的不快乐,坐上这样的公交车想必也会开心不少。”

毕业后,家乡的学校并没有向孙宇童索要学费,这件事一直让孙宇童又感动又愧疚。

孙宇童在师大附近租了房子,房租比较贵,但孙宇童说他喜欢这里的环境,很多事物都是那么熟悉。

那段日子,他开始找工作,花着自己所剩不多的积蓄。

孙宇童说:“如果当时打了退堂鼓,回去了,我就不会有今天,现在我真的很感谢那段艰苦的日子,也很庆幸自己有再坚持一下的勇气。”

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他碰壁过,也为自己不能实现理想而失落过。

孙宇童不喜欢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他希望做一个记者,可以自由地工作。

那时候他对记者这个职业还很懵懂,只能说是一种向往。  在他马上要弹尽粮绝的时候,机缘巧合地,他接到了录用通知。

孙宇童说:“在我接到我可以上班的通知后,很开心,自己去饭店叫了两个菜,喝了瓶啤酒。”

那一夜,孙宇童醉了,北京城也醉了,朦胧的灯光,晃动的街景,陌生的人,都显得那么亲切。

孙宇童真的做了记者。

那是一家教育报的专刊。他的职位是采编。名片上印的是记者。

也许有人对这两个称谓有点糊涂,孙宇童介绍说:“采编人员说白了就是广告业务员,为报纸拉点软性广告,身披媒体的外衣,也算是一个光鲜的称谓了。”

孙宇童不是一个坐在家里等待机会的人,在这样一个岗位上,虽然自己觉得职位平平,但外人还是很尊敬记者的。拿着社里发的记者证也能炫耀一番。但那只能是片刻的享受,更多的时候,孙宇童是奔波在北京的各大教育机构中。

他用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对职业的激情,与很多人沟通交流。

一个月后,他终于在报纸上为一家外语培训学校发了一篇软性宣传文章。

孙宇童说,能成功地拿下这单,离不开他曾经的知识积累。

那段日子,他懂得了做业务一定要替客户着想,想他们所未想的才行。为了达到目的,孙宇童潜心研究了这家学校的定位、招生范围、学费定价、竞争对手等信息,当他再次与学校负责人见面的时候,他首先将学校的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说了出来,同时还提出了市场推广的策略。当时的那个负责人很是惊讶,为孙宇童的细心与才华所倾倒。当即决定与孙宇童合作。

能成功地完成新工作的第一个任务,是因为孙宇童懂得搜集客户的信息,为客户做好周边服务,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很辛苦吗,但是孙宇童觉得这些辛苦是值得的,他相信跟他合作过的企业永远都不会忘了这个叫孙宇童的人。

这件事的成功也让他增加了留在北京的信心。

P3-7

序言

留在北京不需要理由,爱上北京也不需要理由,你可以恨北京。也可以爱北京,但是,你最终选择了。留在北京。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是我们心中美丽的首都、文化中心。汇集了重多的人才,吸引着自全国各地而来的人们,无论你是来自乡村还是城填。无论你是来自山寨还是平原。每个层次的人,都可以找到各种生存机会。只要你肯努力,就会被城市紧紧地拥抱。努力的人,绝对不会抱怨北京不公平或歧视外来人。就这样,大家爱上了北京。

头顶同一片天空,踏着同一方乐土,我们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歌,在不经意间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在不知不觉中,融人了这个城市。

一片片绿色的草地和树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与未来,一座座高楼中亮起的灯光,让我们觉得亲切如自家的灯光,北京变得越来越温情……

天安门依然神圣,却不再那么遥不可及,首都这亲切的两个字,曾经只是写在纸上,如今,我们身在其中,不再是向往与憧憬,而是脚踏实地拥抱着,虽然在这偌大的城市里生活,或你或我,都有说不出道不完的小心酸、小辛苦,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比起我们坚持到现在得到的,拥有的,都算不了什么。

对一个城市的眷恋,似乎像对某个异性的垂青一样,最难得的不是热辣辣睥表白,而不是温不火的持久。火热烈的感情会在低温的时候,让爱人伤害;对一个城市满怀踌躇,也未见得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爱一个人需要小心翼翼,在磨合中相处;爱一个城市更加需要慢慢地介入,慢慢地了解,慢慢地喜欢。如果真的爱这个城市,选择这个城市,那么需要的是一种持久的温情,跟准备一辈子爱着一个人一样。

听说,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谁说爱一个人城市需要这么多理由。偶尔,也会介意交通不便、地铁拥挤,当这与理想结合的时候,还是很感恩命运,让我们选择了北京,留在了北京,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看到自己的未来的一片蔚蓝。

许多时候,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是庆幸自己身在北京。因为我们坚持,所以我们做到了;因为我们付出,所以我们得到了。

听,幸福在唱歌。

2006年8月26日,于北京八里庄

后记

         站在风景中央看美丽风景

在北京繁华的街头,我欣赏过美丽的景色,繁华与喧嚣没有改变这个古老都城的魅力,相反,却增色不少。我喜欢站在风景中看大干世界的繁华,当一切的美丽尽收眼底的时候,的确赏心悦目!

几年前在欣赏北京的风景时,我真的是陷入那份古典而又大气的美丽之中,久久不能自拔。那个时候我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是个异乡的客人,在北京只是短暂的逗留。

后来只身来北京寻找丢失的梦想,游子在外犹如孤叶漂泊,心总是有所牵挂。在远方,是我的爹娘;在身边,是寻不到的梦想。那一刻我知道在北京我依然漂泊。

有一天,我不再漂泊,孤叶生花,已是繁华。

写了这么多别人的故事,好像在某个情节里有我的影子,同样的留在北京的异乡人,同样的留在北京的城市移民,欣赏风景是向往着成为风景。

北京不属于任何人,但又跟很多人有关,关于北京,关于这些人的故事,总能让很多人激动、泪流满面,抑或是归于宁静。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北京的金山上放光芒”,这样的情愫一直让我有来北京的冲动,当冲动变成行动的时候,我选择了北京。

一个人的成长必定要做出很多选择,进与退、成与败,选择了就莫有悔意,惟有勤奋努力,继续前行。

此时CD里正在播放陈百强的《一生何求》:

一生何求,

迷惘里永远看不透,

没料到我所失的,

竟已是我的所有……

很多人都会喜欢上这首歌,怀旧的旋律带来很多回忆。

北京这个城市给了我很多东西,有一个还算拿得起的工作,有一段放不下的爱情,在这样的城市里,我享受着生活的快乐。

过往的岁月已不再寂寞,北京的日子让很多异乡人成长,从打工、创业,到结婚生子,从异乡过客到新移民,北京人的定义已经发生改变。

《留在北京》记录了一批同我一样的人,把幻想变成希望,在人生的旅途中,体味风景,欣赏美丽。

繁华未落幕,人生在征途。

若是恋风景,何时将封侯!

闻鸡再起舞,风骚已妄乎。

留在北京城,饮醉人不殊。

最后真诚地感谢为这部书出版付出努力的编者们,感谢为本书作序的知名作家千积雪。

感谢一直站在我身后的伟大的女人,我知道那未来的“军功章”会有她的一大半。

在这里希望所有看到这部作品的朋友能够快乐地生活。

魏家东

2006年8月2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留在北京--20位留在北京的北漂人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魏家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289743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2
15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