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名人传》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

内容推荐

《名人传》包括三位艺术家的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名人传》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为追求理想的艺术境界,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目录

米开朗琪罗传/1

 引言/1

 上篇 战斗/1

一 力/3

二 力之崩溃/17

三 绝望/28

 下篇 放弃/39

一 爱/4l

二 信念/62

三 孤独/77

 尾声/85

死/87

他神圣而苦厄的一生/92

托尔斯泰传/95

贝多芬传/225

 序/227

 贝多芬传/231

 贝多芬遗嘱/269

 贝多芬书信集/275

 贝多芬之思想录/299

试读章节

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米开朗琪罗降生于卡普雷塞镇的卡森蒂诺家族。那片岩石广布、山毛榉葱郁的土地,跌宕起伏,空气清新怡人。隐约可见的亚平宁山,怪石嶙峋。与之相距不远的地方,传言佛朗索瓦·达西斯曾有幸亲见基督圣灵。

他的父亲朗多维科·迪·莱昂纳多·波纳洛蒂·西摩尼,当时是卡普雷塞和丘西的最高行政官,性情焦躁、“惧怕上帝”。母亲弗兰赛斯塔·迪·奈瑞·迪·米尼安多·戴尔·塞若,在米开朗琪罗六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留下他们兄弟五人:莱昂纳多、米开朗琪罗、博纳罗托、乔凡·西莫内和吉斯蒙多。几年以后,父亲续弦,与卢克瑞兹娅·尤保迪尼结婚。

儿时,米开朗琪罗曾被寄养在塞蒂雅诺一个石匠的妻子那里。后来,他经常打趣说,这位乳母的奶汁是自己立志成为雕塑家的心愿之泉。家人送他进佛罗伦萨上学,师承弗兰赛斯科·达-厄比诺,但他在学校里只对素描情有独钟。据孔迪维说:“为此,米开朗琪罗的父亲和叔伯们大发雷霆,甚至经常狠狠地揍他,因为他们对艺术的高贵一无所知,鄙厌艺术家这一行当,认为家里出了个艺术家会令家族蒙羞。”米开朗琪罗就在这样的人情淡漠与内心孤寂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然而,他的父亲虽然残暴,面对执意学画的儿子却并非顽固不化。不久,十三岁的米开朗琪罗便在弗兰塞斯科·格兰纳希推荐下,进入了当时佛罗伦萨名声在外的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画室习画。初学不久,他便成绩斐然。甚至有传闻说他的老师也嫉妒其天赋。一年后,米开朗琪罗便辞别了他的老师。

米开朗琪罗深感绘画已难抒其才情,他渴慕一个更高的艺术平台一展抱负。他毅然转学到洛伦佐·德·梅迪契在圣·马可花园的雕塑学校。米开朗琪罗颇受梅迪契王公赏识,王公不仅让他住在自己的宫邸里,而且让他与自己的儿子同席就餐。借此良机,他得以置身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沐浴着柏拉图派艺术家广闻博识而诗情画意的清风,醉心于浩瀚的古籍珍品。沉湎于怀古,折服于先贤圣哲的伟思妙想,米开朗琪罗成为了一位崇尚希腊文明的雕塑家。

其杰作《半人半马怪与拉比泰人之战》浅浮雕即在普里兹安诺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

这座浮雕融力与美于一体,英气勃勃,形象剽悍,线条清晰,自信十足。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血气方刚的作者及其同伴们所玩的游戏。

卡米内教堂的马萨乔壁画是米开朗琪罗和其同伴洛伦佐·迪·克雷蒂、布吉阿迪尼、格拉纳契、托里吉雅诺·戴·托里吉雅尼青睐的临摹之地。米开朗琪罗时常戏谑技不如己的同学。某天,好面子的托里吉雅尼不堪其嘲讽,重重地朝米开朗琪罗脸上挥了一拳。日后,米开朗琪罗却在其好友班韦努托·切利尼面前大言不惭地说:“我拳头紧握,重重地打在托里吉雅尼的鼻子上,感觉他的骨头都碎了。我就这样给他留下了一个令其永生难忘的记号。”

异教思想从未颠覆米开朗琪罗的基督教信仰。他似乎一生都在这两个世界的矛盾中挣扎。

一四八九年和一四九。年,传教士萨沃那洛拉开始在佛罗伦萨激情澎湃地宣传《启示录》。那时米开朗琪罗年仅十五岁,比萨沃那洛拉年轻十二岁。他目睹了这位面色苍白、身材矮小的传教士,在布道台上尖锐犀利地抨击教皇和王公,浑身萦绕着圣光。最初,米开朗琪罗并不认为他有什么英雄风范,只觉他那绝望的预言令人毛骨悚然。人们听了他的预言后,纷纷鼠窜街头,发疯般地喧嚣扰攘。即便是王公贵族如鲁切莱、萨尔维亚蒂、阿尔比兹、斯特罗兹等亦争相人教。甚至贤哲之士如皮克·德·拉·米兰多勒、波利齐亚诺都弃置理智,皈依入教。米开朗琪罗的哥哥莱昂纳多在萨沃那洛拉的影响下,也在一四九一年加入了“多明我会”隐修院。上帝那把殷红的利剑自此便高悬于意大利上空。

这瘟疫般的恐惧不仅笼罩着整座城,更摄住了米开朗琪罗的心魂。当一切诚如圣马可的这位先知所言,上帝之剑——法王查理八世人主佛罗伦萨,米开朗琪罗已然深陷恐惧。他的好友,诗人和音乐家加迪埃尔的梦魇,更让本是惊弓之鸟的米开朗琪罗不知所措。

加迪埃尔告诉米开朗琪罗,他某夜看见了洛伦佐·德·梅迪契的阴魂显灵。阴魂衣不蔽体,头戴孝布,命他去给他的儿子皮埃罗通风报信,说皮埃罗将被驱逐出境,永生漂泊异乡。米开朗琪罗听后,劝他向大公坦言一切。但素来敬畏大公的加迪埃尔并无此胆识。有一天早上,加迪埃尔又向米开朗琪罗说起阴魂再现的事儿。加迪埃尔说自己正躺在床上时,阴魂显灵,衣着与上次相同,瞪着他,一言不发,掴了他一耳光,怨责他未能听命行事。米开朗琪罗听后,怒不可遏,逼他即刻赶往佛罗伦萨附近加莱吉的梅迪契庄园报信。途中,加迪埃尔幸遇了皮埃罗,截住其銮舆,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禀明了大公。皮埃罗听后大笑几声,命随从教训了他一顿。大公的总管比比埃纳嘲讽道:“你简直愚蠢至极!皮埃罗和你,你认为洛伦佐更疼爱谁?即便洛伦佐真显灵,也是在他儿子面前而不是在你面前。”加迪埃尔碰了一鼻子灰,回到佛罗伦萨后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米开朗琪罗。在其劝说下,米开朗琪罗两天后便逃离了佛罗伦萨。

这是米开朗琪罗第一次在迷信的惶恐中迷失自我,尽管他悔不当初,却又一次次重蹈覆辙,无法自拔。

P3-5

序言

米开朗琪罗命名为《胜利者》的大理石雕塑,安身于佛罗伦萨国家博物馆。一位身材姣好的赤裸青年,微卷的发丝轻覆前额。他一脚独立,一脚跪在满脸络腮胡的俘虏背上。蜷缩着身子的俘虏,翘首前望。然而胜利者目光他顾,挥刀欲落之时,举手难下。他身子微微后仰,手搭着肩,头转向别处,面含苦情,眼神犹疑。似乎胜利于他,恶心之外再无他意。征服他人的同时,他自己也未能全身而退。

米开朗琪罗的所有作品中,唯有这个质疑英雄的勇士,这位折翼的胜利之神,他至死仍留在其佛罗伦萨画室里。也许这正是米开朗琪罗毕生的写照,故其知己达尼埃尔·德·沃尔泰拉想用之装饰其灵台。

痛苦本无休止,更是形式万千。有时,痛苦源自变幻莫测之世事,如贫困、疾病、造化弄人、人心叵测等。有时,则源于人自身。人无法自己选择出身,因此同样悲哀而无奈。人并未求生,更未企求生活得像现在这般痛苦。

后一种痛苦笼罩着米开朗琪罗。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力量,总能战而得胜。却不知为何,他无心取胜,志不在此。这简直无异于哈姆雷特悲剧的现实再现。空有英雄之才而无英雄之志,徒有满腔激情而无心人事。如此矛盾,人何以堪?

崇高之外又见别一种崇高,那只是我们想当然的结果。我们绝不认为,一个过于伟大的人,难在尘世获得满足。焦躁不安并非伟人资质。如果自我与世界、生命与生命规约之间失去平衡,即便是伟人亦难以崇高,相反却难免软弱。难道软弱是为人不齿的缺点么,为什么要遮遮掩掩呢?软弱的人难道就没有被爱的理由吗?事实上,因为软弱的人更需要关爱,他更有被爱的理由。英雄在我这里,绝无独居圣殿的优越感。我憎恶逃避人生苦难与内心缺陷的理想主义者。民众往往易被华丽的词藻和空洞的幻想蒙蔽,我们有责任为其揭开谎言的面纱,让他们看清说谎者怯懦的本质。只有忠实并热爱世界的本真状貌,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我在此所谓之悲剧命运,指涉的是一种源自内心而与生俱来的痛苦。这种痛苦如影随行,直至耗尽生命的精元。一千九百年来,他——基督徒的痛苦和信仰的呼号弥漫了我们的西方世界。这是伟大的人类最显著有力的表征。

数个世纪之后,如果依旧未曾忘却这个世间,将来总有一天,濒临种族消亡的深渊时,未来的人会像但丁在第八层地狱的火坑边俯身一样,满怀慨叹、厌恶和悲悯俯身在地。

但对此,谁的感受能深过我们呢?此番苦恼,年少时我们便深有体味。目睹我们的亲人沉沦苦海,只觉基督教悲观主义呛人而又令人迷醉的味道漫过我们的咽喉。有时,为了不与众人一般迷失在飘渺的天国幻境中,我们不得不力排疑虑。

永生的主啊!你庇佑尘世苦难的众生!信仰常常是信心不足的烛照,折射了人对未来、对自己的信心不足,甚至垂头丧气、郁郁寡欢。人所共知,无数次失败的积淀才换得一次对痛苦的胜利。

基督徒啊,我爱怜你们,同情你们,钦服你们的忧伤,因此而珍爱你们。世界因你们而忧苦,同时也因你们而美好。你们的痛苦如果消隐了,世界便寂寥更甚。而今,懦夫大行其道,他们喧嚣地索要幸福,却在痛苦面前畏首畏尾。其所谓幸福,往往以他人的不幸为代价。痛苦本应正视,苦难者理当被尊敬。称道快乐固然无可厚非,而痛苦又怎不值赞颂?二者既形同姊妹,又堪比圣贤。他们充满力量,生机勃勃,神光广布,锻造世界的同时也丰富着伟大的心魂。不懂得快乐和痛苦共赏的人,自然不懂得欣赏其一。但凡明了生的意义和死的甜美的入,必然懂得品味快乐和痛苦的美好。

罗曼·罗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殷雪梅//王丽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9788
开本 32开
页数 30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7
15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