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为个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为个案的小康社会就业问题研究专著,内容包括我国就业的背景问题、东北的就业现状与特点、传统的东北就业问题反思、西方就业失业理论与政策的评价是以借鉴、充分就业的思路选择等,适合就业问题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关于我国就业的背景问题/l

第一节 我国的人口资源现状/2

 一、人口变动/3

 二、人力资源/4

 三、人口分布/5

 四、人口流动/6

 五、人口增长/7

第二节 我国的劳动人口资源现状/8

 一、劳动人口的一般概况/9

 二、我国存在着突出的就业矛盾/1l

第三节 中国就业55年的基本评估/15

 一、就业总量、就业结构的历史变迁/16

 二、失业治理的得与失/17

 三、就业体制的转换/21

 四、市场就业机制/22

 五、统筹城乡就业/24

第二章 东北的就业现状与特点/27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29

 一、东北地区人力资源概说/29

 二、东北的人口变化态势/30

 三、劳动人口的就业素质/33

 四、劳动人口的分布与流动/37

第二节 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与特点/38

 一、就业数量的整体态势/38

 二、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39

 三、城乡就业人员分布/4l

第三节 关于东北新增的城镇就业总量问题/43

 一、“再就业”形成的就业增量/43

 二、城镇就业的发展态势/45

 三、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特点/46

第四节 隐性失业人员的数量问题/50

一、农村的劳动人口就业/50

二、劳动人口的隐性失业/51

第五节 关于就业率的“水分”问题/54

一、社会就业率是全口径,社会失业率是半口径/54

二、关于城镇登记失业率/55

三、关于“政府登记”与“抽样调查”/55

第三章 传统的东北就业问题反思/57

第一节 关于东北人口生产失控的反思/58

 一、特定的社会背景/59

 二、城乡生育政策与生育观念/61

 三、人口资源是“资本”,还是“包袱”/62

 四、人口生产的规模控制/64

第二节 “安置就业政策”的反思/67

 一、劳动力流动等于“盲流”的误区/68

 二、“户籍管制”的反思/71

 三、劳动力流动的科学控制/73

第三节 计划经济的传统评估/76

 一、传统理念对扩大就业的制约/77

 二、流通业的误区/78

 三、平均主义与“大锅饭”/80

 四、限制消费为哪般/83

 五、改革中的“传统变形”/85

第四节 自谋职业问题/94

 一、比尔·盖茨的启示/94

 二、从“限制”到“鼓励”的历史进步/96

 三、为“自谋职业”和“小生产”正名/98

 四、打造“自谋职业——民营企业”模式/100

第五节 政府的角色定位/103

 一、角色的“错位”/103

 二、角色的“越位、空位、不到位”/105

第六节 非传统问题一学业就业/ll1

 一、关于扩大招生的数量/112

 二、大学生的期望值/116

 三、引导、疏导和服务/118

第四章 西方就业失业理论与政策的评价与借鉴/121

第一节 西方主要的就业观点/122

 一、自动均衡就业/122

 二、均衡工资就业/123

 三、有效需求与就业/125

 四、周期波动与就业/127

 五、凯恩斯主义的就业观点/129

 六、“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观点/132

 七、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观点/133

 八、供给学派的就业观点/136

 九、加尔布雷思的就业观点/137

第二节 西方的失业治理政策/139

 一、国际上对失业的认识/139

 二、国外的失业类型/141

 三、失业的衡量要素/146

 四、失业原因与治理策略借鉴/153

第三节 美国劳动就业促进制度的启示/166

 一、注重保护雇佣关系中的雇员利益/167

 二、禁止雇佣歧视/170

 三、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法律保护/172

第五章 充分就业的思路选择/177

第一节 充分就业的思路选择/179

 一、“东北现象”中的就业问题/179

 二、“东北型”充分就业的目标选择/186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调整思路/200

 一、结构性短缺与总量过剩并存的特点/200

 二、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206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2ll

第三节 就业体制、就业制度的设计思路/226

 一、市场体制、机制的有序性/227

 二、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与职责/230

 三、弱势群体的就业保护/233

第四节 劳动人口的流动思路/236

 一、劳动人口的流动就业合理化/236

 二、劳动人口流动的分类思路/240

 三、劳务输出/243

 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思路/246

第五节 政府职能的转换思路/249

 一、聪明的政府/250

 二、服务型政府/252

 三、负责的政府/253

第六章 适当地充分就业的策略问题/255

第一节 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策略/256

 一、劳动力流动的促进策略/257

 二、推进就业策略建议/262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相关社团的就业促进策略/266

 一、充分发挥各种社团促进就业的积极性/267

 二、加大产业政策投入/269

 三、对政府促进就业行为的有效监督/275

第三节 关于修改就业标准的操作策略/279

 一、统一就业标准/279

 二、就业标准的国际化/280

第四节 关于就业规模的数量控制/28l

 一、关于对东北劳动力流动的科学分类/283

 二、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控制/286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规模控制/290

 四、培养和引进人才/292

第五节 关于对就业问题进行超前研究/295

 一、再就业群体如何缩小规模的问题/296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挖掘/297

 三、关于学生求职、企业求才的链接问题/299

 四、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300

附录:《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全文)/301

主要参考文献/327

后记/33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以东北地区就业问题为个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9310
开本 32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9.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