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特别着力于新生代电影的审视,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主要电影创作现象进行深入的、细致的解读,对新生代电影的演进历程,做了切合实际的评述,介绍了张艺谋的电影创作,最后作者谈到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本书适合电影界相关人士和电影爱好者阅读。
图书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随园影视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特别着力于新生代电影的审视,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主要电影创作现象进行深入的、细致的解读,对新生代电影的演进历程,做了切合实际的评述,介绍了张艺谋的电影创作,最后作者谈到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本书适合电影界相关人士和电影爱好者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全球化”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 一、“全球化”的概念 二、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格局 第二章 “主旋律电影”:世纪之交的变奏与交响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的误读与新解 二、“历史巨片”的史诗化追求与“社会现实片”的情感化处理 三、叶大鹰的“红色系列”影片 四、冯小宁的“战争系列”影片 第三章 商业电影:引领本土电影时尚潮流 一、中国商业电影发展历史回顾及《英雄》的独特意义· 二、冯小刚:从“造梦电影”到“救赎电影” 三、诗意电影《夜宴》的“得”与“失” 四、宁浩:“程式中的作者”以艺术的精神娱乐大众 第四章 艺术电影(上):别开生面的个人电影 一、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命名与分期 二、创作趋向 三、艺术特征 四、文化阐释 第五章 艺术电影(中):新主流电影的独特景观 一、创作转型 二、存在问题 三、新生代电影的未来走向 第六章 艺术电影(下):新生代电影创作举隅 一、王小帅的《青红》:穿越时代隧道的青春祭奠 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与李杨的《盲井》: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好电影” 三、乡关何处?——路学长电影《租期》解读 四、在废墟上重建心灵家园_2005年“怀旧”电影散谈 五、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张杨的《落叶归根》:踏上寻根之旅 六、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一个有关“生存” 与“爱”的故事 第七章 不老的神话——张艺谋的电影创作 一、从“人文电影”到“世俗电影”再到“戏说电影” 二、从“影像造型”到“情节叙事”再到“画面场景” 三、在“个人化”与“市场化”之间谋求平衡 四、《千里走单骑》、《和你在一起》:回归并非彼岸 第八章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应对策略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中国电影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电影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随园影视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288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