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伦理政治研究(政治学卷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全书除开前言、后记之外,主体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题为“解读伦理政治:一种尝试性的伦理政治理论阐释”,主要陈述全书的基本理论假定。第二章题为“思想关联:伦理、政治的逻辑同构”,主要分析伦理与政治两种社会要素在早期儒家那里得以同构的思想进程。第三题章为“理论结构:伦理、政治的互动机制”,主要分析早期儒家伦理政治思想的四个基本主题:天人合一、人性善恶、内圣外王、德主刑辅。第四章题为“功能诠解:儒家视域的社会景观”分析儒家伦理政治思想所注定的社会模式。讨论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保守观念、社会控制、人生哲学。第五章题为“比较视境:伦理、政治的中西取向”,主要借助比较研究方法审视中国与西方思想中的伦理际遇,从而勾画伦理政治与法理政治两者政治文化类型的特质。第六章题为“问题延伸:伦理政治的历史命运”,讨论伦理政治的历史命运与现实走向。

内容推荐

早期儒家思想的类型分析,已成为儒家思想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以伦理与政治双向同化为根本特征的早期儒家思想,应当从伦理政治的历史与理论定位中,加以分析理解。

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双向同化,分别由孔、盂、荀、董四位思想家完成。孔子确认了二者的内在关涉性,孟子凸出了政治伦理化的意蕴,荀子突显了伦理政治化的内涵,董仲舒以天的系统将政伦相融相摄,完成同化任务。

早期儒家伦理政治致思,围绕四大主题展开:以天人之际为其奠立终极依据,以人性善恶为其提供德性凭借,以内圣外王描摹政治理想,以德主刑辅作为制度精神。从而,在伦理政治理论上,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的雏形。

早期儒家伦理政治理论,与现代西方法理政治理论,是两种政治思想类型。在古典时段,伦理政治理论发生了深远的思想史和政治史影响。但到现代,它面临一个解构与重构的命运。

目录

绪言

 一、早期儒家思想类型的定位

 二、在多重背景下的观照

 三、解释:在历史与逻辑之间

第一章 解读伦理政治:一种尝试性的伦理政治理论阐释

 一、主题确立:伦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

 二、切入视角:伦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背景鸟瞰:伦理政治怎样能够生成

 四、分析架构:伦理政治特质怎么凸显

第二章 思想关联:伦理、政治的逻辑同构

 一、历史觉解:伦理与政治的内在关涉

(一)面向历史:

沿伦理与政治的相关线索求解上古政治史秘密

(二)疏解问题:

以仁礼结构确认伦理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三)表达理想:

在秩序重建中构想政治应当状态

 二、凸显崇高:给政治以伦理化解释

(一)心性之学:

将人的抉择安置于可靠的伦理基石之上

(二)仁心仁政:

作为伦理抉择的政治治理

(三)仁人无敌:

揭破伦理规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双重功能

 三、凸出效用:予伦理以政治化定位

(一)性恶善伪:

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据

(二)隆礼重法:

把人伦关系格式化为政治关系

(三)维齐非齐:

以不平等的政治安排达到平等的伦理目标

 四、历史对接:伦理与政治的双向涵摄

(一)诠释《春秋》:

以微言大义凸显混乱时世中伦理政治的意义

(二)法天而治:

将伦理、政治融摄、序定于天的保障与格局之中

(三)贤良对策:

寻求伦理政治由理论构想到政治介入的现实途径

第三章 理论结构:伦理、政治的互动机制

 一、天人之际:政治根据的终极追问

(一)天人合一于天:

伦理政治的价值根源与功能保障

(二)天人合一于人:

伦理政治的人学指向与人道蕴含

(三)天人合一于宜:

为伦理政治实施的确当性树立标准

 二、人性善恶:政治抉择的德性凭借

(一)以善通约:

伦理政治的现实起点是对人的高度信赖

(二)向吾之路:

伦理政治依托于善性的两种方式

(三)善恶之间:

人性辩难对伦理政治理论建构意义何在

 三、内圣外王:伦理政治的理想境界

(一)圣、王分解:

内圣外王代表着伦理政治的两种状态

 (二)从内到外:

内圣外王讲的是伦理政治的创生与推展逻辑

(三)政伦双修:

内圣外王解决的是伦理政治的政道问题

 四、德主刑辅:伦理政治的治道致思

(一)德治指向:

将伦理感召与道德震撼作为治道

(二)德刑构成:

以伦理引导和法律震慑塑造德治运作模式

(三)治道底蕴:

伦理政治的成败系于明君贤相之身

第四章 功能诠解:儒家视域的社会景观

 一、精神气质:神人揖别的世俗化倾向

(一)神人揖别:

伦理政治构思奠立了“因人而议”的思想品格

(二)面向俗世:

伦理政治理论确立了日常生活的实用理性

(三)社会心态:

伦理政治观念培育了当下即是的通泰心理

 二、社会模式:维护现实的保守性质

(一)推崇传统:

以消逝历史的挖掘组成伦理政治的原型

(二)道法自然:

遵循宗法血缘的自然秩序建构伦理政治秩序

(三)二元社会:

精英与大众隔离情况下的伦理政治局面

 三、政治效用:社会控制的直贯系统

(一)伦理泛化:

伦理善性及其多方呵护之作为政治精神

(二)礼法合一:

伦理与政治的同构同化之作为制度理念

(三)庶人不议:

真命天子的行为适切之作为统治效能

 四、人生指向:消解罪愆的理想主义

(一)尊严所在:

人之为人的纯粹伦理定位

(二)境界为尚:

营造一个伦理至上的生存氛围

(三)德性制导:

排除恶的作用直抵道德理想

第五章 比较视境:伦理、政治的中西取向

 一、一个概观:伦理政治的理论范型

(一)理论构成:

以价值合理性为特质的政伦同构体系

(二)行动类型:

合乎德性在行为抉择中的绝对优先性

(三)目的寄寓:

寻求稳态伦理结构的连续性复制

 二、共同视点:中西政治构想中的伦理际遇

(一)古典状态:

伦理王国与理想国

 (二)近代境况:

民本观念与人民主权

 (三)现代情形:

均平主张与正义理论

 三、理论二型:伦理政治与法理政治

(一)构成差异:

一维线性结构与三维立体结构

(二)致思区别:

伦理通贯与权力制衡

(三)效能不同:

臣民国家与公民社会

 四、现代走势:健全政治的构思取径

(一)缺失互见:

理论思虑与行动类型的双线考察

(二)前提批判:

在思想的理想类型之外审视

(三)祈求健全:

寻求中西政治思想资源的互用

第六章 问题延伸:伦理政治的历史命运

 一、史论互动:伦理政治的文化霸权

 二、政治史命运:在理论与实践之间

 三、思想史命运:在建构与解构之间

 四、伦理政治复苏:一个面向未来的预期

附录一 近期相关研究观点摘录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伦理政治研究(政治学卷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当代中国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剑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24684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051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0
15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